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阳离子型右旋糖酐合成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21081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9 09: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阳离子型右旋糖酐合成系统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阳离子型右旋糖酐合成系统,设有搅拌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搅拌釜上连接有搅拌系统、通气系统和控温系统,所述的搅拌系统设在搅拌釜内,搅拌系统包括锚式搅拌桨、主搅拌轴、折叶式搅拌桨、次搅拌轴、主搅拌电机和次搅拌电机,所述的通气系统设在搅拌釜外部,通气系统包括输气管、气体调压阀、排气阀、单向阀,所述的控温系统设在搅拌釜的外部,所述的控温系统包括冷水进管、冷水出管、热水进管、热水出管、循环水箱、蒸汽循环加热管、循环泵和控制阀,具有结构简单、节约氮气摄入、节约电能、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接枝率等优点。提高接枝率等优点。提高接枝率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阳离子型右旋糖酐合成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阳离子型右旋糖酐合成系统
,具体地说是一种采用接枝共聚的方法合成阳离子型右旋糖酐合成系统。

技术介绍

[0002]众所周知,已实现规模化生产的右旋糖酐经过阳离子化改性后,可以在造纸、石油开采、污水处理、污泥脱水等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价值,对于右旋糖酐分子量的要求基本在200

500万之间,甚至更高,以发挥其比聚丙烯酰胺更优异的网捕和卷扫功能。
[0003]采用接枝共聚的方式是右旋糖酐的阳离子化改性常用的方法之一,采用的阳离子单体有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甲基丙烯酸二乙氨基乙酯、丙烯酸乙酯基三甲基氯化铵、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N,N

二甲基乙烯基苯基氨及其季铵盐等。将阳离子单体与右旋糖酐通过自由基聚合的方式,阳离子单体的均聚体与右旋糖酐糖单元的C2、C3或C4上的活性羟基自由基结合,形成梳型接枝共聚物。
[0004]对于接枝共聚型阳离子右旋糖酐的工业化合成,采用水溶液自由基聚合的方式最为常见,而分子量在200

500万的右旋糖酐水溶液的粘度较高(动力粘度可达10000mPa.s以上),阳离子改性后的右旋糖酐溶液的粘度可达20000mpa.s甚至更高,欲实现其与阳离子单体的充分反应,提高生产效率,节约生产成本,常规的反应装置耗时费力且反应无法精确控制,比如:因物料粘度高、搅拌不均匀导致的反应不充分;搅拌速率控制不当、控温不稳定、保护气布气不充分导致的引发剂效率降低,影响产出效率;其次,传统的设备也很难实现对物料的快速有效的阻聚。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采用接枝共聚的方法合成阳离子型右旋糖酐合成系统。
[0006]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7]一种阳离子型右旋糖酐合成系统,设有搅拌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搅拌釜上连接有搅拌系统、通气系统和控温系统,所述的搅拌系统设在搅拌釜内,搅拌系统包括锚式搅拌桨、主搅拌轴、折叶式搅拌桨、次搅拌轴、主搅拌电机和次搅拌电机,所述的锚式搅拌桨的中部与主搅拌轴下端相连接,主搅拌轴上端伸出搅拌釜与主搅拌电机相连接,锚石搅拌桨内侧设有次搅拌轴,次搅拌轴上连接折叶式搅拌桨,次搅拌轴上端伸出搅拌釜与次搅拌电机相连接,所述的通气系统设在搅拌釜外部,通气系统包括输气管、气体调压阀、排气阀、单向阀,所述的输气管的进气端与气源相连接,输气管的出气端伸至搅拌釜内部下方,搅拌釜外部的输气管上分别设有气体调压阀、排气阀,输气管的出气端连接单向阀,所述的控温系统设在搅拌釜的外部,所述的控温系统包括冷水进管、冷水出管、热水进管、热水出管、循环水箱、蒸汽循环加热管、循环泵和控制阀,所述的冷水进管与搅拌釜的夹套进水口相连通,冷
水出管与搅拌釜的夹套出水口相连通,所述的冷水进管的管路上连接热水进管,冷水出管的管路上连接热水出管,热水进管和热水出管分别与循环水箱的出水口和进水口相连通,所述的热水进管上设有循环泵,循环水箱内设有蒸汽循环加热管,蒸汽循环加热管的进气口和出气口伸出循环水箱与外部蒸汽源相连接,所述的冷水进管、冷水出管、热水进管和热水出管上分别设有控制阀,通过不同的控制阀实现对搅拌釜的冷水降温和热水加热。
[0008]本技术所述的次搅拌轴设有两个,两个次搅拌轴设为不同的长度并对称设在主搅拌轴的两侧,其中,长的次搅拌轴上设有一组折叶式搅拌桨,短的次搅拌轴上设有两组折叶式搅拌桨。
[0009]本技术所述的次搅拌轴设为管状,管状的次搅拌轴的上端伸出搅拌釜后与旋转导气接头相连接,所述的输气管与旋转导气接头相连接,次搅拌轴的下端设为出气端,次搅拌轴的出气端设有单向阀。
[0010]本技术所述的搅拌釜上设有助剂投料管路。通过助剂投料管路向搅拌釜内添加反应助剂。
[0011]本技术所述的搅拌釜和循环水箱内分别上设有温度探杆,温度探杆伸进搅拌釜和循环水箱内实现对搅拌釜内温度的监控。
[0012]本技术所述的冷水进管靠近搅拌釜端设有液体调压阀,实现调压功能。
[0013]本技术所述的蒸汽循环加热管上设有气体调节阀,通过气体调节阀调节蒸汽输入量。
[0014]本技术由于采用上述结构,通过搅拌系统的结构设计、通气系统与搅拌系统的整合优化以及控温系统的精细化设置,且该系统结构是基于多糖的接枝共聚反应特性而设计的,接枝率由传统方法的60%提升至90%以上,且大大节约了氮气、电能等各项损耗,为企业节省生产成本,实现成品参数的精确控制,具有结构简单、节约氮气摄入、节约电能、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接枝率等优点。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17]如附图所示,一种阳离子型右旋糖酐合成系统,设有搅拌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搅拌釜上连接有搅拌系统、通气系统和控温系统,所述的搅拌系统设在搅拌釜内,搅拌系统包括锚式搅拌桨1、主搅拌轴3、折叶式搅拌桨2、次搅拌轴4、主搅拌电机16和次搅拌电机17,所述的锚式搅拌桨1的中部与主搅拌轴3下端相连接,主搅拌轴3上端伸出搅拌釜与主搅拌电机16相连接,锚石搅拌桨内侧设有次搅拌轴4,次搅拌轴4上连接折叶式搅拌桨2,次搅拌轴4上端伸出搅拌釜与次搅拌电机17相连接,所述的通气系统设在搅拌釜外部,通气系统包括输气管、气体调压阀18、排气阀19、单向阀5,所述的输气管的进气端8与气源相连接,输气管的出气端6伸至搅拌釜内部下方,搅拌釜外部的输气管上分别设有气体调压阀18、排气阀19,输气管的出气端6连接单向阀5,所述的控温系统设在搅拌釜的外部,所述的控温系统包括冷水进管10、冷水出管9、热水进管21、热水出管22、循环水箱12、蒸汽循环加热管11、循环
泵15和控制阀,所述的冷水进管10与搅拌釜的夹套进水口相连通,冷水出管9与搅拌釜的夹套出水口相连通,所述的冷水进管10的管路上连接热水进管21,冷水出管9的管路上连接热水出管22,热水进管21和热水出管22分别与循环水箱12的出水口和进水口相连通,所述的热水进管21上设有循环泵15,循环水箱12内设有蒸汽循环加热管11,蒸汽循环加热管11的进气口和出气口伸出循环水箱12与外部蒸汽源相连接,所述的冷水进管10、冷水出管9、热水进管21和热水出管22上分别设有控制阀,通过不同的控制阀实现对搅拌釜的冷水降温和热水加热。
[0018]进一步,所述的次搅拌轴4设有两个,两个次搅拌轴4设为不同的长度并对称设在主搅拌轴3的两侧,其中,长的次搅拌轴4上设有一组折叶式搅拌桨2,短的次搅拌轴4上设有两组折叶式搅拌桨2。
[0019]进一步,所述的次搅拌轴4设为管状,管状的次搅拌轴4的上端伸出搅拌釜后与旋转导气接头相连接,所述的输气管与旋转导气接头相连接,次搅拌轴4的下端设为出气端6,次搅拌轴4的出气端6设有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阳离子型右旋糖酐合成系统,设有搅拌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搅拌釜上连接有搅拌系统、通气系统和控温系统,所述的搅拌系统设在搅拌釜内,搅拌系统包括锚式搅拌桨、主搅拌轴、折叶式搅拌桨、次搅拌轴、主搅拌电机和次搅拌电机,所述的锚式搅拌桨的中部与主搅拌轴下端相连接,主搅拌轴上端伸出搅拌釜与主搅拌电机相连接,锚石搅拌桨内侧设有次搅拌轴,次搅拌轴上连接折叶式搅拌桨,次搅拌轴上端伸出搅拌釜与次搅拌电机相连接,所述的通气系统设在搅拌釜外部,通气系统包括输气管、气体调压阀、排气阀、单向阀,所述的输气管的进气端与气源相连接,输气管的出气端伸至搅拌釜内部下方,搅拌釜外部的输气管上分别设有气体调压阀、排气阀,输气管的出气端连接单向阀,所述的控温系统设在搅拌釜的外部,所述的控温系统包括冷水进管、冷水出管、热水进管、热水出管、循环水箱、蒸汽循环加热管、循环泵和控制阀,所述的冷水进管与搅拌釜的夹套进水口相连通,冷水出管与搅拌釜的夹套出水口相连通,所述的冷水进管的管路上连接热水进管,冷水出管的管路上连接热水出管,热水进管和热水出管分别与循环水箱的出水口和进水口相连通,所述的热水进管上设有循环泵,循环水箱内设有蒸汽循环加热管,蒸汽循环加热管的进气口和出气口伸出循环水箱与外部蒸汽源相连接,所述的冷水进管、冷水出管、热水进管和热水出管上分别设有控制阀,通过不同的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庄茅胡阳田丰
申请(专利权)人:威海汉邦生物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