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不锈钢管加工用往复自动式抛光设备及抛光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27273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09 21: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不锈钢管加工用往复自动式抛光设备及抛光方法,包括工作平台和不锈钢管本体,所述不锈钢管本体固定设置在工作平台上,所述不锈钢管本体外设置有抛光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中通过对现有抛光装置的结构进行改进,改进后的抛光装置采用组装式结构,这样可以实现不锈钢管的便捷安装,从而在实际的抛光过程中,既可以存在便捷操作的效果,同时,又可以提高抛光效率。抛光效率。抛光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不锈钢管加工用往复自动式抛光设备及抛光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抛光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不锈钢管加工用往复自动式抛光设备及抛光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不锈钢钢管是一种中空的长条圆形钢材,被广泛用于生活中的各个领域。不锈钢管分为有缝钢管和无缝钢管,其中无缝不锈钢管在成型并切断后需要使用不锈钢管抛光机对不锈钢管的表面进行研磨抛光处理,以使不锈钢管的表面光滑平整。为了对不锈钢管起到更好的抛光效果,现有的抛光刀片采用整体圆环式结构,该整体圆环式结构的设置,在放置不锈钢管时,存在不便安装的效果。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中提出了一种不锈钢管加工用往复自动式抛光设备及抛光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3](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适应现实需要,提供一种不锈钢管加工用往复自动式抛光设备及抛光方法,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4](2)技术方案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不锈钢管加工用往复自动式抛光设备,包括工作平台和不锈钢管本体,所述不锈钢管本体固定设置在工作平台上,所述不锈钢管本体外设置有抛光机构。
[0005]进一步地,所述抛光机构包括上弧形抛光板和导向支撑组件,所述上弧形抛光板设置在不锈钢管本体的正上方,所述导向支撑组件固定设置在上弧形抛光板的上端面上,且导向支撑组件的上端固定连接在气缸臂上,所述气缸臂的上端与驱动气缸的驱动端相连接,且驱动气缸固定设置在U型支撑架上,所述不锈钢管本体的正下方匹配设置有与上弧形抛光板相匹配的下弧形抛光板,且下弧形抛光板的下端面上固定连接有竖向杆,所述竖向杆固定设置在U型支撑架上,且U型支撑架的下端面上固定设置有滑动块,所述滑动块滑动设置在工作平台上开设的滑动槽内。
[0006]进一步地,所述导向支撑组件包括导向支撑杆、导向支撑筒和导向支撑弹簧,所述导向支撑杆活动插接在导向支撑筒内,所述导向支撑弹簧缠绕连接在导向支撑杆外,且导向支撑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导向支撑杆的侧壁上和导向支撑筒的外侧壁上。
[0007]进一步地,所述工作平台上设置有驱动机构,驱动机构的设置,用于驱动抛光机构发生往复运动,从而完成对不锈钢管本体往复的抛光。
[0008]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横向板和环形齿轮,所述横向板固定设置在U型支撑架的侧壁上,且横向板的自由端与环形齿轮相连接,所述环形齿轮的外侧壁上对称连接有两个横向滑板,且横向滑板活动插接在支撑滑环内,所述支撑滑环固定设置在工作平台的上端面上,所述环形齿轮内两组平行齿牙交替啮合有缺齿轮,且缺齿轮固定套设在转动杆
外,所述转动杆与驱动电机的驱动端相连接,且驱动电机通过L型固定杆固定设置在工作平台的上端面上。
[0009]进一步地,所述抛光机构内设置有控制机构,控制机构的设置,用于实现对驱动电机工作的自动控制,所述控制机构包括一号电极触片和二号电极触片,所述一号电极触片固定设置在上弧形抛光板上,且一号电极触片的正下方匹配设置有二号电极触片,所述二号电极触片固定设置在承托板一的上端面上,且承托板一固定设置在下弧形抛光板的侧壁上。
[0010]进一步地,所述抛光机构内设置有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限位杆和固定块,所述限位杆固定设置在固定块的侧壁上,且固定块的自由端固定连接在上弧形抛光板的侧壁上,所述下弧形抛光板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横档,且横档上开设有与限位杆相匹配的限位孔。
[0011]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机构内设置有防脱机构,所述防脱机构包括安装槽和抵触杆,所述安装槽开设在限位杆上,所述抵触杆活动插接在安装槽内,且抵触杆外缠绕连接有一号弹簧,所述一号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安装槽的侧壁上和抵触杆的侧壁上,所述限位杆上开设有移动槽,且移动槽与安装槽相连通,所述移动槽内活动对称设置有两个防脱杆,且防脱杆外缠绕连接有二号弹簧,所述二号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防脱杆的侧壁上和移动槽的 侧壁上,所述抵触杆的正上方设置有抵触板,且抵触板固定设置在承托板二的下端面上,所述承托板二固定套设在气缸臂外。
[0012]进一步地,所述防脱机构内设置有紧固机构,所述紧固机构包括移动板和支撑板,所述移动板活动设置在移动槽内,且移动板的侧壁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自由端活动插接在防脱杆上开设的支撑槽内,且支撑板的侧壁固定连接有三号弹簧,所述三号弹簧的自由端固定连接在支撑槽的侧壁上,所述支撑板的上端面上铰接有推拉杆,且推拉杆的自由端铰接在抵触柱的下端上,所述抵触柱活动插接在防脱杆上,且抵触柱外缠绕连接有四号弹簧,所述四号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抵触柱的侧壁上和支撑槽的顶壁上。
[0013]进一步地,包括如下过程:将不锈钢管本体固定在工作平台上;接着对抛光机构进行操作,使得抛光机构运动到不锈钢管本体的抛光位置;抛光机构在运动的过程中,会触动控制机构,并通过控制机构实现对驱动机构实现控制,从而通过驱动机构驱动抛光机构发生循环往复运动,进而实现对不锈钢管本体的往复抛光;抛光机构内部结构进行运动时,会通过限位机构实现限位作用,确保上弧形抛光板和下弧形抛光板,能够运动抛光位置;同时,上弧形抛光板和下弧形抛光板运动的过程中,会驱动防脱机构发生运动,通过防脱机构可以将限位杆锁定在限位孔内;随着防脱机构的运动,会推动紧固机构运动,通过 紧固机构的抵触作用,可以将限位杆更加牢固的锁定在限位孔内。
[0014](3)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中通过对现有抛光装置的结构进行改进,改进后的抛光装置采用组装式结构,这样可以实现不锈钢管的便捷安装,从而在实际的抛光过程中,既可以存在便捷操作的
效果,同时,又可以提高抛光效率。
[0015]本专利技术中在不锈钢管本体外增设了抛光机构,抛光机构的设置,可实现调节作用,具体地,上弧形抛光板和下弧形抛光板的分离,可实现不锈钢管本体的便捷安装,上弧形抛光板和下弧形抛光板的组合,可用于不锈钢管本体的抛光。
[0016]本专利技术中在抛光机构上增设了驱动机构,驱动机构的设置,可驱动抛光机构做循环往复运动,通过抛光机构的运动过程,可以对不锈钢管本体做循环往复的抛光效果。
[0017]本专利技术中增设了控制机构,控制机构的设置,用于串联电路的连通,具体地,上弧形抛光板和下弧形抛光板的组合的过程中,可触动控制机构完成串联电路的接通,使得驱动机构发生运动,这样既可以降低设备的操作难度,同时,又可以提高设备的高效率性能。
[0018]上弧形抛光板和下弧形抛光板在相向组合的过程中,为了保证上弧形抛光板和下弧形抛光板运动到相匹配的抛光位置,本专利技术中增设了限位机构,限位机构的设置,通过限位插接可以将上弧形抛光板和下弧形抛光板运动到准确位置。
[0019]在上弧形抛光板和下弧形抛光板组合抛光的过程中,为了防止上弧形抛光板和下弧形抛光板在固体颗粒的抵触下发生分离,本专利技术中增设了防脱机构,防脱机构的设置,通过卡接作用可以将限位杆锁定在限位孔内。
[0020]本专利技术中增设了紧固机构,紧固机构的设置,用于辅助防脱机构实现限位杆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不锈钢管加工用往复自动式抛光设备,包括工作平台(1)和不锈钢管本体(2),所述不锈钢管本体(2)固定设置在工作平台(1)上,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锈钢管本体(2)外设置有抛光机构(3);所述抛光机构(3)包括上弧形抛光板(31)和导向支撑组件(32),所述上弧形抛光板(31)设置在不锈钢管本体(2)的正上方,所述导向支撑组件(32)固定设置在上弧形抛光板(31)的上端面上,且导向支撑组件(32)的上端固定连接在气缸臂(33)上,所述气缸臂(33)的上端与驱动气缸(34)的驱动端相连接,且驱动气缸(34)固定设置在U型支撑架(35)上,所述不锈钢管本体(2)的正下方匹配设置有与上弧形抛光板(31)相匹配的下弧形抛光板(37),且下弧形抛光板(37)的下端面上固定连接有竖向杆(36),所述竖向杆(36)固定设置在U型支撑架(35)上,且U型支撑架(35)的下端面上固定设置有滑动块(38),所述滑动块(38)滑动设置在工作平台(1)上开设的滑动槽(39)内;所述工作平台(1)上设置有驱动机构(4),驱动机构(4)的设置,用于驱动抛光机构(3)发生往复运动,从而完成对不锈钢管本体(2)往复的抛光;所述驱动机构(4)包括横向板(41)和环形齿轮(42),所述横向板(41)固定设置在U型支撑架(35)的侧壁上,且横向板(41)的自由端与环形齿轮(42)相连接,所述环形齿轮(42)的外侧壁上对称连接有两个横向滑板(43),且横向滑板(43)活动插接在支撑滑环(44)内,所述支撑滑环(44)固定设置在工作平台(1)的上端面上,所述环形齿轮(42)内两组平行齿牙交替啮合有缺齿轮(45),且缺齿轮(45)固定套设在转动杆(46)外,所述转动杆(46)与驱动电机(47)的驱动端相连接,且驱动电机(47)通过L型固定杆(48)固定设置在工作平台(1)的上端面上;所述抛光机构(3)内设置有控制机构(5),控制机构(5)的设置,用于实现对驱动电机(47)工作的自动控制,所述控制机构(5)包括一号电极触片(51)和二号电极触片(52),所述一号电极触片(51)固定设置在上弧形抛光板(31)上,且一号电极触片(51)的正下方匹配设置有二号电极触片(52),所述二号电极触片(52)固定设置在承托板一(53)的上端面上,且承托板一(53)固定设置在下弧形抛光板(37)的侧壁上;所述抛光机构(3)内设置有限位机构(6),所述限位机构(6)包括限位杆(61)和固定块(62),所述限位杆(61)固定设置在固定块(62)的侧壁上,且固定块(62)的自由端固定连接在上弧形抛光板(31)的侧壁上,所述下弧形抛光板(37)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横档(63),且横档(63)上开设有与限位杆(61)相匹配的限位孔(64);所述限位机构(6)内设置有防脱机构(7),所述防脱机构(7)包括安装槽(71)和抵触杆(72),所述安装槽(71)开设在限位杆(61)上,所述抵触杆(72)活动插接在安装槽(71)内,且抵触杆(72)外缠绕连接有一号弹簧(73),所述一号弹簧(73)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安装槽(71)的侧壁上和抵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桂清李丽娟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市吉腾鼓风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