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凹版印刷机墨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250385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09 20: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凹版印刷机组件,目的是提供一种凹版印刷机墨槽,解决目前凹版印刷机印制高粘度油墨时,印版高速旋转后把大量油墨带到墨槽刮刀后,受印版运转带墨影响,油墨同时无法及时回流,同时印版速度越快,该现象越严重,造成进墨位液面低,印版浸墨少,严重影响印刷质量及生产效率。技术方案是:改造原有墨槽,印版及原墨槽之间增加托盘,减少印版高速运转所带走的油墨量,同时可增加一部分不受印版旋转影响的回墨空间,多余的油墨则会回流到回墨通道,不会大量溢出,保证油墨能够及时回流补充,使得供墨充足,提高印刷质量与生产效率。效率。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凹版印刷机墨槽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凹版印刷机组件,具体涉及一种凹版印刷机墨槽。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的凹版印刷机,其在工作过程中转动的印版下半部分浸在墨槽的油墨中,不断地带走油墨,所以在工作过程中必须不时地往墨槽中添加油墨。目前常规的墨槽结构印制高粘度油墨时,印版高速旋转后把大量油墨带到墨槽刮刀之后,造成油墨向后渗漏,污染严重,清理困难,同时油墨受到印版离心力带墨作用的影响,在墨槽内无法向进墨位回流,供墨速度远低于印版带走油墨,造成进墨位液面低,印版浸墨少,严重影响印刷质量以及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凹版印刷机墨槽,使得墨槽内油墨不受印版高速运转影响顺利回流,增加印版浸墨量,提高印刷质量及生产效率。
[0004]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5]一种凹版印刷机墨槽,包括主墨槽、连接主墨槽的回墨槽、可旋转设置于主墨槽上的印版以及对应印版的刮墨刀,所述主墨槽在背离刮墨刀的一端设有供墨管,所述主墨槽与印版之间设有托盘,所述托盘与印版之间形成供墨通道,所述托盘与主墨槽之间形成不受印版旋转影响的回墨通道,使得印版在旋转过程中油墨能够及时回流,不会大量向后及两侧溢出,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0006]具体地,所述托盘为弧形托盘,并与印版同心设置,所述主墨槽为弧形墨槽,并与印版同心设置,使得进墨回墨过程更加的顺滑流畅,且速度稳定。
[0007]具体地,所述托盘靠近供墨管处的一端设置有回墨进墨口,保证回流到回墨通道里的油墨再次流入供墨通道充分利用。
[0008]具体地,所述回墨进墨口为栅格状开口,且在竖直投影面上,上下两层的栅格板具有相重合的区域,从而改变油墨的冲击力,合理控制流量,以及减少印版旋转对回墨补充影响,能够保证出墨口端油墨顺利回流至墨槽,避免造成印版浸墨少。
[0009]具体地,所述托盘下方与主墨槽通过所述焊接双柱支撑连接。
[0010]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结构简约,解决了常规墨槽结构印制高粘度油墨时,印版高速旋转后把大量油墨带到墨槽刮刀之后,造成油墨向后渗漏,油墨无法回流的问题,使得印版在旋转过程中油墨能够及时回流,增加印版浸墨量,提高印刷质量及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本技术左视图;
[0012]图2是本技术前视内部结构图;
[0013]图3是本技术俯视图。
[0014]附图标注:1刮墨刀、2印版、3供墨管、4主墨槽、5回墨槽、6托盘、7回墨进墨口、8供墨通道、9回墨通道、10焊接双柱。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技术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技术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技术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
[0016]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17]参阅图1所示,是本技术左视图,如图2所示,是本技术前视内部结构图,如图3所示,是本技术俯视图。本技术提供一种凹版印刷机墨槽,包括主墨槽4、连接主墨槽4的回墨槽5、可旋转设置于主墨槽4上的印版2以及对应印版2的刮墨刀1,所述主墨槽4在背离刮墨刀1的一端设有供墨管3,具体的,印版2的两端通过轴承可旋转的设置在主墨槽4上,刮墨刀1用于将印版2上的多余油墨刮除,以方便印版2进行印刷操作。具体的,回墨槽5连接主墨槽4的溢流口,能够及时回收经主墨槽4溢出的油墨,然后再传输至油墨桶(图中未示出)存储,油墨桶内的油墨再经供墨管3流入主墨槽4。
[0018]所述主墨槽4与印版2之间设有托盘6,所述托盘6与印版2之间形成供墨通道8,所述托盘6与主墨槽4之间形成不受印版旋转影响的回墨通道9,当印制高粘度油墨时,油墨先是在供墨管3作用下流进供墨通道8,然后在印版2高速旋转的带动下把油墨带到墨槽刮刀1后供印刷使用,被墨槽刮刀1刮下的多余油墨则会回流到回墨通道9,保证油墨能够及时回流补充,使得供墨充足,提高印刷质量与生产效率。
[0019]作为优选的,所述托盘6为弧形托盘,并与印版2同心设置,使得供墨通道8为一个等宽的通道,如此,可以使供墨更为均匀、流畅。同时,所述主墨槽4为弧形墨槽,并与印版2同心设置,使得回墨通道9也形成一个等宽的通道,使得回墨过程更加的顺滑流畅。当然的,在其它实施例中,托盘6和/或主墨槽4的形状也可以不局限于弧形结构,如可以采用方形或梯形等,也能够很好的实现供墨和回墨,只是油墨的传递效果、传递效率等可能会较差。
[0020]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托盘6靠近供墨管3一侧设有回墨进墨口7,如此设置,回墨通道9的油墨比较充足的情况下通过回墨进墨口7回流至供墨通道8,能够更及时的进行补充。
[0021]再具体的,所述回墨进墨口7为栅格状开口,同一个开口由上下左右四个栅格板构成,且在竖直投影面上(即在俯视状态下),上下层的栅格板具有相重合的区域,如此,在竖直投影面上能够将回墨进墨口7完全遮住,以保证回墨通道9的油墨不受印版旋转离心力影响,经回墨进墨口7顺利回流至供墨通道8。
[0022]当然的,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无需设置回墨进墨口7的结构,如降低托盘6靠近供墨管3一侧的高度,能够直接使回墨通道9的油墨回流至供墨通道8即可。
[0023]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托盘6下方与主墨槽4通过所述焊接双柱10支撑连接,能够很好的减少回墨通道9的占用空间,对回墨影响小且牢固稳定。当然的,在其它实施例中,托盘6的固定结构不局限于此。
[0024]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技术,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
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本技术做出的各种变化,均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凹版印刷机墨槽,包括主墨槽、连接主墨槽的回墨槽、可旋转设置于主墨槽上的印版以及对应印版的刮墨刀,所述主墨槽在背离刮墨刀的一端设有供墨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墨槽与印版之间设有托盘,所述托盘与印版之间形成供墨通道,所述托盘与主墨槽之间形成不受印版旋转影响的回墨通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凹版印刷机墨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盘为弧形托盘,并与印版同心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凹版印刷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朝鸿林湧财李昭川卓孝共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鑫叶投资管理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