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穿透式液晶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以及电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27999 阅读:1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为一种半穿透式液晶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以及电子装置,包括一液晶层,夹于一第一基板与一第二基板之间;一发光元件,位于第一基板的一边上,包含有多个凹口的一绝缘层,形成于第一基板上,其中每一凹口包含一第一侧壁与一第二侧壁,而第二侧壁与水平方向之间具有一夹角,一第一反射层,形成于绝缘层上,并延伸至第二侧壁上,其中第二侧壁上的第一反射层是面向发光元件,一内部偏光片,形成于第一反射层的上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有关于一种显示器装置,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半穿透式液晶显示装置(transflective LCD)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液晶显示(LCD)装置已经被广泛使用于电子装置中,例如可携式计算机、个人数字助理(PDA)以及行动电话。LCD装置可分为「穿透式」以及「反射式」两大类。穿透式LCD装置采用背光当作光源,而反射式LCD装置则是采用环境光当作光源。因为穿透式LCD装置使用背光,所以穿透式LCD装置可以有较亮的显示以及可以使用于环境光不足的环境中。然而,这背光却使穿透式LCD装置较为耗电以及使装置体积较大。相反地,由于反射式LCD装置是采用环境光,所以具有较省电的优点。但是,反射式LCD装置并不易在环境光不足的环境下显示图像。为了要克服上述两种型式的LCD装置的缺点,一种半穿透式LCD装置已经被发展出来。半穿透式LCD装置可以在穿透以及反射模式下显示图像(影像)。在强环境光下,半穿透式LCD装置的背光能够被关掉,因而能够降低能量消耗。当环境光不足时,则半穿透式LCD装置的背光能够被开启,因而改善传统反射式LCD装置的显示品质。请参阅图1,图1是现有的半穿透式LCD装置的分解立体示意图。现有的半穿透式LCD装置包括互相对向之一上基板10和一下基板20,以及夹在上下基板之间的一液晶层50。上基板10通常称为彩色滤光片基板(color filtersubstrate)10,而下基板20通常称为数组基板(array substrate)20。在对向于下基板20的该上基板10表面上,形成有一黑色矩阵(blackmatrix)12以及包含红色(R)、绿色(G)与蓝色(B)的彩色滤光片14,其中黑色矩阵12以矩阵型式而环绕每一彩色滤光片14。更者在上基板10上,形成一共通电极16而覆盖黑色矩阵12以及彩色滤光片14。在对向于上基板10的下基板20表面上,形成有当作是开关元件的薄膜晶体管(thin fi1m transistor,TFT)“T”,以相对于彩色滤光片14的数组(arraymatrix)型式而形成于下基板20上。另外,互相交错的栅极线26与数据线28定义出下基板20上的多个画素区(pixel area)“P”,其中每一TFT位于栅极线26与数据线28交叉处的附近。每一画素区P中具有一画素电极22,画素电极22包含一透明部分22a与一不透明部分22b。透明部分22a包含有透明的导体材料,例如是铟锡氧化物(ITO)或铟锌氧化物(IZO)。不透明部分22b包含具有高反射性的金属材料,例如铝(A1)。请参阅图2,图2是用以说明现有的半穿透式LCD装置的操作模式的剖面示意图。现有的半穿透式LCD的装置,包括一下基板200、一上基板260以及夹在上下基板之间的一液晶层230。下基板200具有形成于其上的一绝缘层210以及一画素电极220,其中画素电极220具有不透明部分222与透明部分224,不透明部分222例如是铝层,而透明部分224例如是铟锡氧化物层。不透明部分222反射外部光(或称环境光/周围光,ambient light,即反射光)270,而设置于下基板200外侧的背光元件290所发出的光(backlight,即背光)280则穿透透明部分224。在下基板200的外侧,可以形成有一下补偿膜291以及一下偏光片292。背光元件290是位于下偏光片292的下方。背光元件290一般包含有平行排列于一导光板的多个荧光管,并且具有用以提升亮度的一反射板,以及用以提供均匀照明于LCD的一扩散层于导光板上。例如在可携式显示装置中,具有小直径的冷阴极荧光管可被装设于导光板的一端或对面端上,因而使光能够直接射向LCD面板。上基板260具有形成于其上的一共通电极240与一彩色滤光片250,彩色滤光片250包含有R,G,B三主要颜色区。在上基板260的外侧,可以形成有一上补偿膜293以及上偏光片294。如上述,液晶层230是夹于下基板200与上基板260之间。半穿透式LCD装置因而能够在穿透模式与反射模式下操作。例如在穿透模式下操作时,从背光元件290来的背光280可穿透透明部分224以及通过彩色滤光片250。而环境光270可被不透明部分222反射,然后再次通过彩色滤光片250。然而,由于现有的半穿透式LCD装置仍然需要装设于LCD面板下方的背光元件,因此增加装置体积、厚度与重量,并增加了制造成本。除此之外,在现有的半穿透式LCD装置中,偏光片是被装设于LCD面板的外侧,因此偏光片与LCD面板之间可能会有间隙(gap),这会导致漏光而降低LCD装置的光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半穿透式LCD装置及其制造方法。为达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半穿透式LCD装置,包括一第一基板与一第二基板;一液晶层,夹于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一发光元件,位于第一基板的一边上;包含有多个凹口的一绝缘层,形成于第一基板上,其中每一凹口包含一第一侧壁与一第二侧壁,第二侧壁与水平方向之间具有一夹角;一第一反射层,形成于绝缘层上,并延伸至第二侧壁上,其中第二侧壁上的第一反射层是面向发光元件;以及一内部偏光片,形成于第一反射层的上方。本专利技术也提供一种半穿透式LCD的制造方法,包括提供一第一基板与一第二基板;形成包含有多个凹口的一绝缘层于第一基板上,其中每一凹口包含一第一侧壁与一第二侧壁,第二侧壁与水平方向之间具有一夹角;形成一液晶层而夹于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配置一发光元件于第一基板的一边上;形成一第一反射层于绝缘层上,并延伸至第二侧壁上,其中第二侧壁上的第一反射层是面向发光元件;以及形成一内部偏光片于第一反射层的上方。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电子装置,包括上述技术方案中的半穿透式液晶显示器;一控制器耦合于该半穿透式液晶显示器;以及一输入装置耦合于该控制器,用以输入信号至控制器以供图像。本专利技术由位于第一基板的一边上的发光元件以及延伸至第二侧壁上而面向发光元件的反射层,使得本专利技术的半穿透式LCD装置厚度比现有的具有传统背光元件的LCD装置薄,而符合产品轻薄的设计趋向。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的半穿透式LCD装置的分解立体示意图;图2是用以说明现有半穿透式LCD装置的操作模式的剖面示意图;图3A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半穿透式LCD装置的剖面示意图;图3B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另一半穿透式LCD装置的剖面示意图;图4A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另一半穿透式LCD装置的剖面示意图;图4B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另一半穿透式LCD装置的剖面示意图;图5A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再一半穿透式LCD装置的剖面示意图;图5B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另一半穿透式LCD装置的剖面示意图;图6是用以说明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半穿透式LCD设备的示意图;以及图7是显示结合本专利技术的半穿透式LCD装置的电子装置的示意图。符号说明现有部分(图1~图2)10、260上基板 12黑色矩阵 14、250 彩色滤光片16、240共通电极 22画素电极 22a、224透明部分22b、222 不透明部分 26栅极线 28 数据线20、200下基板 210 绝缘层 220 反射电极50、230液晶层270外部光(反射光) 280 背光(穿透光) 290 背光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半穿透式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第一基板;一第二基板;一液晶层,夹于该第一基板与该第二基板之间;一发光元件,位于该第一基板的一边上;包含有多个凹口的一绝缘层,形成于该第一基板上,其中每一 凹口包含一第一侧壁与一第二侧壁,该第二侧壁与水平方向之间具有一夹角;一第一反射层,形成于该绝缘层上,并延伸至该第二侧壁上,其中该第二侧壁上的该第一反射层是面向该发光元件;以及一内部偏光片,形成于该第一反射层的上方。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炜炽庄立圣
申请(专利权)人:统宝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