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5G救护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333842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10 00: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5G救护车,涉及救护车领域,包括车体、驾驶舱、医疗舱、生命维持系统和5G远程会诊系统;所述车体包括车头和车身,所述驾驶舱装设于车头,所述医疗舱装设于车身;所述生命维持系统装设在医疗舱内;所述生命维持系统包括呼吸机;所述5G远程会诊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医疗舱摄像头、5GCPE、车载流媒体服务器、多参数监护仪、车载医生工作站和定位系统;所述多参数监护仪和车载医生工作站均装设在医疗舱内;所述车载流媒体服务器将呼吸机、医疗舱摄像头、定位系统、车载医生工作站和多参数监护仪的数据信息发送到外部的医院信息系统内;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5G技术传递救护车内部设备的数据信息,从而提高患者的救援成功率。从而提高患者的救援成功率。从而提高患者的救援成功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5G救护车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救护车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5G救护车。

技术介绍

[0002]5G是一种具有高速率、低时延和大连接特点的第五代宽带移动通信技术,是实现人机物互联的网络基础设施。5G主要应用于增强移动宽带、超高可靠低时延通信和海量机器类通讯,峰值速率达到10

20Gbit/s,以满足高清视频、虚拟现实等大数据量传输,空中接口时延低至1ms,满足自动驾驶、远程医疗等实时应用,具备百万连接/平方公里的设备连接能力,满足物联网通信。
[0003]目前市场上的救护车普遍还采用第四代宽带移动通信技术,存在传输速度慢(仅100Mbps),覆盖范围小(基站仅可实现数公里范围的覆盖),信号需要通过基站进行中转等问题,只能用于图像、视频等信号的传输,网络延时高,严重制约了高清视频、虚拟现实、自动驾驶、远程医疗和物联网等技术在救护车上的应用范围。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第四代宽带移动通信技术在救护车应用中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5G救护车,其具备增强移动宽带、超高可靠低时延通信和海量机器类通讯等特点,解决现有救护车的信号传输速度慢,覆盖范围小,信号需要通过基站进行中转等不足,本专利技术可扩大高清视频、虚拟现实、自动驾驶、远程医疗和物联网等技术在救护车上的应用范围。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5G救护车,其包括车体、驾驶舱、医疗舱、生命维持系统和5G远程会诊系统;所述车体包括车头和车身,所述驾驶舱装设于所述车体的车头部位,所述医疗舱装设于所述车体的车身部位;所述生命维持系统装设在所述医疗舱的内部;所述生命维持系统包括装设在所述医疗舱内部的呼吸机;所述5G远程会诊系统包括至少一个用于监控所述医疗舱内部的医疗舱摄像头、工业级5G CPE、车载流媒体服务器、多参数监护仪、车载医生工作站和定位系统;所述多参数监护仪和所述车载医生工作站均装设在所述医疗舱的内部;所述车载流媒体服务器对所述呼吸机、医疗舱摄像头、定位系统、车载医生工作站和多参数监护仪的数据信息分别进行采集和缓存并通过所述工业级5G CPE将所采集的数据发送到外部的医院信息系统。
[0006]优选的,所述驾驶舱包括若干张单人座椅、用于监控驾驶员行为的驾驶舱摄像头和用于监控路面状况的前置摄像头;所述单人座椅安装在所述驾驶舱的地板上,所述驾驶舱摄像头安装在所述驾驶舱的副驾驶头顶,所述前置摄像头安装在所述驾驶舱的中部;所述车载流媒体服务器对所述驾驶舱摄像头和所述前置摄像头的数据信息分别进行采集和缓存并通过所述工业级5G CPE将所采集的数据发送到外部的医院信息系统内。
[0007]优选的,所述医疗舱包括由底板、若干个侧板、前隔板和顶板所围成的舱体结构,所述舱体结构贴合在所述车身的内侧。
[0008]优选的,所述工业级5G CPE、车载流媒体服务器和定位系统均装设在所述前隔板上且位于所述驾驶舱的一侧;所述多参数监护仪和车载医生工作站均装设在所述医疗舱的内部。
[0009]优选的,所述医疗舱还包括装设在舱体结构内的吊柜、轮毂柜氧气瓶柜、设备架、若干个单人座椅、柜式的折叠椅、灭火器、对讲机、12V紫外线消毒灯、220V电源插座、低压电源插座、顶部排风扇、一字扶手和舱内照明灯;所述吊柜装设在侧板和顶板的相交角上,所述轮毂柜装设在底板和侧板的相交角上且位于底板的中部,所述氧气瓶柜装设在底板和侧板的相交角上且位于底板的后端,所述设备架装设在侧板的前端,所述单人座椅装设于底板上,所述折叠椅装设于底板右侧的前端,所述灭火器装设于底板右侧的后端且位于所述单人座椅的下方,所述对讲机装设于前隔板上,所述的紫外线消毒灯装设于前隔板上方的中间位置,所述220V电源插座和低压电源插座装设于侧板上,所述顶部排风扇、一字扶手舱内照明灯均装设于顶板上;所述呼吸机装设于所述轮毂柜的上方。
[0010]优选的,所述生命维持系统还包括除颤仪、吸痰器、车床担架、氧气瓶、湿化器和移动输液架;所述除颤仪和所述吸痰器均装设于设备架上,所述车床担架装设于底板的中部,所述氧气瓶装设于氧气瓶柜内,所述湿化器装设于侧板的中间,所述移动输液架装设于顶板上。
[0011]优选的,所述车载医生工作站包括患者建档模块,所述患者建档模块以患者为中心,由首诊救护车出诊医生建档,建档完成后根据急救类型将医院的所有相关医生自动默认进入到工作组,工作组里的医生都能接收到患者的相关信息,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发展完善其病历信息,支持快速获取和调阅最新病例信息。
[0012]优选的,所述车载医生工作站内包括用于文字、语音、图片或视频交互的即时交互模块和录入病历模块,所述即时交互模块包括聊天会话窗口,所述聊天会话窗口上设置有心电图发送模块。
[0013]优选的,所述车载医生工作站包括时间节点记录模块和救治过程记录模块;所述时间节点记录模块包括记录首次医疗接触时间、院内首份心电图时间和心电图诊断时间,所述车载医生工作站对患者所采集的数据信息同步至录入病历模块。
[0014]优选的,所述车载医生工作站内包括数据显示模块,所述数据显示模块通过所述车载流媒体服务器将患者的数据信息发送至医护人员的移动终端。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第四代宽带移动通信技术在救护车应用中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5G救护车,其具备增强移动宽带、超高可靠低时延通信和海量机器类通讯等特点,解决现有救护车的信号传输速度慢,覆盖范围小,信号需要通过基站进行中转等不足,可扩大高清视频、虚拟现实、自动驾驶、远程医疗和物联网等技术在救护车上的应用范围;特别是利用5G技术来传递医疗舱摄像头、工业级5G CPE、多参数监护仪、车载医生工作站和定位系统的数据信息,从而提高患者的救援成功率。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
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8]图1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5G救护车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车体的前视图;
[0020]图3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车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4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车体的仰视图;
[0022]图5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医疗舱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6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医疗舱的前视图;
[0024]图7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医疗舱的俯视图;
[0025]图8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医疗舱的右视图;
[0026]图9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5G远程会诊系统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5G救护车,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车体(10)、驾驶舱(20)、医疗舱(30)、生命维持系统(40)和5G远程会诊系统(50);所述车体(10)包括车头(11)和车身(12),所述驾驶舱(20)装设于所述车体(10)的车头(11)部位,所述医疗舱(30)装设于所述车体(10)的车身(12)部位;所述生命维持系统(40)装设在所述医疗舱(30)的内部;所述生命维持系统(40)包括装设在所述医疗舱(30)内部的呼吸机(41);所述5G远程会诊系统(50)包括至少一个用于监控所述医疗舱(30)内部的医疗舱摄像头、工业级5G CPE(51)、车载流媒体服务器(52)、多参数监护仪(53)、车载医生工作站(54)和定位系统(57);所述多参数监护仪(53)和所述车载医生工作站(54)均装设在所述医疗舱(30)的内部;所述车载流媒体服务器(52)对所述呼吸机(41)、医疗舱摄像头、定位系统(57)、车载医生工作站(54)和多参数监护仪(53)的数据信息分别进行采集和缓存并通过所述工业级5G CPE(51)将所采集的数据发送到外部的医院信息系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5G救护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驾驶舱(20)包括若干张单人座椅(21)、用于监控驾驶员行为的驾驶舱摄像头(22)和用于监控路面状况的前置摄像头(23);所述单人座椅(21)安装在所述驾驶舱(20)的地板上,所述驾驶舱摄像头(22)安装在所述驾驶舱(20)的副驾驶头顶,所述前置摄像头(23)安装在所述驾驶舱(20)的中部;所述车载流媒体服务器(52)对所述驾驶舱摄像头(22)和所述前置摄像头(23)的数据信息分别进行采集和缓存并通过所述工业级5G CPE(51)将所采集的数据发送到外部的医院信息系统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5G救护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医疗舱(30)包括由底板(31)、若干个侧板(32)、前隔板(33)和顶板(34)所围成的舱体结构,所述舱体结构贴合在所述车身(12)的内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5G救护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业级5G CPE(51)、车载流媒体服务器(52)和定位系统(57)均装设在所述前隔板(33)上且位于所述驾驶舱(20)的一侧;所述多参数监护仪(53)和车载医生工作站(54)均装设在所述医疗舱(30)的内部。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5G救护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医疗舱(30)还包括装设在舱体结构内的吊柜(35)、轮毂柜(36)、氧气瓶柜(37)、设备架(38)、若干个单人座椅(39)、柜式的折叠椅(310)、灭火器(311)、对讲机(312)、紫外线消毒灯(313)、220V电源插座(314)、低压电源插座(315)、顶部排风扇(316)、一字扶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招宇晏廖俊良陈慧芬陈仲仁麻卫娟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民航医疗快线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