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带输送用红外线纠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21703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9 09: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钢带输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钢带输送用红外线纠偏装置,包括底座、架体、纠偏机构和检测机构,架体包括底板和两个侧耳,两个侧耳之间转动连接有纠偏辊,纠偏机构包括驱动电机、第一驱动组件和第二驱动组件,底座的一端设有安装壳,另一端一体成型有支脚,第一驱动组件和第二驱动组件均包括从动齿轮、螺杆和驱动柱,螺杆安装于安装壳和支脚之间的区域内,驱动柱与螺杆螺纹连接,第一驱动组件的螺杆与第二驱动组件的螺杆的螺纹方向相反,底板上开设有纠偏弧槽,底座上开设有滑槽,驱动柱穿过滑槽并位于纠偏弧槽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解决现有技术通过立柱对钢带挤压进行纠偏,容易造成钢带边缘的磨损、卷曲,影响钢带质量的问题。钢带质量的问题。钢带质量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带输送用红外线纠偏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钢带输送
,尤其涉及一种钢带输送用红外线纠偏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连续钢带生产中,工艺设备多,钢带运行线路长,由于钢带板型、钢带张力、机组速度、设备制造及安装精度等方面的原因,常常会出现高速运行的钢带跑偏现象,从而造成钢带表面出现划伤,影响产品的质量,甚至会严重损坏机组设备,对机组的稳定运行带来严重影响。因此便需要在钢带生产线上安装对钢带进行纠偏的装置。
[0003]目前,钢带纠偏通常是采用在钢带左右增加滚动挡圈,通过调节滚动挡圈来达到调整钢带在工作过程中的偏移情况。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钢带的纠偏装置【公开号CN208828946U】,利用两侧立柱内的浮球对压簧的挤压带动压力传感器受挤压将压力大小传输给控制器,控制器通过实现设定压力的上限值控制水平伸缩驱动装置的动作,通过水平伸缩驱动装置带动立柱对钢带进行挤压,对钢带进行纠偏。
[0004]但该专利通过立柱对钢带挤压进行纠偏,容易造成钢带边缘的磨损、卷曲,影响钢带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钢带输送用红外线纠偏装置,解决现有技术通过立柱对钢带挤压进行纠偏,容易造成钢带边缘的磨损、卷曲,影响钢带质量的问题。
[0006]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7]一种钢带输送用红外线纠偏装置,包括底座、架体、纠偏机构和检测机构,所述架体包括底板和两个侧耳,所述底板上开设有轴孔,所述底座上一体成型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穿设于轴孔内,两个所述侧耳之间转动连接有纠偏辊,所述纠偏机构包括驱动电机、第一驱动组件和第二驱动组件,所述底座的一端设有安装壳,另一端一体成型有支脚,所述驱动电机固定安装于安装壳内,所述安装壳内设有驱动齿轮,所述驱动齿轮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和第二驱动组件均包括从动齿轮、螺杆和驱动柱,所述从动齿轮安装于安装壳内,两个所述从动齿轮分别安装于驱动齿轮的两侧,且均与驱动齿轮啮合,所述螺杆安装于安装壳和支脚之间的区域内,所述安装壳的内壁于从动齿轮处开设有通孔,所述支脚的侧壁上开设有安装孔,所述螺杆的一端穿过通过与从动齿轮固定连接,另一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于安装孔内,所述驱动柱的底端设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上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杆螺纹连接于螺纹孔内,所述第一驱动组件的螺杆与第二驱动组件的螺杆的螺纹方向相反,所述底板于轴孔的两侧均开设有纠偏弧槽,所述底座于转动轴的两侧均开设有滑槽,所述驱动柱穿过滑槽并位于纠偏弧槽内。
[0008]进一步,两块所述侧耳之间设有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分别位于钢带的两侧,所述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的两端均与侧耳固定连接,
所述检测机构包括红外线发射器、红外线接收器和处理器,所述处理器安装于安装壳的顶端,所述红外线发射器安装于第一安装板上,红外线接收器安装于第二安装板上。
[0009]进一步,所述处理器的一侧设有控制器,另一侧设有报警器,所述控制器与报警器均与处理器信号连接,所述驱动电机与控制器电连接。
[0010]进一步,所述纠偏弧槽内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驱动柱、转动轴的顶端均固定安装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卡设于限位槽内。
[0011]进一步,所述底板的底面开设有导槽,所述底座于导槽的位置一体成型有导轮,所述导轮卡设于导槽内。
[0012]进一步,所述侧耳的内侧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内卡设有盖板,所述盖板的两侧均转动连接有活动板。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4]本技术的一种钢带输送用红外线纠偏装置,通过红外线检测钢带是否跑偏,再通过纠偏辊、驱动柱、螺杆、纠偏弧槽和滑槽,当检测到钢带跑偏时,通过螺杆带动驱动柱移动,从而使驱动柱在纠偏弧槽内移动,从而带动底板转动,使纠偏辊转动一定角度,对跑偏的钢带进行纠正自动化程度高,对钢带的损伤小。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一种钢带输送用红外线纠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
[0016]图2是本技术一种钢带输送用红外线纠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
[0017]图3是本技术一种钢带输送用红外线纠偏装置中架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4是本技术一种钢带输送用红外线纠偏装置中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5是本技术一种钢带输送用红外线纠偏装置中底座底部的结构示意图。
[0020]其中,底座1,转动轴11,安装壳12,支脚13,滑槽14,限位块15,导轮16,架体2,底板21,轴孔211,纠偏弧槽212,限位槽213,导槽214,侧耳22,第一安装板221,第二安装板222,卡槽223,纠偏辊23,钢带3,导向辊31,红外线发射器41,红外线接收器42,处理器43,控制器44,报警器45,驱动电机51,从动齿轮53,螺杆54,驱动柱55,连接块551,盖板6,活动板61。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
[0022]如图1

图5所示,本技术的一种钢带输送用红外线纠偏装置,包括底座1、架体2、纠偏机构和检测机构,架体2转动安装于底座1上,架体2包括底板21和两个侧耳22,底板21上开设有轴孔211,底座1上一体成型有转动轴11,转动轴11穿设于轴孔211内,实现架体2与底座1转动连接,两个侧耳22之间转动连接有纠偏辊23,输入端的钢带3依次通过导向辊31、纠偏辊23、导向辊31向输出端输送,且钢带3张紧于纠偏辊23上。
[0023]两块侧耳22之间设有第一安装板221和第二安装板222,第一安装板221和第二安装板222分别位于钢带3的两侧,第一安装板221和第二安装板222的两端均与侧耳22固定连接,检测机构包括红外线发射器41、红外线接收器42和处理器43,底座1的一端设有安装壳12,另一端一体成型有支脚13,处理器43安装于安装壳12的顶端,红外线发射器41安装于第一安装板221上,红外线接收器42安装于第二安装板222上。检测机构工作时,红外线发射器
41发出红外线光,红外线光部分被钢带3遮挡,红外线接收器42接收未被遮挡部分的红外线光,并将接收的红外线光转换为电信号发送至处理器43内,处理器43对边界值进行分析,判断边界是否垂直,从而得知钢带3是否跑偏。
[0024]处理器43的一侧设有控制器44,另一侧设有报警器45,控制器44与报警器45均与处理器43信号连接,当处理器43分析出钢带3跑偏时,通过控制器44控制纠偏机构工作,对跑偏的钢带3进行纠正。当处理器43分析出钢带3跑偏的角度超过纠偏机构的最大调节角度时,处理器43向报警器45发送报警信号,报警器45工作,并发出蜂鸣和闪烁灯光,以提醒工作人员手动进行调整。
[0025]纠偏机构包括驱动电机51、第一驱动组件和第二驱动组件,驱动电机51固定安装于安装壳12内,驱动电机51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带输送用红外线纠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架体、纠偏机构和检测机构,所述架体包括底板和两个侧耳,所述底板上开设有轴孔,所述底座上一体成型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穿设于轴孔内,两个所述侧耳之间转动连接有纠偏辊,所述纠偏机构包括驱动电机、第一驱动组件和第二驱动组件,所述底座的一端设有安装壳,另一端一体成型有支脚,所述驱动电机固定安装于安装壳内,所述安装壳内设有驱动齿轮,所述驱动齿轮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和第二驱动组件均包括从动齿轮、螺杆和驱动柱,所述从动齿轮安装于安装壳内,两个所述从动齿轮分别安装于驱动齿轮的两侧,且均与驱动齿轮啮合,所述螺杆安装于安装壳和支脚之间的区域内,所述安装壳的内壁于从动齿轮处开设有通孔,所述支脚的侧壁上开设有安装孔,所述螺杆的一端穿过通过与从动齿轮固定连接,另一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于安装孔内,所述驱动柱的底端设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上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杆螺纹连接于螺纹孔内,所述第一驱动组件的螺杆与第二驱动组件的螺杆的螺纹方向相反,所述底板于轴孔的两侧均开设有纠偏弧槽,所述底座于转动轴的两侧均开设有滑槽,所述驱动柱穿过滑槽并位于纠偏弧槽内。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浩川周康康徐刚强王军何飞吴加韦胡火明曹毅孟凡军陆术晓周吕明王勇游平飞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博星工贸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