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入式控温器的脱卸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36557 阅读:2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插入式控温器的脱卸机构,它设置于控温器上,是由撬杆、扭转弹簧和销轴所组成,撬杆通过销轴与控温器铰接,撬杆的外端位于控温器侧部,内端顶压在电器上,扭转弹簧套在销轴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利用撬杆作为杠杆的原理,来脱卸控温器。本机构操作十分方便,使插入式控温器的脱卸轻而易举。由于结构简单,产品的成本增加较少,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控温器上的配件,特别是插入式控温器的脱卸机构。厨房电器一般采用控温或限温的方式,根据煮制的食物不同,选择不同的温度。这一功能常用插入式控温器来实现。由于插入式控温器上既有电极插孔,又有长度较长的传温杆,因此控温器插入后,脱卸十分不便。特别是传温杆很容易被卡住,影响电器的正常使用。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一种操作方便、脱卸容易的插入式控温器的脱卸机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本插入式控温器的脱卸机构设置于控温器上,它是由撬杆、扭转弹簧和销轴所组成,撬杆通过销轴与控温器铰接,撬杆的外端位于控温器侧部,内端顶压在电器上,扭转弹簧套在销轴中。本技术是利用撬杆作为杠杆的原理,来脱卸控温器。具体而言,只要按压撬杆的外端,使其内端顶压电器,就能将控温器从锅身中拔出。销轴中的扭转弹簧起使撬杆复位作用。显然,本技术操作十分方便,使插入式控温器的脱卸轻而易举。由于结构简单,其产品的成本增加较少,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下面结合实施例及其附图对本技术作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带有本脱卸机构的插入式控温器的示意图。图2是本脱卸机构的剖面示意图。图3是本脱卸机构中撬杆的示意图。图4是带有本脱卸机构的控温器插入电炒锅的使用状态图。图中,1、撬杆;10、挡头;2销轴;3、扭转弹簧;4、控温器;5、锅身;6、传温杆;7、电极插孔。如图1和图2所示,本脱卸机构设置于插入式控温器4的侧部,是由撬杆1、销轴2和扭转弹簧3所组成。控温器4的前端为传温杆6和电极插孔7。由于传温杆6较长,控温器4插入电炒锅锅身5后,不易直接拔出。撬杆1通过销轴2与控温器4铰接。如图3所示,撬杆1采用金属片制成,撬杆1的内端设有挡头10。挡头10增大了撬杆1与电器的接触面积,使电器受力分散。如图4所示,带有本脱卸机构的插入式控温器4插入电炒锅的锅身5后,撬杆1外端在扭转弹簧3的作用下展开。脱卸时,只要单手按压撬杆1的外端,靠撬杆1内端的挡头10顶压锅身5产生向外的作用力,然后顺势拔出控温器4即可。脱卸过程非常省力。本插入式控温器的脱卸机构可广泛应用于电炒锅、电火锅、电煎盘或烧烤器等各种电器上。权利要求1.一种插入式控温器的脱卸机构,设置于控温器上,其特征在于它是由撬杆(1)、扭转弹簧(3)和销轴(2)所组成,撬杆(1)通过销轴(2)与控温器(4)铰接,撬杆(1)的外端位于控温器(4)侧部,内端顶压在电器上,扭转弹簧(3)套在销轴(2)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入式控温器的脱卸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撬杆(1)的内端设有挡头(10)。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插入式控温器的脱卸机构,它设置于控温器上,是由撬杆、扭转弹簧和销轴所组成,撬杆通过销轴与控温器铰接,撬杆的外端位于控温器侧部,内端顶压在电器上,扭转弹簧套在销轴中。本技术是利用撬杆作为杠杆的原理,来脱卸控温器。本机构操作十分方便,使插入式控温器的脱卸轻而易举。由于结构简单,产品的成本增加较少,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文档编号H01H37/00GK2466787SQ01210169公开日2001年12月19日 申请日期2001年1月9日 优先权日2001年1月9日专利技术者王正猛, 黄华斌, 陈刚, 黄理水 申请人:浙江苏泊尔电器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插入式控温器的脱卸机构,设置于控温器上,其特征在于它是由撬杆(1)、扭转弹簧(3)和销轴(2)所组成,撬杆(1)通过销轴(2)与控温器(4)铰接,撬杆(1)的外端位于控温器(4)侧部,内端顶压在电器上,扭转弹簧(3)套在销轴(2)中。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正猛黄华斌陈刚黄理水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苏泊尔炊具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