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台驱动装置及PC生产线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31142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09 22: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模台驱动装置及PC生产线,涉及PC生产线技术领域,模台驱动装置包括:安装架、导向轮、驱动组件;导向轮设置在模台底部,所述导向轮可转动的连接于所述安装架,其用于引导支撑模台;驱动组件设置在模台底部,其包括:驱动轮和动力源;所述驱动轮可转动的连接于所述安装架,其向上抵接在所述模台上以驱动所述模台运动;所有驱动轮均布置于所述模台的中线上;动力源用于驱动所述驱动轮转动使所述模台沿所述中线方向运动。在本申请中,驱动轮设置在模台中线上可避免因驱动轮的轮胎变形量不同导致的模台转弯现象,并降低成本。并降低成本。并降低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台驱动装置及PC生产线


[0001]本申请涉及PC生产线
,尤其涉及一种模台驱动装置及PC生产线。

技术介绍

[0002]PC构件是钢筋混凝土预制件的简称。随着装配式建筑产业的发展,很多混凝土预制构件制造方开始应用自动化模台流水生产线。根据厂房空间限制,流水线工艺需要专门布置。
[0003]在目前的模台流转方案中,流转路径上设置多个导向轮与驱动轮,导向轮起到支撑和导向的作用,驱动轮提供动力使模台运动。参考图1和图2,模台驱动装置包括:导向轮1、左侧驱动轮21、右侧驱动轮22。现有技术中,驱动轮设置在模台两侧且与导向轮共线,从而能够共用模台上的支撑轨道面,简化模台结构,降低模台成本,现有技术中一直沿用至今。此外,此类模台流转方案中,模台运动容易出现偏离正常运动方向的情况,严重时可造成财产损失和人身伤害。
[0004]具体参考图1和图2,以上模台流转方案存在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左侧驱动轮21、右侧驱动轮22均是通过弹簧3的弹力抵接在模台4底部,如图3和图4所示,当左右位置的弹簧的压紧程度不同时,右侧驱动轮22的变形量相较于左侧驱动轮21的变形量偏小,从而使得右侧驱动轮22的有效驱动半径更大且线速度更大,模台右侧的驱动速度V1大于模台左侧的驱动速度V2,此时如图1所示,模台的运动方向会向左偏斜。反之,模台的运动方向会向右偏斜。因此,在弹簧压紧程度不同的情况下,左右位置的驱动轮胎对模台的驱动线速度不同,导致模台偏离正常的运动方向。第二、两侧驱动力因布置原因,不同工位,两侧驱动力不同,导致模台偏离正常运动方向,进一步加剧了脱轨的可能。第三、当依靠纠偏装置强行导向时,会使得两侧电机电流不同,出现电机载荷不一的现象。第四、需要的驱动轮和驱动电机数量较多,每一个工位至少需要布置三个驱动组件。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出一种模台驱动装置及PC生产线。
[0006]该模台驱动装置包括:
[0007]安装架;
[0008]设置在模台底部的导向轮,所述导向轮可转动的连接于所述安装架,其用于引导支撑模台;
[0009]设置在模台底部的驱动组件,其包括:驱动轮和动力源;所述驱动轮可转动的连接于所述安装架,其向上抵接在所述模台上以驱动所述模台运动;所有驱动轮均布置于所述模台的中线上;动力源用于驱动所述驱动轮转动使所述模台沿所述中线方向运动。
[0010]在一些改进方案中,导向轮布置在所述模台的两侧位置。
[0011]在一些改进方案中,模台两侧位置的导向轮沿所述中线对称。
[0012]在一些改进方案中,安装架包括:用于安装所述导向轮的第一支架和用于安装所述驱动组件的第二支架。
[0013]在一些改进方案中,第二支架包括:固定支架和浮动支架;所述浮动支架与所述固定支架之间形成有能够允许浮动支架相对于固定支架转动的铰链连接;所述浮动支架与所述固定支架之间还设置有用于使所述驱动轮弹性抵接在所述模台上的弹性构件。
[0014]在一些改进方案中,弹性构件为弹簧。
[0015]在一些改进方案中,在同一时刻抵触在所述模台上的驱动轮为一个或两个。
[0016]在一些改进方案中,动力源为电机。
[0017]另一方面,本申请还提出了一种PC生产线,该PC生产线具有模台,以及以上部分提出的模台驱动装置。
[0018]本申请提出的模台驱动装置包括:安装架、导向轮、驱动组件;其中,导向轮用于引导支撑模台;驱动轮均布置于所述模台的中线上;动力源驱动所述驱动轮转动使所述模台沿所述中线方向运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技术效果:第一、驱动轮设置在模台中线上可避免因驱动轮的轮胎变形量不同导致的模台转弯现象。第二、驱动轮设置在模台中线上可避免因左右驱动力的差异导致的模台转弯现象。第三、减少了驱动组件的数量,可显著降低流转方案的总成本。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申请
技术介绍
部分的模台流转方案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是本申请
技术介绍
部分的模台流转方案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0021]图3是本申请
技术介绍
部分的模台流转方案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0022]图4是本申请
技术介绍
部分的模台流转方案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0023]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模台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模台驱动装置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0025]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支架和驱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以下是本申请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申请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诸如具体的配置和组件的特定细节仅仅是为了帮助全面理解本申请的实施例。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清楚,可以对这里描述的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和修改而不脱离本申请的范围和精神。另外,为了清楚和简洁,省略了对已知功能和构造的描述。
[0027]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方式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28]参考图5至图7,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模台驱动装置,其包括:安装架100、设置在模台200底部的导向轮300、设置在模台200底部的驱动组件400;其中,所述导向轮300可转动的连接于所述安装架100,其用于引导支撑模台200;驱动组件400包括:驱动轮410和动力源420;所述驱动轮410可转动的连接于所述安装架100,其向上抵接在所述模台200上以驱动所述模台200运动;所有驱动轮410均布置于所述模台200的中线S上;动力源420用于驱
动所述驱动轮410转动使所述模台200沿所述中线S方向运动。
[0029]在PC生产线中,模台200上能够放置混凝土预制构件且需要在不同工位之间移动。模台200底部设置有导向轮300和驱动轮410。具体地,驱动轮410为橡胶轮胎,其向上抵接在所述模台200上。当动力源420驱动所述驱动轮410转动时,驱动轮410驱动所述模台200运动。
[0030]参考图5,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有驱动轮410共线设置于所述模台200的中线S。模台200通常为方形,中线S沿运动方向将模台200一分为二,两部分质量大致相等。当动力源420驱动所述驱动轮410转动时不易发生偏斜。具体地,在驱动轮410的轮胎变形量不同的情况下,轮胎有效驱动半径发生变化,此处驱动轮410位于模台200的中线上,可避免驱动轮410有效驱动半径的变化对模台运动方向产生影响。此外,驱动轮410位于模台200的中线上,从而使得驱动轮410驱动力集中在模台200的中线上,可避免模台左右两侧驱动力的差异导致的模台转弯现象。
[0031]导向轮300在设置在模台200底部,其用于引导支撑模台200。本申请实施例中,导向轮300布置在所述模台200的两侧位置。在一些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模台200两侧位置的导向轮300沿所述中线S对称。...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台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架(100);设置在模台(200)底部的导向轮(300),所述导向轮(300)可转动的连接于所述安装架(100),其用于引导支撑模台(200);设置在模台(200)底部的驱动组件(400),其包括:驱动轮(410)和动力源(420);所述驱动轮(410)可转动的连接于所述安装架(100),其向上抵接在所述模台(200)上以驱动所述模台(200)运动;所有驱动轮(410)均布置于所述模台(200)的中线(S)上;动力源(420)用于驱动所述驱动轮(410)转动使所述模台(200)沿所述中线(S)方向运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台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轮(300)布置在所述模台(200)的两侧位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台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模台(200)两侧位置的导向轮(300)沿所述中线(S)对称。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台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100)包括:用于安装所述导向轮(300)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文波闫文胜陈德聪
申请(专利权)人:长沙铭扬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