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啶虫胺腈半抗原及其制备方法、抗原、抗体及其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0327264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10 00: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氟啶虫胺腈半抗原、制备该半抗原的方法,由该半抗原偶联载体蛋白得到的氟啶虫胺腈抗原、利用该氟啶虫胺腈抗原免疫动物得到的氟啶虫胺腈抗体、上述氟啶虫胺腈半抗原、抗原、抗体在免疫学检测中的应用,由此制备的氟啶虫胺腈胶体金层析检测装置,以及利用上述装置检测样品中氟啶虫胺腈的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制备方法,使用的化学试剂容易得到、操作过程简单、反应产率较高、并且检测成本较低。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检测装置能够快速、准确地检测出蔬菜或水果中氟啶虫胺腈的残留含量,能满足监管部门、检测机构现场监督执法的需要。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检测方法具有敏度高、特异性强、成本低、操作简单、检测时间短、保质期长的优点。保质期长的优点。保质期长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氟啶虫胺腈半抗原及其制备方法、抗原、抗体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
更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氟啶虫胺腈半抗原及其制备方法、氟啶虫胺腈抗原、氟啶虫胺腈抗体以及上述半抗原、抗原和抗体在免疫学检测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0002]氟啶虫胺腈(Sulfoxaflor),是砜亚胺烟碱类杀虫剂的代表,化学名称:[1

[6

(三氟甲基)吡啶
‑3‑
基]乙基]‑
λ4

巯基氨腈,其是由美国陶氏益农公司最新研发的新烟碱类杀虫剂,主要用于防治棉田盲蝽、叶蝉、蚜虫、飞虱等害虫,也可用于果树、蔬菜、苹果、大白菜等作物的害虫防治上。
[0003]我国规定氟啶虫胺腈在芸薹属类蔬菜(甘蓝)、瓜类蔬菜、鳞茎类蔬菜(葱)、叶菜类蔬菜(芹菜)中最高临时残留限量值(MRL)分别为0.4mg/kg、0.5mg/kg、0.7mg/kg、1.5mg/kg,柑橘类水果(柑橘橙)中最高临时残留限量值(MRL)为2mg/kg。目前,氟啶虫胺腈的检验方法有气相色谱法(GC)、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

MS/MS)、超高效液相色谱

串联质谱法(UPLC

MS),上述检测方法具有精度高、分离效率高、选择性好、假阳性率低、重现性好等优点,但操作复杂、设备昂贵,对操作人员技术要求高,且不能立即显示结果等问题,不适用于快速的在线检测和监控。
[0004]免疫学检测分析方法是一种以抗原抗体的特异性识别、可逆性结合反应为基础的分析方法,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高、对仪器的要求不高、快速、操作简便、成本低等优点,目前被广泛地用于食品等中的有害物质的检测中。然而,建立免疫学检测分析技术并将其应用于检测氟啶虫胺腈农药残留量的关键技术在于能够获取到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的抗体,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前提条件就是设计并合成出合适的氟啶虫胺腈半抗原。但是,目前尚未有关于氟啶虫胺腈半抗原合成的相关报道。
[0005]因此,本领域亟需设计和开发出一种合适的氟啶虫胺腈半抗原,藉此来实现通过免疫学检测分析方法来检测蔬菜或水果中氟啶虫胺腈农药残留。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设计并合成了一种氟啶虫胺腈半抗原、由此提供了相应的抗原、抗体、及其免疫学检测中的应用,以及包括上述抗原和抗体的免疫学检测装置。
[000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氟啶虫胺腈半抗原,其中,所述氟啶虫胺腈半抗原的结构如式(I)所示:
[0008][0009]其中,n为1、2、3、4或5。
[001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制备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所述的氟啶虫胺腈半抗原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1]1)使6

三氟甲基烟酸发生羧基的还原反应,得到中间体1:
[0012][0013]2)使中间体1发生卤代反应,得到中间体2:
[0014][0015]其中,x为卤素原子诸如F、Cl、Br或I;
[0016]3)使中间体2与甲硫醇钠发生取代反应,得到中间体3:
[0017][0018]4)使中间体3与单氰胺上的氨基发生加成反应,得到中间体4:
[0019][0020]5)在氧化剂的作用下,使中间体4发生氧化反应,得到中间体5:
[0021][0022]6)使中间体5与卤代酯发生反应,得到中间体6:
[0023][0024]其中,所述卤代酯为6

卤代己酸甲酯、6

卤代己酸乙酯、6

卤代己酸丙酯、6

卤代己酸叔丁酯、5

卤代戊酸甲酯、5

卤代戊酸乙酯、5

卤代戊酸丙酯、5

卤代戊酸叔丁酯、4

卤代丁酸甲酯、4

卤代丁酸乙酯、4

卤代丁酸丙酯、4

卤代丁酸叔丁酯、3

卤代丙酸甲酯、3

卤代丙酸乙酯、3

卤代丙酸丙酯、3

卤代丙酸叔丁酯、2

卤代乙酸甲酯、2

卤代乙酸乙酯、2

卤代乙酸丙酯或2

卤代乙酸叔丁酯,
[0025]其中,n为1、2、3、4或5;以及
[0026]7)使中间体6发生碱性水解反应,得到式(I)所示的化合物。
[0027]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在步骤1)中,所述还原反应在硼烷二甲硫醚络合物的作用下进行;优选地,将6

三氟甲基烟酸与四氢呋喃(THF)混合,加入硼烷二甲硫醚络合物,反应后,得到中间体1;优选地,6

三氟甲基烟酸、THF、硼烷二甲硫醚络合物的摩尔比为1:(15

20):(1

5)。
[0028]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在步骤2)中,使中间体1与甲磺酰氯发生卤代反应,得到中间体2;优选地,所述卤代反应的溶剂为三乙胺、4

二甲氨基吡啶(DMAP)、二氯甲烷;优选地,中间体1与甲磺酰氯的摩尔比为1:(1

5)。
[0029]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在步骤3)中,所述取代反应的溶剂为极性溶剂;优选地,所述取代反应的溶剂为DMSO、DMF、丙酮、乙腈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优选地,中间体2与甲硫醇钠的摩尔比为1:(1

5)。
[0030]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在步骤4)中,将中间体3、单氰胺和二氯甲烷混合,再加入碘苯二乙酸,反应后,得到中间体4;优选地,中间体3与单氰胺的摩尔比为1:(1

2)。
[0031]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在步骤5)中,所述氧化剂为间氯过氧苯甲酸(mCPBA)、双氧水或过氧苯甲酸;优选地,将乙醇、间氯过氧苯甲酸(mCPBA)和碳酸钾水溶液在

5℃~5℃混合,然后加入中间体4的乙醇溶液,后升温至室温,加入饱和亚硫酸氢钠溶液,反应后,得到中间体5;优选地,中间体4与所述氧化剂的摩尔比为1:(2

5)。
[0032]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在步骤6)中,将中间体5和THF混合,加入六甲基磷酰三胺(HMPA),将反应温度降至

80℃~

75℃,然后加入双(三甲基硅烷基)氨基钾,搅拌后加入4

卤代丁酸甲酯,反应后,得到中间体6;优选地,中间体5与所述卤代酯的摩尔比为1:(1

2)。
[0033]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在步骤7)中,所述碱性水解反应在氢氧化锂的作用下进行;优选地,中间体6与氢氧化锂的摩尔比为1:(1

2)。
[003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氟啶虫胺腈半抗原,其中,所述氟啶虫胺腈半抗原的结构如式(I)所示:其中,n为1、2、3、4或5。2.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所述的氟啶虫胺腈半抗原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使6

三氟甲基烟酸发生羧基的还原反应,得到中间体1:优选地,所述还原反应在硼烷二甲硫醚络合物的作用下进行;优选地,将6

三氟甲基烟酸与四氢呋喃(THF)混合,加入硼烷二甲硫醚络合物,反应后,得到中间体1;优选地,6

三氟甲基烟酸、THF、硼烷二甲硫醚络合物的摩尔比为1:(15

20):(1

5);2)使中间体1发生卤代反应,得到中间体2:其中,x为卤素原子诸如F、Cl、Br或I;优选地,使中间体1与甲磺酰氯发生卤代反应,得到中间体2;优选地,所述卤代反应的溶剂为三乙胺、4

二甲氨基吡啶(DMAP)、二氯甲烷;优选地,中间体1与甲磺酰氯的摩尔比为1:(1

5);3)使中间体2与甲硫醇钠发生取代反应,得到中间体3:优选地,所述取代反应的溶剂为极性溶剂;优选地,所述取代反应的溶剂为DMSO、DMF、丙酮、乙腈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优选地,中间体2与甲硫醇钠的摩尔比为1:(1

5);4)使中间体3与单氰胺上的氨基发生加成反应,得到中间体4:
优选地,将中间体3、单氰胺和二氯甲烷混合,再加入碘苯二乙酸,反应后,得到中间体4;优选地,中间体3与单氰胺的摩尔比为1:(1

2);5)在氧化剂的作用下,使中间体4发生氧化反应,得到中间体5:优选地,所述氧化剂为间氯过氧苯甲酸(mCPBA)、双氧水或过氧苯甲酸;优选地,将乙醇、间氯过氧苯甲酸(mCPBA)和碳酸钾水溶液在

5℃~5℃混合,然后加入中间体4的乙醇溶液,后升温至室温,加入饱和亚硫酸氢钠溶液,反应后,得到中间体5;优选地,中间体4与所述氧化剂的摩尔比为1:(2

5);6)使中间体5与卤代酯发生反应,得到中间体6:其中,所述卤代酯为6

卤代己酸甲酯、6

卤代己酸乙酯、6

卤代己酸丙酯、6

卤代己酸叔丁酯、5

卤代戊酸甲酯、5

卤代戊酸乙酯、5

卤代戊酸丙酯、5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炳志杨星星严义勇许稳健付辉曾楚怡黄永健刘运旺王水树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易瑞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