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用混合动力驱动系统及具有其的汽车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252028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09 20: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用混合动力驱动系统及具有其的汽车,包括:发动机、第一电机、传动机构、差速器和第二电机,发动机连接输入轴;第一电机的转子固定连接有第一输出轴,第一输出轴和输入轴平行布置,且第一输出轴和输入轴传动连接;传动机构与第一输出轴可选择地连接;差速器连接有传动系统输出轴,传动系统输出轴与第一输出轴平行布置,差速器与传动机构连接,使第一输出轴通过传动机构和差速器与传动系统输出轴传动连接;第二电机的转子固定连接有第二输出轴,第二输出轴和第一输出轴平行布置,第二输出轴与传动机构连接,使第二输出轴通过传动机构和差速器与传动系统输出轴传动连接。通过共用传动机构减少零部件的布置,使混合动力驱动系统更加紧凑。使混合动力驱动系统更加紧凑。使混合动力驱动系统更加紧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用混合动力驱动系统及具有其的汽车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动力装置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汽车用混合动力驱动系统及具有其的汽车。

技术介绍

[0002]混合动力车型由两个或者多个能同时运转的单个驱动系统联合组成的车辆。现有的混合动力汽车通常指油电混合动力汽车,即,通过混合动力系统的发动机消耗燃油进行驱动或者发电,电机消耗动力电池的电能或发动机所发电能的方式为汽车提供动力支持。目前,混合动力车型的动力传动系统结构复杂且集成度较低,采用的换挡问题需要提升电机扭矩,进而造成混合动力车型专用的变速箱结构体积较大,导致前舱布置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上述问题的至少一个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汽车用混合动力驱动系统,包括:发动机,所述发动机连接有输入轴;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转子固定连接有第一输出轴,所述第一输出轴和所述输入轴平行布置,且所述第一输出轴和所述输入轴传动连接;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与所述第一输出轴可选择地连接;差速器,所述差速器连接有传动系统输出轴,所述传动系统输出轴与所述第一输出轴平行布置,所述差速器与所述传动机构连接,使所述第一输出轴通过所述传动机构和所述差速器与所述传动系统输出轴传动连接;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转子固定连接有第二输出轴,所述第二输出轴和所述第一输出轴平行布置,所述第二输出轴与所述传动机构连接,使所述第二输出轴通过所述传动机构和所述差速器与所述传动系统输出轴传动连接。
[0004]优选地,还包括离合器,离合器主动端与所述第一输出轴固定连接,离合器从动端与所述传动机构固定连接,所述传动机构与所述第一输出轴通过所述离合器可选择地连接。
[0005]优选地,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第三输出轴、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三齿轮、第四输出轴、第四齿轮和第五齿轮,其中,所述第一齿轮套接在所述第三输出轴上,所述第二齿轮和所述第一齿轮啮合,所述第二齿轮和所述输入轴共轴布置,所述第三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啮合,所述第三齿轮和所述第四齿轮共轴布置,所述第四输出轴布置在所述第三齿轮和所述第四齿轮的轴心处,所述第五齿轮和所述第四齿轮啮合,所述第五齿轮和所述差速器传动连接,且所述第五齿轮和所述传动系统输出轴共轴布置。
[0006]优选地,所述第二输出轴上套接有第六齿轮,所述第六齿轮和所述第二输出轴传动连接,且所述第六齿轮与所述第三齿轮啮合。
[0007]优选地,所述第一电机和所述第二电机电连接。
[0008]优选地,所述发动机和所述输入轴之间布置有减震器。
[0009]优选地,所述输入轴上套接有第七齿轮,所述第一输出轴的端部套接有第八齿轮,所述第七齿轮和所述第八齿轮啮合,使所述第一输出轴和所述输入轴传动连接。
[0010]优选地,所述第二齿轮的轴心套接有第五输出轴,所述第五输出轴与所述输入轴共线。
[0011]优选地,所述第一电机和所述第二电机电连接。
[0012]本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汽车,所述汽车包括如前所述任意一种汽车用混合动力驱动系统。
[0013]本技术实施例的混合动力驱动系统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4](1)本技术实施例的混合动力驱动系统通过第一电机和发动机组成的燃油动力源以及第二电机作为电能动力源共用传动结构,以实现和传动系统输出轴的驱动连接,从而减少零部件的布置,缩小混合动力驱动系统的体积。
[0015](2)通过将离合器布置在第一电机和传动机构的连接处,充分利用第一电机绕组之间的空间,提高空间利用率,减小混合动力驱动系统的体积;通过第二齿轮与输入轴套接,使第二齿轮和第七齿轮共轴布置,避免布置转轴以固定第二齿轮,减少零件布置,缩小混合动力驱动系统的体积。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上述及其他目的、特征、优点和功能,可以参考附图中所示的实施方式。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代相同的部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附图旨在示意性地阐明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范围没有任何限制作用,图中各个部件并非按比例绘制。
[0017]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混合动力驱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的混合动力驱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19]附图标记说明:
[0020]10、发动机;11、输入轴;12、第七齿轮;13、第八齿轮;20、第一电机;21、第一输出轴;30、传动机构;31、第三输出轴;32、第一齿轮;33、第二齿轮;34、第三齿轮;35、第四输出轴;36、第四齿轮;37、第五齿轮;38、第五输出轴;40、差速器;41、传动系统输出轴;50、第二电机;51、第二输出轴;52、第六齿轮;61、离合器主动端;62、离合器从动端;70、减震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示范性实施例做出说明,其中包括本公开实施例的各种细节以助于理解,应当将它们认为仅仅是示范性的。因此,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可以对这里描述的实施例做出各种改变和修改,而不会背离本公开的范围和精神。同样,为了清楚和简明,以下的描述中省略了对公知功能和结构的描述。
[0022]在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包括”及其变形表示开放性包括,即“包括但不限于”。除非特别申明,术语“或”表示“和/或”。术语“基于”表示“至少部分地基于”。术语“一个示例实施例”和“一个实施例”表示“至少一个示例实施例”。术语“另一实施例”表示“至少一个另外的实施例”。术语“第一”、“第二”等等可以指代不同的或相同的对象。下文还可能包括其他明确的和隐含的定义。
[0023]为了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以及其他潜在问题中的一个或者多个,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汽车用混合动力驱动系统,包括:发动机10、第一电机20、传动机构30、
差速器40和第二电机50,发动机10连接有输入轴11;第一电机20的转子固定连接有第一输出轴21,第一输出轴21和输入轴11平行布置,且第一输出轴21和输入轴11传动连接;传动机构30与第一输出轴21可选择地连接;差速器40,差速器40连接有传动系统输出轴41,传动系统输出轴41与第一输出轴21平行布置,差速器40与传动机构30连接,使第一输出轴21通过传动机构30和差速器40与传动系统输出轴41传动连接;第二电机50的转子固定连接有第二输出轴51,第二输出轴51和第一输出轴21平行布置,第二输出轴51与传动机构30连接,使第二输出轴51通过传动机构30和差速器40与传动系统输出轴41传动连接。
[0024]具体地,如图1所示,发动机10和第一电机20驱动连接,输入轴11和第一输出轴21传动连接。本实施例中,第一电机20采用直流电机,第一电机20与储能电池连接,发动机10启动时,第一电机20将储能电池供给的电能转换成第一输出轴21的转动机械能,并通过连接的传动组件使输入轴11转动以启动发动机10。发电模式时,发动机10输出动力,驱动输入轴11转动,并进一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用混合动力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动机(10),所述发动机(10)连接有输入轴(11);第一电机(20),所述第一电机(20)的转子固定连接有第一输出轴(21),所述第一输出轴(21)和所述输入轴(11)平行布置,且所述第一输出轴(21)和所述输入轴(11)传动连接;传动机构(30),所述传动机构(30)与所述第一输出轴(21)可选择地连接;差速器(40),所述差速器(40)连接有传动系统输出轴(41),所述传动系统输出轴(41)与所述第一输出轴(21)平行布置,所述差速器(40)与所述传动机构(30)连接,使所述第一输出轴(21)通过所述传动机构(30)和所述差速器(40)与所述传动系统输出轴(41)传动连接;第二电机(50),所述第二电机(50)的转子固定连接有第二输出轴(51),所述第二输出轴(51)和所述第一输出轴(21)平行布置,所述第二输出轴(51)与所述传动机构(30)连接,使所述第二输出轴(51)通过所述传动机构(30)和所述差速器(40)与所述传动系统输出轴(41)传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离合器,离合器主动端(61)与所述第一输出轴(21)固定连接,离合器从动端(62)与所述传动机构(30)固定连接,所述传动机构(30)与所述第一输出轴(21)通过所述离合器可选择地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30)包括第三输出轴(31)、第一齿轮(32)、第二齿轮(33)、第三齿轮(34)、第四输出轴(35)、第四齿轮(36)和第五齿轮(37),其中,所述第一齿轮(32)套接在所述第三输出轴(31)上,所述第二齿轮(33)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强刘永明
申请(专利权)人: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