纠偏装置和卷绕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291902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09 22:10
本申请公开一种纠偏装置和卷绕设备,可解决目前的纠偏机构无法对卷绕的收尾部分进行纠偏的问题。所述纠偏装置包括:真空吸附辊、抽气装置和驱动装置。真空吸附辊内设空腔,真空吸附辊的表面设置有多个与空腔连通的小孔。抽气装置用于对真空吸附辊的空腔抽真空,以使真空吸附辊的小孔产生吸附极片的吸力。驱动装置与真空吸附辊传动连接,用于驱动真空吸附辊在极片的宽度方向上移动。极片的宽度方向上移动。极片的宽度方向上移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纠偏装置和卷绕设备


[0001]本申请涉及电池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纠偏装置和卷绕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锂离子电池主要有两种的结构形式,一种是卷绕式,另一种是层叠式。卷绕式锂离子电池,以其自动化程度高、工艺成熟稳定而长期被应用。
[0003]在卷绕式锂离子电池制作过程中,需要将正极极片、负极极片和隔离膜通过连续卷绕形成裸电芯。在卷绕收尾切刀裁断极片后,阴极极片收尾自由端长,无张力,导致卷芯的尾部部分在极片的宽度方向上出现位置偏差,AC OH(宽度差值,表述在极片的宽度方向上极片位置差值的波动)极差。目前的纠偏机构无法对卷绕的尾部部分纠偏,主要靠人为调试,改善收尾部分的AC OH一致性。但这种人工纠偏方法存在如下弊端:
[0004]1、及时性差:手动调试是在主动检查发现异常时调试,这个过程中可能AC OH值已经变差;
[0005]2、稳定性差:存在波动或极片状态变化等情况频繁,AC OH值不稳定;
[0006]3、制造成本高:电芯收尾部分AC OH值一致性差,导致电芯报废增多,制造成本上升。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纠偏装置和卷绕设备,以解决目前的纠偏机构无法对卷绕的尾部部分纠偏的问题。
[0008]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纠偏装置,包括:真空吸附辊,所述真空吸附辊内设空腔,所述真空吸附辊的表面设置有多个与所述空腔连通的小孔;抽气装置,所述抽气装置用于对所述真空吸附辊的空腔抽真空,以使所述真空吸附辊的小孔产生吸附极片的吸力;及驱动装置,与所述真空吸附辊传动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真空吸附辊在所述极片的宽度方向上移动。
[0009]可选地,所述纠偏装置还包括:纠偏控制器,所述纠偏控制器与所述驱动装置连接,用于通过所述驱动装置控制所述真空吸附辊在所述极片的宽度方向上的移动距离,完成所述极片位置的纠偏。
[0010]可选地,所述纠偏装置还包括用于检测极片当前位置的位置传感器,所述位置传感器与所述纠偏控制器相连。
[0011]可选地,所述真空吸附辊设置在第一极片的传送路径上并靠近卷绕装置的卷绕轴;所述位置传感器包括:第一位置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真空吸附辊处所述第一极片的当前位置;及第二位置传感器,用于检测卷绕装置的卷绕轴处所述第二极片的当前位置。
[0012]可选地,所述第一极片为阴极极片,所述第二极片为阳极极片;所述位置传感器为摄像头;所述驱动装置为电机。
[0013]可选地,所述真空吸附辊包括:辊轴和辊筒,所述辊筒套设于所述辊轴上并能相对
于所述辊轴转动;所述多个小孔沿所述辊筒的圆周均匀设置,所述空腔设置于所述辊轴与所述辊筒之间。
[0014]可选地,在所述真空吸附辊的截面上,所述空腔相对第一直径分布在与所述极片传送方向的上游一侧;所述第一直径由所述辊筒的截面圆心和所述极片的传送线与所述辊筒的切点确定。
[0015]可选地,所述辊轴的表面设置有沿所述辊轴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凹槽,所述凹槽与围绕所述凹槽的部分所述辊筒合围形成所述空腔。
[0016]本申请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卷绕设备,包括任意一项所述的纠偏装置。
[0017]可选地,所述真空吸附辊为所述卷绕设备的隔膜靠辊。
[0018]本申请的纠偏装置,通过真空吸附辊吸附住阴极自由端,提供张力,驱动装置驱动真空吸附辊在极片的宽度方向上移动完成纠偏,可以解决目前的纠偏机构无法对卷绕的收尾部分纠偏的问题,改善现有裸电芯制造过程中电芯收尾部分极片位置偏差纠偏不及时、纠偏质量不高等弊端。
附图说明
[00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0]图1是根据本申请第一实施例的纠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是根据本申请第二实施例的纠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3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真空吸附辊的示意图;
[0023]图4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真空吸附辊内部结构的示意图;
[0024]图5是图4所示真空吸附辊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0025]图6是图4所示辊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实施例。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各个实施例及其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27]参照图1、图3和图4所示,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纠偏装置1,包括:真空吸附辊10,真空吸附辊10内设空腔11,真空吸附辊10的表面设置有多个与空腔11连通的小孔12;抽气装置20,抽气装置20用于对真空吸附辊10的空腔11抽真空,以使真空吸附辊10的小孔12产生吸附极片的吸力;驱动装置30,与真空吸附辊10传动连接,用于驱动真空吸附辊10在极片的宽度方向上移动。
[0028]示例性地,本实施例中的抽气装置20通过管道21从真空吸附辊10的两端连接至真空吸附辊10的空腔11,通过对空腔11抽真空,使真空吸附辊10的小孔12产生吸附极片的吸力,可以将极片60吸附在真空吸附辊10上。驱动装置30通过例如齿轮、传送带等传动机构与真空吸附辊10连接,当驱动装置30工作时可以驱动真空吸附辊10在极片的宽度方向上移动。移动方向可以沿真空吸附辊10长度方向向真空吸附辊10的两侧的任一方向移动。图3中
的双向箭头示出了真空吸附辊10在驱动装置30驱动下进行纠偏动作时的移动方向。本实施例中通过真空吸附解决了卷绕收尾切刀裁断极片后,阴极极片收尾自由端长,无张力,现有纠偏装置无法进行纠偏的问题。
[0029]当然,本实施例的方案也不限于卷绕时尾部极片的纠偏,还可以应用于卷绕的全过程纠偏。更进一步地,本实施例的方案亦可更广泛地应用于其它在传送途中需要纠正待传送物位置的情景。
[0030]可选地,如图2所示,上述纠偏装置1还可以包括:纠偏控制器40,纠偏控制器40与驱动装置30连接,用于通过驱动装置30控制真空吸附辊10在极片的宽度方向上的移动距离,完成极片位置的纠偏。纠偏控制器40可以生成针对移动距离的控制量,以控制真空吸附辊10在极片的宽度方向上的移动距离,自动完成极片位置的纠偏。
[0031]可选地,如图2所示,纠偏装置1还包括用于检测极片当前位置的位置传感器50,位置传感器50与纠偏控制器40相连。位置传感器50可以检测极片当前位置,并输入纠偏控制器40,纠偏控制器40据此生成针对移动距离的控制量。
[0032]在一些实施例中,位置传感器50包括第一位置传感器和第二位置传感器。第一位置传感器设置在真空吸附辊10附近,用于检测真空吸附辊10处极片的当前位置。第二位置传感器设置在卷绕装置的卷绕轴附近,用于检测卷绕发生时极片的当前位置。纠偏控制器40根据这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纠偏装置,包括:真空吸附辊,所述真空吸附辊内设空腔,所述真空吸附辊的表面设置有多个与所述空腔连通的小孔;抽气装置,所述抽气装置用于对所述真空吸附辊的空腔抽真空,以使所述真空吸附辊的小孔产生吸附极片的吸力;及驱动装置,与所述真空吸附辊传动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真空吸附辊在所述极片的宽度方向上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纠偏装置,其中,所述纠偏装置还包括:纠偏控制器,所述纠偏控制器与所述驱动装置连接,用于通过所述驱动装置控制所述真空吸附辊在所述极片的宽度方向上的移动距离,完成所述极片位置的纠偏。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纠偏装置,其中,所述纠偏装置还包括用于检测极片当前位置的位置传感器,所述位置传感器与所述纠偏控制器相连。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纠偏装置,其中,所述真空吸附辊设置在第一极片的传送路径上并靠近卷绕装置的卷绕轴;所述位置传感器包括:第一位置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真空吸附辊处所述第一极片的当前位置;及第二位置传感器,用于检测卷绕装置的卷绕轴处第二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雷杨杰
申请(专利权)人: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