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GeneX骨水泥联合PMMA的椎体成形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233221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9 10: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GeneX骨水泥联合PMMA的椎体成形术,所述GeneX骨水泥联合PMMA的椎体成形术包括分离装置、穿刺组件和球囊扩张组件;所述分离装置包括充气后呈圆盘状结构的气囊,以及用于为气囊充气的管道;所述球囊扩张组件中设有的扩张球囊呈冠状结构。其优点表现在:将GeneX骨水泥和PMMA骨水泥优缺点联合互补使用,能够起到减少对骨水泥周围松质骨挤压而引起微骨折的同时,实现术后椎体高度长期稳定维持效果;通过将现有技术中的扩张球囊设计成冠状结构,使得高粘度PMMA骨水泥整体与椎体更加契合,从而解决高粘度PMMA骨水泥保龄球效应,提高骨水泥注入后与椎体之间的相对稳定效果,避免挤压骨小梁而造成微骨折。避免挤压骨小梁而造成微骨折。避免挤压骨小梁而造成微骨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GeneX骨水泥联合PMMA的椎体成形术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椎体成形
,具体地说,是一种GeneX骨水泥联合PMMA的椎体成形术。

技术介绍

[0002]骨水泥又称骨粘固剂,主要用于填补缺损和固定移植体。目前骨水泥有很多种类型,但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可被人体吸收的骨水泥,比如新型椎体填充材料,GeneX骨水泥,另一种是不可被人体吸收的骨水泥,比如,临床PVP或PKP椎体成形术中常用的PMMA骨水泥。然而,无论是GeneX骨水泥还是PMMA骨水泥均有其优缺点,GeneX骨水泥作为新型椎体填充材料,其对于患者术后疼痛的缓解效果与PMMA相当,作为椎体成形材料近期维持椎体高度良好,可以迅速提高椎体的强度和刚度,且其并发症少,但是其术后中、远期对椎体高度的维持并未十分满意;而作为椎体成形术中最常用的PMMA骨水泥,其具有良好的可塑形和椎体成形能力,但其生物学相容性差,术后近期稳定性效果不佳,且容易对骨水泥周围的松质骨造成挤压而引起微骨折或其它症状。
[0003]因此,针对以上GeneX骨水泥和PMMA骨水泥在临床应用中的不足,本申请中通过设想将GeneX骨水泥和PMMA骨水泥优缺点联合互补使用,通过在PMMA骨水泥中设有GeneX骨水泥通道,从而在术后近期GeneX骨水泥被人体吸收,新生的骨组织便能够长入周围的PMMA骨水泥中,从而提高PMMA骨水泥术后中、远期的稳定效果,从而避免对骨水泥周围松质骨挤压的同时,起到椎体高度长期的稳定维持效果。
[0004]中国专利文献:CN201110067164.2,申请日2011.03.21,专利名称为:新型混合型骨水泥。公开了一种新型的“混合型骨水泥”。本专利技术“混合型骨水泥”初期将为骨骼提供坚强的支撑,远期则随着松质骨的长入逐渐减小PMMA骨水泥的刚性,使植入物具有与松质骨类似的弹性模量,兼有机械和生物固定作用,可以减少PMMA骨水泥远期并发症。其粘滞度高,流动性低的特点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VP及PKP)”中尤为重要,可以减少骨水泥渗漏发生。
[0005]上述专利文献中的新型混合型骨水泥,通过将一定比例的PMMA、硫酸钙、羟基磷灰石和磷酸钙混合,起到降低PMMA单体数量,降低强度的作用,而且可以发挥其与自体骨的相互融合和骨重建的功能,从而从根本上解决PMMA骨水泥松动的问题。但是关于一种将GeneX骨水泥和PMMA骨水泥优缺点联合互补使用,能够起到避免对骨水泥周围松质骨挤压而引起微骨折的同时,实现术后椎体高度长期稳定维持效果的一种GeneX骨水泥联合PMMA的椎体成形术目前则没有相关的报道。
[0006]综上所述,亟需一种将GeneX骨水泥和PMMA骨水泥优缺点联合互补使用,能够起到避免对骨水泥周围松质骨挤压而引起微骨折的同时,实现术后椎体高度长期稳定维持效果的一种GeneX骨水泥联合PMMA的椎体成形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将GeneX骨水泥和PMMA骨水泥优缺点联合互补使用,能够起到避免对骨水泥周围松质骨挤压而引起微骨折的同时,实现术后椎体高度长期稳定维持效果的一种GeneX骨水泥联合PMMA的椎体成形术。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0009]一种GeneX骨水泥联合PMMA的椎体成形术,所述的GeneX骨水泥联合PMMA的椎体成形术包括用于将GeneX骨水泥和PMMA骨水泥分开注入的分离装置,以及行椎体成形术所采用的穿刺组件和球囊扩张组件。
[0010]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穿刺组件和球囊扩张组件均采用临床现有结构。
[0011]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分离装置包括充气后呈圆盘状结构的气囊,以及用于为气囊充气的管道。
[0012]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球囊扩张组件中设有扩张球囊,且所述扩张球囊呈冠状结构。
[0013]本专利技术优点在于:
[0014]1、在行椎体成形术时,球囊扩张后,将充气后呈圆盘状结构的气囊置于球囊扩张区域并将扩张区域一分为二,接着将PMMA骨水泥分别注入扩张区域(圆盘状结构之外的球囊扩张区域),待PMMA骨水泥达到一定凝固状态时,将分离装置拔出,此时,在PMMA骨水泥中形成一个圆柱形通道,再将GeneX骨水泥注入该通道中即可实现GeneX骨水泥和PMMA骨水泥联合使用的效果。
[0015]2、在GeneX骨水泥和PMMA骨水泥联合置于球囊扩张形成的区域内后,可利用GeneX骨水泥前期椎体高度维持良好,可以迅速提高椎体的强度和刚度的优点,来实现术后近期患者椎体高度稳定维持,当术后中期GeneX骨水泥渐渐被人体吸收后,新生的骨组织便会渐渐长入至周围的PMMA骨水泥中,从而提高PMMA骨水泥对术后中、远期的椎体高度稳定维持效果。
[0016]3、通过将现有技术中的球囊设计成带分支结构的冠状结构,这样往扩张后区域内注入的骨水泥的形状就变成了冠状形状,突出的分支部分会卡在松质骨中间,使高粘度PMMA骨水泥整体与椎体更加契合,从而解决高粘度PMMA骨水泥保龄球效应,提高骨水泥注入后与椎体之间的相对稳定效果,避免挤压骨小梁而造成微骨折。
附图说明
[0017]附图1本专利技术分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8]附图2是本专利技术圆盘状结构气囊置于球囊扩张区域的示意图。
[0019]附图3是本专利技术PMMA骨水泥注入球囊扩张区域的示意图。
[0020]附图4是本专利技术取出分离装置后,注入GeneX骨水泥的示意图。
[0021]附图5是本专利技术GeneX骨水泥联和PMMA骨水泥联合使用后,GeneX骨水泥被人体吸收,新生骨组织长入PMMA骨水泥示意图。
[0022]附图6是本专利技术通过改进的冠状球囊扩张后,注入PMMA骨水泥和GeneX骨水泥后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
[0024]附图中涉及的附图标记和组成部分如下所示:
[0025]1.分离装置
ꢀꢀꢀꢀꢀꢀꢀꢀꢀꢀꢀ
11.气囊
[0026]12.管道
ꢀꢀꢀꢀꢀꢀꢀꢀꢀꢀꢀꢀꢀꢀ
2.PMMA骨水泥
[0027]3.GeneX骨水泥
ꢀꢀꢀꢀꢀꢀꢀꢀ
4.冠状结构
[0028]实施例1
[0029]请参看附图1,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GeneX骨水泥联合PMMA的椎体成形术的分离装置结构示意图。一种GeneX骨水泥联合PMMA的椎体成形术,所述的GeneX骨水泥联合PMMA的椎体成形术包括用于将GeneX骨水泥和PMMA骨水泥分开注入的分离装置1,以及临床行椎体成形术所采用的穿刺组件和球囊扩张组件;所述的分离装置1包括气囊11和与气囊11一体连接的充气管道12;所述的穿刺组件和球囊扩张组件均采用临床现有结构。
[0030]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的气囊11充气后呈圆盘状结构,在行本申请中椎体成形术时,通过临床穿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GeneX骨水泥联合PMMA的椎体成形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GeneX骨水泥联合PMMA的椎体成形术包括用于将GeneX骨水泥和PMMA骨水泥分开注入的分离装置,以及行椎体成形术所采用的穿刺组件和球囊扩张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GeneX骨水泥联合PMMA的椎体成形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穿刺组件和球囊扩张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滇文李勇爱尹华斌孟通魏子恒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