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养护窑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276713 阅读:1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3 23: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养护窑,所述养护窑包括养护室,所述养护室内包括放置待养护产品的支架、加热管道和加湿管道;所述支架在高度方向至少设置有两层,在宽度方向至少设置有两列,且相邻的层或相邻的列之间在空间上均相互连通;所述支架的每一列中均设置有至少一根所述加热管道,所述加热管道为水平设置,其长度贯穿每列的整个长度;所述支架的每一列中均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加湿管道,所述加湿管道竖直设置,且其高度贯穿每列的整个高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养护窑,养护效果好,操作方便。

A Kiln for Maintena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养护窑
本技术涉及混凝土预制件制造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养护窑。
技术介绍
混凝土预制构件是以混凝土为基本材料预先在工厂制成的建筑构件,然后运输至建筑现场进行装配化施工,其为降低施工成本、缩短施工工期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建筑施工中。现有的养护窑,一般采用单点加热的方式,或采用翅片管加热,加热不均匀,养护效果很不理想,且操作过程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期望提供一种养护窑,养护效果好,操作方便。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养护窑,所述养护窑包括养护室,所述养护室内包括放置待养护产品的支架、加热管道和加湿管道;所述支架在高度方向至少设置有两层,在宽度方向至少设置有两列,且相邻的层或相邻的列之间在空间上均相互连通;所述支架的每一列中均设置有至少一根所述加热管道,所述加热管道为水平设置,其长度贯穿每列的整个长度;所述支架的每一列中均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加湿管道,所述加湿管道竖直设置,且其高度贯穿每列的整个高度;每个所述加热管道的一端包括有连接加热装置的第一进口、管壁包括有多个在长度方向排列的散热孔;多个所述散热孔的孔径均不同,且所述孔径在从所述第一进口到所述加热管道的另一端的长度方向逐渐增大;所述加湿管道的一端包括有连接潮湿气体生成装置的第二进口、管壁包括有多个在高度方向排列的加湿孔;多个所述加湿孔的孔径均不同,且所述孔径在自下而上的高度方向逐渐增大。上述方案中,所述支架在高度方向设置有七层,在宽度方向设置有三列;每个所述加热管道在其长度方向均匀设置有十个散热孔;每个所述加湿管道在其高度方向均匀设置有七个加湿孔。上述方案中,所述加热管道设置于所述支架每一列中的下部;所述加湿管道设置于所述支架每一列的一侧,且所述加湿孔均对准所述支架每一层的上部。上述方案中,所述养护窑还包括送风装置,所述送风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进口和所述加热装置之间;所述送风装置包括至少一个风机,所述风机将所述加热装置输出的热气吹向所述第一进口。上述方案中,所述送风装置还包括集风罩,所述集风罩的顶部连接所述第一进口,所述集风罩的一侧连接所述加热装置;所述风机设置于所述集风罩的底部,且所述风机的进风口朝下,且连通所述养护室,所述风机的出风口朝向所述第一进口。上述方案中,所述支架的每一列中均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送风装置,每个所述送风装置均设置有至少六个所述风机。上述方案中,所述养护窑还包括主控器、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第一流量控制阀和第二流量控制阀;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所述湿度传感器安装在所述养护室的预设区域;所述第一流量控制阀设置于所述第一进口连接到所述加热装置的管道中,所述第二流量控制阀设置于所述第二进口连接到所述潮湿气体生成装置的管道中;所述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第一流量控制阀和第二流量控制阀均与所述主控器电连接;所述主控器根据所述温度传感器测量的温度,控制所述第一流量控制阀的开度;所述主控器根据所述湿度传感器测量的湿度,控制所述第二流量控制阀的开度。上述方案中,所述风机和所述主控器电连接;所述主控器根据所述温度传感器测量的温度,控制所述风机的开启、关闭及风机转速。上述方案中,所述加热装置和所述潮湿气体生成装置为同一个装置,第一进口和第二进口均直接或间接连接所述加热装置或所述潮湿气体生成装置。上述方案中,所述养护窑还包括排水管,所述排水管的进口设置于所述集风罩连接所述加热装置的另一侧,所述排水管的出口设置于所述养护室的外面。本技术的养护窑,包括养护室,所述养护室内包括放置待养护产品的支架、加热管道和加湿管道;所述支架在高度方向至少设置有两层,在宽度方向至少设置有两列,且相邻的层或相邻的列之间在空间上均相互连通;所述支架的每一列中均设置有至少一根所述加热管道,所述加热管道为水平设置,其长度贯穿每列的整个长度;所述支架的每一列中均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加湿管道,所述加湿管道竖直设置,且其高度贯穿每列的整个高度;每个所述加热管道的一端包括有连接加热装置的第一进口、管壁包括有多个在长度方向排列的散热孔;多个所述散热孔的孔径均不同,且所述孔径在从所述第一进口到所述加热管道的另一端的长度方向逐渐增大;所述加湿管道的一端包括有连接潮湿气体生成装置的第二进口、管壁包括有多个在高度方向排列的加湿孔;多个所述加湿孔的孔径均不同,且所述孔径在自下而上的高度方向逐渐增大;可见,本技术的养护窑,通过在养护室铺设多个加热管道和加湿管道,且加热管道、加湿管道的铺设位置、散热孔和加湿孔的排布均科学设置,不需人工调整,保证养护室内温度和湿度均匀,养护效果好,操作方便。本技术的其他有益效果将在具体实施方式中结合具体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养护窑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俯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实施例记载中,除非另有说明和限定,术语“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如有涉及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是区别类似的对象,不代表针对对象的特定排序,可以理解地,“第一\第二\第三”在允许的情况下可以互换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第一\第二\第三”区分的对象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使这里描述的本技术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养护窑,所述养护窑包括养护室,所述养护室内包括放置待养护产品的支架、加热管道和加湿管道;所述支架在高度方向至少设置有两层,在宽度方向至少设置有两列,且相邻的层或相邻的列之间在空间上均相互连通;所述支架的每一列中均设置有至少一根所述加热管道,所述加热管道为水平设置,其长度贯穿每列的整个长度;所述支架的每一列中均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加湿管道,所述加湿管道竖直设置,且其高度贯穿每列的整个高度;每个所述加热管道的一端包括有连接加热装置的第一进口、管壁包括有多个在长度方向排列的散热孔;多个所述散热孔的孔径均不同,且所述孔径在从所述第一进口到所述加热管道的另一端的长度方向逐渐增大;所述加湿管道的一端包括有连接潮湿气体生成装置的第二进口、管壁包括有多个在高度方向排列的加湿孔;多个所述加湿孔的孔径均不同,且所述孔径在自下而上的高度方向逐渐增大。本技术实施例的养护窑,通过在养护室铺设多个加热管道和加湿管道,且加热管道、加湿管道的铺设位置、散热孔和加湿孔的排布均科学设置,不需人工调整,保证养护室内温度和湿度均匀,养护效果好,操作方便。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2所示,所述养护窑包括养护室,所述养护室内包括放置待养护产品的支架11、加热管道12和加湿管道13;所述支架11在高度方向设置有七层,在宽度方向设置有三列,且相邻的层或相邻的列之间在空间上均相互连通;因为水平方向的宽度或长度太大,容易损耗热量,因此相比现有很多养护窑设置的七层六列,这样的设置,能更好的保证养护室内温度、湿度均匀,且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养护窑,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护窑包括养护室,所述养护室内包括放置待养护产品的支架、加热管道和加湿管道;所述支架在高度方向至少设置有两层,在宽度方向至少设置有两列,且相邻的层或相邻的列之间在空间上均相互连通;所述支架的每一列中均设置有至少一根所述加热管道,所述加热管道为水平设置,其长度贯穿每列的整个长度;所述支架的每一列中均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加湿管道,所述加湿管道竖直设置,且其高度贯穿每列的整个高度;每个所述加热管道的一端包括有连接加热装置的第一进口、管壁包括有多个在长度方向排列的散热孔;多个所述散热孔的孔径均不同,且所述孔径在从所述第一进口到所述加热管道的另一端的长度方向逐渐增大;所述加湿管道的一端包括有连接潮湿气体生成装置的第二进口、管壁包括有多个在高度方向排列的加湿孔;多个所述加湿孔的孔径均不同,且所述孔径在自下而上的高度方向逐渐增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养护窑,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护窑包括养护室,所述养护室内包括放置待养护产品的支架、加热管道和加湿管道;所述支架在高度方向至少设置有两层,在宽度方向至少设置有两列,且相邻的层或相邻的列之间在空间上均相互连通;所述支架的每一列中均设置有至少一根所述加热管道,所述加热管道为水平设置,其长度贯穿每列的整个长度;所述支架的每一列中均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加湿管道,所述加湿管道竖直设置,且其高度贯穿每列的整个高度;每个所述加热管道的一端包括有连接加热装置的第一进口、管壁包括有多个在长度方向排列的散热孔;多个所述散热孔的孔径均不同,且所述孔径在从所述第一进口到所述加热管道的另一端的长度方向逐渐增大;所述加湿管道的一端包括有连接潮湿气体生成装置的第二进口、管壁包括有多个在高度方向排列的加湿孔;多个所述加湿孔的孔径均不同,且所述孔径在自下而上的高度方向逐渐增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养护窑,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在高度方向设置有七层,在宽度方向设置有三列;每个所述加热管道在其长度方向均匀设置有十个散热孔;每个所述加湿管道在其高度方向均匀设置有七个加湿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养护窑,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管道设置于所述支架每一列中的下部;所述加湿管道设置于所述支架每一列的一侧,且所述加湿孔均对准所述支架每一层的上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养护窑,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护窑还包括送风装置,所述送风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进口和所述加热装置之间;所述送风装置包括至少一个风机,所述风机将所述加热装置输出的热气吹向所述第一进口。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养护窑,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庆彪朱文波宋遒
申请(专利权)人:长沙铭扬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