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于非致命动能弹警用实验的疼痛分级判定方法以及变初速控制应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22930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9 09: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应用于非致命动能弹警用实验的疼痛分级判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实验前期准备:准备警用气动发射实验装置以及一块模拟人体皮肤构造的透明塑胶板;步骤二,发射准备状态:再向高压管内填充动能弹;步骤三,发射状态:获得初始速度V1,初始速度V1与步骤一中的距离值L1相对应;步骤四,图像分析:将损伤组织的特征参数与损伤标准进行匹配,最终建立凹槽D1与疼痛相对应的损伤疼痛等级标准;步骤五,重复步骤二至步骤四,最终建立距离值为L1的动能弹的初始速度的损伤疼痛等级标准;步骤六,重复步骤一至步骤五,将损伤组织的特征参数与损伤标准进行匹配,最终建立所有发射管不同距离值的损伤疼痛等级标准。管不同距离值的损伤疼痛等级标准。管不同距离值的损伤疼痛等级标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应用于非致命动能弹警用实验的疼痛分级判定方法以及变初速控制应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警用动能实验弹致伤非致命技术的
,具体涉及应用于非致命动能弹警用实验的疼痛分级判定方法以及变初速控制应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警用动能实验非致命技术是以柔性载体的冲击动能实验打击有生目标,使其产生痛感,从而失去抵抗能力或行动受到抑制,但不会造成致命性伤害的一种新概念武器。其致伤物质—弹丸,多采用密度较小的柔性材料如橡胶、塑料,木材制成,而且飞行速度较小,衰减快,没有穿透能力,通常不产生致命伤害。动能实验非致命技术武器广泛应用于驱散群体性有生目标,阻止暴徒对重要目标的冲击,也可用于缉拿罪犯、追捕逃犯等。
[0003]依据动能实验非致命技术制造的动能实验非致命武器的种类很多,其作用原理是借助于发射药或其他能量从枪管发射出低动能实验柔性弹丸,如橡皮弹。其发射原理可分燃气压力发射、压缩气体发射和电能发射等,其中,燃气压力发射主要是利用火药或者可燃气体燃烧爆炸产生的燃气压力发射弹药,压缩气体发射主要是利用压缩气体发射弹药,电能发射主要通过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实现对弹药的发射。
[0004]由于压缩气体发射的装置常为气动枪械发射装置,该装置在实验应用过程中受到诸多限制。又因气动枪械装置的内弹道问题比较复杂,它涉及高压气瓶、高压通道和弹膛内的压缩气体压力变化以及弹丸的运动。
[0005]虽然从原理上希望该过程是绝热的,但实际上,由于整个过程中压力、气流的不均匀性,以及由于弹丸运动所产生的冲击波等问题,如果过分细致的考虑各个方面的影响和作用时,就会使得计算工作异常复杂,因此需要假定工作过程中的压力、气流密度等参数均不随位置改变,某一瞬间各点参数均匀分布,采用平均值来代替不同位置瞬时值。即在经典内弹道理论的基础上对气动枪械的弹丸运动过程中气源及膛内各种运动现象的变化规律进行描述,并在此基础上建立气动枪械弹丸发射的过程模型。
[0006]气动枪械弹丸发射是利用气动发射技术原理,实现动能实验弹的打击能量一定,需要控制弹丸飞行至终点的速度是一定的,由于弹丸进入外弹道飞行阶段,不同距离上速度的衰减量是不同的,要控制终点速度一定,只有调节弹丸的枪口速度,即初速度。但是,弹丸的初变速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以及热力学摩擦做功,能量损耗等因素,很难精确控制变初速。
[0007]因此,本方案通过利用压缩气体变初速发射技术与动能实验弹疼痛等级相结合,实现对目标的打击能量可控,控制不同距离上终点速度一定,开展恒定动能实验打击武器研究,用于发射非致命动能实验防暴弹药。

技术实现思路

[0008]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目标的打击能量可
控,控制不同距离上终点速度一定,开展恒定动能实验打击武器研究,用于发射非致命动能实验防暴弹药的应用于非致命动能弹警用实验的疼痛分级判定方法以及变初速控制应用方法。
[0009]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10]应用于非致命动能弹警用实验的疼痛分级判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1]步骤一,实验前期准备:准备警用气动发射实验装置以及一块模拟人体皮肤构造的透明塑胶板,所述警用气动发射实验装置包括高压气瓶、发射控制机构、高压管以及不同直径的发射管;所述透明塑胶板正对摄像机,所述透明塑胶板与发射管正对设置,且透明塑胶板与发射管的距离值为L1;
[0012]步骤二,发射准备状态:取用一发射管,直径为Z1,将发射管安装在高压管上,向高压气瓶内填充压缩气体至要求的工作压力值,再向高压管内填充动能弹;
[0013]步骤三,发射状态:开启发射控制机构,使得高压气瓶内的压缩气体经高压管迅速涌向发射管,压缩气体膨胀做功,推动动能弹沿发射管向前运动,获得初始速度V1,其射出动能弹并撞击至透明塑胶板上,使得透明塑胶板上形成具有一定深度的凹槽,深度值为D1;
[0014]步骤四,图像分析:通过摄像机获取透明塑胶板凹槽周侧部位的图像信息,对图像信息预处理后,将该图像信息发送至图像采集卡,通过图像采集卡对图像中凹槽损伤部位进行区域分割与提取,获得透明塑胶板损伤的特征参数,将损伤的特征参数发送至计算机,通过计算机结合凹槽受损情况建立模拟人体皮肤构造的皮肤损伤等级标准,将损伤组织的特征参数与损伤标准进行匹配,最终建立凹槽与疼痛相对应的损伤疼痛等级标准;
[0015]步骤五,重复步骤二至步骤四,获得距离值为L1的不同直径Z2、Z3.....的发射管发射动能弹的初始速度V2、V3.....,将动能弹撞击透明塑胶板上形成的不同深度值D2、D3.....的凹槽的受损情况建立皮肤损伤等级标准,将损伤组织的特征参数与损伤标准进行匹配,最终建立距离值为L1的动能弹的初始速度的损伤疼痛等级标准;
[0016]步骤六,重复步骤一至步骤五,通过透明塑胶板与发射管之间不同的距离值L2、L3.....以获得每个发射管的初始速度,并与撞击凹槽的受损情况建立皮肤损伤等级标准,将损伤组织的特征参数与损伤标准进行匹配,最终建立所有发射管不同距离值的损伤疼痛等级标准。
[0017]本方案实验装置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警用气动发射装置,实现动能弹在一定速度范围内的发射,满足动能弹几种速度发射的实验要求;第二部分为动能弹撞击透明塑胶板形成凹槽构成损伤疼痛等级标准,通过损伤疼痛等级标准为动能弹的安全性实验提供一种快捷检测、快速判定的方法,即通过损伤疼痛等级标准以判断动能弹发射的初始速度,这样,保证动能弹的试验安全,同时,在射击时,也能够有效使有生目标暂时失去抵抗能力或行动受到抑制,但不危及生命,主要是使敌方人员心理和生理受到影响,失去或削弱战斗力以控制活动场所。
[0018]进一步,在步骤一中,所述高压管端部套设有转动盘,所述转动盘上均布有不同直径的圆形槽,所述圆形槽直径与发射管直径相对应,所述圆形槽一侧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周侧设有软胶,在发射管端部两侧均设有卡槽,当转动盘转动时,圆形槽上的滑槽与卡槽相对应,将圆形槽内的发射管通过滑槽及卡槽移动至高压管内,并通过螺纹连接与高压管固定连接。
[0019]在实验过程中,使用者可直接转动转动盘,当转动盘上的发射管的圆形槽的滑槽与卡槽相对应时,可直接将发射管移动至高压管管口处,而在移动的过程中,发射管会对滑槽内的软胶产生挤压,而未移动时,滑槽内的软胶对圆形槽内的发射管起到支撑的作用;在移动至高压管内时,通过螺纹连接将发射管与高压管固定连接。
[0020]进一步,在步骤一中,所述高压气瓶上设有分压表以及分压阀,所述发射控制机构包括气阀以及与气阀连接的控制开关,通过控制开关启动气阀,使得高压管内的压缩气体流入发射管内。这样设计,操作简单方便。
[0021]进一步,在步骤一中,所述发射控制机构下方设有立杆,所述立杆下方设有支撑板。这样设计,通过立杆和支撑板起到对气动发射实验装置的支撑,结构简单,重量轻,便于携带,同时,发射过程较平稳,对弹体的冲击过载小。
[0022]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应用于非致命动能弹警用实验的疼痛分级判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实验前期准备:准备警用气动发射实验装置以及一块模拟人体皮肤构造的透明塑胶板(12),所述警用气动发射实验装置包括高压气瓶(1)、发射控制机构(3)、高压管(2)以及不同直径的发射管(5);所述透明塑胶板(12)正对摄像机(16),所述透明塑胶板(12)与发射管(5)正对设置,且透明塑胶板(12)与发射管(5)的距离值为L1;步骤二,发射准备状态:取用一发射管(5),直径为Z1,将发射管(5)安装在高压管(2)上,向高压气瓶(1)内填充压缩气体至要求的工作压力值,再向高压管(2)内填充动能弹;步骤三,发射状态:开启发射控制机构(3),使得高压气瓶(1)内的压缩气体经高压管(2)迅速涌向发射管(5),压缩气体膨胀做功,推动动能弹沿发射管(5)向前运动,获得初始速度V1,其射出动能弹撞击至透明塑胶板(12)上,使得透明塑胶板(12)上形成具有一定深度的凹槽(13),深度值为D1;步骤四,图像分析:通过摄像机(16)获取透明塑胶板(12)凹槽(13)周侧部位的图像信息,对图像信息预处理后,将该图像信息发送至图像采集卡(17),通过图像采集卡(17)对图像中凹槽(13)损伤部位进行区域分割与提取,获得透明塑胶板(12)损伤的特征参数,将损伤的特征参数发送至计算机(18),通过计算机(18)结合凹槽(13)受损情况建立模拟人体皮肤构造的皮肤损伤等级标准,将损伤组织的特征参数与损伤标准进行匹配,最终建立凹槽(13)与疼痛相对应的损伤疼痛等级标准;步骤五,重复步骤二至步骤四,获得距离值为L1的不同直径Z2、Z3.....的发射管(5)发射动能弹的初始速度V2、V3.....,将动能弹撞击透明塑胶板(12)上形成的不同深度值D2、D
3.
....的凹槽(13)的受损情况建立皮肤损伤等级标准,将损伤组织的特征参数与损伤标准进行匹配,最终建立距离值为L1的动能弹的初始速度的损伤疼痛等级标准;步骤六,重复步骤一至步骤五,通过透明塑胶板(12)与发射管(5)之间不同距离值L2、L3.....以获得每个发射管(5)的初始速度,并与撞击凹槽(13)的受损情况建立皮肤损伤等级标准,将损伤组织的特征参数与损伤标准进行匹配,最终建立所有发射管(5)不同距离值的损伤疼痛等级标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非致命动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晓霞邱金龙陈菁康建毅樊壮卿陈魁君张东冬李冠桦张良潮战坤甘惠方周帅王建民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特色医学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