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氧树脂灌封结构胶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33479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10 00: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环氧树脂灌封结构胶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环氧树脂灌封结构胶包括A组分和B组分,A组分包括环氧树脂和活性稀释剂,B组分包括胺类固化剂和有机硅烷偶联剂。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环氧树脂灌封结构胶不仅黏度小,而且能在室温下以可控的速度完成固化,且固化后的力学强度高、抗震效果好,还具有操作简单,施工方便等特点,既可作为地铁隧道钢环加固的专用灌封胶,也可用于桥梁隧道、建筑工程、交通运输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用前景。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环氧树脂灌封结构胶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高分子材料
,尤其涉及一种环氧树脂灌封结构胶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环氧树脂结构胶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特别是粘接力高,收缩率低,稳定性好,而且原料广泛,种类较多,广泛应用于建筑、地铁隧道构件的粘钢加固、桥梁修复、公路机场的修补等许多领域。尤其作为灌封加固材料,发展十分迅速。但由于灌封胶的应用场景不同,对固化温度、固化时间、固化后的力学性能要求不同。目前,市场上还没有地铁隧道钢环加固施工专用的低黏度、高强度室温固化环氧树脂灌封结构胶。市售的环氧树脂灌封胶有些能满足室温固化的要求,但黏度大,无法灌注;有些黏度低,但固化后强度低、韧性差,无法满足地铁隧道维保施工技术要求。
[0003]因此,针对地铁隧道钢环加固技术,得到一种低黏度、高强度的室温固化环氧灌封结构胶是现有技术急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黏度、高强度的室温固化环氧灌封结构胶及其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结构胶可用于地铁隧道钢环加固、灌缝修补等施工,满足工作要求的同时提高环氧灌封胶固化后的强度、韧性。
[0005]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环氧树脂灌封结构胶,由包含质量比为3~5:1的A组分和B组分制备得到:
[0007]所述A组分由包含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得到:
[0008]环氧树脂
ꢀꢀꢀꢀꢀꢀꢀꢀꢀ/>90~110份;
[0009]活性稀释剂
ꢀꢀꢀꢀꢀꢀꢀ
10~40份;
[0010]所述B组分由包含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得到:
[0011]胺类固化剂
ꢀꢀꢀꢀꢀꢀꢀ
20~50份;
[0012]有机硅烷偶联剂
ꢀꢀꢀ
1~10份。
[0013]进一步的,所述环氧树脂包含双酚A型环氧树脂CYD

115、双酚A型环氧树脂CYD

118、双酚F型环氧树脂NPEF

170和双酚F型环氧树脂NPEF

127中的一种或几种。
[0014]进一步的,所述活性稀释剂包含聚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1,4

丁二醇二缩水甘油醚和1,6

己二醇二缩水甘油醚中的一种或几种。
[0015]进一步的,所述胺类固化剂包含2,4,6

三(二甲胺基甲基)苯酚、N

氨乙基哌嗪、三乙基四胺和异佛尔酮二胺中的一种或几种。
[0016]进一步的,所述有机硅烷偶联剂包含KH

550、KH

560和SJ

42中的一种或几种。
[0017]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环氧树脂灌封结构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8]A组分的制备:将环氧树脂和活性稀释剂混合搅拌,之后抽真空至无气泡即得;
[0019]B组分的制备:将胺类固化剂和有机硅烷偶联剂混合搅拌,之后抽真空至无气泡即得;
[0020]结构胶的制备:将A组合和B组分混合搅拌,之后抽真空至无气泡即得结构胶。
[0021]进一步的,所述搅拌的转速均为600~1500rpm。
[0022]进一步的,所述抽真空的压力均为

0.095~

0.1MPa,抽真空的时间均为5~10min。
[0023]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24]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环氧树脂灌封结构胶,具有低黏度、高强度的特性,并且可以在室温下固化,施工条件简单操作,可大大提高工作效率,此外,其低黏度具有很高的可灌性,满足一些裂缝等粘接,且其收缩率低,不会因为固化而产生新的裂缝,灌封结构胶的力学强度大,凝胶时间或固化时间较短,能满足一些工程施工时间短等要求。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实施例1~4制备的结构胶的拉伸强度性能测试图;
[0026]图2为实施例1~4制备的结构胶的剪切强度性能测试图;
[0027]图3为实施例1~4制备的结构胶的压缩强度性能测试图;
[0028]图4为实施例1~4制备的结构胶的冲击强度性能测试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环氧树脂灌封结构胶,由包含质量比为3~5:1的A组分和B组分制备得到:
[0030]所述A组分由包含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得到:
[0031]环氧树脂
ꢀꢀꢀꢀꢀꢀꢀꢀꢀ
90~110份;
[0032]活性稀释剂
ꢀꢀꢀꢀꢀꢀꢀ
10~40份;
[0033]所述B组分由包含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得到:
[0034]胺类固化剂
ꢀꢀꢀꢀꢀꢀꢀ
20~50份;
[0035]有机硅烷偶联剂
ꢀꢀꢀ
1~10份。
[0036]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A组分和B组分的质量比为3~5:1,优选为4:1。
[0037]在本专利技术中,A组分中,按重量份数计,所述环氧树脂的添加量为90~110份,优选为95~105份,进一步优选为100份;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环氧树脂包含双酚A型环氧树脂CYD

115、双酚A型环氧树脂CYD

118、双酚F型环氧树脂NPEF

170和双酚F型环氧树脂NPEF

127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为双酚A型环氧树脂CYD

118和/或双酚F型环氧树脂NPEF

127。
[0038]在本专利技术中,A组分中,按重量份数计,所述活性稀释剂的添加量为10~40份,优选为15~35份,进一步优选为20~30份;在本专利技术中该,所述稀释剂包含聚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1,4

丁二醇二缩水甘油醚和1,6

己二醇二缩水甘油醚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为1,4

丁二醇二缩水甘油醚和/或1,6

己二醇二缩水甘油醚。
[0039]在本专利技术中,B组分中,按重量份数计,所述胺类固化剂的添加量为20~50份,优选为25~45份,进一步优选为30~40份;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胺类固化剂包含2,4,6

三(二甲胺
基甲基)苯酚、N

氨乙基哌嗪、三乙基四胺和异佛尔酮二胺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为N

氨乙基哌嗪、三乙基四胺和异佛尔酮二胺中的一种或几种。
[0040]在本专利技术中,B组分中,按重量份数计,所述有机硅烷偶联剂的添加量为1~10份,优选为2~9份,进一步优选为3~8份;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有机硅烷偶联剂包含KH

550、KH

560和SJ

42中的一种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环氧树脂灌封结构胶,其特征在于,由包含质量比为3~5:1的A组分和B组分制备得到:所述A组分由包含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得到:环氧树脂90~110份;活性稀释剂10~40份;所述B组分由包含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得到:胺类固化剂20~50份;有机硅烷偶联剂1~10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胶,其特征在于,所述环氧树脂包含双酚A型环氧树脂CYD

115、双酚A型环氧树脂CYD

118、双酚F型环氧树脂NPEF

170和双酚F型环氧树脂NPEF

127中的一种或几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结构胶,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稀释剂包含聚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1,4

丁二醇二缩水甘油醚和1,6

己二醇二缩水甘油醚中的一种或几种。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结构胶,其特征在于,所述胺类固化剂包含2,4,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毕曙光肖明冉建华唐加功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容晟吉美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