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于H驱动器(13U)和V驱动器(14),定时信号产生电路(15)以集成的方式与显示区部分(12)一起形成在同一玻璃基片(11)上,并且根据由H驱动器(13U)的移位寄存器(31U)和V驱动器(14)的移位寄存器(14A)产生的定时数据产生由H驱动器(13U)和V驱动器(14)使用的定时脉冲。从而,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定时信号产生电路,它有助于其中包括该定时信号产生电路的装置和有源矩阵型显示装置的微型化和成本的降低。(*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装置的定时信号产生电路和包括定时信号 产生电路的显示装置,更准确地说,涉及一种定时信号产生电 路,它产生用于控制有源矩阵型显示装置的驱动系统的各种定 时脉冲,以及包括定时信号产生电路的有源矩阵型显示装置。技术背景近年来,便携式终端,例如,便携式电话机和个人数字助 理(PDA)获得了极大的普及。便携式终端如此迅速普及的一个 原因就是便携式终端的输出显示部分包括了液晶显示装置。其 原因在于液晶显示装置基本上不需要高功率驱动并且是一种低 功耗显示设备。具有像素排列成行和列(一个矩阵)并分别被驱动的配置 的显示装置、例如上述液晶显示装置包括以行为单位选择像素 的垂直驱动系统和将信息写入由垂直驱动系统选中的行的每一 个像素中的水平驱动系统。它们使用用于驱动控制所述驱动系 统的各种定时脉沖。才艮据水平同步信号HD、垂直同步信号VD和主时钟信号MCK、使用专用的定时信号产生计数器电路等以合适的时序产生所述 定时脉冲。产生定时脉冲的定时脉冲产生电路通常形成在单晶 硅基片上,该基片与其上形成显示区部分的基片相隔离。其中,在以液晶显示装置为代表的显示装置中,如上所述, 产生用于显示驱动的各种定时信号的定时信号产生电路形成在 与其上形成显示区部分的基片分开的基片上,因此,用于构成 该装置的部件增加了 ,并且它们必须通过分开的工艺过程产生。 因此,存在阻碍微型化和降低装置成本的问题。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显示装置的定时信号产生电路、 它有助于装置的微型化和降低成本,以及包括该定时信号产生电路的 显示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j艮据本专利技术, 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以下各部分 显示区部分,其中,各自具有电光元件的像素排列成行和列;垂直驱 动电路,用于以行为单位选择显示区部分的像素;以及水平驱动电路, 用于将图像信号提供给由垂直驱动电路选中的行中每一个像素,在这 种显示装置中,这样配置定时信号产生电路、使得它根据由垂直驱动 电路和水平驱动电路中的至少一个产生的定时信息产生由垂直驱动电路和水平驱动电路中至少一个使用的定时信号。在上述配置的定时信号产生电路中、或者在包括所述定时信号产 生电路的显示装置中,根据由垂直驱动电路和水平驱动电路中至少一 个产生的定时信息产生定时信号,这意味着垂直驱动电路和水平驱动 电路中至少一个的一部分用于产生定时信号。因此,可以借助于也用 于产生定时信号的电路部分来简化定时信号产生电路的电路配置。附图说明图1是显示按照本专利技术的显示装置的配置实例的示意的配置视图;图2是显示液晶显示装置显示区部分配置实例的电路图;图3是显示H驱动器具体配置实例的方框图;图4是显示按照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有源矩阵型显示装置的配置实例的方框图;图5是显示定时信号产生电路的具体配置实例的方框图; 图6是图解说明所述定时信号产生电路的操作的时序图; 图7是显示按照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有源矩阵型显示装置的配置实例的方框图;图8是显示负电压产生型电荷泵型D/D转换器的配置实例的电路图;图9是图解说明负电压产生型电荷泵型D/D转换器的操作的时序图;图10是显示增压型电荷泵型D/D转换器的配置实例的电路图; 图ll是图解说明增压型电荷泵型D/D转换器的操作的时序图; 图12是显示按照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的有源矩阵型液晶显示装置配置实例的方框图,图中显示只在显示区部分上侧设置H驱动器的情况;图13是显示移位寄存器具体配置实例的方框图;图14是图解说明移位寄存器操作的时序图;图15是显示按照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的有源矩阵型液晶显示装置 配置实例的方框图,图中显示在显示区部分上侧和下侧都设置H驱动 器的情况;图16是图解说明按照第三实施例的有源矩阵型液晶显示装置的 操作的时序图;图17是显示对电极电压产生电路的具体配置实例的方框图; 图18是图解说明对电极电压产生电路的操作的时序图; 图19是显示DC电平转换电路配置实例的方框图;图20是显示DC电压产生电路具体配置第一实例的电路图; 图21是显示DC电压产生电路具体配置第二实例的电路图; 图22是显示DC电压产生电路具体配置第三实例的电路图; 图23是显示DC电压产生电路具体配置第四实例的电路图; 图24是显示DC电压产生电路具体配置第五实例的电路图; 图25是显示参考电压选择型D/A转换器电路的单元电路配置实 例的电路图;图26是显示参考电压产生电路一般配置实例的电路图;图27是显示参考电压产生电路布局实例的方框图;图28是显示参考电压产生电路具体配置实例的电路图;图29是图解说明参考电压产生电路操作的时序图;图30是显示对电极电压产生电路应用实例的方框图;图31是具有双栅极结构的TFT平面图案的视图;图32是具有底栅极结构的TFT的剖面结构的视图;图33是具有顶栅极结构的TFT的剖面结构的视图;图34是具有双栅极结构的TFT的剖面结构的视图;图35是显示采样锁存电路的具体配置实例的电路图;图36是显示按照本专利技术的显示装置的配置的另一个实例的示意的配置图;以及图37是显示便携式电话机的通用配置的外观视图,所述便携式电话机是本专利技术应用于其中的便携式终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考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各个实施例。 图1是显示按照本专利技术的显示装置的配置实例的示意的配 置图。作为例子,只对本专利技术用于有源矩阵型液晶显示装置一 种情况进行了说明,在该装置中,包括作为每一个像素的电光 元件的液晶元件。参考图1,在透明绝缘基片、例如玻璃基片ll上形成显示区部分12,在该显示区部分12中各自包含液晶元件的大量像素排列成矩阵。该玻璃基片11由第一基片和第二基片构成,在第 一基片中,各自包含有源器件(例如,晶体管)的大量像素电 路以行和列的形式排列,第二基片设置在第一基片的对面,它 们中间留有预定的缝隙。液晶材料被密封在第一和第二基片之 间的空间中,形成液晶显示板。图2中示出显示区部分12的具体配置实例。这里,为了简 化附图只示出3行(第n-l行至n+l行)和4歹'J (第m-2列至 第m+l列)的像素排列作为例子。在图2中,垂直扫描线..., 21n-1, 21n, 21n+l,…,和数据线...,22m-2, 22m-1, 22m, 22ni+l,...,以矩阵的形式布线,而单元像素23布置在垂直扫 描线和数据线的每一个交叉点上。单元像素23包括薄膜晶体管(薄膜晶体管;TFT) 24, 它是像素晶体管;液晶元件25,它是电光元件;以及存储电容 器26。这里,液晶元件25意味着由薄膜晶体管(后面称作为 TFT ) 2 4构成的像素电极和在像素电极对面构成的对电极之间产 生的液晶电容器。TFT 24的4册才及连"l妄到垂直扫描线…,21n-l, 21n, 21n+l,…, 而TFT 24的源极连接到数据线…,22m-2, 22m-l, 22m, 22m+l,...。 液晶元件25的像素电极连接到TFT 24的漏极,而液晶元件25 的对电极连接到公用线27。存储电容器26连接在TFT 24的漏 极和公用线27之间。对电极的电压(公共电压)Vcom提供给公 用线27。因此,,公共电压Vcom加到液晶元件LC的、各个像素共同的对电才及上。上和下一对H驱动器(水平驱动电路)13U和13D以及V 驱动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区部分,其中,各自包括液晶元件的像素排列成行和列;对电极电压产生电路,用于产生准备加到所述液晶元件的所述各像素共用的对电极上的对电极电压;垂直驱动电路,用于以行为单位选择所述显示区部分的所述像素;以及水平驱动电路,用于将图像信号提供给由所述垂直驱动电路选中行的每一个像素,并且至少所述对电极电压产生电路的一些电路元件与所述显示区部分一起、使用同一工艺过程形成在同一基片上。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仲岛义晴,真城康人,前川敏一,
申请(专利权)人:索尼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