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持高频筋膜针刀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33135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10 00: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针刀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手持高频筋膜针刀装置,包括手持针刀棒,所述手持针刀棒的内部安装有高频运动装置,所述高频运动装置上固定有针刀,所述手持针刀棒的两侧面分别设置有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所述手持针刀棒内部靠近尾部的位置固定安装有蓄电池,且所述手持针刀棒的表面套接有防滑套。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手持针刀棒的内部安装有高频运动装置,在高频运动装置上固定有针刀,在手持针刀棒的两侧面分别设置有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以及在手持针刀棒内部固定安装有蓄电池,能够通过按压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分别实现针刀横向高频摆动和纵向高频摆动效果,更加方便操作者的使用。用。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手持高频筋膜针刀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针刀
,具体为一种手持高频筋膜针刀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针刀是由朱汉章教授于上世纪60年代专利技术,立足于传统针灸理论,结合现代外科医学,将西医的开放性手术刀和中医的针刺疗法相结合,以针的理念刺入人体,不需要长行切口,在人体内又能发挥刀的治疗作用的医疗器械,通过运用弓弦网眼理论、慢性软组织损伤及经筋理论等针刀医学基本理论辩证选点,以调刀、控刀等针刀手法松解病灶点以达到闭合条件下刺激、松解、切割、剥离病灶的目的,临床疗效显著。但目前广大针刀从业者针刀操作手法各异,临床疗效不一,针刀诊疗技术操作尚未形成规范化、标准化。因此,形成统一的、可量化的针刀刺激强度是影响针刀技术标准化、规范化的重要因素。
[0003]目前,现有的普通针刀是以刀头和带刃口的刀柄组成,结构过于简单,在手术治疗操作过程中还需要依靠操作者手腕的移动来进行治疗,刺激强度难以保证,不方便使用。
[0004]所以我们提出了一种手持高频筋膜针刀装置,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6]针对上述
技术介绍
中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持高频筋膜针刀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目前市场上现有的普通针刀,存在由于只采用刀头和带刃口的刀柄组成,结构过于简单,在手术治疗操作过程中还需要依靠操作者手腕的移动来进行治疗,刺激强度难以保证,不方便使用的问题。
[0007](二)技术方案
>[0008]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0009]一种手持高频筋膜针刀装置,包括手持针刀棒,所述手持针刀棒的内部安装有高频运动装置,所述高频运动装置上固定有针刀,所述手持针刀棒的两侧面分别设置有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所述手持针刀棒内部靠近尾部的位置固定安装有蓄电池,且所述手持针刀棒的表面套接有防滑套。
[0010]优选的,所述手持针刀棒包括棒体,所述棒体内侧壁靠近头部的位置固定连接有支撑台,所述支撑台一旁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棒体的头部端面开设有活动槽,且所述棒体的头部端面设置为圆形结构,所述支撑台的上表面开设有十字形滑槽。
[0011]优选的,所述高频运动装置包括运动主板,所述运动主板下表面的中心位置固定有第一滑动柱,所述运动主板的一侧面开设有第一滑槽,且所述运动主板朝向蓄电池的侧面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内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动柱,所述第二滑动柱的一端连接有第一高速伸缩马达,且所述第一高速伸缩马达的一端与棒体的内侧壁相固定,所述第二滑槽内滑动连接有第三滑动柱,且所述第三滑动柱的一端连接有第二高速伸缩马达,且所述第二高速伸缩马达固定在支撑板的顶部,所述第一滑动柱与十字形滑槽滑动连接。
[0012]优选的,所述针刀的一端固定在运动主板一侧面的中心位置,且所述针刀的另一端穿过活动槽位于手持针刀棒外。
[0013]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开关、第一高速伸缩马达、以及蓄电池之间连接有第一电连接线,所述第二开关、第二高速伸缩马达、以及蓄电池之间连接有第二电连接线。
[0014](三)有益效果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6](1)本专利技术通过在手持针刀棒的内部安装有高频运动装置,在高频运动装置上固定有针刀,在手持针刀棒的两侧面分别设置有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以及在手持针刀棒内部固定安装有蓄电池,能够通过按压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分别实现针刀横向高频摆动和纵向高频摆动效果,更加方便操作者的使用,解决了现有的普通针刀由于只采用刀头和带刃口的刀柄组成,结构过于简单,在手术治疗操作过程中还需要依靠操作者手腕的移动来进行治疗,刺激强度难以保证,不方便使用的问题。
[0017](2)本专利技术通过在手持针刀棒的表面套接有防滑套,避免操作者在使用该针刀装置时装置滑落的情况。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手持高频筋膜针刀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专利技术手持高频筋膜针刀装置的第一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专利技术手持高频筋膜针刀装置的第二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专利技术手持高频筋膜针刀装置的第三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2]其中:1手持针刀棒、11棒体、12支撑台、121十字形滑槽、13支撑板、2高频运动装置、21运动主板、211第一滑槽、212第二滑槽、22第一滑动柱、23第二滑动柱、24第一高速伸缩马达、25第三滑动柱、26第二高速伸缩马达、3针刀、4第一开关、5第二开关、6蓄电池、7防滑套、8第一电连接线、9第二电连接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请参阅图1

4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手持高频筋膜针刀装置;包括手持针刀棒1,手持针刀棒1的内部安装有高频运动装置2,高频运动装置2上固定有针刀3,手持针刀棒1的两侧面分别设置有第一开关4和第二开关5,手持针刀棒1内部靠近尾部的位置固定安装有蓄电池6,且手持针刀棒1的表面套接有防滑套7;
[0025]根据图2

3所示,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手持针刀棒1包括棒体11,棒体11内侧壁靠近头部的位置固定连接有支撑台12,支撑台12一旁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3,棒体11的头部端面开设有活动槽11,且棒体11的头部端面设置为圆形结构,支撑台12的上表面开设有十字形滑槽121,使棒体11的头部与患者皮肤进行接触时,能减少不适感,且十字形滑槽121的设置便于高频运动装置2工作;
[0026]根据图2

3所示,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高频运动装置2包括运动主板21,运动主板21下表面的中心位置固定有第一滑动柱22,运动主板21的一侧面开设有第一滑槽211,且运动主板21朝向蓄电池6的侧面开设有第二滑槽212,第一滑槽211内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动柱23,第二滑动柱23的一端连接有第一高速伸缩马达24,且第一高速伸缩马达24的一端与棒体11的内侧壁相固定,第二滑槽212内滑动连接有第三滑动柱25,且第三滑动柱25的一端连接有第二高速伸缩马达26,且第二高速伸缩马达26固定在支撑板13的顶部,第一滑动柱22与十字形滑槽121滑动连接,使针刀3能够在高频运动装置2的配合下进行运动;
[0027]根据图4所示,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针刀3的一端固定在运动主板21一侧面的中心位置,且针刀3的另一端穿过活动槽11位于手持针刀棒1外,便于针刀3的工作;
[0028]根据图4所示,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第一开关4、第一高速伸缩马达24、以及蓄电池6之间连接有第一电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持高频筋膜针刀装置,包括手持针刀棒(1),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针刀棒(1)的内部安装有高频运动装置(2),所述高频运动装置(2)上固定有针刀(3),所述手持针刀棒(1)的两侧面分别设置有第一开关(4)和第二开关(5),所述手持针刀棒(1)内部靠近尾部的位置固定安装有蓄电池(6),且所述手持针刀棒(1)的表面套接有防滑套(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持高频筋膜针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针刀棒(1)包括棒体(11),所述棒体(11)内侧壁靠近头部的位置固定连接有支撑台(12),所述支撑台(12)一旁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3),所述棒体(11)的头部端面开设有活动槽(11),且所述棒体(11)的头部端面设置为圆形结构,所述支撑台(12)的上表面开设有十字形滑槽(12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持高频筋膜针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频运动装置(2)包括运动主板(21),所述运动主板(21)下表面的中心位置固定有第一滑动柱(22),所述运动主板(21)的一侧面开设有第一滑槽(211),且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东修忠标刘晶林巧璇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福建省人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