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式喷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30272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09 22: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针式喷阀,其包括进胶进气组件、进胶流量控制组件和出胶出气组件,进胶进气组件用于输入胶水和雾化气体,进胶流量控制组件连接进胶进气组件,用于控制进胶流量,出胶出气组件连接在进胶进气组件远离进胶流量控制组件一端,用于输出胶水和雾化气体,其中出胶出气组件包括雾化杆和针头出胶杆,雾化杆设置在针头出胶杆外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针式喷阀通过设置雾化喷阀的喷嘴(雾化杆)外径在4.5mm以内,方便喷涂间距较小的零件,针式喷阀一次完整的涂覆DIP器件密集的电路板,提高了生产效率,针式喷阀限于较细的外径,实现精确涂覆,节省人员贴胶纸保护,节省胶纸成本。节省胶纸成本。节省胶纸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针式喷阀


[0001]本技术涉及电路板防护
,特别涉及一种针式喷阀。

技术介绍

[0002]在喷涂行业,特别是电路板防护行业,例如工业自动控制产品的变频器电路板、PLC、工业PC线路板;家电行业的空调控制板、洗衣机控制板;汽车行业的电路板,都需要进行电路板防潮,防腐蚀工艺,目前主要是在电路板成品上涂覆一层树脂材料,比如醇酸树脂、聚氨酯、丙烯酸树脂、有机硅树脂、环氧树脂、聚酯等。采用的涂覆工艺有刷涂、人工喷涂、自动喷涂等,由于自动喷涂降低人员劳动强度、不影响人体健康,同时喷涂一致性、品质优良,已经得到较广泛的应用。目前自动喷涂设备通常使用雾化喷阀,雾化喷阀在雾化气压的作用下,将液体材料涂覆在产品上。现有技术中的雾化喷阀的喷嘴(雾化杆)较粗,不方便喷涂电路板上间距较小的零件中间,故需要提供一种针式喷阀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提供一种针式喷阀,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雾化喷阀的喷嘴较粗,不方便喷涂电路板上间距较小的零件中间的问题。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针式喷阀,其包括:
[0005]进胶进气组件,用于输入胶水和雾化气体;
[0006]进胶流量控制组件,连接所述进胶进气组件,用于控制进胶流量;以及
[0007]出胶出气组件,连接在所述进胶进气组件远离所述进胶流量控制组件一端,用于输出胶水和雾化气体;
[0008]其中所述出胶出气组件包括雾化杆和针头出胶杆,所述雾化杆设置在所述针头出胶杆外侧,针头出胶杆中部设置有针头出胶通道,所述针头出胶通道用于出胶,雾化杆中部设置有雾化通道,所述雾化通道用于输出雾化气体,针头出胶杆的外径尺寸小于1mm,所述雾化杆的外径尺寸小于4.5mm。
[0009]本技术所述的针式喷阀中,所述进胶进气组件包括:
[0010]雾化座,上端连接所述进胶流量控制组件,下端连接所述出胶出气组件,雾化座内部由上而下依次设置有密封口、进胶通道、出胶孔和出胶通道,侧壁上设置有进胶连接孔和进气连接孔,所述进胶连接孔连通所述进胶通道;
[0011]进胶接头,连接所述雾化座的进胶连接孔,用于输入胶水;
[0012]进气接头,连接所述雾化座的进气连接孔,用于输入雾化气体。
[0013]本技术所述的针式喷阀中,所述进胶流量控制组件包括:
[0014]下气座,连接所述雾化座,内部设置有气腔,下端设置有下气连接孔,所述下气连接孔连通所述气腔;
[0015]活塞,滑动连接在所述下气座的气腔内;
[0016]阀针,一端连接在活塞内,另一端伸出所述下气座,且沿所述密封口、所述进胶通
道伸入所述雾化座,所述阀针伸入雾化座的末端呈圆锥状,靠近所述出胶孔;
[0017]上气座,连接在所述下气座远离所述雾化座一端,包括上气连接孔,所述上气连接孔连通所述气腔;
[0018]下气座接头,连接所述下气座的下气连接孔,用于输入气体;
[0019]上气座接头,连接所述上气座的上气连接孔,用于输入气体。
[0020]本技术所述的针式喷阀中,所述上气座上端设置有行程调节杆,所述行程调节杆包括微分筒旋钮、锁紧旋钮和丝杆,所述微分筒旋钮、锁紧旋钮依次套设在丝杆的一端,所述丝杆的另一端伸入所述上气座内,所述丝杆的另一端与活塞可接触性连接。
[0021]本技术所述的针式喷阀中,所述雾化座中部设置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连通所述进气连接孔,所述雾化座上设置有雾化连接筒,环形槽设置在所述雾化连接筒内侧。
[0022]本技术所述的针式喷阀中,所述出胶出气组件还包括:
[0023]雾化套筒,连接所述雾化连接筒,远离所述雾化连接筒一端呈锥状,所述雾化杆设置在所述雾化套筒远离雾化连接筒一端,内部设置有雾化腔,所述雾化腔连通所述环形槽和所述雾化通道;
[0024]锁紧螺母,连接所述雾化连接筒和所述雾化套筒,用于将雾化套筒固定在雾化连接筒上;
[0025]针头,连接所述雾化座,设置在所述雾化套筒内部,所述出胶杆设置在所述针头远离所述雾化座一端,内部设置有出胶腔,所述出胶腔连通所述出胶通道和所述针头出胶通道。
[0026]本技术所述的针式喷阀中,所述密封口内设置有密封垫,所述密封垫呈环状,外侧面接触密封口内壁,内侧面接触所述阀针。
[0027]本技术所述的针式喷阀中,所述密封口靠近所述进胶流量控制组件一端设置有密封螺母,所述密封螺母中部设置有密封通孔,所述阀针穿过所述密封通孔,密封螺母用于限制所述密封垫的移动。
[0028]本技术所述的针式喷阀中,所述雾化座与所述下气座之间设置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与雾化座一体成型,连接柱用于方便密封螺母的组装以及检测阀针的运动。
[0029]本技术所述的针式喷阀中,所述雾化通道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雾化通道间隔均匀,且相互连通。
[0030]本技术相较于现有技术,其有益效果为:本技术的针式喷阀通过设置雾化喷阀的喷嘴(雾化杆)外径在4.5mm以内,方便喷涂间距较小的零件,针式喷阀一次完整的涂覆DIP(双列直插式封装技术)器件密集的电路板,提高了生产效率,针式喷阀限于较细的外径,实现精确涂覆,节省人员贴胶纸保护,节省胶纸成本。
附图说明
[003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为本技术的部分实施例相应的附图。
[0032]图1为本技术的针式喷阀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2为本技术的针式喷阀的剖视图。
[0034]图3为图2中A的局部放大图。
[0035]图4为本技术的针式喷阀的雾化杆和针头出胶杆的仰视图。
[0036]其中,11、雾化座,12、进胶接头,13、进气接头,14、连接柱,15、密封垫,16、密封螺母,21、下气座,22、活塞,23、阀针,24、上气座,25、下气座接头,26、上气座接头,27、行程调节杆,31、雾化套筒,32、锁紧螺母,33、针头,111、密封口,112、进胶通道,113、出胶孔,114、出胶通道,115、进胶连接孔,116、进气连接孔,117、环形槽,118、雾化连接筒,161、密封通孔,211、气腔,212、下气连接孔,241、上气连接孔,271、微分筒旋钮,272、锁紧旋钮,273、丝杆,311、雾化杆,312、雾化通道,313、雾化腔,331、出胶杆,332、针头出胶通道,333、出胶腔,A为阀针在出胶孔处的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003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针式喷阀,其特征在于,包括:进胶进气组件,用于输入胶水和雾化气体;进胶流量控制组件,连接所述进胶进气组件,用于控制进胶流量;以及出胶出气组件,连接在所述进胶进气组件远离所述进胶流量控制组件一端,用于输出胶水和雾化气体;其中所述出胶出气组件包括雾化杆和针头出胶杆,所述雾化杆设置在所述针头出胶杆外侧,针头出胶杆中部设置有针头出胶通道,所述针头出胶通道用于出胶,雾化杆中部设置有雾化通道,所述雾化通道用于输出雾化气体,针头出胶杆的外径尺寸小于1mm,所述雾化杆的外径尺寸小于4.5m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式喷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进胶进气组件包括:雾化座,上端连接所述进胶流量控制组件,下端连接所述出胶出气组件,雾化座内部由上而下依次设置有密封口、进胶通道、出胶孔和出胶通道,侧壁上设置有进胶连接孔和进气连接孔,所述进胶连接孔连通所述进胶通道;进胶接头,连接所述雾化座的进胶连接孔,用于输入胶水;进气接头,连接所述雾化座的进气连接孔,用于输入雾化气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针式喷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进胶流量控制组件包括:下气座,连接所述雾化座,内部设置有气腔,下端设置有下气连接孔,所述下气连接孔连通所述气腔;活塞,滑动连接在所述下气座的气腔内;阀针,一端连接在活塞内,另一端伸出所述下气座,且沿所述密封口、所述进胶通道伸入所述雾化座,所述阀针伸入雾化座的末端呈圆锥状,靠近所述出胶孔;上气座,连接在所述下气座远离所述雾化座一端,包括上气连接孔,所述上气连接孔连通所述气腔;下气座接头,连接所述下气座的下气连接孔,用于输入气体;上气座接头,连接所述上气座的上气连接孔,用于输入气体。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针式喷阀,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建国姜小亮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恒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