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车辆的可变进气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342690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12 23: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车辆的可变进气系统,其包括空气滤清器,所述空气滤清器通过过滤器来过滤空气并且将空气供应到发动机。主风管连接到空气滤清器以供应空气,并且可变气门具有联接并安装到安装部的安装孔的壳体,所述安装部布置在空气滤清器的过滤器的前端。壳体的内部通道通过安装部中的发动机吸入压力打开,以吸入外部空气。形成在可变气门的壳体上的凸起被插入到形成在安装部中的凸起座,以使可变气门固定到安装部。门固定到安装部。门固定到安装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车辆的可变进气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可变进气系统,更具体地说,涉及这样一种用于车辆的可变进气系统:其具有根据发动机运行状态来改变进气量的可变气门。

技术介绍

[0002]如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车辆的发动机需要空气来燃烧燃料,并且从车辆外部获得所需的空气。然而,由于车辆外部存在的空气中包含大量杂质(例如灰尘),因此必须在进气过程中清除空气中包含的杂质。因此,引入车辆的发动机的空气经过空气滤清器,从而清除空气中的杂质。
[0003]传统上,已经开发了一种分体式空气滤清器,其中,主体部和盖部彼此分离。分体式空气滤清器采用了一种使用多个夹具将盖部固定到主体部的夹具固定方法。因此,当想要将过滤器更换为新的过滤器时,所有的夹具松开以使盖部与主体部分离,然后更换过滤器。随后,盖部和主体部再次彼此联接,然后通过夹具彼此固定。
[0004]然而,分体式空气滤清器的问题在于,多个夹具暴露在外部,从而降低了外观的美观性,而且需要为每个夹具提供操作空间,并且需要逐个松开夹具以使盖部与主体部分离,因此,将过滤器更换为新的过滤器很复杂。因此,近年来,一种抽屉式(drawer-type)空气滤清器被广泛使用,这种空气滤清器配置为只需打开和关闭门就可以将过滤器更换为新的过滤器。
[0005]抽屉式空气滤清器配置为:用于打开或关闭过滤器接收部的可旋转式门安装在盖部中。当将过滤器更换为新的过滤器时,门旋转以打开过滤器接收部的入口,以将过滤器接收部中的过滤器更换为新的过滤器。
[0006]同时,已经开发了一种具有可变气门的可变进气系统,该可变气门能够根据车辆中的发动机运行状态来调节进气的流入量。在传统的可变进气系统中,除了连接到空气滤清器的主风管之外,副风管也被连接到空气滤清器,以安装于空气滤清器中。可变气门安装在副风管中,以被发动机的吸入压力(即进气负压)打开。
[0007]特别地,可变气门可以安装在布置于空气滤清器中的副风管的出口处。在可变进气系统中,由于发动机的吸入压力在发动机低速(例如低RPM)运行时最小,因此在可变气门关闭的同时,外部空气仅通过主风管被吸入空气滤清器。
[0008]相比之下,由于发动机的吸入压力在发动机高速(高RPM)运行时增加,因此在可变气门打开的同时,可以通过副风管引入额外的空气量。更具体地说,在分体式空气滤清器中,副风管和主风管从主体部的外部插入到其内部,以安装在主体部中,并且可变气门安装于副风管。
[0009]可变气门是一种根据发动机运行状态来打开或关闭副风管的通道的阀门,并且包括根据发动机的吸入压力而打开或关闭的可旋转翻板。在分体式空气滤清器中,可变气门可以安装在布置于主体部的内部空间中的副风管的出口。传统上,为了安装可变气门,在装配空气滤清器的盖部之前,通过铆钉或螺栓将可变气门固定到位于主体部内的副风管的出
口,然后将盖部与主体部装配在一起。
[0010]在分体式空气滤清器中,由于在装配盖部之前,主体部的内部是打开的,并且在打开状态下用于在主体部中安装可变气门的工作空间可以固定,因此可以通过将可变气门布置到主体部中来装配可变气门。然而,在抽屉式空气滤清器中,不可能采用现有的分体式空气滤清器所采用的可变气门模块。
[0011]换句话说,在抽屉式空气滤清器中,通过超声振动焊接方法来结合盖部,以固定到主体部。如果通过铆钉或螺栓将可变气门固定到主体部之后,用超声振动焊接方法将盖部结合到主体部,那么在超声振动焊接过程中,可变气门和空气滤清器的接头处可能会出现裂纹或损坏。
[0012]此外,在高输出发动机中,当进气负压增加时,可变气门的打开时间可能会不合期望地延迟。如果气门的恢复力(例如关闭力)很大,由于翻板和气门壳体之间的表面接触,可能会产生过多的撞击噪声。为了减少撞击噪声,即使在可变气门关闭时,也可以通过限位器来使翻板和气门壳体保持分离。然而,在这种情况下,发动机噪声可能会通过间隙排放,从而可能使车辆的噪声、振动和不平顺性(noise,vibration,harshness,NVH)性能变差。
[0013]以上描述仅仅旨在帮助理解本专利技术的背景,并不旨在意味着本专利技术落入那些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已经知晓的相关技术的范围内。

技术实现思路

[001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车辆的可变进气系统,其改进了可变气门的安装结构,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的可变气门和空气滤清器的接头处可能会出现裂纹或损坏的问题,并且同时解决了可变气门的撞击噪声问题和发动机噪声排放问题。此外,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车辆的可变进气系统,该系统可以对高输出发动机中可变气门的打开时间延迟的问题作出响应。
[0015]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车辆的可变进气系统,其可以包括:空气滤清器,其配置为通过过滤器来过滤空气并且将空气供应到发动机;主风管,其连接到空气滤清器以供应空气;以及可变气门,其具有联接并安装到安装部的安装孔的壳体,所述安装部布置在空气滤清器的过滤器的前端,并且壳体的内部通道可以通过安装部中的发动机吸入压力打开,以吸入外部空气。形成在可变气门的壳体上的凸起可以被插入到形成在安装部中的凸起座,以将可变气门固定到安装部。
[0016]所述安装孔可以在安装部中形成为圆形,多个凸起可以形成在可变气门的壳体上,多个凸起座可以形成在安装孔周围的安装部的内表面中,以使每个凸起联接到相应的凸起座,并且多个凸起入口槽可以形成在安装部中的安装孔的边缘中,以使每个凸起穿过安装部的内部,因此,在每个凸起穿过相应的凸起入口槽以进入安装部的内部的状态下,可以通过包括壳体在内的可变气门的旋转来使凸起插入到每个凸起座。
[0017]所述凸起座可以由两个突出台阶形成,所述两个突出台阶从安装部的内表面突出以彼此间隔开,并且所述两个突出台阶之间的空间可以是使凸起可以插入的凹槽空间。所述两个突出台阶的每一者可以具有突出形状,其中,每个突出台阶的表面朝向所述凹槽空间逐渐上升,以使所述表面的高度可以从安装部的内表面朝向所述凹槽空间逐渐增加。所述安装部可以是位于空气滤清器中的过滤器的前端的部件。
[0018]所述空气滤清器可以包括:主体部,其具有预定内部容积;盖部,其具有预定内部容积并且联接到主体部的上侧;以及过滤器,其安装在过滤器接收部中,所述过滤器接收部布置在由主体部和盖部限定的内部空间中。此外,所述安装部可以是主体部,所述主体部是位于空气滤清器的过滤器的前端的部件。所述空气滤清器可以是抽屉式空气滤清器,并且所述过滤器可以以滑动方式插入并容纳在过滤器接收部中。所述安装部可以是主风管。或者,所述安装部可以是副风管,所述副风管独立于主风管而连接到位于空气滤清器的过滤器的前端的部件。
[0019]所述可变气门可以包括:壳体,其限定内部通道,空气可以被吸入所述内部通道;翻板,其可旋转地铰接所述壳体并且根据安装部中的发动机吸入压力旋转以打开或关闭壳体的内部通道;以及密封件,其布置在翻板上,以在翻板关闭时与壳体形成接触。铰接部可以形成在壳体的上端,接头可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车辆的可变进气系统,其包括:空气滤清器,其配置为通过过滤器来过滤空气并且将空气供应到发动机;主风管,其连接到空气滤清器以供应空气;以及可变气门,其具有联接并安装到安装部的安装孔的壳体,所述安装部布置在空气滤清器的过滤器的前端,其中,壳体的内部通道通过安装部中的发动机吸入压力打开,以吸入外部空气,其中,形成在可变气门的壳体上的凸起插入到形成在安装部中的凸起座,以将可变气门固定到安装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可变进气系统,其中:所述安装孔在安装部中形成为圆形;多个凸起形成在可变气门的壳体上;多个凸起座形成在安装孔周围的安装部的内表面中,以使每个凸起联接到相应的凸起座;多个凸起入口槽形成在安装部中的安装孔的边缘中,并且每个凸起穿过安装部的内部;在每个凸起穿过相应的凸起入口槽以进入安装部的内部的状态下,通过包括壳体在内的可变气门的旋转来使凸起插入到每个凸起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可变进气系统,其中,所述凸起座由两个突出台阶形成,所述两个突出台阶从安装部的内表面突出以彼此间隔开,所述两个突出台阶之间的空间是使凸起插入的凹槽空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可变进气系统,其中,所述两个突出台阶的每一者具有突出形状,并且每个突出台阶的表面朝向所述凹槽空间逐渐上升,并且所述表面的高度从安装部的内表面朝向所述凹槽空间逐渐增加。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可变进气系统,其中,所述安装部是位于空气滤清器中的过滤器的前端的部件。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可变进气系统,其中,所述空气滤清器包括:主体部,其具有预定内部容积;盖部,其具有预定内部容积并且联接到主体部的上侧;以及过滤器,其安装在过滤器接收部中,所述过滤器接收部布置在由主体部和盖部限定的内部空间中,其中,所述安装部是位于空气滤清器的过滤器的前端的主体部。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可变进气系统,其中,所述空气滤清器是抽屉式空气滤清器,并且所述过滤器以滑动方式插入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海俊金齐渊赵润根李承炫
申请(专利权)人:起亚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