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线电镀金刚石线锯的预镀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35291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16 16:55
一种多线电镀金刚石线锯的预镀装置,包括金刚线、电镀槽、第一导电杆、第二导电杆、第三导电杆、第四导电杆和导电杆支撑座,所述第一导电杆、第二导电杆、第三导电杆和第四导电杆是可转动圆筒结构,包括导电滚筒固定轴、滚动轴承和导电滚筒,其中第一导电杆和第二导电杆位于电镀槽一侧,第三导电杆和第四导电杆位于电镀槽另一侧,并且第一导电杆和第四导电杆位于同一高度,第二导电杆和第三导电杆位于同一高度,且所述两个高度存在高度差,所述导电杆支撑座设有2组,一组含有两个固定件,连接第一导电杆和第二导电杆并固定,另一组也含有两个固定件,连接第三导电杆和第四导电杆并固定。连接第三导电杆和第四导电杆并固定。连接第三导电杆和第四导电杆并固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线电镀金刚石线锯的预镀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电镀工艺
,具体涉及一种多线电镀金刚石线锯的预镀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金刚石线锯也称为金刚线,通过电镀工艺结合的方法,将金刚石磨料固定在金属丝上得到。所述电镀工艺是在金属丝上沉积一层金属(一般为镍和镍钴合金),并在该层金属内固结金刚石磨料,金属镀层作为结合剂,金刚石磨料则用于切割加工。
[0003]目前大多数金刚线生产厂家使用一种金刚线预镀导电杆装置。一条生产线需要两组预镀导电杆装置;每组预镀导电杆装置包括三组导电杆,所述导电杆两端装有滚动轴承固定在支撑座上。其中第一导电杆和第三导电杆中心线齐平,将金刚线置于第一导电杆和第三导电杆上方,置于第二导电杆下方。其目的是为压住金刚线,不让其跳动。
[0004]但是,该技术方案仍然存在不足:一方面,当金刚线经过导电杆时,会与导电杆发生摩擦,将导电杆带动旋转,长时间的摩擦,会使导电杆产生线痕。当导电杆线痕增多增大时,必须把导电杆重新加工一遍或者报废。另一方面,多根导电杆上的线痕会使金刚线导电不均,电镀质量不稳定,严重的有卡线现象,引起断线。
[0005]因此,研究能够减少加工次数或断线的一种多线预镀导电杆结构的技术方案意义重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6]电镀时金刚线与导电杆摩擦,在导电杆上产生线痕,线痕的存在会使金刚线导电不均,影响电镀效果,甚至电镀时会发生断线情况,当线痕增大增多时还需要重新加工或更换导电杆,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多线电镀金刚石线锯的预镀装置。
[0007]本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8]一种多线电镀金刚石线锯的预镀装置,包括金刚线、电镀槽、第一导电杆、第二导电杆、第三导电杆、第四导电杆和导电杆支撑座,所述第一导电杆、第二导电杆、第三导电杆和第四导电杆是可转动圆筒结构,包括导电滚筒固定轴、滚动轴承和导电滚筒,所述导电滚筒是中空的圆柱状结构,上、下底面开口,所述开口大小与导电滚筒固定轴契合,所述导电滚筒固定轴穿过开口贯穿导电滚筒,所述滚动轴承套在导电滚筒固定轴上并固定在导电滚筒内的开口处,导电滚筒以导电滚筒固定轴为轴转动,其中第一导电杆和第二导电杆位于电镀槽一侧,第三导电杆和第四导电杆位于电镀槽另一侧,并且第一导电杆和第四导电杆位于同一高度,第二导电杆和第三导电杆位于同一高度,且所述两个高度存在高度差,所述导电杆支撑座设有2组,一组含有两个固定件,分别设置在第一导电杆和第二导电杆的导电滚筒固定轴的两端,连接第一导电杆和第二导电杆并固定,另一组也含有两个固定件,设置在第三导电杆和第四导电杆的导电滚筒固定轴的两端,连接第三导电杆和第四导电杆并固定,所述金刚线依次经过第一导电杆、第二导电杆、电镀槽、第三导电杆和第四导电杆,此外
金刚线穿过电镀槽的位置设有仅供金刚线穿过的密封橡胶。
[000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电杆、第二导电杆、第三导电杆和第四导电杆是同种规格。
[0010]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导电杆和第三导电杆的高度高于第一导电杆和第四导电杆,其中金刚线穿过第一导电杆上方,再向下穿过第二导电杆下方,再穿过电镀槽,再穿过第三导电杆的下方,最后穿过第四导电杆的上方。
[0011]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导电杆和第三导电杆表面镀银。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
[0013](1)第一导电杆、第四导电杆的高度和第二导电杆、第三导电杆的高度不同,利用上下夹持的方式使得金刚线弯折,与导电滚筒充分的接触,第二导电杆和第三导电杆的位于同一高度,能够有效地使多根金刚线在电镀槽内保持同样的高度,达到稳定的电镀效果,提高电镀质量,并且本装置减少了两套导电杆,进而减少了再加工的次数和断线的概率;
[0014](2)第一导电杆、第二导电杆、第三导电杆和第四导电杆是同种规格,能够保证金刚线在导电杆之间更稳定,并且同规格的导电杆便于后续维修更换;
[0015](3)第二导电杆和第三导电杆表面镀银,增强导电性,提高电镀金刚石线时的稳定性,提高电镀质量。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本技术的俯视图;
[0018]图3是本技术所述的导电杆结构示意图。
[0019]附图标记说明: 1、金刚线;2、第一导电杆;3、第二导电杆;4、电镀槽;5、第三导电杆;6、第四导电杆;7、导电杆支撑座;8、导电滚筒固定轴;9、滚动轴承;10、导电滚筒。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0021]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结构包括:金刚线1、第一导电杆2、第二导电杆3、电镀槽4、第三导电杆5、第四导电杆6和导电杆支撑座7,金刚线1依次经过第一导电杆2、第二导电杆3、电镀槽4、第三导电杆5和第四导电杆6,其中电镀槽4内充满电镀液,电镀时第二导电杆3和第三导电杆5的一端接负极电源,电镀槽4接正极电源。
[0022]如图3所示,第一导电杆2、第二导电杆3、第三导电杆5和第四导电杆6结构包括导电滚筒固定轴8、滚动轴承9和导电滚筒10,导电滚筒10以导电滚筒固定轴8为轴心转动。
[0023]实施例:
[0024]一种多线电镀金刚石线锯的预镀装置,包括金刚线1、电镀槽4、第一导电杆2、第二导电杆3、第三导电杆5、第四导电杆6和导电杆支撑座7,所述第一导电杆2、第二导电杆3、第三导电杆5和第四导电杆6是可转动圆筒结构,包括导电滚筒固定轴8、滚动轴承9和导电滚筒10,所述导电滚筒10是中空的圆柱状结构,上、下底面开口,所述开口大小与导电滚筒固定轴8契合,所述导电滚筒固定轴8穿过开口贯穿导电滚筒10,所述滚动轴承9套在导电滚筒固定轴8上并固定在导电滚筒10内的开口处,导电滚筒10以导电滚筒固定轴8为轴转动,其
中第一导电杆2和第二导电杆3位于电镀槽4一侧,第三导电杆5和第四导电杆6位于电镀槽4另一侧,并且第一导电杆2和第四导电杆6位于同一高度,第二导电杆3和第三导电杆5位于同一高度,且所述两个高度存在高度差,所述导电杆支撑座7设有2组,一组含有两个固定件,分别设置在第一导电杆2和第二导电杆3的导电滚筒固定轴8的两端,连接第一导电杆2和第二导电杆3并固定,另一组也含有两个固定件,设置在第三导电杆5和第四导电杆6的导电滚筒固定轴8的两端,连接第三导电杆5和第四导电杆6并固定,金刚线1依次经过第一导电杆2、第二导电杆3、电镀槽4、第三导电杆5和第四导电杆6,此外金刚线1穿过电镀槽4的位置设有仅供金刚线1穿过的密封橡胶。。
[0025]具体地,所述第一导电杆2、第二导电杆3、第三导电杆5和第四导电杆6是同种规格,能够保证金刚线1在导电杆之间更稳定,并且同规格的导电杆便于后续维修更换。
[0026]具体地,所述第二导电杆3和第三导电杆5的高度高于第一导电杆2和第四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线电镀金刚石线锯的预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金刚线(1)、电镀槽(4)、第一导电杆(2)、第二导电杆(3)、第三导电杆(5)、第四导电杆(6)和导电杆支撑座(7),所述第一导电杆(2)、第二导电杆(3)、第三导电杆(5)和第四导电杆(6)是可转动圆筒结构,包括导电滚筒固定轴(8)、滚动轴承(9)和导电滚筒(10),所述导电滚筒(10)是中空的圆柱状结构,上、下底面开口,所述开口大小与导电滚筒固定轴(8)契合,所述导电滚筒固定轴(8)穿过开口贯穿导电滚筒(10),所述滚动轴承(9)套在导电滚筒固定轴(8)上并固定在导电滚筒(10)内的开口处,导电滚筒(10)以导电滚筒固定轴(8)为轴转动,其中第一导电杆(2)和第二导电杆(3)位于电镀槽(4)一侧,第三导电杆(5)和第四导电杆(6)位于电镀槽(4)另一侧,并且第一导电杆(2)和第四导电杆(6)位于同一高度,第二导电杆(3)和第三导电杆(5)位于同一高度,且所述两个高度存在高度差,所述导电杆支撑座(7)设有2组,一组含有两个固定件,分别设置在第一导电杆(2)和第二导电杆(3)的导电滚筒固定轴(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余耀吴长根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三超金刚石工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