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31847 阅读:2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等离子体显示面板(PDP)的驱动方法,包括步骤:    从视频数据中检测错误轮廓产生区域;及    对于检测的错误轮廓产生区域执行选择性抖动。(*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等离子体显示面板(PDP),并具体涉及,一种能减少错误轮廓(false contour)的PDP的驱动方法和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信息处理系统的发展和广泛应用,作为可视信息传输工具的显示设备更加重要。作为主要显示设备占有一席的阴极射线管(CRT)具有大尺寸,高电压操作和显示失真等缺点。近年来,开发了能克服上述缺点的平面显示设备,例如液晶显示器(LCD),场致发射显示器(FED),等离子体显示面板(PDP)等。在这些显示器中,PDP是通过在惰性混合气体放电时产生真空紫外辐射激发磷发光来显示图像的装置。PDP具有优点是因为薄膜和大尺寸不仅容易获得,而且结构简单所以制备容易,并且同其它平面显示设备比较,亮度和发射效率更高。特别地,由于放电时屏蔽电荷(wall charge)在其表面充电,保护其电极免于放电产生的溅射,所以交流电表面放电的PDP具有低电压操作和寿命长的优点。图1说明一种常规的三电极交流电表面放电PDP。参考图1,交流电表面放电PDP包括具有形成前部电极9的前部玻璃衬底1,和具有形成地址电极4的后部玻璃衬底2。前部玻璃衬底1和后部玻璃衬底2具有穿插其间的阻挡壁(barrier rib)3并以一定距离彼此平行。对前部玻璃衬底1、后部玻璃衬底2和阻挡壁3提供的放电空间注入Ne+Xe、He+Xe、He+Ne+Xe(氖+氙、氦+氙、氦+氖+氙)等的混合气体。在一个等离子体放电单元里提供前部电极9,两个为一对。每个前部电极9包括宽的透明电极和连接透明电极一侧边的窄母线(bus)电极。成对前部电极中的一对执行相对于地址电极并与地址电极一起的放电以响应提供给地址周期的扫描脉冲,然后用作扫描电极同相邻前部电极产生表面放电以响应持续周期的提供持续脉冲,其它的同扫描电极成对以用作给扫描电极供给的相同持续脉冲的持续电极。前部介质层7和保护层8层叠在形成前部电极9的前部玻璃衬底1上。前部介质层7在等离子放电时限制放电电流,并同时在其间存储屏蔽电荷(wall charge)。保护层8通常由氧化镁(MgO)形成,它用于防止由于等离子体放电时产生溅射损坏前部介质层并提高二次电子的发射效率。在后部玻璃衬底2上形成后部介质层6以覆盖地址电极4。后部介质层6保护地址电极4。在后部介质层6上形成阻挡壁3以分隔放电空间。在后部介质层6和阻挡壁3表面上涂覆被真空紫外辐射激发产生可见红(R)、绿(G)和蓝(B)光的磷5。通常,在间隔被分成为选择像素以显示图像灰度色标的地址周期和从选择像素产生显示放电的持续周期的所谓地址及显示分隔(ADS)驱动方法中PDP是时分驱动。即,一个帧周期被分成依靠亮度加权值设置不同持续脉冲数量(即,持续放电的时间)的好几个子域,每一个子域被分成复位周期、地址周期和持续周期。例如,在想要显示具有256灰度色标的图像的情况下,如图2所示,对应1/60秒的帧周期(16.67毫秒)被分成8个子域(SF1到SF8)。另外,如上所述,8个子域各自被分成复位周期、地址周期和持续周期。这时,复位周期和地址周期是同一子域,而持续周期和分配给持续周期的持续脉冲数量在每一个子域中以2n(n=0、1、2、3、4、5、6、7)的比例增加。因此,分配给每个子域的持续脉冲数混合由此显示预定灰度色标。例如,为显示64个灰度色标,完成放电的次数与通过接通(switching-on)子域(SF1、SF2、SF3、SF4、SF5和SF6)以分别累积亮度加权值20、21、22、23、24和25所创建的持续脉冲数量一样多。但是,如果将上面的ADS驱动方法用于显示移动图像,围绕移动物体显现对眼睛不舒适的轮廓会使显示质量退化。这称为“错误轮廓(false contour)”。这种错误轮廓是在时间轴中光发射中心的不同引起的。这里,光发射中心代表在一个帧中子域瞬时开关(也就是,地址周期选择的)的时间观察光中心。例如,为显示如图2中所示的31的灰度色标,子域(SF1、SF2、SF3、SF4、SF5)被接能以累积亮度加权值20、21、22、23、和24,同时,为显示32的灰度色标,只有子域(SF6)是接通的以致只有亮度加权值25能用于显示灰度色标。此时,为显示31的灰度色标,执行放电的时间同子域(SF1、SF2、SF3、SF4、SF5)一样长,但为显示32的灰度色标,执行放电的时间只同子域(SF5)一样短。也就是,31的灰度色标同32的灰度色标有一个灰度色标的差异,而31灰度色标同32灰度色标的光发射中心产生非常大的差异。也就是,如图2所示,显示31灰度色标的时间的光发射中心位于在一个帧的中间之后,而显示32灰度色标的时间的光发射中心位于在一个帧开始的位置由此31灰度色标与32灰度色标的每一个光发射中心存在很大的时间差异。结果,当显示移动图像时,在帧的时间轴里相邻灰度色标之间的光发射中心快速变化时就产生错误轮廓。例如,如图3所示,如果127灰度色标和128灰度色标移动到右边,当观察者追随沿轨迹(A)移动的目标,获得具有127灰度色标的亮度,当观察者追随沿轨迹(B)移动的目标,观察者获得具有128灰度色标的亮度。但是,如果沿位于轨迹(A)和轨迹(C)的边界线的轨迹(B)追随目标,观察者获得具有累积127灰度色标和128灰度色标的255灰度色标的最大光亮度。迄今为止,已经提出了减少上述错误轮廓的许多方法。即,一种方法用于改变子域顺序,一种方法用于分离最高有效位,一种方法用于多路复用子域加权值,在驱动脉冲中插入平衡脉冲的方法,等等。然而,上述常规技术能有效减少一定程度的错误轮廓,但不足以绝对减少错误轮廓。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提出基本消除由于相关技术的局限和缺点引起的一个或更多问题的PDP的驱动方法和装置。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通过在错误轮廓产生区使用移动图像的位移(motion degree)来减少错误轮廓的PDP的驱动方法和装置。本专利技术附加的优点、目的及的特点将在下面描述中部分地阐明并且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基于下述的实例或从本专利技术的实践所知将部分地变得明显。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和其它优点可通过说明书描述和权利要求及附图中具体提出的结构来实现并获得。为获得根据本专利技术意图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如实施例及在此的充分描述,提供了一种PDP的驱动方法。该驱动方法包括步骤从视频数据检测错误轮廓产生区域;对于检测的错误轮廓产生区进行选择性抖动(selectivedithering)。按照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PDP的驱动方法。该驱动方法包括步骤分别从在前一帧周期和当前帧周期的视频数据中检测错误轮廓产生区域;从包括检测的相应错误轮廓产生区域的前一帧周期和当前帧周期的视频数据中提取移动信息;使用提取的移动信息来补偿错误轮廓。按照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PDP的驱动方法,包括步骤分别从在前一帧周期和当前帧周期的视频数据中检测错误轮廓产生区域;第一次补偿在分别检测的错误轮廓产生区域中的错误轮廓;当存在不能被错误轮廓的第一次补偿克服的错误轮廓产生区域时,从在前一帧周期和当前帧周期的视频数据中提取移动信息;通过使用提取的移动信息第二次补偿错误轮廓。按照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PDP的驱动装置。该驱动装置包括分别从在前一帧周期和当前帧周期的视频数据中检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炳受明大振
申请(专利权)人:LG电子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