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中原工学院专利>正文

集电磁屏蔽与应力传感于一体的双功能纳米纤维纺织品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327263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10 00: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集电磁屏蔽与应力传感于一体的双功能纳米纤维纺织品及其制备方法。采用静电纺纱技术制备纳米纤维纱,然后通过原位液相聚合在纳米纤维纱表面沉积导电聚合物形成导电纳米纤维纱,接着在导电纳米纤维纱表面涂覆掺杂导电粒子的半导体胶层形成具有核壳结构的纱线,再通过纺织编织技术将具有核壳结构的纱线编织成多层织物,应用于功能纺织品、高精密仪器防护以及电子行业等领域。相比于传统纺织品,由纳米纤维作为基本单元构建的织物,可以有效增加材料内散射路径,从而显著提升材料的电磁屏蔽性能;同时,特殊的纱线结构设计,使其构建的织物由导体和半导体双体系构成,从而赋予该纳米纤维织物兼具电磁屏蔽和应力传感双功能。应力传感双功能。应力传感双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集电磁屏蔽与应力传感于一体的双功能纳米纤维纺织品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功能纺织品领域,涉及一种集电磁屏蔽与应力传感于一体的双功能纳米纤维纺织品及其制备方法,具体涉及通过在静电纺纳米纤维纱表面先原位聚合导电层后涂覆半导体胶层形成核壳结构纱线、并进一步编织成多层织物,应用于功能纺织品、高精密仪器防护以及电子行业等领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可穿戴电子产品在日常生活中被广泛应用。例如,在人体运动和健康监测方面,轻量化的手表、手环等能够实现心率、步频、关节运动等人体生理指标和肢体运动的监测;在医疗保健方面,可穿戴的医疗背心、腰带等能够实现专业的血压、心率等医疗体征的监测。这些具有监测人体运动和健康功能的可穿戴电子产品的本质就是应力应变传感器,即在受到应力或应变作用时,能够产生电阻的显著变化,从而实现监测功能。然而,这些可穿戴电子产品在实现其功能性的同时,复杂的电路系统和信号传输又不可避免地将产生对人体有害的电磁波辐射,进而引发新的健康问题。瑞士的研究资料指出,周围有高压线经过的住户居民,患乳腺癌的概率比常人高7.4倍;意大利专家研究认为,该国每年有400多名儿童患白血病,主要原因是距离高压电线太近,受到了严重的电磁污染。因此,集电磁屏蔽与应力应变传感于一体的可穿戴电子产品的研发具有重要的市场前景。
[0003]纺织品是典型的可穿戴产品,更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如果这些纺织品被赋予健康监测、运动监测和电磁屏蔽功能,即可在解决人们基本需求的同时提供额外的功能性,将显示巨大的发展潜力。然而,现有纺织品功能单一,且都是由微米级以上纤维作为基本单元构建的,纤维尺度的限制使其功能性仍存在改善空间,尤其针对高科技的功能,其发展还具有较大的挑战。而静电纺纳米纤维具有直径小、长径比大、制备方法简单等优点,使其构建的膜、纱线和织物在空气过滤、组织工程、电子皮肤等较多领域显示了不可替代的性能优势。因此,本专利技术将基于纳米纤维纱的功能改性和编织加工,获得集电磁屏蔽与应力传感于一体的双功能纳米纤维纺织品,并应用于功能纺织品、高精密仪器防护以及电子行业等领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产品和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集电磁屏蔽与应力传感于一体的双功能纳米纤维纺织品及其制备方法。首先采用静电纺纱技术制备纳米纤维纱,然后通过原位聚合在纤维表面形成连续的导电网络,接着在聚合导电层的纳米纤维纱表面涂敷半导体胶层构建核壳纱线,最后编织成多层织物,获得集电磁屏蔽与应力传感于一体的双功能纳米纤维纺织品。该纳米纤维纺织品在实现人体健康和运动监测的同时,还具有电磁屏蔽功能,为使用过程中人体不受伤害提供保障。
[000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集电磁屏蔽与应力传感于一体的双功能纳米纤维纺织品,它是通过纳米纤维纱的功能改性和编织加工获得的。具体是首先利用静电纺纱的方法制备纳米纤维纱,然后通过原位液相聚合在纳米纤维纱表面沉积导电聚合物形成导电纳米纤维纱,接着在导电纳米纤维纱表面涂覆掺杂导电粒子的半导体胶层形成具有核壳结构的纱线,再通过纺织编织的技术将该核壳纱线编织成多层织物,最终得到集电磁屏蔽与应力传感于一体的多功能纳米纤维纺织品。
[0006]进一步,所述纳米纤维纱是通过高分子聚合物静电纺纱获得的,静电纺纱方法可以为湿法静电纺纱、共轭静电纺纱、气流静电纺纱的任意一种。
[0007]进一步,所述高分子聚合物为可以静电纺纱的任意一种材料。
[0008]进一步,所述纳米纤维纱要具有一定的弹性,断裂伸长率50%

1000%之间,纱线直径为50

1000μm,纳米纤维直径为20

1000 nm。
[0009]进一步,所述导电纳米纤维纱是由导电纤维组成的,而导电纤维又是由芯层的聚合物纳米纤维和壳层的导电聚合物组成的,导电纳米纤维纱的电阻要小于1000 KΩ。
[0010]进一步,所述导电聚合物为聚吡咯、聚噻吩。
[0011]进一步,所述具有核壳结构的纱线,其壳层是掺杂导电粒子的半导体胶层,芯层为导电纳米纤维纱,壳层厚度1

1000 μm。
[0012]进一步,所述导电粒子为碳纳米管(CNT)、炭黑(CB)等,导电粒子尺寸为5 nm

20 μm,导电粒子的掺杂浓度(质量浓度)为0.1%

20%。
[0013]进一步,所述胶层要具有一定弹性,且易固化,一般为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弹性聚氨酯(PU)等。
[0014]进一步,所述掺杂导电粒子的胶层要处于半导体状态,即电阻要大于1 MΩ。
[0015]进一步,所述纺织编织技术为机织。
[0016]进一步,所述织物的层数大于1,织物结构为平纹、缎纹等,织物经纬密大于30根/cm。
[0017]本专利技术集电磁屏蔽与应力传感于一体的双功能纳米纤维纺织品采用以下步骤制备:(1)将高分子聚合物(聚丙烯腈PAN、聚氨酯PU、尼龙PA等)溶解于有机溶剂(甲酸、四氢呋喃THF、N,N二甲基甲酰胺DMF、或者THF和DMF混合溶剂)中,于25

100 ℃下搅拌1

24 h,得到质量分数为4%

40%的聚合物溶液;(2)将步骤(1)中的聚合物溶液置于静电纺纱装置中的供液系统,利用静电纺纱方法制备连续的纳米纤维纱;(3)将步骤(2)中的纳米纤维纱浸泡在催化剂溶液中(如三氯化铁FeCl3、过二硫酸铵、甲苯磺酸铁),催化剂溶液浓度为10

100 mol/L,浸泡时间0.1

6 h,浸泡温度为20

100℃;(4)将步骤(3)中的纳米纤维纱浸泡在导电聚合物单体溶液中(如吡咯Py、3,4

乙烯二氧噻吩EDOT等),导电聚合物单体溶液浓度为10

100 mol/L,浸泡时间1

30 h,浸泡温度为20

100℃;(5)将步骤(4)中的纳米纤维纱取出,用去离子水清洗去除残留催化剂和导电聚合物,然后置于30

90℃的真空烘箱中干燥;
(6)将导电粒子超声分散在有机溶剂(己烷或者DMF)中,掺杂质量浓度为0.1%

20%,超声分散时间0.1

24 h;(7)将一定量的PU颗粒溶解在DMF溶剂中,获得浓度为5%

50%的弹性PU溶液;或者将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的固化剂与基质溶液按照质量比1:10混合,获得PDMS溶液;(8)将步骤(6)中导电粒子分散液和步骤(7)中的弹性PU溶液或者PDMS溶液混合,获得掺杂导电粒子的胶溶液;(9)将步骤(8)中掺杂导电粒子的胶溶液均匀涂覆在步骤(5)中的导电纳米纤维纱上,得到具有核壳结构的纱线;(10)将步骤(9)中核壳纱线置于30

90℃的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电磁屏蔽与应力传感于一体的双功能纳米纤维纺织品,其特征在于:它是先通过静电纺纱的方法制备纳米纤维纱,然后通过原位液相聚合在纳米纤维纱表面沉积导电聚合物形成导电纳米纤维纱,接着在导电纳米纤维纱表面涂覆掺杂导电粒子的半导体胶层形成具有核壳结构的纱线,再通过纺织编织技术将具有核壳结构的纱线编织成多层织物,最终得到集电磁屏蔽与传感于一体的双功能纳米纤维纺织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纳米纤维纺织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纤维纱是通过高分子聚合物静电纺纱获得的,静电纺纱方法采用湿法静电纺纱、共轭静电纺纱、气流静电纺纱中的任意一种;所述高分子聚合物采用可以静电纺纱的任意一种材料。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纳米纤维纺织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纤维纱要具有一定的弹性,断裂伸长率50%

1000%之间,纱线直径为50

1000 μm,纳米纤维直径为20

1000 n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纳米纤维纺织品,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纳米纤维纱是由导电纤维组成的,导电纤维由芯层的聚合物纳米纤维和壳层的导电聚合物组成,导电纳米纤维纱的电阻小于1000 KΩ;所述导电聚合物包括聚吡咯、聚噻吩。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纳米纤维纺织品,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核壳结构的纱线,其壳层是掺杂导电粒子的半导体胶层,芯层为导电纳米纤维纱,壳层厚度1

1000 μm;所述导电粒子包括碳纳米管、炭黑,导电粒子尺寸为5 nm

20μm,导电粒子的掺杂浓度为0.1 wt%

20 wt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功能纳米纤维纺织品,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导体胶层具有一定弹性,且易固化,半导体胶层采用聚二甲基硅氧烷或弹性聚氨酯;所述掺杂导电粒子的半导体胶层要处于半导体状态,即电阻要大于1 MΩ。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纳米纤维纺织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纺织编织技术为机织;所述多层织物的层数大于1,织物结构包括平纹、缎纹,织物经纬密大于30根/cm。8.根据权利要求1

7任一所述的多功能纳米纤维纺织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以下步骤进行:(1)将高分子聚合物溶解于有机溶剂中,于2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玉嫚郭朝忠廖欢如齐琨欧康康李想韩鹏举何建新
申请(专利权)人:中原工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