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性共聚聚酯树脂及其水分散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264620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09 21: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在分子链末端以外具有反应性官能团,且与环氧树脂、异氰酸酯化合物等固化剂的反应性优异,且保存稳定性优异的可形成不含有机溶剂、乳化剂的水分散体的高分子量改性共聚聚酯树脂。一种改性共聚聚酯树脂(B),其具有在共聚聚酯树脂(A)的侧链上加成有不饱和多元羧酸的结构,作为所述共聚聚酯树脂(A)的共聚成分包含:选自x成分)具有脂环族结构的共聚成分;y成分)具有6个以上的连续的亚甲基的共聚成分;及z成分)具有叔碳的分子量超过100的非环状脂肪族系共聚成分中的1种以上。非环状脂肪族系共聚成分中的1种以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改性共聚聚酯树脂及其水分散体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适用于涂料、粘接剂、涂敷剂等用途的改性共聚聚酯树脂及其水分散体。

技术介绍

[0002]聚酯树脂的力学特性、耐热性优异,通过选择构成的原料单体,可以赋予多种物性,因此用于涂料、粘接剂、涂敷剂或成形品等。但是,聚酯树脂对化学反应有贡献的官能团一般而言仅为聚合物末端的羟基、羧基,因此,已知一种出于增加亲水性基团目的的具有支链分子链的聚酯树脂,其有助于提高与固化剂的反应性、或用于水系化的乳化分散。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通过支链结构而提高末端羧基浓度,且长期保存稳定性优异的聚酯树脂的水分散体;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通过支链结构使分子末端的羟基浓度提高,且与固化剂之间的反应性优异的聚酯树脂的水分散体;专利文献3中记载了,仅在分子末端导入支链结构,提高羧基浓度,从而与固化剂富有反应性的涂料用聚酯树脂。另外,专利文献4中提出了如下方法,不依赖支链结构,将聚甘油那样的具有大量羟基的低聚化合物加入到聚合后为熔融状态的直链聚酯树脂中,通过解聚反应共聚。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
[0003]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4968993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表2003

531258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特公昭62

32229号公报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平9

136948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
[0004]但是,上述专利文献1、2中记载的聚酯树脂由于在聚合物分子链中导入支链结构,因此在聚合时发生凝胶化的风险增高,无法得到高分子量的聚酯树脂。另外,对于上述专利文献3中记载的聚酯树脂,高分子量聚合物时末端基浓度必然会减少,故仅在分子末端导入支链结构,无法充分地提高末端基浓度。并且专利文献4记载的聚酯树脂中,由于进行解聚反应,因此解聚反应无法避免分子量降低,另外,不易将降低后的分子量控制在规定的范围。
[0005]本专利技术是针对现有技术的问题而提出的。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与固化剂的反应性优异、可以高分子量化、并且制备得到水分散体时的保存稳定性良好的改性共聚聚酯树脂及含有改性共聚聚酯树脂的水分散体。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
[0006]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人进行了深入研究的结果发现,通过以下所示的手段,可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完成本专利技术。即本专利技术包含以下构成。
[0007]一种改性共聚聚酯树脂(B),其具有在共聚聚酯树脂(A)的侧链上加成有不饱和多元羧酸的结构,作为上述共聚聚酯树脂(A)的共聚成分,包含选自下述成分中的1种以上:x成分)具有脂环族结构的共聚成分;y成分)具有6个以上的连续的亚甲基的共聚成分;及z成分)具有叔碳的分子量超过100的非环状脂肪族系共聚成分。
[0008]上述不饱和多元羧酸优选为马来酸、衣康酸或它们的酸酐,上述共聚聚酯树脂(A)的酸值优选为200eq/ton以下。
[0009]一种水分散体,其含有上述改性共聚聚酯树脂(B)。专利技术的效果
[0010]就本专利技术的改性共聚聚酯树脂而言,由于含有具有特定结构的共聚单体成分:x成分)、y成分)、z成分),因此可以高效的进行基于有机过氧化物催化剂的不饱和多元羧酸的自由基加成反应,作为结果,具有与各种固化剂的反应性优异的功能。并且可以利用侧链上加成的羧基(不饱和羧酸),可制备水性分散体,保存稳定性良好。该加成反应不会发生随着加成反应而产生的聚合物链部分开裂反应,也不需要如向聚酯树脂导入亲水性极性基团的现有技术那样,使支链型共聚单体成分大量共聚,因此可以得到高分子量的改性共聚聚酯树脂。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以下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0012]<共聚聚酯树脂(A)>本专利技术中使用的共聚聚酯树脂(A),作为共聚成分含有:选自x成分)具有脂环族结构的共聚成分、y成分)具有6个以上的连续的亚甲基共聚成分及z成分)具有叔碳的分子量超过100的非环状脂肪族系共聚成分中的1种以上;优选含有:选自x成分)具有脂环族结构的共聚成分、y成分)具有6个以上的连续的亚甲基的共聚成分及z成分)具有叔碳的分子量超过100的非环状脂肪族系共聚成分中的2种以上。
[0013]<x成分)具有脂环族结构的共聚成分>x成分是具有脂环族结构的共聚成分(以下,也简称为x成分)。x成分的导入通过使如下的具有脂环族结构的单体原料进行共聚而实现。作为x成分,例如,可列举1,2

环己烷二羧酸、1,3

环己烷二羧酸、1,4

环己烷二羧酸、六氢邻苯二甲酸酐、4

甲基六氢邻苯二甲酸酐、4

环己烯

1,2

二羧酸等二元酸原料;1,3

双(羟基甲基)环己烷、1,4

双(羟基甲基)环己烷、1,4

双(羟基乙基)环己烷、1,4

双(羟基丙基)环己烷、1,4

双(羟基甲氧基)环己烷、1,4

双(羟基乙氧基)环己烷、2,2

双(4

羟基甲氧基环己基)丙烷、2,2

双(4

羟基乙氧基环己基)丙烷、双(4

羟基环己基)甲烷、2,2

双(4

羟基环己基)丙烷、3(4),8(9)

三环[5.2.1.0
2,6
]癸二甲醇等二醇原料。这些具有脂环族结构的单体原料中,就二元酸原料而言,优选1,4

环己烷二羧酸、六氢邻苯二甲酸酐或4

甲基六氢邻苯二甲酸酐,在具有脂环族结构的二醇原料中,从通用性和共聚反应性方面出发,优选1,4

双(羟基甲基)环己烷。它们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组合使用2种以上。
[0014]<y成分)具有6个以上的连续的亚甲基的共聚成分>y成分是具有6个以上的连续的亚甲基的共聚成分(以下,也简称为y成分)。连续的
亚甲基的数量只要为6个以上即可,可以是7个以上,也可以是8个以上。上限优选为20个以下,更优选为15个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0个以下。作为y成分,优选不具有叔碳、脂环族结构。作为y成分,可列举辛二酸、壬二酸、癸二酸、十二烷二酸等二元酸酸;1,6

己二醇、1,7

庚二醇、1,8

辛二醇、1,9

壬二醇、1,10

癸二醇、1,11

十一烷二醇、1,12

十二烷二醇等二醇类,但其中从通用性出发优选癸二酸和1,6

己二醇。它们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组合使用两种以上。
[0015]<z成分)具有叔碳的分子量超过100的非环状脂肪族系共聚成分>z成分是具有叔碳的分子量超过100的非环状脂肪族系共聚成分(以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改性共聚聚酯树脂(B),其具有在共聚聚酯树脂(A)的侧链上加成有不饱和多元羧酸的结构,作为所述共聚聚酯树脂(A)的共聚成分,包含选自下述成分中的1种以上:x成分)具有脂环族结构的共聚成分;y成分)具有6个以上的连续的亚甲基的共聚成分;及z成分)具有叔碳的分子量超过100的非环状脂肪族系共聚成分。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木津本博俊柏原健二山根辽平
申请(专利权)人:东洋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