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翁心宇专利>正文

基于无人驾驶的可供初步诊断与分诊挂号的智能医疗专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18652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9 08: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基于无人驾驶的可供初步诊断与分诊挂号的智能医疗专车,属于医疗车技术领域,包括包括自动驾驶车辆和固定在自动驾驶车辆内的远程预诊模块、健康体征监测模块以及控制主机,控制主机内设有GPS定位单元、物联网网络传输模块以及居民健康管理模块,还包括设置在无人驾驶车辆内的底座,底座的上方设有横板,横板的下端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块,多个连接块相对的两侧内壁均通过旋转轴转动连接有竖直设置的支撑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在接诊病人时应需求改变医疗专车内的座椅姿态,而且接诊时还能将座椅推出车外,可利于行动不便的病人快速进入医疗专车内,改善用户体验,缩短运送时间,提高接诊效率。提高接诊效率。提高接诊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无人驾驶的可供初步诊断与分诊挂号的智能医疗专车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车
,尤其涉及基于无人驾驶的可供初步诊断与分诊挂号的智能医疗专车。

技术介绍

[0002]智慧医疗是一套融合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以患者数据为中心的医疗服务模式,智慧医疗采用新型传感器、物联网通信,车辆无人驾驶技术、互联网呼叫平台、云端数据、视频通话、人脸识别以及智能挂号等技术结合现代医学理念,构建出以电子健康档案为中心的区域医疗信息平台,将医院之间的业务流程进行整合,优化了区域医疗资源,实现跨医疗机构的在线预约和自动出车接诊,缩短病患就诊流程、缩减相关手续、使得医疗资源合理化分配,然后利用包括门诊和住院诊疗的接诊、检查、诊断、治疗、处方和医疗医嘱、病程记录、会诊、转科、手术、出院、病案生成等全部医疗过程的工作平台对病人的就诊信息进行采集、存储和传输,并将病人以往的健康状况和医疗信息公布给接诊医生。
[0003]目前,应用了无人驾驶技术的车辆虽然可以根据平台呼叫的信息进行自动接诊病人,并且也配备了通讯设备,视频设备以及人脸识别等技术,但是车辆上安装的担架是无法移动的,接诊过程中病人上车比较困难,而且担架长度较为固定,无法根据不同的接诊病人调整担架的姿态迎合病人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医疗车辆上安装的担架是无法移动的,接诊过程中病人上车比较困难,而且担架长度较为固定,无法根据不同的接诊病人调整担架的姿态迎合病人使用的问题,而提出的基于无人驾驶的可供初步诊断与分诊挂号的智能医疗专车。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基于无人驾驶的可供初步诊断与分诊挂号的智能医疗专车,包括自动驾驶车辆和固定在自动驾驶车辆内的控制主机和底座,所述底座的上方设有横板,所述横板的下端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块,多个所述连接块相对的两侧内壁均通过旋转轴转动连接有竖直设置的支撑杆,所述底座的上端滑动连接有两个相互平行的支撑板,两个所述支撑板的上端左右两侧均通转轴与支撑杆远离横板的一端转动连接,其中位于右侧的两个支撑杆相对的一侧均通过滚动轴承转动连接有顶杆,所述顶杆的杆壁上连接有传动机构,所述支撑板的上端右侧固定连接有挡块,所述挡块与支撑杆的杆壁滑动连接,所述支撑板的下端固定连接有T型滑块,所述底座的上端开设有T型滑槽,所述T型滑槽与T型滑块滑动连接,所述横板的左端通过连接轴转动连接有倾斜设置的背板,所述横板的右端通过销钉转动连接有挡板,所述横板、挡板和背板的下端共同连接有支撑机构。
[0007]优选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倾斜设置在顶杆杆壁上的传动杆,所述底座的上端左右两侧中心处均通过轴承架转动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的杆壁上螺纹连接有螺纹管,所述
螺纹管的上端通过轴销与传动杆远离顶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传动杆远离螺纹管的一端通过圆孔与顶杆的杆壁转动连接,所述底座的上端左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穿过轴承架并与丝杆的左端固定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横向固定在横板下端中心处的矩形管,所述矩形管内滑动套接有矩形杆,所述矩形杆的左端通过第一传动轴转动连接有弧形杆,所述弧形杆远离矩形杆的一端通过第二传动轴与背板的一侧转动连接,所述挡板的一侧开设有条形槽,所述条形槽相对的两侧均开设有滑槽,两个所述滑槽内共同滑动连接有圆柱,所述矩形杆远离弧形杆的一端延伸至条形槽内并与圆柱固定连接,所述横板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输出端与矩形杆的杆壁固定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T型滑槽的槽底处开设有条形凹槽,所述条形凹槽内滑动连接有橡胶块,所述橡胶块与T型滑块的下端固定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背板、横板和挡板的上端共同固定连接有海绵垫,所述横板的上端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扶手。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基于无人驾驶的可供初步诊断与分诊挂号的智能医疗专车,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2]1、该基于无人驾驶的可供初步诊断与分诊挂号的智能医疗专车,通过设有的电动推杆,控制主机启动电动推杆的电源,电动推杆工作推动矩形杆在矩形管内滑动,矩形杆滑动时带动弧形杆拉动背板摆动,背板摆动时与横板平齐,同时矩形杆移动时带动圆柱挤滑槽使得挡板摆动,挡板摆动时与横板平齐,进而能够使得承载病人的座椅变为平板状态,便于不同病情的病人使用,电动推杆复位时拉动矩形杆移动,矩形杆移动时能够带动弧形杆使背板倾斜,同时也能够解除对挡板的限位,便于不同病情的病人使用。
[0013]2、该基于无人驾驶的可供初步诊断与分诊挂号的智能医疗专车,通过设有的电机,控制主机启动电机的电源,电机旋转带动丝杆旋转,丝杆旋转时使螺纹管移动,螺纹管移动时带动传动杆使顶杆移动,顶杆移动时带动支撑杆摆动,支撑杆摆动时带动横板水平下移,同时横板移动至下止点时传动杆继续推动顶杆使支撑杆移动,支撑杆移动时拉动支撑板使T型滑块在T型滑槽内滑动,进而能够使得支撑板上安装的支撑杆、横板、背板和挡板移动至自动驾驶车辆的外部,进而能够便于病人快速上下医疗专车,然后控制主机控制电机反转,使得座椅上的病人快速的移动至车内。
[0014]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本技术,能够在接诊病人时快速改变医疗专车内的座椅姿态,而且接诊时能够将调整后的座椅推出车外,方便行动不便的病人进入医疗专车内,缩减了运送病人的时间。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基于无人驾驶的可供初步诊断与分诊挂号的智能医疗专车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基于无人驾驶的可供初步诊断与分诊挂号的智能医疗专车中底座的俯视图;
[0017]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基于无人驾驶的可供初步诊断与分诊挂号的智能医疗专车中横板的仰视图;
[0018]图4为图1中A处的结构放大图。
[0019]图中:1、底座;2、丝杆;3、支撑板;4、传动杆;5、支撑杆; 6、矩形管;7、矩形杆;8、横板;9、弧形杆;10、背板;11、电动推杆;12、挡板;13、海绵垫;14、电机;15、T型滑块;16、橡胶块;17、T型滑槽;18、自动驾驶车辆;19、螺纹管;20、顶杆;21、挡块;22、圆柱;23、控制主机。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1]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2]参照图1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无人驾驶的可供初步诊断与分诊挂号的智能医疗专车,包括自动驾驶车辆(18)和固定在自动驾驶车辆(18)内的控制主机(23)和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方设有横板(8),所述横板(8)的下端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块,多个所述连接块相对的两侧内壁均通过旋转轴转动连接有竖直设置的支撑杆(5),所述底座(1)的上端滑动连接有两个相互平行的支撑板(3),两个所述支撑板(3)的上端左右两侧均通转轴与支撑杆(5)远离横板(8)的一端转动连接,其中位于右侧的两个支撑杆(5)相对的一侧均通过滚动轴承转动连接有顶杆(20),所述顶杆(20)的杆壁上连接有传动机构,所述支撑板(3)的上端右侧固定连接有挡块(21),所述挡块(21)与支撑杆(5)的杆壁滑动连接,所述支撑板(3)的下端固定连接有T型滑块(15),所述底座(1)的上端开设有T型滑槽(17),所述T型滑槽(17)与T型滑块(15)滑动连接,所述横板(8)的左端通过连接轴转动连接有倾斜设置的背板(10),所述横板(8)的右端通过销钉转动连接有挡板(12),所述横板(8)、挡板(12)和背板(10)的下端共同连接有支撑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无人驾驶的可供初步诊断与分诊挂号的智能医疗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包括倾斜设置在顶杆(20)杆壁上的传动杆(4),所述底座(1)的上端左右两侧中心处均通过轴承架转动连接有丝杆(2),所述丝杆(2)的杆壁上螺纹连接有螺纹管(19),所述螺纹管(19)的上端通过轴销与传动杆(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轩颖郭智翁心宇张书畅
申请(专利权)人:翁心宇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