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标记的人工血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21389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9 09: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具有标记的人工血管,包括人工血管本体及设于所述人工血管本体外层的标记层;所述标记层沿所述人工血管本体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标记层为图形、数字、字母中的一种或多种形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在人工血管外层沿长度方向设置标记层,便于医生在植入人工血管的过程中判断人工血管是否出现扭结弯曲,及时发现扭结弯曲的部位并予以纠正,提高手术效率和质量。和质量。和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标记的人工血管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具有标记的人工血管。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感染性疾病得到有效控制,人民平均寿命明显延长;但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改善,社会环境的改变,饮食结构的富营养化和人口老年化,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逐年上升,包括脑卒中、冠心病、心脑血管狭窄、栓塞和心力衰竭等,明显高于肿瘤及其他疾病,已经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第一位杀手。全世界每年死于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数高达1500万人,居各种死因首位。我国心脑血管病患者有2.9亿,每5位成年中国人就有1名患者,由此带来社会医疗经济负担非常沉重。
[0003]血管疾病目前常使用的是血管移植的治疗手段,但是由于自体血管来源非常有限,因此临床上需要大量的人工血管作为移植替代物。目前市面上的人工血管多为进口产品,价格高昂且性能远未达到理想血管所需的性能。临床上广泛使用的涤纶(Dacron)纤维编织人工血管和膨体聚四氟乙烯人工血管在大口径血管的治疗中已有良好的疗效,然而依然存在缝合性差及顺应性差等缺点;尤其是小口径血管的开发过程中,更要解决长期通畅率、防渗血和耐穿刺性能等诸多问题。而近年来兴起的静电纺丝技术所制备的人工血管具有较多优良特点:类细胞骨架矩阵结构,具有良好的防渗血和耐穿刺性,以及优异的血液相容性、缝合性、顺应性。但不论哪种制备方法或材料制备的人工血管,由于其外层材料一致,缺乏有效标记,导致临床医生在植入人工血管的过程中,难以判断人工血管是否发生纽结弯曲,从而无法及时发现潜在的危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供了具有标记的人工血管,该人工血管的外层设有标记层,可便于医生判断人工血管是否发生扭结弯曲。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具有标记的人工血管,包括人工血管本体及设于所述人工血管本体外层的标记层;所述标记层沿所述人工血管本体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标记层为图形、数字、字母中的一种或多种形状。
[0007]进一步,所述标记层为一条或多条与所述人工血管本体的轴线平行的直线涂层。
[0008]进一步,所述标记层为多条沿所述人工血管本体的长度方向设置的且空间延长线重合的直的线段涂层;多条所述线段涂层的长度相同,相邻所述线段涂层之间的间距相同。
[0009]进一步,每条所述线段涂层上设有沿所述人工血管本体周向设置的弧形涂层,多条所述弧形涂层的两端对齐;每条所述线段涂层与每条所述弧形涂层相交形成十字形标记层。
[0010]进一步,所述线段涂层之间设有数字涂层和/或字母涂层。
[0011]进一步,所述数字涂层和/或字母涂层沿所述人工血管本体的长度方向按顺序排
列。
[0012]进一步,所述标记层还包括设于所述线段涂层之间的点状涂层;所述点状涂层包括单点涂层、双点涂层和三点涂层;所述双点涂层由两个间距设置的所述单点涂层形成;所述三点涂层由三个间距设置的所述单点涂层形成;所述人工血管本体上的所述点状涂层以所述单点涂层、双点涂层和三点涂层的顺序沿长度方向依次循环设置。
[0013]进一步,所述点状涂层的点为圆形或方形。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在人工血管外层沿长度方向设置标记层,便于医生在植入人工血管的过程中判断人工血管是否出现扭结弯曲,及时发现扭结弯曲的部位并予以纠正,提高手术效率和质量。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具有标记的人工血管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图1中人工血管发生扭曲后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具有标记的人工血管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图3中人工血管发生扭曲后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5为本技术具有标记的人工血管的再一种实施方式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0]图6为本技术具有标记的人工血管的再一种实施方式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1]图7为本技术具有标记的人工血管的再一种实施方式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2]图8为图7的人工血管发生扭曲后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1、人工血管本体;2、直线涂层;3、线段涂层;4、点状涂层;5、弧形涂层;6、数字涂层;7、字母涂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述,但不应理解为是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
[0025]实施例1
[0026]如图1、2所示的一种具有标记的人工血管,包括人工血管本体1及设于人工血管本体外层的标记层;标记层沿人工血管本体的长度方向设置;标记层为图形,本实施例中标记层为2条与人工血管本体1的轴线平行的直线涂层2,当然,该直线涂层2也可以是1条或3条。如图2所示,当该人工血管发生扭曲时,对应的直线涂层2不再与人工血管本体的轴线平行,而处于相对倾斜或扭曲状,医生可根据扭曲位置可扭曲方向纠正人工血管。
[0027]本实施例一种具有标记的人工血管的制备方法可采用丝网印刷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0028]步骤1、制备人工血管本体:
[0029]a、先配置高分子共混溶液配制:将聚丙交酯(PLA,重均分子量15万)和PU(重均分子量12万)溶解于HFIP中,其中重量比PLA:PU=5:95,40℃水浴加热搅拌12小时,得到浓度为15%w/v的电纺溶液,用于电纺丝备用,记为电纺材料A1溶液;将PU(重均分子量20万)溶于DMF与丙酮(体积比为6/4)的混合溶剂中,40℃水浴加热搅拌12小时,得到浓度为22%w/v的溶液,用于电喷备用,记为A2溶液;
[0030]b、内层静电纺丝纤维膜的制备:调节纺丝接收距离15cm;纺丝的环境温度为30℃,环境湿度40%RH,调节电压至18kV,溶液的给料速度为0.5mL/h,辊筒转速为100rad/min。将步骤a制备的溶液A1静电纺于金属芯轴表面,真空干燥后得到血管内层静电纺丝纤维膜;
[0031]c、第一次电喷:将步骤b制备的静电纺丝纤维膜作为接收装置,调节溶液A2的给料速率为3.5mL/h,接收距离10cm,辊筒转速为50rad/min,环境温度为30℃,环境湿度40%RH,调节电压至13kV进行第一次电喷,溶液喷出后在纤维表面形成聚集、融合。在步骤b的内层静电纺丝纤维膜表面电喷溶液A2得到第一层致密膜,电喷的第一层致密膜与内层静电纺丝纤维膜紧密结合,且第一层致密膜外表面光滑;
[0032]d、复合套结构的制备:将全氟乙烯丙烯共聚物(FEP,重均分子量10万)材料进行热挤出,调节热挤出参数:温度330℃,主机挤出速率4Hz,以步骤c所获得的第一层致密膜作为接收面,协调第一层致密膜与热挤出机的挤出头距离8cm、材料缠绕至第一层致密膜的温度以及致密膜运动规律:旋转速率10Hz,平行移动1cm/s,制成复合套结构;
[00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标记的人工血管,其特征在于,包括人工血管本体(1)及设于所述人工血管本体(1)外层的标记层;所述标记层沿所述人工血管本体(1)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标记层为图形、数字、字母中的一种或多种形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标记的人工血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标记层为一条或多条与所述人工血管本体(1)的轴线平行的直线涂层(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标记的人工血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标记层为多条沿所述人工血管本体(1)的长度方向设置的且空间延长线重合的直的线段涂层(3);多条所述线段涂层(3)的长度相同,相邻所述线段涂层(3)之间的间距相同。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标记的人工血管,其特征在于,每条所述线段涂层(3)上设有沿所述人工血管本体(1)周向设置的弧形涂层(5),多条所述弧形涂层(5)的两端对齐;每条所述线段涂层(3)与每条所述弧形涂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趁红欧阳晨曦刘思诗罗威李佳荣胡树军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杨森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