荧光显示管驱动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31496 阅读:1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荧光显示管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是一种对具有灯丝、栅极和分段电极的荧光显示管的荧光显示管驱动电路,具备有脉冲驱动上述栅极的栅极驱动单元、脉冲驱动上述分段电极的分段电极驱动单元、可调节上述栅极驱动单元的输出的占空比的第1控制单元和可调节上述分段电极驱动单元的输出的占空比的第2控制单元,还具备有用于选择上述第1控制单元或上述第2控制单元的至少其中一方的选择单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提高荧光显示管的显示品位的荧光显示管驱动电路
技术介绍
荧光显示管(Vacuum fluorescent Display,以下称为VFD)是一种自发光的显示器件,在真空容器中借助于把电压施加在被称为灯丝的直热式阴极上使灯丝发热并发射热电子,通过栅极使该热电子加速,并使之与阳极(分段)上荧光体碰撞发光,由此显示所要求的图形。VFD在可视性、多色化、低工作电压、可靠性(耐环境性)等方面具有优良特征,被应用于汽车、家电、民生等各种各样的用途/领域。这里,在以VFD的驱动为用途的以往的VFD驱动电路中,为了根据在VFD使用时的周围的环境条件(周围的照度等)以合适的亮度使VFD显示,具备有对VFD的亮度进行调节的结构。例如,作为这样的结构,有调节被施加在栅极上的电压(以下称为栅压)的占空比的被称为栅极调光的手法、调节被施加在分段(阳极)上的电压(以下称为分段电压)的占空比的被称为阳极调光的手法。还有,栅极调光因改变栅压的脉冲宽度而不能使灯丝和栅极间的热电子量恒定,因此,人们认为这使VFD的显示品位降低。因此,近来,阳极调光比栅极调光更受关注。栅极·阳极调光是根据比如图7(a)所示那样的调光器调节数据和调光值之间的对照表而进行的。还有,调光器调节数据是指对应于可设成栅压和分段电压的占空比的值的数据,被指定为从外部对VFD驱动电路进行栅极·阳极调光的情形。还有,调光器调节数据可以设成比如图7(a)所示的以DM0为LSB(Least Significant Bit)的10位二进制数据(DM0~DM9)那样和栅极·阳极调光的分辨力对应的位数的二进制数据。另一方面,调光值是指可设成栅压和分段电压的占空比的值,可以用图7(b)的波形所示的脉冲宽度TW和脉冲周期T定义成“脉冲宽度TW/脉冲周期T”。以往的VFD驱动电路在实施这样的栅极调光或阳极调光的情况下采用了如下实施方式之一。实施方式A只实施栅极调光的方式(比如参照非专利文献1)实施方式B只实施阳极调光的方式(比如参照非专利文献2)实施方式C同时实施栅极调光及阳极调光的方式(比如参照非专利文献3)非专利文献1“OKI电子器件MSC1205数据表(J2C0018-27-Y3)”,,1998年1月制成,冲电气工业(株)、,因特网<URLhttp//www.okisemi.com/datadocs/doc-jpn/msc1205.pdf> 非专利文献2“OKI电子器件ML9213数据表(FJDL9213-01)”,,2000年9月制成,冲电气工业(株)、,因特网<URLhttp//www.okisemi.com/datadocs/doc-jpn/FJDL9213-01.pdf> 非专利文献3“OKI电子器件MSC1205-01数据表(FJDL1215-03)”,,2000年9月制成,冲电气工业(株)、,因特网<URLhttp//www.okisemi.com/datadocs/doc-jpn/FJDL1215-03.pdf>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这里,以图8(a)~(c)所示那样的以2位7分段为显示模式的VFD的显示动作为例对被称为“重影问题”的现象进行说明。如图8(a)所示,首先,在期间1T中,与栅极G1对应的位被扫描(栅极G1被驱动),同时,分段电极Sm被驱动,因此,图8(b)所示的分段Sm(1)被点亮。接着,在期间2T中,与栅极G2对应的位被扫描(栅极G2被驱动),同时,分段电极Sm被驱动,因此,图8(b)所示的分段Sm(2)被点亮。这里,本来在分段Sm(2)发亮之前,被施加在栅极G1上的栅压下降到栅极G1不被驱动的电平,在期间1T中点亮了的分段Sm(1)变成灭灯状态。但是,如图8(a)的虚线部P内所示,由于VFD驱动电路的该输出连接端和VFD的栅极G1之间的布线的电阻成分和电容成分等导致被施加在栅极G1上的栅压的波形钝化。因此,如图8(b)所示,产生使分段Sm(1)和分段Sm(2)同时发亮的期间。还有,这样的现象一般被称为“重影问题”,成为使VFD的显示品位降低的一个要因。为了消除这样的“重影问题”,VFD驱动电路必须考虑被施加在栅极上的栅压的钝化的影响,并把栅压的占空比调节(栅极调光)成适当的值。另一方面,在图8(a)所示的虚线部Q内也产生如图8(c)所示的“重影问题”。还有,在此情况下,本来在期间4T中在如图8(c)所示的分段Sn(2)发亮之前,被施加在分段电极Sm上的分段电压下降到分段电极Sm不被驱动的电平,因此,在期间3T中点亮了的如图8(c)所示的分段Sm(2)变成灭灯状态。但是,由于和上述的栅压的波形钝化同样的原因,被施加在分段电极Sm上的分段电压钝化,如图8(c)所示,产生使分段Sm(2)和分段Sn(2)同时发亮的期间。还有,在此情况下,VFD驱动电路必须考虑被施加在分段电极上的分段电压的钝化的影响,并把分段电压的占空比调节(阳极调光)成适当的值。以上是对被称为“重影问题”的现象的说明,但是,在以往的VFD驱动电路中,在上述实施方式A或上述实施方式B中,只能实施栅极调光或阳极调光中的某一方,因此,无法完全消除上述那样的“重影问题”。还有,在以往的VFD驱动电路的上述实施方式中,为了消除上述那样的“重影问题”,致使同时实施栅极调光及阳极调光。但是,在如果只实施阳极调光就足够的情况(例如图8所示的虚线部Q的情形)下,在实施阳极调光的同时也实施栅极调光。因此,如上所述,因栅极调光导致灯丝和栅极间的热电子量不恒定,因而产生使VFD的显示品位下降这样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就是基于上述那样的情况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使VFD的显示品位提高的VFD驱动电路。(解决问题的手段)用于解决上述问题的主要的本专利技术是一种对具有灯丝、栅极和分段电极的荧光显示管的荧光显示管驱动电路,具备有脉冲驱动上述栅极的栅极驱动单元、脉冲驱动上述分段电极的分段电极驱动单元、可调节上述栅极驱动单元的输出的占空比的第1控制单元和可调节上述分段电极驱动单元的输出的占空比的第2控制单元,还具备有用于选择上述第1控制单元或上述第2控制单元的至少其中一方的选择单元。与本专利技术相关的荧光显示管驱动电路可以在合适的时刻选择进行栅极驱动单元的输出的占空比调节(栅极调光)或分段电极驱动单元的输出的占空比调节(阳极调光)的至少其中一种调节。这可以消除因在栅极或分段电极中的电压的钝化所引起的“重影问题”。也就是说,通过使用与本专利技术相关的荧光显示管驱动电路可以提高荧光显示管的显示品位。关于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特征,通过附图和本说明书的记载可以明了。附图说明图1是包含了作为与本专利技术相关的一实施方式的荧光显示管驱动电路的系统的概要构成图。图2是关于作为与本专利技术相关的一实施方式的外部控制器和荧光显示管驱动电路之间的数据传输格式的脉冲波形图。图3是作为与本专利技术相关的一实施例的荧光显示管驱动电路的方框图。图4是用于说明作为与本专利技术相关的一实施例的调光类型·选择标志设定的表。图5是作为与本专利技术相关的一实施方式的调光控制单元的电路构成图。图6是用于说明作为与本专利技术相关的一实施方式的调光控制单元的动作的脉冲波形图。图7是用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荧光显示管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是一种对具有灯丝、栅极和分段电极的荧光显示管的荧光显示管驱动电路,具备有脉冲驱动上述栅极的栅极驱动单元、脉冲驱动上述分段电极的分段电极驱动单元、可调节上述栅极驱动单元的输出的占空比的第1控制单元和 可调节上述分段电极驱动单元的输出的占空比的第2控制单元,还具备有用于选择上述第1控制单元或上述第2控制单元的至少其中一方的选择单元。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新井启之茂木修治木村毅德永哲也
申请(专利权)人: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