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风偏瘫患者辅助康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24807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医疗设备领域,且公开了一种中风偏瘫患者辅助康复装置,包括可拆卸绑缚于患者健侧下肢的第一绑带和可拆卸绑缚于患者患侧下肢的第二绑带;所述第一绑带和第二绑带对应设置且相对面分别设置有多块斥力磁铁;第一绑带和第二绑带的斥力磁铁的相对面同性相斥;所述患者向健侧侧躺屈髋屈膝,所述辅助康复装置辅助患者做患侧下肢向健侧下肢反复靠拢和打开的康复动作;通过磁铁的同性相斥原理,有效地减小了患侧下肢自身重力的影响,为中风偏瘫患者提供了一种能够独立进行屈膝内收和外展训练的有效方法。这种方法不仅有助于提高患者的运动能力和肌肉力量,还促进了患者自信心的提升和康复过程的主动参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中风偏瘫患者辅助康复装置


技术介绍

1、中风(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其主要特征是脑血管突然破裂或堵塞,导致脑部特定区域的血流中断,进而影响相应神经功能。中风后遗症之一是偏瘫,即患者身体一侧的肌肉功能受损,这种损伤不仅影响患者的行走能力,还影响其日常生活活动的自理能力。

2、偏瘫患者患侧下肢的功能恢复是中风康复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因为行走能力和站立稳定性对于患者的独立性至关重要。对于偏瘫患者而言,屈膝内收训练和屈膝外展训练是两种关键的康复运动,它们针对下肢的运动和功能恢复具有特别的重要性。

3、屈膝内收训练

4、屈膝内收训练主要针对大腿内侧肌群,这些肌群在行走和站立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稳定性。此训练有助于:

5、增强肌肉力量:通过反复的内收运动,增强大腿内侧的肌肉,特别是股内侧肌,这对提高行走的稳定性和效率至关重要。

6、改善运动协调:内收训练有助于提高脑与患侧下肢之间的神经通信,改善运动协调和控制能力。

7、促进神经系统恢复:通过目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风偏瘫患者辅助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可拆卸绑缚于患者健侧下肢的第一绑带(1)和可拆卸绑缚于患者患侧下肢的第二绑带(2);所述第一绑带(1)和第二绑带(2)对应设置且相对面分别设置有多块斥力磁铁(3);第一绑带(1)和第二绑带(2)的斥力磁铁(3)的相对面同性相斥;所述患者向健侧侧躺屈髋屈膝,所述辅助康复装置辅助患者做患侧下肢向健侧下肢反复靠拢和打开的康复动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风偏瘫患者辅助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绑带(2)上固定有多个贯通第二绑带(2)的金属导引短筒(4);所述金属导引短筒(4)内分别滑动套设有磁头(41);所述磁头(41)外...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风偏瘫患者辅助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可拆卸绑缚于患者健侧下肢的第一绑带(1)和可拆卸绑缚于患者患侧下肢的第二绑带(2);所述第一绑带(1)和第二绑带(2)对应设置且相对面分别设置有多块斥力磁铁(3);第一绑带(1)和第二绑带(2)的斥力磁铁(3)的相对面同性相斥;所述患者向健侧侧躺屈髋屈膝,所述辅助康复装置辅助患者做患侧下肢向健侧下肢反复靠拢和打开的康复动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风偏瘫患者辅助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绑带(2)上固定有多个贯通第二绑带(2)的金属导引短筒(4);所述金属导引短筒(4)内分别滑动套设有磁头(41);所述磁头(41)外侧固定有所述斥力磁铁(3),内侧设置有向外凸出的挤压按摩头(42)。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中风偏瘫患者辅助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导引短筒(4)中部内径大于两端内径;所述磁头(41)中部外径小于金属导引短筒(4)中部内径且大于金属导引短筒(4)两端内径;所述磁头(41)两端外径小于金属导引短筒(4)两端内径。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中风偏瘫患者辅助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斥力磁铁(3)内侧固定有滑柱(31);所述挤压按摩头(42)与斥力磁铁(3)相对面对应滑柱(31)开设有滑孔(421);所述滑柱(31)与滑孔(421)滑动插配;所述滑柱(31)与滑孔(421)之间连接有弹簧(422),使挤压按摩头(42)与斥力磁铁(3)的相对面在静力状态下分离;所述挤压按摩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斌林万庆游小芳钟晓勇王绍霞张一弛黄承武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福建省人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