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台抓取机构及PC构件生产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241997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09 20: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模台抓取机构及PC构件生产线,涉及建筑PC构件技术领域,该模台抓取机构包括:机架、臂架、转动构件、连杆、动力源;其中,臂架包括:第一臂架和第二臂架;臂架在竖向第一高度上布置有若干第一类铰接点,在竖向第二高度上布置有若干第二类铰接点;其中,臂架的第一类铰接点与机架铰接;转动构件位于第一臂架和第二臂架之间;连杆包括: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第一连杆的第一端与第一臂架的第二类铰接点铰接,第二端与转动构件的第一端铰接;第二连杆的第一端与第二臂架的第二类铰接点铰接,第二端与转动构件的第二端铰接;动力源能够驱动转动构件转动以使臂架从两侧夹住或松开模台。该模台抓取机构能够对模台进行垂直搬运。行垂直搬运。行垂直搬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台抓取机构及PC构件生产线


[0001]本申请涉及建筑PC构件
,尤其涉及一种模台抓取机构及PC构件生产线。

技术介绍

[0002]PC构件是钢筋混凝土预制件的简称。随着装配式建筑产业的发展,很多混凝土预制构件制造方开始应用自动化模台流水生产线。根据厂房空间限制,流水线工艺需要专门布置。
[0003]在PC生产线中的一些生产环节中,需要对模台进行垂直搬运,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用于垂直搬运模台的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出一种模台抓取机构及PC构件生产线。
[0005]该模台抓取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0006]机架;
[0007]臂架,其包括:第一臂架和第二臂架;所述臂架在竖向第一高度上布置有若干第一类铰接点,在竖向第二高度上布置有若干第二类铰接点;其中,臂架的第一类铰接点与机架铰接;
[0008]位于第一臂架和第二臂架之间的转动构件;
[0009]连杆,其包括: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第一连杆的第一端与第一臂架的第二类铰接点铰接,第二端与转动构件的第一端铰接;第二连杆的第一端与第二臂架的第二类铰接点铰接,第二端与转动构件的第二端铰接;
[0010]动力源,其能够驱动所述转动构件转动使连杆带动第一臂架和第二臂架反向转动以从两侧夹住或松开模台。
[0011]在一些改进方案中,所述臂架具有一架主体;所述架主体上横向间隔布置有多个支撑轮。
[0012]在一些改进方案中,所述支撑轮位于第一类铰接点的下侧;所述第二类铰接点位于第一类铰接点的上侧。
[0013]在一些改进方案中,所述架主体上横向布置有六个支撑轮。
[0014]在一些改进方案中,所述臂架上布置有六个第一类铰接点,两个第二类铰接点。
[0015]在一些改进方案中,所述动力源为液压马达。
[0016]在一些改进方案中,所述动力源为电机。
[0017]在一些改进方案中,所述转动构件为杆件。
[0018]另一方面,本申请还提出了一种PC构件生产线,该PC构件生产线具有以上任一项所述的模台抓取机构。
[0019]本申请提出了一种模台抓取机构,该模台抓取机构包括:机架、臂架、转动构件、连
杆、动力源。动力源驱动转动构件转动,进而通过两侧的连杆带动两侧的臂架从两侧夹住或松开模台。本申请提供的模台抓取机构能够对模台进行垂直搬运,采用机械传动,传动可靠且结构较为简单。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模台抓取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采用模台抓取机构抓取模台的示意图之一。
[0022]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中采用模台抓取机构抓取模台的示意图之二。
[0023]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中臂架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5是图4的A向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以下是本申请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申请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诸如具体的配置和组件的特定细节仅仅是为了帮助全面理解本申请的实施例。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清楚,可以对这里描述的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和修改而不脱离本申请的范围和精神。另外,为了清楚和简洁,省略了对已知功能和构造的描述。
[0026]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方式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27]参考图1至图5,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模台抓取机构,模台抓取机构用于在第一预定高度抓取模台,并在第二预定高度松开模台以完成模台垂直搬运。该模台抓取机构包括:机架100、臂架200、转动构件300、连杆400、动力源。
[0028]臂架200用于从模台500两侧夹住模台500。臂架200包括:第一臂架200a和第二臂架200b;所述臂架200在竖向第一高度上布置有若干第一类铰接点210,在竖向第二高度上布置有若干第二类铰接点220;其中,臂架200的第一类铰接点210与机架100铰接。臂架200横向铰接在机架100上,且第一臂架200a和第二臂架200b相对设置在机架100的两侧。
[0029]转动构件300位于第一臂架200a和第二臂架200b之间;连杆400包括:第一连杆400a和第二连杆400b;第一连杆400a的第一端与第一臂架200a的第二类铰接点220铰接,第二端与转动构件300的第一端铰接;第二连杆400b的第一端与第二臂架200b的第二类铰接点220铰接,第二端与转动构件300的第二端铰接。转动构件300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连杆400a和第二连杆400b铰接,当转动构件300转动角度时,第一连杆400a和第二连杆400b在水平横向上反向运行以相互靠近或者相互远离,从而带动两侧臂架200绕机架100反向转动以夹住或松开模台。
[003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转动构件300为杆件。转动构件300的转动轴心位于杆件的中间位置。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转动构件300为圆形构件,第一连杆400a和第二连杆400b铰接在圆形构件的圆周面上。应当理解,转动构件300可以设置成各种结构类型,且铰接位置大致布置在转动中心两侧对称位置,在不影响功能实现的基础上可将转动构件300设置成各种具体形状,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0031]参考图2和图3,模台抓取机构运动到模台500所在的高度。图2所示的模台抓取机
构处于松开模台的状态,此时,第一臂架200a和第二臂架200b位于模台500的左右两侧位置。图3所示的模台抓取机构处于夹住模台的状态,即第一臂架200a和第二臂架200b从模台500两侧夹住模台。
[0032]转动构件300可通过转动角度切换臂架200的状态。动力源可用于驱动所述转动构件300转动使连杆400带动第一臂架200a和第二臂架200b反向转动以从两侧夹住或松开模台。进一步地,动力源安装在机架100上,其具体可以为液压马达、电机。
[0033]进一步地,臂架200具有一架主体230;所述架主体230上横向间隔布置有多个支撑轮240。当臂架200从模台500的侧向夹住模台500时,所述支撑轮240用于从模台500抵住模台500。多个支撑轮240横向布置在一个架主体230上,夹取模台500时在横向位置上形成多个支撑点,且这些支撑轮240能够随着架主体230一起同步运动,相比于分体结构,同步性更好,且制作成本和安装要求更低。
[003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1至图3所示,支撑轮240位于第一类铰接点210的下侧;所述第二类铰接点220位于第一类铰接点210的上侧。进一步地,支撑轮240位于臂架200下端,第二类铰接点220位于臂架200上端,第一类铰接点210的竖向高度位于第二类铰接点220与支撑轮240之间。
[003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架主体230上横向布置有六个支撑轮240。臂架200上布置有六个第一类铰接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台抓取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00);臂架(200),其包括:第一臂架(200a)和第二臂架(200b);所述臂架(200)在竖向第一高度上布置有若干第一类铰接点(210),在竖向第二高度上布置有若干第二类铰接点(220);其中,臂架(200)的第一类铰接点(210)与机架(100)铰接;位于第一臂架(200a)和第二臂架(200b)之间的转动构件(300);连杆(400),其包括:第一连杆(400a)和第二连杆(400b);第一连杆(400a)的第一端与第一臂架(200a)的第二类铰接点(220)铰接,第二端与转动构件(300)的第一端铰接;第二连杆(400b)的第一端与第二臂架(200b)的第二类铰接点(220)铰接,第二端与转动构件(300)的第二端铰接;动力源,其能够驱动所述转动构件(300)转动使连杆(400)带动第一臂架(200a)和第二臂架(200b)反向转动以从两侧夹住或松开模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台抓取机构,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文胜康磊
申请(专利权)人:长沙铭扬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