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子弹形埋线器、穴位埋线方法及穴位埋线枪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特别是涉及一种子弹形埋线器、穴位埋线方法及穴位埋线枪。
技术介绍
[0002]穴位埋线是在传统针灸手法的基础上,将中西医结合起来,通过可吸收线(如羊肠线)对穴位产生持久而柔和的生物、物理和化学刺激,使刺激信息和能量通过经络传入体内,以达到“疏其血气,令其调达”的目的。穴位埋线法属于复合型针刺疗法,集针刺、留针、埋针等多种效应于一体,常规针刺后,将可吸收线体留于穴内,通过腧穴对线体的吸收、降解,在增强防治效应、延长刺激时效的同时,减少治疗频率,降低患者医疗成本,具有经济实惠、患者依从性高等优点。目前穴位埋线疗法已被广泛应用于治疗肥胖、 面瘫等各科疾病, 其中胃痛、腹痛、 腹胀、便秘等消化系统疾病均为其治疗的优势病种。
[0003]现代医学认为穴位埋线法的作用有:(一)恢复神经功能, 调控神经反射。埋线疗法通过植入后产生的持续良性刺激及神经递质影响, 对神经系统起到纠正紊乱和复健作用。大部分的神经及循环系统疾病康复周期较长, 多需要长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子弹形埋线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前壳(4
‑
4)、后壳(4
‑
6)、弹簧(4
‑
5)、空心针(4
‑
9)、推线筒(4
‑
7)和保护套(4
‑
2);所述的前壳(4
‑
4)为圆筒结构,前壳(4
‑
4)内部设置有第二周向凹槽(4
‑
15)、第三周向凹槽(4
‑
19)和若干只纵向凹槽(4
‑
14),所述的纵向凹槽(4
‑
14)与第二周向凹槽(4
‑
15)的凹槽相贯通;所述的后壳(4
‑
8)为圆槽结构,槽底设置有导向通孔(4
‑
18),槽体外圈套在前壳(4
‑
4)的内部,两者通过锁定销(4
‑
3)配合固定,弹簧(4
‑
5)的一端连接前壳(4
‑
4),另一端连接后壳(4
‑
8);所述的空心针(4
‑
9)包括后端的圆盘和前端的空心针头,针头与圆盘固联为一体,圆盘固定在前壳(4
‑
4)内部;空心针头的前部为斜尖状,针头内部预先安装有生物线(18);所述的推线筒(4
‑
7)包括后端的圆柱和前端实心针,圆柱和实心针固联为一体,实心针安装在金属空心针的内部,可前后移动,圆柱设置在导向通孔(4
‑
18)内,并沿导向通孔(4
‑
18)前后移动;所述保护套(4
‑
2)包括前部的空心椎体(4
‑
16)和后部的伸杆(4
‑
17),伸杆(4
‑
17)与后壳(4
‑
8)固联;空心椎体(4
‑
16)的内部设置有直孔,空心针(4
‑
9)前端的针头穿在直孔内,并前后移动;空心椎体(4
‑
16)的外圈与前壳(4
‑
4)的纵向凹槽(4
‑
14)相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若干只倒刺(4
‑
8),所述的倒刺(4
‑
8)压缩在纵向凹槽(4
‑
14)内,在弹簧(4
‑
5)弹射导致前壳(4
‑
4)和后壳(4
‑
8)脱离时,空心针(4
‑
9)前端的针头伸出至空心椎体(4
‑
16)外部,倒刺(4
‑
8)卡在前壳(4
‑
4)内部的第二周向凹槽(4
‑
15)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子弹形埋线器,其特征在于:空心椎体(4
‑
16)的头部盖有盖子(4
‑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子弹形埋线器,其特征在于:空心针头和实心针为金属制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子弹形埋线器,其特征在于:纵向凹槽(4
‑
14)和倒刺(4
‑
8)数量均为4只。5.采用权利要求2
‑
4所述的子弹形埋线器实施的穴位埋线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握住子弹形埋线器后壳(4
‑
8),去掉空心椎体(4
‑
16)的头部的盖子(4
‑
1);【2】将子弹形埋线器的空心椎体(4
‑
16)的锥头部分对准要埋入的人体穴位,并与人体皮肤保持一定的间距;【3】按下锁定销(4
‑
3),在弹簧(4
‑
5)的作用下,前壳(4
‑
4)向前弹出,倒刺(4
‑
8)顺着纵向凹槽(4
‑
14)达到第二周向凹槽(4
‑
15)内,使得前壳(4
‑
4)及空心针(4
‑
9)卡住不动,从而确保空心针扎入人体内部的深度;【4】快速推动推线筒(4
‑
7)后端的圆柱,实心针将预置在空心针内部的生物线(18)捅入人体内部;【5】用手握住子弹形埋线器后壳(4
‑
8),将空心针(4
‑
9)从人体内部拔出,完成此处穴位的埋线过程。6.一种穴位埋线枪,其特征在于:包括枪壳、弹匣(3)、并排设置在弹匣(3)内的若干如权利要求1至2所述的子弹形埋线器(4);所述的弹匣(3)为盘状结构,包括若干只前后方向的通孔(3
‑
4),子弹形埋线器(4)填装
于通孔(3
‑
4)内;通孔(3
‑
4)内部设置有定位凸条(3
‑
5),与所述子弹形埋线器(4)的侧部设置的定位凹槽(4
‑
10)相匹配;所述的枪壳内设置有填弹单元、击发单元和定位单元;所述的填弹单元实现弹匣(3)沿水平方向的移位,并通过定位单元限位,使得待击发的子弹形埋线器(4)正对击发单元的位置;所述击发单元撞击所述子弹形埋线器(4)的推线筒(4
‑
7)后端的圆柱,推线筒(4
‑
7)前端的实心针将预置在空心针内部的生物线(18)捅入人体内部。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穴位埋线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填弹单元包括填弹部件(8)和扣合为一体的右侧上膛外壳(2)、左侧上膛外壳(15);右侧上膛外壳(2)通过复位弹簧(16)、复位杆(2
‑
2)与枪壳活动联接,右侧上膛外壳(2)上的连杆(2
‑
1)在右侧外壳(1)上的长条孔a(1
‑
1)内前后移动;填弹部件(8)包括填弹连杆(8
‑
1)、填弹件(8
‑
2)和第二弹簧(12);填弹连杆(8
‑
1)的一端设置有卡齿(8
‑
3),使用时,卡齿(8
‑
3)紧贴击发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小微,刘小雯,刘刊,米星宇,张万卿,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省人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