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观察液液分界面的反应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30166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09 22: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化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于观察液液分界面的反应釜,所述反应釜包括釜体和透明液位管,所述釜体底部设置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通过第一阀门连接一个玻璃三通,所述玻璃三通还通过第二阀门与透明液位管连通,所述玻璃三通剩余的一个通口处设有第三阀门,所述釜体与透明液位管通过玻璃三通连通形成连通器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连通器原料,通过在反应釜底部出料口处连接一个透明液位管,使反应后形成的均匀的混合液相同时在釜体内和透明液位管内静置分层,出料时技术人员可通过观察液位管中液液分界面了解釜内出料情况,相比出料管视盅的观察方式更加方便。相比出料管视盅的观察方式更加方便。相比出料管视盅的观察方式更加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观察液液分界面的反应釜


[0001]本技术涉及化工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便于观察液液分界面的反应釜。

技术介绍

[0002]反应釜是一种常用压力容器,可用于完成石油、化工、橡胶、农药、染料、医药、食品等领域的物理或化学反应,例如萃取、硫化、硝化、氢化、烃化、聚合和缩合。
[0003]根据釜体材质不同,反应釜可分为碳钢反应釜、不锈钢反应釜、搪瓷反应釜和钢衬反应釜等。由于材质原因,大多数反应釜无法直接观察到釜内状况,技术人员很难判断出料进度。特别是当反应后产物为两种不互溶的液相时,仅能通过设置在出料管道上的视盅对排出料液进行观察,这种方法需要技术人员从放料开始便留心观察出料情况,耗时耗力,而且一旦出料速度较快、液液相分层不明显,更是加大了技术人员分辨的难度,很容易将上层液相也排出到釜外,造成不必要的物料污染或损耗。
[0004]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便于观察液液分界面的反应釜。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液液相分层物料使用现有反应釜出料难以判断出料进度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便于观察液液分界面的反应釜,在反应釜底部出料管道处连接一个透明液位管,使反应后形成的均匀的混合液相同时在釜体内部和液位管内部静置分层,出料时技术人员能够通过观察液位管中液液分界面了解釜内出料情况,相比出料管视盅的观察方式更加方便。
[0006]一种便于观察液液分界面的反应釜,所述反应釜包括釜体和透明液位管,所述釜体底部设置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通过第一阀门连接一个玻璃三通,所述玻璃三通还通过第二阀门与透明液位管连通,所述玻璃三通剩余的一个通口处设有第三阀门,所述釜体与透明液位管通过玻璃三通连通形成连通器结构。
[0007]进一步的,所述玻璃三通为T形三通,所述玻璃三通包括第一纵向通口、第二纵向通口和横向通口,所述出料口通过第一阀门与第一纵向通口连通,所述第二纵向通口通过第三阀门连接一条出料管道,所述横向通口通过第二阀门与透明液位管连通,所述釜体与透明液位管通过玻璃三通连通形成连通器结构。
[0008]进一步的,所述透明液位管顶部与釜体内部连通,保证透明液位管内液面与釜体内液面上的气体连通。
[0009]进一步的,所述釜体顶部设有第一气阀,所述透明液位管顶端封口且在封口处设有第二气阀,釜体和透明液位管上的气阀同时打开,实现釜体液位上方压强与透明液位管液位液位上方压强的一致。
[0010]进一步的,所述釜体内部设有搅拌装置,搅拌装置能够保证混合液相的均匀。
[0011]进一步的,所述透明液位管上设有刻度,根据刻度,技术人员能够对需要排出的液
相物料的体积进行估算,并可以以此计算大致的出料结束时间。
[0012]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阀门、第二阀门和第三阀门均为球阀。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4]本技术提供的便于观察液液分界面的反应釜利用连通器原理,在釜体外侧设置一透明液位管,在反应釜反应结束后,通过控制阀门,使分散均匀的混合液相进入透明液位管中,透明液位管内混合液相的液面高度与釜体内相同,并随釜体内混合液相同步静止分层,技术人员通过透明液位管便能方便观察到分界面位置,进而能够据此分析大致的出料结束时间,出料时不必时刻紧盯出料情况,节约了大量人力和精力。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6]图1为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1

釜体,2

透明液位管,3

出料口,4

第一阀门,5

玻璃三通,6

第一纵向通口,7

第二纵向通口,8

横向通口,9

第二阀门,10

第三阀门,11

出料管道,12

搅拌装置,13

第一气阀,14

第二气阀,15

上层液料,16

下层液料。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实施例1
[0021]一种便于观察液液分界面的反应釜,反应釜包括釜体1和透明液位管2,釜体1底部设置有出料口3,出料口3通过第一阀门4连接一个玻璃三通5,玻璃三通5为T形三通,玻璃三通5包括第一纵向通口6、第二纵向通口7和横向通口8,出料口3通过第一阀门4与第一纵向通口6连通,第二纵向通口7通过第三阀门10连接一条出料管道11,横向通口8通过第二阀门9与透明液位管2连通,透明液位管2顶部与釜体1内部连通且连通位置高于釜体1内液位,釜体1与透明液位管2通过玻璃三通5连通形成连通器结构,釜体1内部设有搅拌装置12,透明液位管2上设有刻度,第一阀门4、第二阀门9和第三阀门10均为球阀。
[0022]实施例1的工作原理:
[0023]反应釜进行反应时,搅拌装置12对釜体1内反应体系进行搅拌,保证反应体系的均匀性,反应结束后,打开第一阀门4和第二阀门9,使均匀的混合液相反应产物进入透明液位管2中,透明液位管2中混合液相的液位与釜体1内混合液相的液位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上,如图1所示,混合液相静置分层形成上层液料15和下层液料16,读取透明液位管2中下层液料的刻度,根据釜体1尺寸计算釜体1内需要排出的液相体积,并依此计算大致的出料结束时
间,之后打开第三阀门10通过出料管道11向外排料,技术人员可根据经验和实际生产情况,略提前于出料结束时间观察玻璃三通5,当排料至液液分界面时关闭第三阀门10,停止排料。
[0024]实施例2
[0025]一种便于观察液液分界面的反应釜,反应釜包括釜体1和透明液位管2,釜体1底部设置有出料口3,出料口3通过第一阀门4连接一个玻璃三通5,玻璃三通5为T形三通,玻璃三通5包括第一纵向通口6、第二纵向通口7和横向通口8,出料口3通过第一阀门4与第一纵向通口6连通,第二纵向通口7通过第三阀门10连接一条出料管道11,横向通口8通过第二阀门9与透明液位管2连通,釜体1顶部设有第一气阀13,透明液位管2顶端封口且在封口处设有第二气阀14,釜体1与透明液位管2通过玻璃三通5连通形成连通器结构,釜体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观察液液分界面的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釜包括釜体(1)和透明液位管(2),所述釜体(1)底部设置有出料口(3),所述出料口(3)通过第一阀门(4)连接一个玻璃三通(5),所述玻璃三通(5)还通过第二阀门(9)与透明液位管(2)连通,所述玻璃三通(5)剩余的一个通口处设有第三阀门(10),所述釜体(1)与透明液位管(2)通过玻璃三通(5)连通形成连通器结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三通(5)为T形三通,所述玻璃三通(5)包括第一纵向通口(6)、第二纵向通口(7)和横向通口(8),所述出料口(3)通过第一阀门(4)与第一纵向通口(6)连通,所述第二纵向通口(7)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扈治东邢钊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邹平大展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