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市政排水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231084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9 10: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市政排水方法,包括:下雨时,雨水经过箱涵上的第二盖板的初次过滤后进入箱涵内,过滤网对雨水进行二次过滤;过滤网过滤后的雨水流入细砂沉淀池,截留下来的粗砂流入粗砂沉淀池池底的积砂槽;粗砂沉淀池中的雨水经过初步沉淀后,通过第一导流墙上的第一过滤孔的过滤,进入到细砂沉淀池中;细砂沉淀池中的雨水经过二次沉淀后,通过第二导流墙上的第二过滤孔的过滤,进入到污泥沉淀池中;污泥沉淀池中的雨水向上移动,在沉淀管内进行三次沉淀后流至排水管中。本发明专利技术市政排水方法,通过依次布设的粗砂沉淀池、细砂沉淀池和污泥沉淀池,对雨水中不同规格的砂粒进行过滤,有效阻止砂粒进入排水管,防止下水道的堵塞。塞。塞。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市政排水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城市排水防涝工程
,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市政排水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初期雨水径流中携带了大量的有机物、重金属和固体类污染物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对城市水系统构成严重威胁,同时雨水冲刷下来的杂物较多,雨水杂带了大量的树叶、泥沙一起进入到下水管路中,清理困难,下水道的过水截面不断减小,市政排水能力不断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针对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市政排水方法,能有效阻止砂粒等固体类物质进入排水管,防止下水道的堵塞。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市政排水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6]步骤10)下雨时,雨水经过箱涵上的第二盖板,第二盖板对雨水进行初次过滤;
[0007]步骤20)进入箱涵内的雨水全部落在过滤网上,过滤网对雨水进行二次过滤;过滤网过滤后的雨水在第一导流板的导流和阻挡下流入细砂沉淀池,过滤网截留下来的粗砂流入粗砂沉淀池池底的积砂槽中;
[0008]步骤30)粗砂沉淀池中的雨水经过初步沉淀后,通过第一导流墙上的第一过滤孔的过滤,进入到细砂沉淀池中;
[0009]步骤40)细砂沉淀池中的雨水经过二次沉淀后,通过第二导流墙上的第二过滤孔的过滤,进入到污泥沉淀池中;
[0010]步骤50)污泥沉淀池中的雨水向上移动,在沉淀管内进行三次沉淀后流动至排水管中。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20)中,所述过滤网过滤后的雨水在第一导流板的导流和阻挡下流入细砂沉淀池,具体包括:
[0012]经过滤网过滤后的雨水全部落在第二导流板上,实现雨水的第一次速度减缓;落在第二导流板上的雨水,一部分顺着第二导流板的表面下滑落入细砂沉淀池中,另一部分冲击第一导流墙,实现雨水的第二次速度减缓;冲击在第一导流墙上的雨水,一部分沿第一导流墙通过第二导流板和第一导流墙之间的间隙流入细砂沉淀池中,另一部分又再次反冲击到第二导流板的下部,沿第二导流板流入细砂沉淀池中,实现雨水的第三次速度减缓;经过三次速度缓冲,减小雨水对细砂沉淀池中水的冲击力度和冲击范围,减缓雨水对细砂沉淀池池底的砂粒的搅动。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
[0014]步骤60)当雨水停止后,如果需要对箱涵的底部进行冲洗,将污泥沉淀池中的冲洗管与移动式空气压缩机连接,压缩空气经冲洗管从污泥沉淀池池底喷射而出,对污泥沉淀
池和细砂沉淀池池底的沉淀物进行冲洗吹扫,压缩空气推动污泥沉淀池和细砂沉淀池池底的沉淀物向前移动,使得沉淀物进入到粗砂沉淀池池底的积砂槽;冲洗管进行冲洗的同时并对箱涵中水体进行充氧。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60)还包括:
[0016]将吸气装置与移动式空气压缩机连接,通过吸砂斗将积砂槽中的固体沉淀物提升出箱涵外。
[0017]作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
[0018]步骤70)当长时间不下雨时,位于箱涵中的氧气浓度传感器检测到水中氧气含量低于设定值;将冲洗管与移动式空气压缩机连接,压缩空气经冲洗管从污泥沉淀池池底喷射而出,对箱涵中的水体进行充氧。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市政排水方法,通过依次布设的粗砂沉淀池、细砂沉淀池和污泥沉淀池,对雨水中不同规格的砂粒进行过滤,有效阻止砂粒进入排水管,防止下水道的堵塞,保证市政排水系统的正常运行。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方法中市政排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有:箱涵1、第一导流板2、第一导流墙3、第二导流板4、第一过滤孔5、粗砂沉淀池6、吸气装置7、吸泥斗8、积砂槽9、第一排砂口10、细砂沉淀池11、第一斜坡12、第二排砂口13、第二斜坡14、污泥沉淀池15、冲洗口16、冲洗管17、氧气浓度传感器18、排水管19、沉淀管20、第二过滤孔21、第二导流墙22、第二铰链23、第一铰链24、过滤网25、第二盖板26、第一盖板27。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以下的说明本质上仅仅是示例性的而并不是为了限制本公开、应用或用途。应当理解的是,在全部附图中,对应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对应的部件和特征。
[002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市政排水方法,采用市政排水系统。市政排水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箱涵1和排水管19,排水管19与箱涵1的一侧连接。箱涵1的顶端设有开口,下雨时,雨水从开口流入箱涵1内。箱涵1内竖向设置有第一导流墙3和第二导流墙22,第一导流墙3和第二导流墙22将箱涵依次分隔形成粗砂沉淀池6、细砂沉淀池11和污泥沉淀池15,第一导流墙3位于粗砂沉淀池6和细砂沉淀池11之间,第二导流墙22位于细砂沉淀池11和污泥沉淀池15之间,粗砂沉淀池6、细砂沉淀池11和污泥沉淀池15均具有顶端开口。第一导流墙3的顶端距离箱涵1的顶端具有预设距离,从而粗砂沉淀池6的顶端开口与细砂沉淀池11的顶端开口相连通。污泥沉淀池15与排水管19的入口相连通。箱涵1的顶端设有第一盖板27,第一盖板27覆盖污泥沉淀池15的顶端开口,箱涵1的位于污泥沉淀池15上方的入口被封闭。箱涵1的顶端还设有第二盖板26,第二盖板26覆盖粗砂沉淀池6和细砂沉淀池11的顶端开口,即箱涵1的位于粗砂沉淀池6和细砂沉淀池11上方的入口被第二盖板26覆盖。第二盖板26上设有雨水孔。第一导流墙3的上方设有过滤网25,过滤网25的一侧与细砂沉淀池11上方的箱涵1内壁连接,过滤网25的另一侧倾斜向下设置且位于粗砂沉淀池6的上方。第一导流墙3上设有第一过滤孔5,粗砂沉淀池6中的雨水经第一过滤孔5过滤后流入细砂沉淀池11。第二导流
墙22上设有第二过滤孔21,细砂沉淀池11中的雨水经第二过滤孔21过滤后流入污泥沉淀池15。过滤网25与第一导流墙3的顶端之间还设有第一导流板2,第一导流板2的一端与过滤网25的自由侧连接,第一导流板2的另一端与第一导流墙3的顶端连接。污泥沉淀池15中设有沉淀管20,沉淀管20的两端分别固定在箱涵1的内壁和第二导流墙22上。
[002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市政排水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5]步骤10)下雨时,雨水经过箱涵1上的第二盖板26,第二盖板26对雨水进行初次过滤。
[0026]步骤20)进入箱涵1内的雨水全部落在过滤网25上,过滤网25对雨水进行二次过滤。过滤网25过滤后的雨水在第一导流板2的导流和阻挡下流入细砂沉淀池11,过滤网25截留下来的粗砂流入粗砂沉淀池6池底的积砂槽9中。
[0027]步骤30)粗砂沉淀池6中的雨水经过初步沉淀后,通过第一导流墙3上的第一过滤孔5的过滤,进入到细砂沉淀池11中。
[0028]步骤40)细砂沉淀池11中的雨水经过二次沉淀后,通过第二导流墙22上的第二过滤孔21的过滤,进入到污泥沉淀池15中。
[0029]步骤50)污泥沉淀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市政排水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0)下雨时,雨水经过箱涵(1)上的第二盖板(26),第二盖板(26)对雨水进行初次过滤;步骤20)进入箱涵(1)内的雨水全部落在过滤网(25)上,过滤网(25)对雨水进行二次过滤;过滤网(25)过滤后的雨水在第一导流板(2)的导流和阻挡下流入细砂沉淀池(11),过滤网(25)截留下来的粗砂流入粗砂沉淀池(6)池底的积砂槽(9)中;步骤30)粗砂沉淀池(6)中的雨水经过初步沉淀后,通过第一导流墙(3)上的第一过滤孔(5)的过滤,进入到细砂沉淀池(11)中;步骤40)细砂沉淀池(11)中的雨水经过二次沉淀后,通过第二导流墙(22)上的第二过滤孔(21)的过滤,进入到污泥沉淀池(15)中;步骤50)污泥沉淀池(15)中的雨水向上移动,在沉淀管(30)内进行三次沉淀后流动至排水管(19)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市政排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0)中,所述过滤网(25)过滤后的雨水在第一导流板(2)的导流和阻挡下流入细砂沉淀池(11),具体包括:经过滤网(25)过滤后的雨水全部落在第二导流板(4)上,实现雨水的第一次速度减缓;落在第二导流板(4)上的雨水,一部分顺着第二导流板(4)的表面下滑落入细砂沉淀池(11)中,另一部分冲击第一导流墙(3),实现雨水的第二次速度减缓;冲击在第一导流墙(3)上的雨水,一部分沿第一导流墙(3)通过第二导流板(4)和第一导流墙(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超云宋伟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科技职业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