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置循环润滑油自带保险缓冲减震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24685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09 20: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内置循环润滑油自带保险缓冲减震器,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设有缓冲腔,所述缓冲腔内设有给装置减震缓冲的减震装置,所述减震装置包括与所述箱体上固定连接的上下分布的两个内置隔板,本装置采用了润滑油浸没润滑,极大的提高了装置的耐久使用,而且装置内采用多处缓冲,大大提高了装置的减震缓冲效果,由于装置是采用循环油浸润滑,不会出现装置的局部位置没有润滑油而磨损零件的情况出现,本发明专利技术根据机械传动的相关知识,通过摩擦力实现第一层的缓冲,通过弹簧实现第二层的缓冲,当装置收到较大的抖动时,通过油压实现第三层的缓冲,有效的将震动降为最低。有效的将震动降为最低。有效的将震动降为最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置循环润滑油自带保险缓冲减震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减震缓冲的领域,具体为一种内置循环润滑油自带保险缓冲减震器。

技术介绍

[0002]减震器,是用来抑制弹簧吸震后反弹时的震荡及来自路面的冲击。广泛用于汽车,为加速车架与车身振动的衰减,以改善汽车的行驶平顺性。传统的减震器由于装置会有相对滑动,便会对相对滑动的位置涂抹润滑油,但是使用的时间长了过后就会出现部分位置没有润滑油的情况,就要及时涂抹,一旦相对滑动的位置没有了润滑油的油膜就会出现较为严重的磨损,大大的降低了减震效果。
[0003]本专利技术阐明的一种能解决上述问题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技术问题:
[0005]传统的减震器大部分只是采用了弹簧进行缓冲,当使用的环境较为恶劣时,就难以满足要求,而且减震器内部零件会有相对滑动,就会用到润滑油,传动的都是采用涂抹式的,润滑效果不好的同时还要定期涂抹较为麻烦。
[0006]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例设计了一种内置循环润滑油自带保险缓冲减震器,本例的一种内置循环润滑油自带保险缓冲减震器,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设有缓冲腔,所述缓冲腔内设有给装置减震缓冲的减震装置,所述减震装置包括与所述箱体上固定连接的上下分布的两个内置隔板,所述内置隔板滑动连接有抗震外轴,所述抗震外轴上滑动连接有按压主轴,所述按压主轴上固定连接有承物板,所述抗震外轴上设有第一缓冲腔,所述第一缓冲腔内壁上滑动连接有左右分布的两个从动楔形块,所述按压主轴上固定连接有主动楔形块,所述主动楔形块能够与所述从动楔形块接触连接,所述抗震外轴上滑动连接有左右分布的两个第一推杆,所述第一推杆与所述从动楔形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推杆上固定连接有缓震板,所述缓震板上固定连接有摩擦皮板,所述摩擦皮板能够与所述缓冲腔内壁接触连接,通过所述承物板上承受按压力,通过所述按压主轴将其传递给所述主动楔形块,再由所述主动楔形块与所述从动楔形块接触通过所述主动楔形块推动所述从动楔形块向外移动,进而带动所述从动楔形块上固定连接的所述第一推杆和所述缓震板一起移动,再由所述缓震板上面的所述摩擦皮板和所述缓冲腔内壁之间的摩擦力实现自动缓冲,有效的减小了震动带来的影响,所述抗震外轴上滑动连接有封油端盖,所述封油端盖上设有用与防治出现装置漏润滑油的保护装置,所述箱体内设有缓冲液压腔,所述缓冲液压腔内设有用于给装置提供单向润滑油循环的单向循环装置,所述缓冲液压腔内设有当装置抖动过于厉害的二次油压缓冲的油压缓冲装置。
[0007]其中,所述保护装置包括与所述箱体上固定连接有左右分布的两个卡位楔形块,所述封油端盖上滑动连接有左右分布的两个主动卡位杆,所述封油端盖上固定连接有左右分布的两个C形块,所述C形块与所述主动卡位杆之间设有第六弹簧,所述主动卡位杆与所
述箱体滑动连接,所述卡位楔形块与所述主动卡位杆能够卡合,封油端盖上滑动连接有左右分布的两个第二杆,所述第二杆上固定连接有端盖密闭圈,所述端盖密闭圈与所述抗震外轴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杆与所述封油端盖之间设有第五弹簧,所述封油端盖上固定连接有左右分布的两个端盖皮环,所述封油端盖内设有端盖内腔。
[0008]其中,所述单向循环装置包括与所述缓冲液压腔内壁上固定连接的排油垫块,所述排油垫块上滑动连接有排油封圈,所述排油封圈上固定连接有排油丝杠,所述排油丝杠上固定连接有排油手轮,所述排油丝杠与所述排油垫块螺纹连接,所述箱体上固定连接有左右分布的两个循环外管,所述循环外管上设有循环通道,所述箱体上固定连接有内置环套,所述箱体上滑动连接有循环封圈,所述循环封圈上固定连接有循环拉杆,所述循环拉杆上固定连接有圆盘卡片,所述圆盘卡片与所述内置环套之间设有第三弹簧。
[0009]其中,所述减震装置包括与所述箱体内设有的存油腔,所述存油腔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左右分布的两个定位刮油板,所述定位刮油板滑动连接有滑轴,所述滑轴上固定连接有刮油楔环,所述刮油楔环与所述抗震外轴滑动连接,所述刮油楔环与所述定位刮油板之间设有第四弹簧,所述缓冲液压腔与所述保护斜块通过循环通道连通,所述抗震外轴与所述内置隔板之间设有抗震主弹簧。
[0010]其中,所述油压缓冲装置包括与所述抗震外轴上固定连接有保护斜块,所述箱体上固定连接有定位主轴,所述缓冲液压腔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弯杆定位块,所述弯杆定位块滑动连接有封闭弯杆,所述封闭弯杆上固定连接有圆台内阀,所述圆台内阀上固定连接有圆台皮圈,所述缓冲液压腔内壁上固定连接有皮阀外圈,所述封闭弯杆上固定连接有从动斜块,所述从动斜块与所述弯杆定位块之间设有第二弹簧,所述从动斜块与所述保护斜块能够滑动连接。
[0011]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装置采用了润滑油浸没润滑,极大的提高了装置的耐久使用,而且装置内采用多处缓冲,大大提高了装置的减震缓冲效果,由于装置是采用循环油浸润滑,不会出现装置的局部位置没有润滑油而磨损零件的情况出现,本专利技术根据机械传动的相关知识,通过摩擦力实现第一层的缓冲,通过弹簧实现第二层的缓冲,当装置收到较大的抖动时,通过油压实现第三层的缓冲,有效的将震动降为最低。
附图说明
[001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
[0014]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内置循环润滑油自带保险缓冲减震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图1的“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图1的“B”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图1的“C”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8]图5为图1的“D”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图1

5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其中,为叙述方便,现对下文所说的方位规定如下:下文所说的上下左右前后方向与图1本身投影关系的上下左右前后方向一致。
[0020]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内置循环润滑油自带保险缓冲减震器,主要应用于减震缓冲的过程中,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
[0021]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内置循环润滑油自带保险缓冲减震器,包括箱体11,所述箱体11内设有缓冲腔12,所述缓冲腔12内设有给装置减震缓冲的减震装置903,所述减震装置903包括与所述箱体11上固定连接的上下分布的两个内置隔板17,所述内置隔板17滑动连接有抗震外轴24,所述抗震外轴24上滑动连接有按压主轴23,所述按压主轴23上固定连接有承物板61,所述抗震外轴24上设有第一缓冲腔20,所述第一缓冲腔20内壁上滑动连接有左右分布的两个从动楔形块21,所述按压主轴23上固定连接有主动楔形块22,所述主动楔形块22能够与所述从动楔形块21接触连接,所述抗震外轴24上滑动连接有左右分布的两个第一推杆1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置循环润滑油自带保险缓冲减震器,包括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内设有缓冲腔,所述缓冲腔内设有给装置减震缓冲的减震装置,所述减震装置包括与所述箱体上固定连接的上下分布的两个内置隔板,所述内置隔板滑动连接有抗震外轴,所述抗震外轴上滑动连接有按压主轴,所述按压主轴上固定连接有承物板,所述抗震外轴上设有第一缓冲腔,所述第一缓冲腔内壁上滑动连接有左右分布的两个从动楔形块,所述按压主轴上固定连接有主动楔形块,所述主动楔形块能够与所述从动楔形块接触连接,所述抗震外轴上滑动连接有左右分布的两个第一推杆,所述第一推杆与所述从动楔形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推杆上固定连接有缓震板,所述缓震板上固定连接有摩擦皮板,所述摩擦皮板能够与所述缓冲腔内壁接触连接,通过所述承物板上承受按压力,通过所述按压主轴将其传递给所述主动楔形块,再由所述主动楔形块与所述从动楔形块接触通过所述主动楔形块推动所述从动楔形块向外移动,进而带动所述从动楔形块上固定连接的所述第一推杆和所述缓震板一起移动,再由所述缓震板上面的所述摩擦皮板和所述缓冲腔内壁之间的摩擦力实现自动缓冲,有效的减小了震动带来的影响,所述抗震外轴上滑动连接有封油端盖,所述封油端盖上设有用与防治出现装置漏润滑油的保护装置,所述箱体内设有缓冲液压腔,所述缓冲液压腔内设有用于给装置提供单向润滑油循环的单向循环装置,所述缓冲液压腔内设有当装置抖动过于厉害的二次油压缓冲的油压缓冲装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置循环润滑油自带保险缓冲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装置包括与所述箱体上固定连接有左右分布的两个卡位楔形块,所述封油端盖上滑动连接有左右分布的两个主动卡位杆,所述封油端盖上固定连接有左右分布的两个C形块,所述C形块与所述主动卡位杆之间设有第六弹簧,所述主动卡位杆与所述箱体滑动连接,所述卡位楔形块与所述主动卡位杆能够卡合,封油端盖上滑动连接有左右分布的两个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洋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市信虹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