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正面偏置碰撞性能的汽车前部车身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21577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9 09: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提升正面偏置碰撞性能的汽车前部车身结构,包括前防撞梁、前纵梁总成、前轮罩加强梁总成,前纵梁总成位于前防撞梁的后部,前轮罩加强梁总成位于前纵梁总成的车外一侧,前防撞梁与前纵梁总成前端之间接有三角形连接板,所述三角形连接板与前纵梁总成之间呈斜角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有效传递正面偏置碰撞碰撞力,有效提高汽车安全性能。有效提高汽车安全性能。有效提高汽车安全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提升正面偏置碰撞性能的汽车前部车身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提升正面偏置碰撞性能的汽车前部车身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汽车碰撞测试法规日趋严苛,针对碰撞乘员舱的人身安全越来越受到重视,C

IASI中保研出台了针对正面25%偏置碰撞的相关试验和评价规程。现有车身结构多数都是针对正面碰撞和40%偏置碰撞,小偏置碰撞局部所承受的碰撞力更大,大部分车型在前防撞梁、吸能盒等结构在小偏置碰撞过程中与避障的重合度低,力的传递也很少顾及到小偏置碰的碰撞区域对应的车身结构,由于现有汽车缺少车身有效结构,无法有效的传递碰撞力,碰撞能量不能适当消耗,甚至直接造成A柱区域严重变形,造成乘员舱变形过大,很容易对车内乘员造成身体伤害,严重会危及生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升正面偏置碰撞性能的汽车前部车身结构,能够有效传递正面偏置碰撞碰撞力,有效提高汽车安全性能。
[0004]实现本技术专利技术目的的技术方案:
[0005]一种提升正面偏置碰撞性能的汽车前部车身结构,包括前防撞梁、前纵梁总成、前轮罩加强梁总成,前纵梁总成位于前防撞梁的后部,前轮罩加强梁总成位于前纵梁总成的车外一侧,前防撞梁与前纵梁总成前端之间接有三角形连接板,所述三角形连接板与前纵梁总成之间呈斜角设置。
[0006]进一步地,所述三角形连接板与前轮罩加强梁总成之间接有前轮罩延伸板总成,所述前轮罩延伸板总成呈弧形。
[0007]进一步地,所述三角形连接板截面呈U形。
[0008]进一步地,所述前轮罩延伸板总成截面呈矩形腔室。
[0009]进一步地,前防撞梁与前纵梁总成之间通过连接板连接,前防撞梁与所述连接板之间接有吸能盒;所述三角形连接板两端分别接所述连接板和前纵梁总成。
[0010]本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
[0011]本技术前防撞梁与前纵梁总成前端之间接有三角形连接板,所述三角形连接板与前纵梁总成之间呈斜角设置;所述三角形连接板与前轮罩加强梁总成之间接有前轮罩延伸板总成,所述前轮罩延伸板总成呈弧形。本技术除了在前防撞梁设置吸能盒结构外,增设三角连接板、前轮罩延伸板总成结构,车身内侧的碰撞力通过车内侧吸能盒直接传递到前纵梁总成上,通过前纵梁总成吸能大部分碰撞能量。另一部分车身外侧的碰撞力沿车外侧吸能盒向后传递到三角形连接板上,此时碰撞力分解为两部分,其中一部分力通过三角件连接板的把力传递到前纵梁总成上靠前纵梁总成吸能并继续向后传递碰撞力,另外一部分力通过前轮罩延伸板总成和前轮罩加强梁总成(shotgun总成)压溃变形吸收碰撞能量,并把剩余能量继续向后传递到A柱位置,并且在实际前部碰撞重叠量约小于10%时,设置
了呈圆弧面形状的前轮罩延伸板总成结构,可使碰撞与其结构产生局部很小面积的接触碰撞,从而产生侧滑效果,避免直接正面碰撞,降低碰撞力的直接承接能量,减轻前防撞梁的碰撞变形量,减少零件维修成本。本技术有效传递正面偏置碰撞碰撞力,尤其是能够有效传递25%小偏置碰撞力,有效提高汽车安全性能。本技术三角形连接板截面呈U形,前轮罩延伸板总成截面呈矩形腔室。本技术通过三角形连接板、前轮罩延伸板总成结构,进一步保证三角形连接板、前轮罩延伸板总成有效吸能并传递碰撞力,提高汽车安全性能。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技术结构顶视图;
[0013]图2是本技术结构前部位置侧视图;
[0014]图3是本技术结构前部位置局部放大图;
[0015]图4是图3中A

A的剖视图;
[0016]图5是图3中B

B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如图1、图3所示,提升正面偏置碰撞性能的汽车前部车身结构包括前防撞梁1、前纵梁总成3、前轮罩加强梁总成5,前纵梁总成3位于前防撞梁1的后部,前轮罩加强梁总成5位于前纵梁总成3的车外一侧,此为现有技术。前防撞梁1与前纵梁总成3前端之间接有三角形连接板2,所述三角形连接板2与前纵梁总成3之间呈斜角设置。三角形连接板2车内侧翻边面与前纵梁总成3通过焊接连接。所述三角形连接板2与前轮罩加强梁总成5之间接有前轮罩延伸板总成4,所述前轮罩延伸板总成4呈弧形。
[0018]前防撞梁1与前纵梁总成3之间通过连接板21连接,前防撞梁1与所述连接板21之间接有吸能盒12、13;所述三角形连接板2两端分别接所述连接板21和前纵梁总成3。实施时,前防撞梁总成1与三角形连接板2、前纵梁总成3通过连接板21螺栓连接。三角形连接板2在车外侧与前轮罩延伸板总成4通过螺栓连接安装,所述前轮罩延伸板总成4与其后部的前轮罩加强梁总成5通过螺栓连接安装。
[0019]三角形连接板2与前轮罩延伸板总成4搭接的Z向立面与车前进方向布置角度a约在30
°‑
45
°
之间以方便碰撞力传递,其中前部、车内侧分别与连接板21(此搭接位置要略宽于前边吸能盒与连接板21的搭接位置,以便于碰撞力的传递效果)、前纵梁总成3连接,形成一个封闭的腔体。
[0020]如图4所示,所述三角形连接板截面呈U形。如图5所示,所述前轮罩延伸板总成截面呈矩形腔室。由前轮罩延伸板上板41、前轮罩延伸板下板42、前轮罩延伸板内板43三件焊接而成。形成一个的横截面为长方形的腔体。由于实际前部碰撞重叠量约小于10%时,圆弧立面结构会承受部分碰撞能量,在前轮罩延伸板上板41、前轮罩延伸板下板42两个件上要增加多个纵向加强筋结构来增强此处的局部结构。为了便于碰撞力的传递并达到该专利技术预期效果,三角形连接板2和前轮罩延伸板上板41、前轮罩延伸板下板42、前轮罩延伸板内板43均要采用高强钢,料厚设计在2mm以上。
[0021]上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了示例性的描述,显然本技术的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技术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改进,或未经
改进将本技术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升正面偏置碰撞性能的汽车前部车身结构,包括前防撞梁、前纵梁总成、前轮罩加强梁总成,前纵梁总成位于前防撞梁的后部,前轮罩加强梁总成位于前纵梁总成的车外一侧,其特征在于:前防撞梁与前纵梁总成前端之间接有三角形连接板,所述三角形连接板与前纵梁总成之间呈斜角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升正面偏置碰撞性能的汽车前部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角形连接板与前轮罩加强梁总成之间接有前轮罩延伸板总成,所述前轮罩延伸板总成呈弧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岩庞东华郭青陆志奎章年友盛大全
申请(专利权)人: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