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主动脉夹层手术用人工血管及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079467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8 08: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主动脉夹层手术用人工血管,包括:人工血管,其为三层血管;多个连接件,其设置在所述人工血管的接口处;多个缝合件,其与所述连接件配合,设置在所述人工血管的接口处。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主动脉夹层手术用人工血管,通过连接件与缝合件的配合使用,使人工血管与人体血管连通时操作简单,缝合方便;而且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人工血管为三层血管,在结构上最大程度地接近人体动脉血管的结构,人工血管管壁具有良好的弹性和蓬松性。工血管管壁具有良好的弹性和蓬松性。工血管管壁具有良好的弹性和蓬松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主动脉夹层手术用人工血管及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人工血管
,特别涉及一种主动脉夹层手术用人工血管和一种主动脉夹层手术用人工血管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心血管疾病是致死率最高的疾病。据资料显示,仅中国患心血管病人数就有3亿左右。血管移植替换是有效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方法之一,血管来源包括异体血管、自体血管和人工血管。异体移植通常引起免疫排斥反应,自体移植往往受限于患者自身健康,因此人工血管具有巨大的临床需求。
[0003]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是由于主动脉内膜局部破损,高压血流冲入血管壁,造成中膜撕裂,使完整的主动脉壁结构一分为二,在夹层的内、外壁间的裂开间隙中形成一个夹层腔。为了与主动脉腔区别,夹层腔称为假腔,主动脉腔称为真腔。主动脉夹层最明显的症状就是疼痛,尤其是剧烈的胸疼,同时伴有血压的升高。发病后48小时内的死亡率大于50%,发病后两周内的死亡率大于85%,已经严重威胁人类健康。随着中国老龄化趋势的到来,其发病率将不断攀升。虽然随着医生手术技术以及围手术期治疗水平的进步,手术效果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手术操作无法进一步简化,手术效果难以再提高,并且难以向更多基层医院推广是目前该手术方法治疗的瓶颈。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主动脉夹层手术用人工血管,通过连接件与缝合件的配合使用,使人工血管与人体血管连通时操作简单,缝合方便;而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人工血管为三层血管,在结构上最大程度地接近人体动脉血管的结构,人工血管管壁具有良好的弹性和蓬松性。
[0005]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主动脉夹层手术用人工血管的制备方法,给出三层血管在制备过程中的接收辊转速,保证三层血管的制备完成,保证得到满足要求的人工血管。
[0006]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
[0007]一种主动脉夹层手术用人工血管,包括:
[0008]人工血管,其为三层血管;
[0009]多个连接件,其设置在所述人工血管的接口处;
[0010]多个缝合件,其与所述连接件配合,设置在所述人工血管的接口处。
[0011]进一步的是,人工血管包括:
[0012]弓部主动脉人工血管,其为弧形;
[0013]降部主动脉人工血管,其与所述弓部主动脉人工血管一体成型连接,且与所述弓部主动脉人工血管位置关系是由远心端到近心端方向分布;
[0014]分支人工血管,其设置在所述弓部主动脉人工血管的弧形顶部外侧,与所述弓部主动脉人工血管连通。
[0015]进一步的是,连接件包括:
[0016]内连接件,其为磁性块,固定于所述人工血管接口处的内层,所述内连接件贴近所述人工血管一侧外壁设置有第一凹槽部;
[0017]外连接件,其为磁性块,能够与所述内连接件磁力相吸,所述外连接件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凹槽部。
[0018]进一步的是,所述第一凹槽部和所述第二凹槽部均包含多个连续凹槽,所述凹槽配合形成多个固定孔。
[0019]进一步的是,所述缝合件包括:
[0020]缝合带,其形状为带状,且纵向横切面的大小和形状与所述固定孔的大小和形状一致,能够放置于所述固定孔中;
[0021]缝合针,其设置于缝合带的带状面上,间隔为0.2cm

0.4cm,且所述缝合针与所述缝合带宽度方向的夹角为30

40度。
[0022]进一步的是,人工血管的三层结构包括:
[0023]外层,其按照重量份数统计包括如下组份:聚乳酸8

15份,胶原8

15份;
[0024]中层,其在外层的内部,所述中层按照重量份数统计包括如下组份:聚乳酸3

7份,胶原6

12份,聚乙醇酸9

16份;
[0025]内层,其在中层的内部,所述内层按照重量份数统计包括如下组份:甲壳素20

30份,丝素蛋白5

12份。
[0026]进一步的是,所述外层、所述中层和所述内层均分布有微孔,且所述微孔的孔径尺寸由内层至外层逐渐增大。
[0027]一种主动脉夹层手术用人工血管的制备方法,包括:
[0028]步骤一、内层血管的制备;
[0029]按照质量分数称取如下原料:聚乳酸8

15份,胶原8

15份;在室温条件下溶于溶剂六氟异丙醇中,充分搅拌至完全溶解,得到内层血管纺丝溶液;将溶液置于静电纺丝机的喷丝管中,固定在接收辊上,施加15~24kV的电压,得到人工血管内层;
[0030]步骤二、中层血管的制备;
[0031]以步骤一得到的内层作为接收基底,继续制备中层血管,具体为:按照质量分数称取如下原料:聚乳酸3

7份,胶原6

12份,聚乙醇酸9

16份;在室温条件下溶于溶剂六氟异丙醇中,充分搅拌至完全溶解,得到中层血管纺丝溶液;将溶液置于静电纺丝机的喷丝管中,固定在接收辊上,施加12~25kV电压,得到人工血管中层;
[0032]步骤三、外层血管的制备;
[0033]以步骤二得到的中层为基底,继续制备外层血管,具体为:按照质量分数称取如下原料:甲壳素20

30份,丝素蛋白5

12份;在室温条件下溶于溶剂乙醇中,充分搅拌至完全溶解,得到外层血管纺丝溶液;将溶液置于静电纺丝机的喷丝管中,固定在接收辊上,施加12~25kV电压,得到人工血管外层。
[0034]进一步的是,所述喷丝管的喷头至接收辊的距离为25cm,接收辊以转速v进行旋转。
[0035]进一步的是,所述转速v的计算公式为:
[0036][0037]其中,n为电机转速,γ1为搅拌装置体积,γ2为放入搅拌装置内的溶液体积。
[0038]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39]1.本专利技术的主动脉夹层手术用人工血管与人体血管连通时操作简单,缝合方便,速度快,且由于是将缝合针刺入血管组织,可免于缝合。
[0040]2.降部主动脉血管与弓部主动脉人工血管是一体成型的结构,无需吻合,能够尽快恢复循环,减少了吻合口,可缩短深低温停循环时间由常规的20分钟以上降至10分钟以内,降低了脊髓缺血、截瘫的风险。
[0041]3.本专利技术的人工血管外层组织密度较小,孔隙较大,利于细胞、组织的长入;中层结构蓬松,具有较好的弹性,孔隙适中,为血管壁提供较好的弹性以及提供营养血管生长的空间;内层组织密度较大,孔隙较小,可有效防止人工血管移植时管壁的渗血。
附图说明
[0042]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主动脉夹层手术用人工血管的结构示意图;
[0043]图2为人工血管的截面示意图;
[0044]图3为人工血管与人体血管连接的截图示意图;
[0045]图4为图3的剖面图,人工血管和人体血管缝合示意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主动脉夹层手术用人工血管,其特征在于,包括:人工血管,其为三层血管;多个连接件,其设置在所述人工血管的接口处;多个缝合件,其与所述连接件配合,设置在所述人工血管的接口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动脉夹层手术用人工血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工血管包括:弓部主动脉人工血管,其为弧形;降部主动脉人工血管,其与所述弓部主动脉人工血管一体成型连接,且与所述弓部主动脉人工血管位置关系是由远心端到近心端方向分布;分支人工血管,其设置在所述弓部主动脉人工血管的弧形顶部外侧,与所述弓部主动脉人工血管连通。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主动脉夹层手术用人工血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内连接件,其为磁性块,固定于所述人工血管接口处的内层,所述内连接件贴近所述人工血管一侧外壁设置有第一凹槽部;外连接件,其为磁性块,能够与所述内连接件磁力相吸,所述外连接件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凹槽部。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主动脉夹层手术用人工血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部和所述第二凹槽部均包含多个连续凹槽,所述凹槽配合形成多个固定孔。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主动脉夹层手术用人工血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缝合件包括:缝合带,其形状为带状,且纵向横切面的大小和形状与所述固定孔的大小和形状一致,能够放置于所述固定孔中;缝合针,其设置于缝合带的带状面上,间隔为0.2cm

0.4cm,且所述缝合针与所述缝合带宽度方向的夹角为30

40度。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主动脉夹层手术用人工血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工血管的三层结构包括:外层,其按照重量份数统计包括如下组份:聚乳酸8

15份,胶原8

15份;中层,其在外层的内部,所述中层按照重量份数统计包括如下组份:聚乳酸3

7份,胶原6

12份,聚乙醇酸9

16份;内层,其在中层的内部,所述内层按照重量份数统计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艳强夏家红吴杰周诚
申请(专利权)人: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