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明挖法轨道交通车站工程预制装配式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341074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12 23: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明挖法轨道交通车站工程预制装配式结构,底、顶板预制件两端通过与侧墙预制件连接,底、顶板预制件的两端均分别设置有第一榫接头,侧墙预制件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二榫接头,第一榫接头与第二榫接头插接配合预应力后张法预应力索(钢筋)构成预应力凹凸榫注浆接头结构。效果:采用整体无柱型式,释放轨道交通车站工程的建筑空间,设备用房布置灵活,乘客空间体验优越;底、顶板预制件采用纵向空腔结构,可铺设市政管线等设备管线、也可作通风空调风管使用,降低设备管线对地下空间占用,空腔满足日常后期运营维护要求;满足装配式接头刚度及传力要求;中板预制件为预制整体装配型式,轨顶风道预制件为卡槽式装配连接。接。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明挖法轨道交通车站工程预制装配式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明挖法轨道交通车站工程预制装配式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明挖法指的是地下结构工程施工时,从地面向下分层、分段依次开挖,直至达到结构要求的尺寸和高程,然后在基坑中进行主体结构施工和防水作业,最后回填恢复地面。
[0003]现有技术中的轨道交通车站工程的需要先进行支护结构施工,然后再进行基坑开挖,再架设支撑或打设土钉或锚索等进行支护,保证基坑稳定,最后再分层现浇地下结构施作防水层等,由于工序繁多,经常需要换撑,分段预留施工缝等,施工质量难以保证,经常出现混凝土浇筑不满足耐久性要求以及渗漏水严重等问题,不但工程投资较大,现场施工时有大量的扬尘、泥浆等对环境影响较大。同时现有的装配式车站也需要先进行基坑的开挖,然后施作锚索,最后再进行车站的装配,由于很多时候城市中心城区不具备施作锚索的条件,因而应用范围受到较大限制。
[0004]缺少一种采用预制方法替代现浇方法的一种明挖法轨道交通车站工程预制装配式结构及施工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此,本技术提供一种明挖法轨道交通车站工程预制装配式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一种明挖法轨道交通车站工程预制装配式结构,包括底板预制件、顶板预制件和侧墙预制件,所述底板预制件间隔设置在所述顶板预制件的正下方,所述底板预制件和所述顶板预制件的两端分别通过所述侧墙预制件连接,所述底板预制件和所述顶板预制件的两端均分别设置有第一榫接头,所述侧墙预制件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二榫接头,所述第一榫接头与所述第二榫接头插接配合预应力后张法预应力索构成预应力凹凸榫注浆接头结构。
[0008]进一步地,还包括预应力索,所述底板预制件的端部、所述顶板预制件的端部以及所述侧墙预制件的端部固定在所述预应力凹凸榫注浆接头上。
[0009]进一步地,还包括中板预制件,两个所述侧墙预制件的内侧面均设置有带第一卡槽的牛腿,所述中板预制件的两端分别对应的搭接在两个所述带第一卡槽的牛腿上。
[0010]进一步地,还包括轨顶风道预制件,所述中板预制件的下表面还设置第二卡槽,所述轨顶风道预制件分段纵向插入卡接在所述带第一卡槽的牛腿和所述第二卡槽之间,开槽接缝处采用密封胶或者水泥基结晶材料等密封,所述轨顶风道预制件为中空结构。
[0011]进一步地,所述底板预制件内开设有多个纵向延伸的第一空腔,多个所述第一空腔等间隔分布。
[0012]进一步地,所述顶板预制件内开设有多个纵向延伸的第二空腔,多个所述第二空腔等间隔分布。
[0013]进一步地,所述中板预制件内开设有多个纵向延伸的第三空腔,多个所述第三空腔等间隔分布。
[0014]进一步地,还包括支撑立柱,所述支撑立柱的上端抵接在所述中板预制件的下表面中部,所述支撑立柱的下端可拆卸连接在所述底板预制件的上表面中部。
[0015]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空腔、所述第二空腔以及所述第三空腔的横截面为多边形、圆形或椭圆形。
[0016]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一张拉孔和第二张拉孔,所述底板预制件和所述顶板预制件上开设有多个所述第一张拉孔,所述预应力索上开设有多个所述第二张拉孔。
[0017]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一种明挖法轨道交通车站工程预制装配式结构的施工方法,用于施工形成如本技术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明挖法轨道交通车站工程预制装配式结构,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18]步骤S100、在工厂或现场预制所需的装配式结构构件,具体包括底板预制件、中板预制件、侧墙预制件、预应力索、顶板预制件和轨顶风道预制件;
[0019]步骤S200、进行明挖法基坑工程施工;
[0020]步骤S300、依次对底板预制件、侧墙预制件、中板预制件、预应力索、顶板预制件和轨顶风道预制件进行拼装作业,直至整体结构完成拼装;
[0021]步骤S400、拆除相关施工设施,进行覆土回填。
[0022]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通过本技术的一种明挖法轨道交通车站工程预制装配式结构及施工方法,采用整体无柱型式,最大程度释放了轨道交通车站工程的建筑空间,同时设备用房布置更灵活,乘客空间体验更优越;底板预制件和顶板预制件均采用纵向空腔结构,空腔内可以铺设市政管线、其他相关内部设备管线、也可以作为通风空调的风管使用,最大程度降低各种设备管线对地下空间的占用,同时空腔尺寸满足日常的后期运营维护要求;底板预制件、顶板预制件与侧墙预制件的接头型式采用预应力凹凸榫注浆接头,满足了装配式接头的刚度及传力要求,方便施工,耐久可靠;中板预制件采用预制整体装配型式,轨顶风道预制件采用卡槽式装配连接,安全可靠,方便施工,实现了明挖法轨道交通车站工程的绿色建造技术。
附图说明
[002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0024]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0025]图1为本技术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明挖法轨道交通车站工程预制装配式结构的结构图。
[0026]图2为本技术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明挖法轨道交通车站工程预制装配式结构的结构图。
[0027]图3为本技术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明挖法轨道交通车站工程预制装配式结构的剖吊装结构图。
[0028]图4为本技术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明挖法轨道交通车站工程预制装配式结构的施工方法的流程图。
[0029]图中:1、底板预制件,2、中板预制件,3、侧墙预制件,4、预应力索,5、顶板预制件,6、轨顶风道预制件,7、带第一卡槽的牛腿,8、第二卡槽,9、第一空腔,10、第二空腔,11、第一榫接头,12、第二榫接头,13、围护桩,14、第三空腔,15、支撑立柱,16、第一张拉孔,17、第二张拉孔,18、吊装系统,19、预埋注浆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明挖法轨道交通车站工程预制装配式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预制件(1)、顶板预制件(5)和侧墙预制件(3),所述底板预制件(1)间隔设置在所述顶板预制件(5)的正下方,所述底板预制件(1)和所述顶板预制件(5)的两端分别通过所述侧墙预制件(3)连接,所述底板预制件(1)和所述顶板预制件(5)的两端均分别设置有第一榫接头(11),所述侧墙预制件(3)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二榫接头(12),所述第一榫接头(11)与所述第二榫接头(12)插接配合预应力后张法预应力索构成预应力凹凸榫注浆接头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明挖法轨道交通车站工程预制装配式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预应力索(4),所述底板预制件(1)的端部、所述顶板预制件(5)的端部以及所述侧墙预制件(3)的端部固定在所述预应力凹凸榫注浆接头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明挖法轨道交通车站工程预制装配式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中板预制件(2),两个所述侧墙预制件(3)的内侧面均设置有带第一卡槽的牛腿(7),所述中板预制件(2)的两端分别对应的搭接在两个所述带第一卡槽的牛腿(7)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明挖法轨道交通车站工程预制装配式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轨顶风道预制件(6),所述中板预制件(2)的下表面还设置第二卡槽(8),所述轨顶风道预制件(6)分段纵向插入卡接在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永刚程雯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