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型干扰素介导的障碍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34920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16 16: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鉴定、诊断、治疗和监测或预断受试者的I型IFN介导的疾病或障碍的进展的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涉及鉴定用于治疗I型干扰素介导的疾病或障碍的候选治疗剂的方法。导的疾病或障碍的候选治疗剂的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I型干扰素介导的障碍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标志物的鉴定和用途,这些生物标志物用于检测和/或监测患有I型干扰素介导的疾病或障碍(如自身免疫性疾病例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受试者。本专利技术还涉及相应的治疗方法,并且涉及用于鉴定候选治疗剂的方法。
[0002]I型干扰素(IFN)信号传导驱动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特别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病理学,并且可以经由全血中存在的I型IFN诱导型转录物进行追踪,所述转录物提供了I型IFN基因特征。举例来说,Yao等人(Hum Genomics Proteomics[人类基因组蛋白质组学]2009,pii:374312)描述了IFNα/β21基因特征的鉴定及其作为I型IFN相关疾病或障碍的生物标志物的用途。
[0003]然而,由于诱导的转录物谱和相应的诱导的蛋白质谱之间的相关性不一致,所述基因特征方法的实用性有限。
[0004]因此,需要一种替代的、补充的或改进的方法来检测和/或监测受试者的I型IFN活性。
[0005]本专利技术解决了上述问题中的一个或多个,并且例如提供了用于检测受试者的1型IFN介导的疾病或障碍的准确的和/或稳健的手段。
[0006]在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鉴定适合用调节(例如结合)I型干扰素活性的治疗剂治疗I型干扰素介导的疾病或障碍的受试者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检测该受试者的样品中第一蛋白的水平的增加和该受试者的样品中第二蛋白的水平的增加,
[0007]其中该第一蛋白是EPHB2,
[0008]其中该第二蛋白具有由I型干扰素诱导的基因表达,并且相对于I型干扰素基因特征表现出大于0.3的皮尔森相关系数(Pearson correlation coefficient),并且
[0009]其中该第一蛋白的水平的增加和该第二蛋白的水平的增加是相对于以下水平而言:
[0010]a)分别是来自未患有I型干扰素介导的疾病或障碍的组织或人的样品中该第一蛋白的水平和该第二蛋白的水平,或
[0011]b)该受试者的样品中一种或多种对照蛋白的水平。
[0012]在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鉴定适合用调节(例如结合)I型干扰素活性的治疗剂治疗I型干扰素介导的疾病或障碍的受试者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0013]i)检测该受试者的样品中第一蛋白的水平的增加和该受试者的样品中第二蛋白的水平的增加,
[0014]其中该第一蛋白是EPHB2,
[0015]其中该第二蛋白具有由I型干扰素诱导的基因表达,并且相对于I型干扰素基因特征表现出大于0.3的皮尔森相关系数,并且
[0016]其中该第一蛋白的水平的增加和该第二蛋白的水平的增加是相对于以下水平而言:
[0017]a)分别是来自未患有I型干扰素介导的疾病或障碍的组织或人的样品中该第一蛋白的水平和该第二蛋白的水平,或
[0018]b)该受试者的样品中一种或多种对照蛋白的水平;以及
[0019]ii)施用该治疗剂。
[0020]在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调节(例如结合)I型干扰素活性的抗I型干扰素抗体或抗I型干扰素受体抗体,用于在治疗受试者的I型干扰素介导的疾病或障碍中使用,其中该受试者已通过检测该受试者的样品中第一蛋白的水平的增加和该受试者的样品中第二蛋白的水平的增加得到鉴定,
[0021]其中该第一蛋白是EPHB2,
[0022]其中该第二蛋白具有由I型干扰素诱导的基因表达,并且相对于I型干扰素基因特征表现出大于0.3的皮尔森相关系数,并且
[0023]其中该第一蛋白的水平的增加和该第二蛋白的水平的增加是相对于以下水平而言:
[0024]a)分别是来自未患有I型干扰素介导的疾病或障碍的组织或人的样品中该第一蛋白的水平和该第二蛋白的水平,或
[0025]b)该受试者的样品中一种或多种对照蛋白的水平。
[0026]在第四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治疗受试者的I型干扰素介导的疾病或障碍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施用调节(例如结合)I型干扰素活性的抗I型干扰素抗体或抗I型干扰素受体抗体,其中该受试者已通过检测该受试者的样品中第一蛋白的水平的增加和该受试者的样品中第二蛋白的水平的增加得到鉴定,
[0027]其中该第一蛋白是EPHB2,
[0028]其中该第二蛋白具有由I型干扰素诱导的基因表达,并且相对于I型干扰素基因特征表现出大于0.3的皮尔森相关系数,并且
[0029]其中该第一蛋白的水平的增加和该第二蛋白的水平的增加是相对于以下水平而言:
[0030]a)分别是来自未患有I型干扰素介导的疾病或障碍的组织或人的样品中该第一蛋白的水平和该第二蛋白的水平,或
[0031]b)该受试者的样品中一种或多种对照蛋白的水平。
[0032]本专利技术可进一步包括检测该受试者的样品中至少一种其他蛋白质的水平的增加,其中该至少一种其他蛋白质具有由I型干扰素诱导的基因表达,并且相对于I型干扰素基因特征表现出大于0.3的皮尔森相关系数;并且其中该至少一种其他蛋白质的水平的增加是相对于以下水平而言:
[0033]a)来自未患有I型干扰素介导的疾病或障碍的组织或人的样品中该至少一种其他蛋白质的水平,或
[0034]b)该受试者的样品中一种或多种对照蛋白的水平。
[0035]在第五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监测或预断受试者的I型干扰素介导的疾病或障碍进展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0036]i)鉴定该受试者的初始样品中的第一蛋白表达水平和该受试者的初始样品中的至少一种其他蛋白质表达水平;以及
[0037]ii)鉴定该受试者的另一个样品(例如,相对于初始样品在时间上随后取得)中的该第一蛋白表达水平和该受试者的另一个样品中的该至少一种其他蛋白质表达水平;
[0038]其中相对于该受试者的该初始样品,该另一个样品中的该第一蛋白的表达水平的增加和该至少一种其他蛋白质的表达水平的增加预断疾病进展;或
[0039]其中相对于该受试者的该初始样品,该另一个样品中的第一蛋白的表达水平的降低和该至少一种其他蛋白质的表达水平的降低预断疾病消退;
[0040]其中该第一蛋白是EPHB2;并且
[0041]其中该至少一种其他蛋白质具有由I型干扰素诱导的基因表达,并且相对于I型干扰素基因特征表现出大于0.3的皮尔森相关系数。
[0042]在第六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监测接受用调节(例如结合)I型干扰素活性的治疗剂治疗的受试者的I型干扰素介导的疾病或障碍进展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0043]i)鉴定该受试者的初始样品中的第一蛋白表达水平和该受试者的初始样品中的至少一种其他蛋白质表达水平;
[0044]ii)鉴定该受试者的另一个样品(例如,相对于初始样品在时间上随后取得)中的该第一蛋白表达水平和该受试者的另一个样品中的该至少一种其他蛋白质表达水平;
[0045]iii)向该受试者施用调节I型干扰素活性的治疗剂,其中在步骤i)之前或在步骤i)和ii)之间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治疗受试者的I型IFN介导的疾病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向该受试者施用治疗有效量的抗IFNAR抗体,其中与未患有该I型IFN介导的疾病的受试者相比,该患者被鉴定为具有升高的干扰素蛋白特征(IFNPS),所述升高的干扰素蛋白特征的特征在于,血清中EPHB2、BLC、LAG

3和IP

10的蛋白质表达升高。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该抗IFNAR抗体是阿尼鲁单抗及其功能衍生物。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施用300mg阿尼鲁单抗,任选地,其中该方法包括每4周静脉内施用300mg阿尼鲁单抗。4.如任一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其中治疗抑制该IFNPS。5.如任一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其中该I型IFN介导的疾病是SLE。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该治疗导致该受试者的SLE疾病活动性指数(SLEDAI)改善。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方法,其中该治疗导致该受试者的皮肤红斑狼疮疾病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CLASI)的活动性评分改善。8.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该IFN介导的疾病是肌炎。9.如任一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其中与未患有该类型IFN介导的疾病的受试者相比,该受试者被鉴定为不具有升高的IFNGS特征。10.如任一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其中治疗减少了该升高的IFNPS特征。11.一种用于在治疗受试者的I型干扰素介导的疾病中使用的药物组合物,其中该药物组合物包含治疗有效量的抗IFNAR抗体,并且其中该受试者被鉴定为具有升高的IFN蛋白特征,所述升高的干扰素蛋白特征的特征在于,EPHB2、BLC、LAG

3和IP

10的蛋白质表达升高。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使用的药物组合物,其中该抗IFNAR抗体是阿尼鲁单抗。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使用的药物组合物,其中该药物组合物包含300mg阿尼鲁单抗。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使用的药物组合物,其中该使用包括每四周施用300mg的阿尼鲁单抗。15.如权利要求10至13所述使用的药物组合物,其中治疗抑制该IFNPS。16.如权利要求10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该I型IFN介导的疾病是SLE。17.如权利要求15所述使用的药物组合物,其中该治疗导致该受试者的SLE疾病活动性指数(SLEDAI)改善。18.如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使用的药物组合物,其中该治疗导致该受试者的皮肤红斑狼疮疾病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CLASI)的活动性评分改善。19.如权利要求10所述使用的药物组合物,其中该IFN介导的疾病是肌炎。20.如权利要求10

19中任一项所述使用的药物组合物,其中与未患有该类型IFN介导的疾病的受试者相比,该受试者被鉴定为不具有升高的IFNGS特征。21.一种用于检测从受试者分离的样品中升高的IFN活性的体外方法,该体外方法包括对该样品中的EPHB2、BLC、LAG

3和IP

10的蛋白质表达进行定量,并将该样品中的蛋白质表达与来自健康供体的样品中的EPHB2、BLC、LAG

3和IP

10的蛋白质表达进行比较。22.一种鉴定适合用调节I型干扰素活性的治疗剂治疗I型干扰素介导的疾病或障碍的受试者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检测该受试者的样品中第一蛋白的水平的增加和该受试者的样品中第二蛋白的水平的增加,
其中该第一蛋白是EPHB2,其中该第二蛋白具有由I型干扰素诱导的基因表达,并且相对于I型干扰素基因特征表现出大于0.3的皮尔森相关系数,并且其中该第一蛋白的水平的增加和该第二蛋白的水平的增加是相对于以下水平而言:a)分别是来自未患有I型干扰素介导的疾病或障碍的组织或人的样品中该第一蛋白的水平和该第二蛋白的水平,或b)该受试者的样品中一种或多种对照蛋白的水平。23.一种鉴定适合用调节I型干扰素活性的治疗剂治疗I型干扰素介导的疾病或障碍的受试者的方法,该方法包括:i)检测该受试者的样品中第一蛋白的水平的增加和该受试者的样品中第二蛋白的水平的增加,其中该第一蛋白是EPHB2,其中该第二蛋白具有由I型干扰素诱导的基因表达,并且相对于I型干扰素基因特征表现出大于0.3的皮尔森相关系数,并且其中该第一蛋白的水平的增加和该第二蛋白的水平的增加是相对于以下水平而言:a)分别是来自未患有I型干扰素介导的疾病或障碍的组织或人的样品中该第一蛋白的水平和该第二蛋白的水平,或b)该受试者的样品中一种或多种对照蛋白的水平;以及ii)施用该治疗剂。24.一种调节I型干扰素活性的抗I型干扰素抗体或抗I型干扰素受体抗体,用于在治疗受试者的I型干扰素介导的疾病或障碍中使用,其中该受试者已通过检测该受试者的样品中第一蛋白的水平的增加和该受试者的样品中第二蛋白的水平的增加得到鉴定,其中该第一蛋白是EPHB2,其中该第二蛋白具有由I型干扰素诱导的基因表达,并且相对于I型干扰素基因特征表现出大于0.3的皮尔森相关系数,并且其中该第一蛋白的水平的增加和该第二蛋白的水平的增加是相对于以下水平而言:a)分别是来自未患有I型干扰素介导的疾病或障碍的组织或人的样品中该第一蛋白的水平和该第二蛋白的水平,或b)该受试者的样品中一种或多种对照蛋白的水平。25.一种治疗受试者的I型干扰素介导的疾病或障碍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施用调节I型干扰素活性的抗I型干扰素抗体或抗I型干扰素受体抗体,其中该受试者已通过检测该受试者的样品中第一蛋白的水平的增加和该受试者的样品中第二蛋白的水平的增加得到鉴定,其中该第一蛋白是EPHB2,其中该第二蛋白具有由I型干扰素诱导的基因表达,并且相对于I型干扰素基因特征表现出大于0.3的皮尔森相关系数,并且其中该第一蛋白的水平的增加和该第二蛋白的水平的增加是相对于以下水平而言:a)分别是来自未患有I型干扰素介导的疾病或障碍的组织或人的样品中该第一蛋白的水平和该第二蛋白的水平,或b)该受试者的样品中一种或多种对照蛋白的水平。
26.如权利要求22、23或2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如权利要求3所述使用的抗体,该方法进一步包括检测该受试者的样品中至少一种其他蛋白质的水平的增加,其中该至少一种其他蛋白质具有由I型干扰素诱导的基因表达,并且相对于I型干扰素基因特征表现出大于0.3的皮尔森相关系数;并且其中该至少一种其他蛋白质的水平的增加是相对于以下水平而言:a)来自未患有I型干扰素介导的疾病或障碍的组织或人的样品中该至少一种其他蛋白质的水平,或b)该受试者的样品中一种或多种对照蛋白的水平。27.一种监测或预断受试者的I型干扰素介导的疾病或障碍进展的方法,该方法包括:i)鉴定该受试者的初始样品中的第一蛋白表达水平和该受试者的初始样品中的至少一种其他蛋白质表达水平;以及ii)鉴定该受试者的另一个样品中的该第一蛋白表达水平和该受试者的另一个样品中的该至少一种其他蛋白质表达水平;其中相对于该受试者的该初始样品,该另一个样品中的该第一蛋白的表达水平的增加和该至少一种其他蛋白质的表达水平的增加预断疾病进展;或其中相对于该受试者的该初始样品,该另一个样品中的第一蛋白的表达水平的降低和该至少一种其他蛋白质的表达水平的降低预断疾病消退;其中该第一蛋白是EPHB2;并且其中该至少一种其他蛋白质具有由I型干扰素诱导的基因表达,并且相对于I型干扰素基因特征表现出大于0.3的皮尔森相关系数。28.一种监测接受用调节I型干扰素活性的治疗剂治疗的受试者的I型干扰素介导的疾病或障碍进展的方法,该方法包括:i)鉴定该受试者的初始样品中的第一蛋白表达水平和该受试者的初始样品中的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K
申请(专利权)人:阿斯利康瑞典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