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自动控制配料量的反应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27333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09 21: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自动控制配料量的反应釜,包括上壳体,所述上壳体的顶部连通有进料口,所述上壳体的外壁下方与下壳体的外壁上方通过螺栓螺纹连接,所述上壳体的内腔设有圆杆,所述圆杆的外壁固接有三个转齿,所述上壳体的左侧设有控料装置。该可自动控制配料量的反应釜,通过长杆、进料口、上壳体、下壳体、螺栓、圆杆、转齿和控料装置的配合,齿轮带动齿条向左移动,齿条带动齿棒转动,齿棒带动竖杆转动,当齿轮与齿条不在啮合使,弹簧带动齿条向右移动,进而使齿条带动齿棒反向转动,进而使竖杆反向转动,短杆带动横板左右移动,进而实现对配料下放量的自动控制,无需人工对配料进行定量添加,自动化程度高,节省劳动力。节省劳动力。节省劳动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自动控制配料量的反应釜


[0001]本技术涉及反应釜
,具体为一种可自动控制配料量的反应釜。

技术介绍

[0002]反应釜的广义理解即有物理或化学反应的容器,通过对容器的结构设计与参数配置,实现工艺要求的加热、蒸发、冷却及低高速的混配功能。
[0003]现有技术中的反应釜,无法对配料的下放量进行自动的控制,往往需要人工对配料进行定量添加,自动化程度低,浪费劳动力,且现有技术中的反应釜,无法对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与圆杆进行分离,进而不便于工作人员对上壳体的内部进行清理。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自动控制配料量的反应釜,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技术中的反应釜,无法对配料的下放量进行自动的控制,往往需要人工对配料进行定量添加,自动化程度低,浪费劳动力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自动控制配料量的反应釜,包括上壳体,所述上壳体的顶部连通有进料口,所述上壳体的外壁下方与下壳体的外壁上方通过螺栓螺纹连接,所述上壳体的左右两侧下方均固接有长杆,所述上壳体的内腔设有圆杆,所述圆杆的外壁固接有三个转齿,所述上壳体的左侧设有控料装置;
[0006]所述控料装置包括齿轮、第一电机、齿条、齿棒、圆板、宽板、竖杆、短杆、横板、直杆、弹簧和短块;
[0007]所述第一电机的右侧预设的电机座与上壳体的前端面左侧下方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接有齿轮,所述齿轮的上方啮合连接有齿条,所述齿条的右端固接有直杆,所述直杆的外壁右侧间隙配合有短块,所述短块的后端与上壳体的前端面左侧上方固定连接,所述直杆的外壁左侧间隙配合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左右两侧分别与齿条的右端和短块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齿条的上方啮合连接有齿棒,所述齿棒的前端面通过销轴与宽板的前端面左侧转动连接,所述宽板的后端面右侧与上壳体的前端面左侧上方固定连接,所述齿棒的后端固接有圆板,所述圆板的后端固接有竖杆,所述竖杆的前端面上方通过销轴与短杆的前端面左侧转动连接,所述短杆的前端面右侧通过销轴与横板的前端面左侧转动连接,所述横板的外壁右侧与进料口的下方左右两侧内壁间隙配合。
[0008]优选的,所述长杆的底部均固接有底座。
[0009]优选的,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与齿轮为垂直设置。
[0010]优选的,所述进料口的下方左右两侧内壁均固接有橡胶垫。
[0011]优选的,所述下壳体的上方设有固定装置;
[0012]所述固定装置包括第二电机、曲板、螺纹杆和圆筒;
[0013]所述曲板的顶部与下壳体的底部右侧固定连接,所述曲板的左侧下方与第二电机的右侧预设的电机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轴承与下壳体的中间内壁转动
连接,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顶部与圆杆的底部相卡接,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上方间隙配合有圆筒,所述圆筒的左端内壁、第二电机的输出轴和圆杆的底部通过螺纹杆螺纹连接。
[0014]优选的,所述螺纹杆的外壁左侧固接有把手。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可自动控制配料量的反应釜,通过长杆、进料口、上壳体、下壳体、螺栓、圆杆、转齿和控料装置的配合,使得该装置在使用时,可以通过齿轮带动齿条向左移动,齿条带动齿棒转动,齿棒带动竖杆转动,当齿轮与齿条不在啮合使,弹簧带动齿条向右移动,进而使齿条带动齿棒反向转动,进而使竖杆反向转动,进而实现竖杆带动短杆左右移动,短杆带动横板左右移动,进而实现对配料下放量的自动控制,无需人工对配料进行定量添加,自动化程度高,节省劳动力。
[0016]通过长杆、进料口、上壳体、下壳体、螺栓、圆杆、转齿和固定装置的配合,使得该装置在使用时,可以通过转动螺栓,将上壳体和下壳体进行分离,转动螺纹杆,使螺纹杆向左移动,进而使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与圆杆分离,将下壳体和第二电机移出后,在将圆杆和转齿取出,进而便于工作人员对上壳体的内部进行清理。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图1中齿轮、齿条和齿棒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图1中齿条、直杆和弹簧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图1中第二电机、圆筒和圆杆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长杆,2、控料装置,201、齿轮,202、第一电机,203、齿条, 204、齿棒,205、圆板,206、宽板,207、竖杆,208、短杆,209、横板, 210、直杆,211、弹簧,212、短块,3、固定装置,301、第二电机,302、曲板,303、螺纹杆,304、圆筒,4、进料口,5、上壳体,6、下壳体,7、螺栓,8、圆杆,9、转齿。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请参阅图1

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可自动控制配料量的反应釜,包括上壳体5,上壳体5的顶部连通有进料口4,进料口4的下方左右两侧内壁均固接有橡胶垫,橡胶垫可以起到密封作用,上壳体5的外壁下方与下壳体6的外壁上方通过螺栓7螺纹连接,上壳体5的左右两侧下方均固接有长杆1,长杆1的底部均固接有底座,这样设计可以使该装置更加稳定,上壳体5的内腔设有圆杆8,圆杆8的外壁固接有三个转齿9,上壳体5的左侧设有控料装置2,控料装置2包括齿轮201、第一电机202、齿条203、齿棒204、圆板205、宽板206、竖杆207、短杆208、横板209、直杆210、弹簧211和短块212,第一电机202的右侧预设的电机座与上壳体5的前端面左侧下方固定连接,第一电机202的型号为ECMA

E11320RS,第一电机202的输出端固接有齿轮201,第一电机202的输出轴与齿轮201为垂直设置,第一电机202开始工作时,第一电机202可以带动齿轮201转动,齿轮201的上方啮合连接有齿条203,
齿条203的右端固接有直杆210,直杆210的外壁右侧间隙配合有短块212,短块212的后端与上壳体5的前端面左侧上方固定连接,直杆210的外壁左侧间隙配合有弹簧211,弹簧211给予齿条203向右的力,弹簧211的左右两侧分别与齿条203的右端和短块212的左端固定连接,齿条203的上方啮合连接有齿棒204,齿棒204的前端面通过销轴与宽板206的前端面左侧转动连接,销轴使齿棒204受力时可以在宽板206的前端面左侧转动,宽板206的后端面右侧与上壳体5的前端面左侧上方固定连接,齿棒 204的后端固接有圆板205,圆板205的后端固接有竖杆207,竖杆207的前端面上方通过销轴与短杆208的前端面左侧转动连接,短杆208的前端面右侧通过销轴与横板20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自动控制配料量的反应釜,包括上壳体(5),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5)的顶部连通有进料口(4),所述上壳体(5)的外壁下方与下壳体(6)的外壁上方通过螺栓(7)螺纹连接,所述上壳体(5)的左右两侧下方均固接有长杆(1),所述上壳体(5)的内腔设有圆杆(8),所述圆杆(8)的外壁固接有三个转齿(9),所述上壳体(5)的左侧设有控料装置(2);所述控料装置(2)包括齿轮(201)、第一电机(202)、齿条(203)、齿棒(204)、圆板(205)、宽板(206)、竖杆(207)、短杆(208)、横板(209)、直杆(210)、弹簧(211)和短块(212);所述第一电机(202)的右侧预设的电机座与上壳体(5)的前端面左侧下方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机(202)的输出端固接有齿轮(201),所述齿轮(201)的上方啮合连接有齿条(203),所述齿条(203)的右端固接有直杆(210),所述直杆(210)的外壁右侧间隙配合有短块(212),所述短块(212)的后端与上壳体(5)的前端面左侧上方固定连接,所述直杆(210)的外壁左侧间隙配合有弹簧(211),所述弹簧(211)的左右两侧分别与齿条(203)的右端和短块(212)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齿条(203)的上方啮合连接有齿棒(204),所述齿棒(204)的前端面通过销轴与宽板(206)的前端面左侧转动连接,所述宽板(206)的后端面右侧与上壳体(5)的前端面左侧上方固定连接,所述齿棒(204)的后端固接有圆板(205),所述圆板(205)的后端固接有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雪茹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久安福新型保温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