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排式虹吸智能面源污染处理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238062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09 20: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快排式虹吸智能面源污染处理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上端设有雨水进水口,进水口的侧壁上设有截污挂篮,所述截污挂篮的下方的壳体内壁上设有锥形导水隔板,截污挂篮的下方与导水隔板之间形成虹吸腔,所述导水隔板的中心设有虹吸排水管管口,所述管口高于导水板,虹吸排水管下端穿过导水板向下延伸。板向下延伸。板向下延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快排式虹吸智能面源污染处理器


[0001]本技术涉及雨水收集
,尤其涉及一种快排式虹吸智能面源污染处理器。

技术介绍

[0002]由雨水冲刷而引起的雨水径流污染是面源污染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在一场降雨的初期阶段,占总径流量20%的初期径流,冲刷排放了80%的径流排污量。在某些有污染项目的厂区(例如危废处理厂、粪便处理厂、畜禽处理厂等)内,初期雨水径流中包含更加复杂的成分(例如悬浮物、有机物、氮、磷、油脂、重金属等)。由于雨水径流污染具有浓度变化大、可生化性差、成分复杂等特性,若直接排入雨水管网中将造成严重的水体污染。因此,对有污染项目的市政道路和厂区的雨水进行收集、截流和监测,从而分别进行处理是十分必要的。同时,随着对初期雨水危害认识的不断深入,人们提出了各种对初期雨水进行截流的方法。但是,降雨过程的随机性和非连续性、雨水径流的排放间歇性和无规律性导致了雨水管网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的水力条件、实际工况等都与设计条件存在很大差异,进而对初期雨水截留工程的具体实施造成很大困难。目前的初期雨水弃流系统主要为容积法弃流系统和小管弃流系统。
[0003]现有技术中的设备,存在雨水排水速度慢,且不能够适应暴雨大流量快速排水的使用情况,容易造成城市内涝。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目的就是为了弥补已有技术的缺陷,提供能适应在暴雨大流量排水情况下使用的,排水效率高的快排式虹吸面源污染处理器。
[0005]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6]一种快排式虹吸智能面源污染处理器,包括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上端设有雨水进水口,壳体的侧壁上设有数据采集模块,进水口的侧壁上设有截污挂篮,截污挂篮上设有截污探头,截污探头与数据采集模块之间可信号传输电连接,截污挂篮的下方的壳体内壁上设有锥形导水隔板,截污挂篮的下方与导水隔板之间形成虹吸腔,导水隔板的中心设有虹吸排水管管口,所述虹吸排水管的管口下方设有用于水位、流量、悬浮物的虹吸管探头,所述探头与数据采集模块之间信号连接,管口高于导水板,虹吸排水管下端穿过导水板向下延伸,虹吸排水管位于导水板下方的部分间隔设有粗管径和细管径,虹吸排水管道的出水端连接导水管,导水管连通分流井,虹吸腔的侧壁上设有连通的快排管道,快排管道口部设有用于水位和流量监测的快排管探头,快排管道的出水端连通导水管,所述导水管连通分流井,所述数据采集模块连接4G信号传输模块,所述4G信号模块与远程在线监测雨水管理平台连接,所述截污探头、虹吸管探头、快排管探头均连接在雨水口侧壁的数据采集模块上,数据采集模块接受探头的数据,并通过4G上传至平台,实现实时在线监测雨水口的水质水量数据并提供预警,为相关部门的管理提供便捷。
[0007]所述虹吸管管道口设有截污罩。
[0008]所述截污探头型号为BJ

120、快排管道探头型号为FLO1 IP68明渠流量计、快排管道探头型号为FLO1 IP68明渠流量计。
[0009]本技术在快排式虹吸面源污染处理器的壳体上端设有雨水进水口,在进水口的下方设有虹吸腔,且在虹吸腔的侧壁上设有快排管道,在虹吸腔的下方设有导水隔板,在导水隔板上设有虹吸管道,这样在日常雨水收集情况下,雨水可通过虹吸管道将雨水排走,且因为在虹吸管道的侧壁上间隔分别设置了粗管径和细管径,使得水流在管道中形成虹吸效应,加快了雨水的排出速度,提高了雨水的排流效果,当出现暴雨,雨水流量过大,这样除了通过虹吸管道进行排水,还可以通过虹吸腔侧壁设有的快排管道进行快速排水,因为快排管道的口径较大,可以加快排水的速度,防止雨水溢出,且在虹吸管道口设有截污罩,可以对雨水进行过滤,减少污染物进入到雨水收集器的概率,且通过在虹吸排水管管口,虹吸排水管的管口下方设有水位、流量、悬浮物探头,实时监控雨水数据,数据采集模块接受探头的数据,并通过4G上传至平台,实现实时在线监测雨水口的水质水量数据并提供预警,为相关部门的管理提供便捷,截污罩到达80%的储存体积会提供预警,及时清理。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如图1所示,一种快排式虹吸智能面源污染处理器,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的上端设有雨水进水口2,所述进水口2的侧壁上设有截污挂篮3,所述壳体的侧壁上设有数据采集模块15,所述截污挂篮上设有截污探头16,所述截污探头16与数据采集模块之间可信号传输电连接,所述截污挂篮3的下方的壳体内壁上设有锥形导水隔板4,所述截污挂篮3的下方与导水隔板4之间形成虹吸腔5,所述导水隔板的中心设有虹吸排水管管口6,所述虹吸排水管的管口下方设有用于水位、流量、悬浮物监测的虹吸管探头17,所述探头与数据采集模块之间信号连接,所述管口6高于导水隔板4,所述虹吸排水管8下端穿过导水隔板向下延伸,所述虹吸排水管8位于导水隔板下方的部分间隔设有粗管径9和细管径10,所述虹吸排水管道8的出水端连接导水管11,所述导水管11连通分流井12,所述虹吸腔5的侧壁上设有连通的快排管道14,所述快排管道口部设有用于水位和流量监测的快排管探头18,所述快排管道14的出水端连通导水管11,所述导水管11连通分流井12,所述截污探头16、虹吸管探头17、快排管探头18均连接在雨水口侧壁的数据采集模块上,数据采集模块接受探头的数据,所述数据采集模块连接4G信号传输模块19,所述4G信号模块与远程在线监测雨水管理平台20连接,并通过4G上传至平台,实现实时在线监测雨水口的水质水量数据并提供预警,为相关部门的管理提供便捷。
[0012]所述虹吸管管道口6设有截污罩13。
[0013]所述截污探头型号为BJ

120、快排管道探头型号为FLO1 IP68明渠流量计、快排管道探头型号为FLO1 IP68明渠流量计。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快排式虹吸智能面源污染处理器,包括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上端设有雨水进水口,壳体的侧壁上设有数据采集模块,进水口的侧壁上设有截污挂篮,截污挂篮上设有截污探头,截污探头与数据采集模块之间可信号传输电连接,截污挂篮的下方的壳体内壁上设有锥形导水隔板,截污挂篮的下方与导水隔板之间形成虹吸腔,导水隔板的中心设有虹吸排水管管口,虹吸排水管的管口下方设有用于水位、流量、悬浮物监测的虹吸管探头,所述虹吸管探头与数据采集模块之间信号连接,所述虹吸排水管管口高于导水板,虹吸排水管下端穿过导水板向下延伸,虹吸排水管位于导水板下方的部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振善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亚井雨水利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