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饭煲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2992 阅读:1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电饭煲,包括外壳(1)、外锅(2)、内锅(3)、锅盖(4)、发热元件(8)和控制电路,外锅(2)位于外壳(1)内且与外壳(1)固连在一起,内锅(3)置于外锅(2)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锅盖(4)铰接于外锅(2)的上沿,锅盖(4)与外壳(1)之间设有一个扣紧装置,锅盖(4)中设有一个压力控制装置,压力控制装置中有一个通过锅内压力控制的控制开关(10),该控制开关(10)接于上述的控制电路中。(*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日常用品
,特别涉及一种电饭煲
技术介绍
现有的普通电饭煲是由外壳、外锅、内锅和发热元件等零件所组成,其控制电路是通过一个温控器来实现的。具体而言,当内锅中的温度达到所设定的值时,温控器使控制电路断开,发热元件停止加热。但是,由于温控器的灵敏度较低,对温度的控制存在着一定的偏差,影响实际的煮饭效果。另外,现有电饭煲的保温是通过一个保温电路来实现的。也就是说,当内锅的温度下降到一定程度后,保温电路导通,使发热元件通电,重新对锅内食物进行加热。显然,这种方式比较耗电,使热量损失较大。普通的电饭煲在锅内食物烧煮达到100度左右时还需要十分钟左右的加热,以使食物煮熟。但这一过程中电饭煲要向外排气,也使热量有一定的损耗。同时,排气还影响到厨房内的环境卫生。另一方面,采用普通电饭煲煮稀饭时,由于锅内的温度达不到温控器的设定值,温控电路不会使加热元件停止加热,需要使用者手动关闭,十分不方便。现有的有些电饭煲是采用微电脑芯片来控制加热时间和加热方式。但这种方式操作十分麻烦,而且增加了产品的成本,无法被广泛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目前电饭煲所存在的上述种种问题,提供一种结构合理、实用性强、安全卫生、清洗方便的电饭煲。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本电饭煲包括外壳、外锅、内锅、锅盖、发热元件和控制电路,外锅位于外壳内且与外壳固连在一起,内锅置于外锅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锅盖铰接于外锅的上沿,锅盖与外壳之间还设有一个扣紧装置,锅盖中设有一个压力控制装置,压力控制装置中有一个通过锅内压力控制的控制开关,该控制开关接于上述的控制电路中。在电饭煲开始工作时,控制电路处于通电状态,电热元件加热。当工作一定时间后,锅内的压力也相应地达到所设定的值。此时,通过本电饭煲的压力控制装置检测,然后使控制开关动作,导致控制电路中的发热元件不通电,也就停止了加热。在上述的电饭煲中,所述的压力控制装置还包括阀座和芯子,阀座固定于锅盖上,芯子设于阀座中,且可以在阀座中上下升降,芯子的下端固定着一个压力探头,控制开关位于芯子的上方。通常,在压力探头的外侧还设置一个密封罩,密封罩固连于阀座上。密封罩起密封作用,以确保压力控制装置正常工作。在上述的电饭煲中,在阀座与压力探头之间还设置一根弹簧,该弹簧套接于芯子上。在电饭煲开始工作状态下,压力探头会在弹簧的作用下处于下降的位置。其中的一种情况是在芯子的上端固定着一个磁体,上述的控制开关是一个位于磁体上方的干簧管。在电饭煲开始工作状态下,压力探头会在弹簧的作用下处于下降的位置。此时,磁体远离干簧管,控制电路处于导通状态。当电饭煲工作一定时间后,锅内的压力上升。在压力的作用下,压力探头会克服弹簧的弹力而上升,磁体也就接近干簧管。这样,在磁体的作用下干簧管动作,使控制电路断开,发热元件停止加热。另一种情况是控制开关的按键位于芯子上升时能够顶压到的位置。这样,可以直接通过芯子的上升顶压控制开关,使控制电路断开,发热元件停止加热。在上述的电饭煲中,所述的外壳与外锅之间设置一层隔热层。隔热层起到保温作用,可以使内锅继续保持较高的温度,达到节能的效果。在上述的电饭煲中,所述的锅盖上还可以设置一个防止锅内压力过高的安全卸压装置。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电饭煲的优点在于1、由于在煮饭过程中,整个内锅在排掉冷气后即处于封闭状态,故可以保持厨房的清洁卫生,还可以使营养成份不会流失。2、同样因为锅盖的密封作用,使电饭煲的外壳和外锅在使用完毕十分干净,只需清洗内锅即可,清洗十分方便。3、由于通过压力控制电饭煲的发热元件,在锅内温度达到100度时就可以停止加热,因此从根本上避免了食物被烧焦现象的出现。4、由于本电饭煲在烧煮过程中产生微压力,因此除了适合煮饭外,还适合于烧煮稀饭或者一些不易煮烂的食物。5、在外壳与外锅之间通过设置隔热层,不仅起到保温作用,而且在电热元件停止加热后继续保持较高的温度,相当于继续烧煮一段时间,达到节能的效果。6、在锅盖上设置安全卸压装置,可以使本电饭煲能安全工作,防止在不正常情况下出现压力过高所引起的爆炸等现象,使用户可以放心使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电饭煲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电饭煲中压力控制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电饭煲的电原理图。图中,1、外壳;2、外锅;3、内锅;4、锅盖;41、内盖;42、外盖;43、盖壳;44、卸压弹簧;45、导向柱;46、挡头;5、隔热层;6、芯子;7、压力探头;8、发热元件;9、弹簧;10、控制开关;11、按键;12、阀座;13、密封罩;14、密封圈;15、按钮;16、按钮弹簧;17、搭扣;18、冷气阀。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电饭煲包括外壳1、外锅2、内锅3、锅盖4、发热元件8和控制电路。外锅2位于外壳1内,与外壳1连在一起。在外锅2与外壳1之间有一层隔热层5,隔热层5起到隔热作用。在锅内压力达到设定值后,发热元件8停止加热,但通过隔热层5可使内锅3保持较高的温度,相当于使锅内食物继续处于加热状态,达到节能的效果。隔热层5通常用保温材料制成。与普通的电饭煲相近,内锅3是直接放置于外锅2内的。锅盖4的铰接处位于外锅2的上沿。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扣紧装置包括按钮15、按钮弹簧16和搭扣17,按钮15的局部露出锅盖4外,按钮15的内端可扣于搭扣17上,按钮弹簧16顶压于按钮15的内侧。利用按钮弹簧16的顶压力,使按钮15的内端扣于搭扣17上,使本锅盖4压于内锅3上。开启时,只需要按压按钮15,使按钮15的内端脱离搭扣17,即可将锅盖4打开。在锅盖4的内侧面设有一条橡胶密封圈14。在锅盖4扣于内锅3时,橡胶密封圈14处于锅盖4与内锅3之间,以防止其密封处泄漏。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在锅盖4上装有压力控制装置和一个冷气阀18。冷气阀18的结构与普通的压力锅上的冷气阀结构相同。压力控制装置的结构如图2所示,它包括阀座12、芯子6、弹簧9和密封罩13等零件。阀座12固定于锅盖4的内盖41上,芯子6在阀座12中可以上下升降。芯子6的下端是一个压力探头7,压力探头7与芯子6固连在一起。密封罩13套于阀座12的下部,罩住压力探头7。密封罩13起密封作用,并防止锅内食物进入本装置内。密封罩13一般是采用橡胶材料制成的。弹簧9套于芯子6上。在弹簧9的作用下,芯子6处于下降的位置。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控制开关10的按键11直接位于芯子6的正上方。当芯子6上升时,就能顶到控制开关10,使电饭煲的控制电路动作。控制开关10接于控制电路中。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电饭煲控制电路中,发热元件8与继电器开关J串联,继电器线圈J与二极管D1并联后再与二极管D2、降压电阻R和加热开关S1串联,最后两者并联接于电源上。在使用时,只要按压加热开关S1,使继电器线圈J导通,继电器线圈J使继电器开关J导通。这样,发热元件8就有电流通过,电饭煲开始加热。在本实施例中,控制开关10是与继电器线圈J并联联接。显然,当控制开关10导通时,继电器线圈J的两端短路,继电器开关J就分开,从而导致发热元件8回路断开,电饭煲停止加热。因此,只要设定一个压力值,当锅内压力达到该值时芯子上升,顶压控制开关10,就可以使发热元件8停止加热了。如图3,在本实施例的电路中,电阻R是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饭煲,包括外壳(1)、外锅(2)、内锅(3)、锅盖(4)、发热元件(8)和控制电路,外锅(2)位于外壳(1)内且与外壳(1)固连在一起,内锅(3)置于外锅(2)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锅盖(4)铰接于外锅(2)的上沿,锅盖(4)与外壳(1)之间设有一个扣紧装置,锅盖(4)中设有一个压力控制装置,压力控制装置中有一个通过锅内压力控制的控制开关(10),该控制开关(10)接于上述的控制电路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饭煲,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力控制装置还包括阀座(12)和芯子(6),阀座(12)固定于锅盖(4)上,芯子(6)设于阀座(12)中,且可以在阀座(12)中上下升降,芯子(6)的下端固定着一个压力探头(7),控制开关(10)位于芯子(6)的上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饭煲,其特征在于在压力探头(7)的外侧还设置一个密封罩(13),密封罩(13)固连于阀座(12)上。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饭煲,其特征在于在阀座(12)与压力探头(7)之间还设置一根弹簧(9),该弹簧(9)套接于芯子(6)上。5.根据权利要求2、3或4所述的电饭煲,其特征在于在芯子(6)的上端固定着一个磁体,上述的控制开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其祥赵崇周蔡才德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苏泊尔炊具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