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动电路、光电装置及其驱动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31828 阅读:1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用于驱动光电装置的驱动电路,所述光电装置包括:多条扫描线;多条信号线,各信号线多路复用第1-第3颜色成分的数据信号,并进行传输;多个象素,各象素与所述扫描线中的任一条和所述信号线中的任一条连接;以及多个多路分解器,所述多个多路分解器包括第1-第3多路分解转换元件,各多路分解转换元件的一端与各信号线连接,另一端与第j(1≤j≤3,j是整数)颜色成分的各象素连接,并根据第1-第3多路分解控制信号分别进行转换控制,    所述驱动电路的特征在于包括:    栅极信号生成电路,所述栅极信号生成电路向各扫描线输出与移位输出对应的栅极信号,所述移位输出是通过移位启动脉冲信号而得到的,    其中,所述栅极信号生成电路包括启动脉冲信号生成电路,所述启动脉冲信号生成电路,在所述第1-第3多路分解控制信号中至少2个重复激活时生成所述启动脉冲信号。(*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
技术介绍
以液晶(Liquid Crystal DispiayLCD)面板为代表的显示面板(广义上是指光电装置)被应用为各种信息设备的显示部件。为了满足信息设备小型轻量化和高画质的要求,希望显示面板小型化和象素微细化。其中研究出的一个解决方案是,通过低温多晶硅(LowTemperature Poly-Silicon以下简称为LTPS)工艺形成显示面板。根据LTPS工艺,可以在面板衬底(例如玻璃衬底)上直接形成驱动电路等,在该面板衬底上形成的象素包括转换元件(例如薄膜晶体管(Thin Film Transistor以下简称TFT))等。因此,可以削减部件数目,实现面板的小型轻量化。此外,在LTPS中,使用现有的硅工艺技术,能在保持开口率不变的情况下,实现象素的微细化。而且,LTPS与非晶硅(amorphous silicona-Si)相比,电荷迁移率大,并且寄生电容小。因此,即使在通过扩大屏幕尺寸以缩短平均每个象素的象素选择期间的情况下,也能够保证在该衬底上形成的象素的充电时间,提高画质。在通过诸如LTPS形成TFT的显示面板上,能够在面板上形成驱动该显示面板的全部驱动器(驱动电路)。不过,与在硅衬底上安装IC的情况相比,在加强象素微细化和增加速度方面存在问题,因此,开发研究出了一种在显示面板上形成具有部分功能的驱动器的方法。因此,可以考虑配有多路分解器的显示面板,该多路分解器通过1根信号线和R、G、B信号线中的任一条连接,而该R、G、B信号线可以和R、G、B(第1-第3颜色成分)的象素电极连接。在这种情况下,利用LTPS电荷迁移率大的特点,在信号线上时分传输R、G、B的显示数据。而且,在该R、G、B象素的选择期间,各颜色成分的显示数据通过多路分解器依次向R、G、B信号线输出,并且写入到每个颜色成分的象素电极。根据这种构成,能够削减从驱动器向信号线输出显示数据的端子数。因此,不必控制端子间的间距,就可以相应增加信号线条数使象素微细化。不过,在要求包括驱动器和显示面板的整体装置低功率消耗的情况下,最好能减少显示面板的端子数。此时,在不降低显示面板画质的前提下,需要削减显示面板和驱动器间传输的信号数。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在同一衬底上形成光电装置和驱动电路的时候,能够在不降低画质的前提下,削减端子数的光电装置的。为了克服上述不足,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驱动光电装置的驱动电路,该光电装置包括多条扫描线;多条信号线,各信号线多路复用第1-第3颜色成分的数据信号,并进行传输;多个象素,各象素与该扫描线中的任一条和该信号线中的任一条连接;以及多个多路分解器,该多个多路分解器包括第1-第3多路分解转换元件,各多路分解转换元件的一端与各信号线连接,另一端与第j(1≤j≤3,j是整数)颜色成分的各象素连接,并根据第1-第3多路分解控制信号分别进行转换控制,该驱动电路包括包括栅极信号生成电路,该栅极信号生成电路向各扫描线输出与移位输出对应的信号,该移位输出是通过移位启动脉冲信号而得到的;该栅极信号生成电路包括启动脉冲信号生成电路,该启动脉冲信号生成电路,在该第1-第3多路分解控制信号中至少2个重复激活时生成该启动脉冲信号。在本专利技术中,该光电装置包括多条扫描线;多条信号线,各信号线多路复用第1-第3颜色成分的数据信号,并进行传输;多个象素,各象素由扫描线和信号线指定;以及多个多路分解器,该多个多路分解器包括第1-第3多路分解转换元件,各多路分解转换元件的一端与各信号线连接,另一端与第j(1≤j≤3,j是整数)颜色成分的各象素连接,并根据第1-第3多路分解控制信号分别进行转换控制。因此,在各扫描线选择的期间中,根据第1-第3多路分解控制信号,将被时分输出的第1-第3颜色成分的数据信号向各信号线依次输出,执行各颜色成分的各象素的写入操作。也就是说,在象素的写入期间内,第1-第3多路分解控制信号分别激活。因此,在本专利技术中,该启动脉冲信号生成电路,在该第1-第3多路分解控制信号中至少2个重复激活时生成该启动脉冲信号。而且,向各扫描线输出与移位输出对应的栅极信号,该移位输出是通过移位该启动脉冲信号而得到的。这样,以非常简单的构成就能够削减用于输入启动脉冲信号的端子数。尤其是,当在同一衬底上形成光电装置和驱动电路的时候,因为能够削减光电装置的端子数,所以能够降低功率消耗。此外,在本专利技术的驱动电路中,在第1帧和接着的第2帧中向各象素写入数据信号时,当在该第1帧垂直扫描期间和该第2帧垂直扫描期间之间设置的消隐期间中该第1-第3多路分解控制信号中至少2个重复激活时,该启动脉冲生成电路生成该启动脉冲信号。在本专利技术中,在对显示质量没有影响的消隐期间中,将本来不应该重复激活的第1-第3多路分解控制信号中的至少2个重复激活了,在内部生成启动脉冲信号。而且,在原来的象素写入期间内,向各象素重新写入原来的数据信号。因此,不降低画质就能够在内部生成启动脉冲信号,并且能削减其输入端子数。此外,在本专利技术的驱动电路中,在同时选择第1-第3颜色成分的各象素期间内,该第1、第2、第3多路分解控制信号依次激活时,该启动脉冲信号生成电路,能够在该第2和第3多路分解控制信号重复激活时生成该启动脉冲信号。在同时选择第1-第3颜色成分的各象素期间内,该第1、第2、第3多路分解控制信号依次激活时,为了生成启动脉冲信号,需要考虑利用第1多路分解控制信号的情况。这种情况下,激活第1多路分解控制信号生成启动脉冲信号后,紧接着由该启动脉冲信号指示开始的1帧垂直扫描期间的最初选择期间,需要重新激活第1多路分解控制信号。因此,第1多路分解控制信号的生成计时与其他第2和第3多路分解控制信号的相比,没有富余。随着象素数的增加,象素选择期间将不断缩短,并且这种情况将越来越严重。因此,在本专利技术中,不利用第1多路分解控制信号,而利用第2和第3多路分解控制信号生成启动脉冲信号,所以,即使在象素选择期间不断缩短的情况下,也能够提供可以削减端子数的驱动电路。此外,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光电装置,该光电装置包括多条扫描线;多条信号线,各信号线多路复用第1-第3颜色成分的数据信号,并进行传输;多个象素,各象素与该扫描线中的任一条和该信号线中的任一条连接;多个多路分解器,该多个多路分解器包括第1-第3多路分解转换元件,各多路分解转换元件的一端与各信号线连接,另一端与第j(1≤j≤3,j是整数)颜色成分的各象素连接,并根据第1-第3多路分解控制信号分别进行转换控制;以及栅极信号生成电路,该栅极信号生成电路向各扫描线输出与移位输出对应的栅极信号,该移位输出是通过移位该启动脉冲信号而得到的。该栅极信号生成电路包括启动脉冲信号生成电路,该启动脉冲信号生成电路,在该第1-第3多路分解控制信号中至少2个重复激活时生成该启动脉冲信号。此外,在本专利技术的光电装置中,该启动脉冲信号生成电路,在第1帧和接着的第2帧中向各象素写入数据信号时,当在该第1帧垂直扫描期间和该第2帧垂直扫描期间之间设置的消隐期间中该第1-第3多路分解控制信号中至少2个重复激活时,生成该启动脉冲信号。此外,在本专利技术的光电装置中,在同时选择第1-第3颜色成分的各象素期间内,该第1、第2、第3多路分解控制信号依次激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森田晶
申请(专利权)人: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