一种车钩自动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35353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16 16:57
本申请提供一种车钩自动控制系统,包括:推送气缸,还包括主风管连接器;以及分别与主风管连接器后端连接的第一双气控两位五通阀,与主风管连接器前端连接的第二双气控两位五通阀;第一双气控两位五通阀的两个第一工作口分别与推送气缸的前端接口和后端接口连接;第二双气控两位五通阀的两个第二工作口分别与解钩风管和第一主控端连接。通过第二双气控两位五通阀两个控制端的压力差控制第一双气控两位五通阀两个控制端的压力差,进而控制第一双气控两位五通阀的阀向,实现对推送气缸前端或后端的充排气,进而控制电气车钩伸出和缩回。回。回。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钩自动控制系统


[0001]本申请属于车钩连接
,尤其涉及一种车钩自动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动车组、城轨及地铁车辆中的全自动钩缓装置中,匹配有推送系统的电气车钩已成为一个标准配置,随着机械车钩的自动连挂和解钩,电气车钩发生连挂和解钩,进而实现两列车组电气线路的自动连挂和分离。目前,现有车钩控制系统的气动控制单元通常采用两个单气控两位五通阀控制推送气缸的前端和后端的排气和进气,单气控两位五通阀一端靠气压进行控制,另一端利用弹簧进行复位,此车钩控制系统容易使得推送气缸运行不平稳,从而导致电气车钩的伸出和缩回不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申请提出一种车钩自动控制系统。
[0004]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
[0005]一种车钩自动控制系统,包括:
[0006]推送气缸,所述推送气缸的活塞杆可驱动电气车钩伸出或缩回;
[0007]还包括主风管连接器;
[0008]与所述主风管连接器后端连接以为其供风的主风管;
[0009]与所述主风管连接器后端连接的第一双气控两位五通阀;
[0010]以及与所述主风管连接器前端连接的第二双气控两位五通阀;
[0011]所述第一双气控两位五通阀包括第一进气口、第一副控端、第一主控端、第一工作口和第一排气口;所述第一进气口和所述第一副控端分别与所述主风管连接器后端相连,所述第一工作口分别与所述推送气缸的前端接口和后端接口连接;
[0012]所述第二双气控两位五通阀包括第二进气口、第二副控端、第二主控端、第二工作口和第二排气口;所述第二进气口与所述主风管连接器前端相连,所述第二副控端与所述主风管连接器后端相连,所述第二主控端与解钩风管连通,所述第二工作口分别与所述解钩风管和所述第一主控端连接。
[0013]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双气控两位五通阀的阀芯朝向所述第一主控端的承压面积大于朝向所述第一副控端的承压面积,以在所述第一主控端和所述第一副控端气压相同的时,使得所述第一主控端受到的压力大于所述第一副控端受到的压力,从而所述第一主控端可推动阀芯换向;
[0014]所述第二双气控两位五通阀的阀芯朝向所述第二主控端的承压面积大于朝向所述第二副控端的承压面积,以在所述第二主控端和所述第二副控端气压相同的时,使得所述第二主控端受到的压力大于所述第二副控端受到的压力,从而所述第二主控端可推动阀芯换向;
[0015]所述第一副控端受到的压力大于所述第一主控端受到的压力时,与所述推送气缸
前端接口连接的所述第一工作口进气,与所述推送气缸后端接口连接的所述第一工作口排气;反之,与所述推送气缸后端接口连接的所述第一工作口进气,与所述推送气缸前端接口连接的所述第一工作口排气;
[0016]所述第二副控端受到的压力大于所述第二主控端受到的压力时,与所述第一主控端连接的所述第二工作口进气;反之,则与所述第一主控端连接的所述第二工作口排气。
[0017]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车钩自动控制系统,具有待连挂状态;
[0018]待连挂状态下,所述机械车钩未连挂,车钩连挂面分离,所述主风管连接器后端有风,所述主风管连接器前端无风,与所述主风管连接器后端连接的所述第二副控端有风,所述解钩风管无风,与所述解钩风管连接的所述第二主控端无风,与所述第二工作口相连的所述第一主控端无风,与所述主风管连接器后端连接的所述第二副控端有风,与所述推送气缸前端接口相连的所述第一工作口进气,与所述推送气缸后端接口连接的所述第一工作口排气,从而使得所述推送气缸驱动所述电气车钩缩回到位。
[0019]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车钩自动控制系统,具有连挂状态;
[0020]连挂状态下,两侧所述主风管互通,两侧所述解钩风管互通,所述主风管连接器前端和后端均有风,与所述主风管连接器后端连接的所述第二副控端有风,所述解钩风管无风,与所述解钩风管连接的所述第二主控端无风,与所述第二工作口连接的所述第一主控端有风,与所述主风管连接器后端连接的所述第一副控端有风,所述第一主控端受到的压力大于所述第一副控端受到的压力;与所述推送气缸前端接口相连的所述第一工作口排气,与所述推送气缸后端接口连接的所述第一工作口进气,从而使得所述推送气缸驱动所述电气车钩伸出到位。
[0021]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车钩自动控制系统具有解钩状态;
[0022]解钩状态下,所述解钩风管有风,进而推动所述解钩气缸对所述机械车钩进行解钩,所述主风管连接器前端和后端均有风,与所述主风管连接器后端连接的所述第二副控端有风,与所述解钩风管连接的所述第二主控端有风,所述第二主控端受到的压力大于所述第二副控端受到的压力,因而,与所述第一主控端连接的所述第二工作口排气;与所述主风管连接器后端连接的所述第一副控端有风,所述第一副控端受到的压力大于所述第一主控端受到的压力,与所述推送气缸前端接口相连的所述第一工作口进气,与所述推送气缸后端接口连接的所述第一工作口排气,从而使得所述推送气缸驱动所述电气车钩缩回到位。
[0023]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工作口和所述推送气缸前端接口之间还设有单向节流阀,所述单向节流阀允许压缩空气从所述第一工作口流向所述推送气缸前端接口,对压缩空气从所述推送气缸前端接口流向所述第一工作口进行限流。
[0024]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车钩自动控制系统还包括与所述解钩风管连接的解钩风管连接器,所述解钩风管连接器与所述解钩控制阀之间还连接有第一单向阀,所述解钩风管分两路,一路与所述解钩气缸连接,另一路与所述第一单向阀连接,所述第一单向阀允许压缩空气从靠近所述解钩控制阀一侧流向靠近所述解钩风管连接器一侧,阻止压缩空气从靠近所述解钩风管连接器一侧流向靠近所述解钩控制阀一侧。
[0025]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副控端与所述主风管连接器后端之间还连接有第一手动截止阀,所述第一手动截止阀一端与所述主风管连接器后端相连,所述第一手动
截止阀另一端分三路,第一路与所述第二副控端相连,第二路与所述第一副控端相连,第三路与所述第一进气口相连。
[0026]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二手动截止阀,所述第二手动截止阀一端与所述主风管连接器前端相连,所述第二手动截止阀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进气口相连;
[0027]所述第二手动截止阀和所述第二双气控两位五通阀之间还连接有第三手动截止阀。
[0028]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手动截止阀和第三手动截止阀之间还连接有空气过滤器。
[002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有益效果为:
[0030]本申请提供的车钩自动控制系统,通过第二双气控两位五通阀两个控制端的压力差控制第一双气控两位五通阀两个控制端的压力差,进而控制第一双气控两位五通阀的阀向,实现推送气缸前端或后端的充排气,进而实现电气车钩伸出和缩回的控制。第一双气控两位五通阀和第二双气控两位五通阀的副控端都与主风管连接器后端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钩自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推送气缸,所述推送气缸的活塞杆可驱动电气车钩伸出或缩回;还包括主风管连接器;与所述主风管连接器后端连接以为其供风的主风管;与所述主风管连接器后端连接的第一双气控两位五通阀;以及与所述主风管连接器前端连接的第二双气控两位五通阀;所述第一双气控两位五通阀包括第一进气口、第一副控端、第一主控端、第一工作口和第一排气口;所述第一进气口和所述第一副控端分别与所述主风管连接器后端相连,所述第一工作口分别与所述推送气缸的前端接口和后端接口连接;所述第二双气控两位五通阀包括第二进气口、第二副控端、第二主控端、第二工作口和第二排气口;所述第二进气口与所述主风管连接器前端相连,所述第二副控端与所述主风管连接器后端相连,所述第二主控端与解钩风管连通,所述第二工作口分别与所述解钩风管和所述第一主控端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钩自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双气控两位五通阀的阀芯朝向所述第一主控端的承压面积大于朝向所述第一副控端的承压面积,以在所述第一主控端和所述第一副控端气压相同时,使得所述第一主控端受到的压力大于所述第一副控端受到的压力,从而所述第一主控端可推动阀芯换向;所述第二双气控两位五通阀的阀芯朝向所述第二主控端的承压面积大于朝向所述第二副控端的承压面积,以在所述第二主控端和所述第二副控端气压相同时,使得所述第二主控端受到的压力大于所述第二副控端受到的压力,从而所述第二主控端可推动阀芯换向;所述第一副控端受到的压力大于所述第一主控端受到的压力时,与所述推送气缸前端接口连接的所述第一工作口进气,与所述推送气缸后端接口连接的所述第一工作口排气;反之,与所述推送气缸后端接口连接的所述第一工作口进气,与所述推送气缸前端接口连接的所述第一工作口排气;所述第二副控端受到的压力大于所述第二主控端受到的压力时,与所述第一主控端连接的所述第二工作口进气;反之,则与所述第一主控端连接的所述第二工作口排气。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钩自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具有待连挂状态;待连挂状态下,机械车钩未连挂,车钩连挂面分离,所述主风管连接器后端有风,所述主风管连接器前端无风,与所述主风管连接器后端连接的所述第二副控端有风,所述解钩风管无风,与所述解钩风管连接的所述第二主控端无风,与所述第二工作口相连的所述第一主控端无风,与所述主风管连接器后端连接的所述第二副控端有风,与所述推送气缸前端接口相连的所述第一工作口进气,与所述推送气缸后端接口连接的所述第一工作口排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广超郑权刘展文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青岛四方车辆研究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