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锈钢管打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26380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09 21: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不锈钢管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不锈钢管打磨装置。本不锈钢管打磨装置包括:工作台;固定夹持机构;活动夹持机构,可在工作台上水平移动;电机,与固定夹持机构连接;至少一打磨机构,设置在工作台位于活动夹持机构一侧,以套设于不锈钢管外表面;移动机构,设置在工作台上。本不锈钢管打磨装置,通过固定夹持机构和活动夹持机构夹持不锈钢管,经电机带动不锈钢管旋转,经移动机构带动打磨机构沿不锈钢管长度方向水平移动,实现打磨机构对不锈钢管外表面打磨。打磨机构单次水平移动即可实现对不锈钢管外表面全部区域打磨,无需反复多次调整打磨机构的起点进行多次打磨,简化打磨操作,提高工作效率,打磨加工完全充分。全充分。全充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不锈钢管打磨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不锈钢管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不锈钢管打磨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现有的不锈钢管打磨机是通过夹具夹持待打磨加工的不锈钢管旋转,并由设置在不锈钢管一侧的打磨装置在不锈钢管旋转的状态下沿不锈钢管长度方向水平移动,从而实现对该不锈钢管的表面进行打磨,以去除不锈钢管表面的铁锈污物等。但这种不锈钢管打磨机在实际打磨过程中,打磨装置的单次水平移动在不锈钢管表面的打磨轨迹呈螺旋线状,导致打磨装置在单次水平移动过程中会存在螺旋线以外的打磨空白区未被打磨处理,需要反复多次地调整打磨装置的起点进行多次往复地打磨才能实现对不锈钢管外表面的全部区域进行打磨;完成打磨工序时间较长,需要反复多次调节控制打磨装置的位置,打磨操作过于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锈钢管打磨装置,解决以往的不锈钢管打磨装置需要反复多次地调整打磨装置的起点进行多次往复地打磨的技术问题。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不锈钢管打磨装置,包括:
[0005]工作台;
[0006]固定夹持机构,以夹持固定不锈钢管的一端;
[0007]活动夹持机构,可在工作台上水平移动,以调节与固定夹持机构的间距夹持固定不锈钢管的另一端;
[0008]电机,与固定夹持机构连接,以使固定夹持机构和活动夹持机构带动不锈钢管旋转;
[0009]至少一打磨机构,设置在工作台位于活动夹持机构的一侧,以套设于不锈钢管的外表面;
[0010]移动机构,设置在工作台上,以牵动打磨机构沿不锈钢管的长度方向水平移动,从而实现打磨机构对不锈钢管的外表面进行打磨。
[0011]进一步,所述打磨机构分为第一打磨子机构、第二打磨子机构和第三打磨子机构;
[0012]所述第二打磨子机构位于第一打磨子机构和第三打磨子机构之间,且第二打磨子机构分别与第一打磨子机构和第三打磨子机构的间距相等;
[0013]所述移动机构分别与第一打磨子机构、第二打磨子机构和第三打磨子机构连接,适于带动第一打磨子机构、第二打磨子机构和第三打磨子机构同步沿不锈钢管的长度方向水平移动,从而实现第一打磨子机构、第二打磨子机构和第三打磨子机构同步对不锈钢管的外表面进行打磨;
[0014]当所述移动机构处于初始位置时,所述第一打磨子机构与固定夹持机构接触连接;
[0015]当所述移动机构处于终结位置时,所述第一打磨子机构移动至第二打磨子机构的初始位置处,第二打磨子机构移动至第三打磨子机构的初始位置处,第三打磨子机构与活动夹持机构接触连接。
[0016]进一步,所述第一打磨子机构包括两片砂纸层,相铰接的两片箍板,设置在对应箍板远离铰接端的一端的翼板,以及紧固两翼板的紧固件;
[0017]各所述砂纸层分别设置在对应箍板的内表面,以套设在不锈钢管的外表面;
[0018]所述移动机构与一箍板连接,适于带动箍板沿不锈钢管的长度方向水平移动,从而实现打磨机构对不锈钢管的外表面进行打磨;
[0019]所述第二打磨子机构和第三打磨子机构的结构均与第一打磨子机构的结构相同。
[0020]进一步,所述移动机构包括连接杆、牵引杆和油缸;其中
[0021]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打磨机构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与牵引杆连接;
[0022]所述油缸设置在工作台位于活动夹持机构的一侧,与牵引杆连接,以带动牵引杆水平移动,从而使连接杆带动打磨机构沿不锈钢管的长度方向水平移动打磨不锈钢管。
[0023]进一步,所述牵引杆设置有至少一根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下端滑动设置在工作台上。
[0024]进一步,所述支撑杆的下端设置有滑轮。
[0025]进一步,所述工作台设置有适于支撑杆滑移的导槽。
[0026]进一步,所述固定夹持机构包括安装套,两个支撑块,两个挤压块,两个张紧块,至少两根第一弹簧,以及至少一根第二弹簧;
[0027]所述安装套设置在电机的输出端;
[0028]两所述支撑块对向设置在安装套的空腔内,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与安装套的内壁连接,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与对应的支撑块连接;
[0029]所述第二弹簧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支撑块的内壁连接;
[0030]两所述张紧块分别设置在对应的支撑块的外壁上,以经第二弹簧撑起抵接不锈钢管的内壁;
[0031]所述挤压块设置在对应的支撑块的外壁位于张紧块与安装套之间的位置处。
[0032]进一步,所述活动夹持机构包括套筒,支撑架,锁紧螺栓,以及夹持组件;
[0033]所述工作台设置有滑槽;
[0034]所述支撑架的下端滑动设置在滑槽内,所述支撑架的上端与套筒连接;
[0035]所述锁紧螺栓适于将支撑架紧固在工作台上;
[0036]所述夹持组件的结构与固定夹持机构的结构相同,且转动设置在套筒内,以夹持固定不锈钢管的一端。
[003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不锈钢管打磨装置,通过固定夹持机构和活动夹持机构相配合夹持固定不锈钢管,后经电机带动不锈钢管旋转,随后经由移动机构带动打磨机构沿不锈钢管的长度方向水平移动,从而实现打磨机构对不锈钢管的外表面进行打磨。打磨机构单次水平移动即可实现对不锈钢管外表面的全部区域进行打磨处理,无需反复多次地调整打磨机构的起点进行多次往复地打磨,简化打磨操作,提高打磨工作效率,打磨无死角,避免打磨空白区的产生,打磨加工完全充分。
[0038]本技术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
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技术而了解。
[0039]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004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41]图1是本技术的不锈钢管打磨装置的优选实施例的俯视图;
[0042]图2是本技术的不锈钢管打磨装置的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43]图3是本技术的打磨机构的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44]图4是本技术的固定夹持机构的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45]图5是本技术的活动夹持机构的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46]图中:
[0047]工作台1;
[0048]固定夹持机构2、安装套21、支撑块22、挤压块23、张紧块24、第一弹簧25、第二弹簧26;
[0049]活动夹持机构3、套筒31、支撑架32、锁紧螺栓33、夹持组件34;
[005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不锈钢管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固定夹持机构,以夹持固定不锈钢管的一端;活动夹持机构,可在工作台上水平移动,以调节与固定夹持机构的间距夹持固定不锈钢管的另一端;电机,与固定夹持机构连接,以使固定夹持机构和活动夹持机构带动不锈钢管旋转;至少一打磨机构,设置在工作台位于活动夹持机构的一侧,以套设于不锈钢管的外表面;移动机构,设置在工作台上,以牵动打磨机构沿不锈钢管的长度方向水平移动,从而实现打磨机构对不锈钢管的外表面进行打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锈钢管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打磨机构分为第一打磨子机构、第二打磨子机构和第三打磨子机构;所述第二打磨子机构位于第一打磨子机构和第三打磨子机构之间,且第二打磨子机构分别与第一打磨子机构和第三打磨子机构的间距相等;所述移动机构分别与第一打磨子机构、第二打磨子机构和第三打磨子机构连接,适于带动第一打磨子机构、第二打磨子机构和第三打磨子机构同步沿不锈钢管的长度方向水平移动,从而实现第一打磨子机构、第二打磨子机构和第三打磨子机构同步对不锈钢管的外表面进行打磨;当所述移动机构处于初始位置时,所述第一打磨子机构与固定夹持机构接触连接;当所述移动机构处于终结位置时,所述第一打磨子机构移动至第二打磨子机构的初始位置处,第二打磨子机构移动至第三打磨子机构的初始位置处,第三打磨子机构与活动夹持机构接触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不锈钢管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打磨子机构包括两片砂纸层,相铰接的两片箍板,设置在对应箍板远离铰接端的一端的翼板,以及紧固两翼板的紧固件;各所述砂纸层分别设置在对应箍板的内表面,以套设在不锈钢管的外表面;所述移动机构与一箍板连接,适于带动箍板沿不锈钢管的长度方向水平移动,从而实现打磨机构对不锈钢管的外表面进行打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俊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腾飞特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