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电机单减动力总成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19843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9 08: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电机单减动力总成系统,属于电动汽车驱动系统技术领域,包括壳体以及安装在壳体内的永磁同步电机和异步电机,异步电机与单级减速器传动连接,永磁同步电机通过同步器与异步电机传动连接,充分利用永磁同步电机和异步电机的工作特性,通过调整控制策略,实现低速工况、额定工况、高速工况下的最佳系统效率,相比普通双电机构型,增加一组电机间直联同步器,可轻松实现动力通断,结构巧妙且简单易实现,相比单永磁同步电机减速箱构型,系统效率可通过改变控制策略进行优化调节,同时可选用重量和体积更小的永磁同步电机,在能耗及成本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并且使用现有的单级减速器,易于实现,整车改动小。整车改动小。整车改动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电机单减动力总成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电动汽车驱动系统
,具体涉及一种双电机单减动力总成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国民环境保护意识的逐渐提高,同时受到国家对新能源汽车持续补贴的刺激政策影响,新能源汽车的市场需求也日益增长。纯电动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系统作为影响整车性能和续航的关键一环,越来越多的受到各个整车厂商和总成方案供应商的重视,目前新能源纯电动汽车动力总成驱动系统主要分为电机直驱和电机带变速箱两大类构型。为降低动力总成驱动系统成本,目前普遍采用的是电机带变速箱总成驱动系统,而其中永磁同步电机配单级减速箱总成驱动系统应用最为广泛。其优点是总成重量轻,成本低,缺点是永磁同步电机高速效率低,减速箱采用单一减速比,无法通过调整速比配合电机工作在最高效运行区间。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双电机单减动力总成系统,可通过调整控制策略,实现低速工况、额定工况、高速工况下的最佳系统效率,降低能耗,减少成本。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双电机单减动力总成系统,包括壳体以及安装在所述壳体内的永磁同步电机和异步电机,所述异步电机与单级减速器传动连接,所述永磁同步电机通过同步器与所述异步电机传动连接。
[0006]进一步的,所述永磁同步电机的输出齿轮通过所述同步器与所述异步电机的输出齿轮连接。
[0007]进一步的,所述永磁同步电机与所述异步电机同轴对称设置。
[0008]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包括第一端盖,所述异步电机的电机轴的一端通过第一固定端轴承安装于所述第一端盖,另一端通过第一输出端轴承安装于所述壳体。
[0009]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包括第二端盖,所述永磁同步电机的电机轴的一端通过第二固定端轴承安装于所述第二端盖,另一端通过第二输出端轴承安装于所述壳体。
[0010]进一步的,所述单级减速器包括中间齿轮轴,所述中间齿轮轴同轴设置有第一中间齿轮,所述异步电机的输出齿轮与所述第一中间齿轮啮合。
[0011]进一步的,所述中间齿轮轴同轴设置有第二中间齿轮,所述单级减速器还包括输出轴,所述输出轴同轴设置有第三中间齿轮,所述第二中间齿轮与所述第三中间齿轮啮合。
[0012]进一步的,所述输出轴的一端伸出所述壳体并通过花键与输出法兰联接固定。
[0013]进一步的,所述中间齿轮轴的两端分别通过中间齿轮轴轴承安装于所述壳体。
[0014]进一步的,所述输出轴的两端分别通过输出轴轴承安装于所述壳体。
[0015]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6]由于本技术的双电机单减动力总成系统包括壳体以及安装在壳体内的永磁同步电机和异步电机,异步电机与单级减速器传动连接,永磁同步电机通过同步器与异步电机传动连接,充分利用永磁同步电机和异步电机的工作特性,通过调整控制策略,实现低速工况、额定工况、高速工况下的最佳系统效率,相比普通双电机构型,增加一组电机间直联同步器,可轻松实现动力通断,结构巧妙且简单易实现,相比单永磁同步电机减速箱构型,系统效率可通过改变控制策略进行优化调节,同时可选用重量和体积更小的永磁同步电机,在能耗及成本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并且使用现有的单级减速器,易于实现,整车改动小。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双电机单减动力总成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1

壳体,2

异步电机,3

异步电机的电机轴,4

异步电机的输出齿轮,5

同步器,6

永磁同步电机,7

永磁同步电机的电机轴,8

永磁同步电机的输出齿轮,9

第一端盖,10

第一固定端轴承,11

第一输出端轴承,12

第二端盖,13

第二固定端轴承,14

第二输出端轴承,15

中间齿轮轴,16

第一中间齿轮,17

第二中间齿轮,18

第三中间齿轮,19

输出轴,20

输出法兰,21

中间齿轮轴轴承,22

输出轴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20]本说明书中涉及到的方位均以附图所示为准,仅代表相对位置关系,不代表绝对位置关系。
[0021]如图1所示,一种双电机单减动力总成系统,包括壳体1以及安装在壳体1内的永磁同步电机6和异步电机2,异步电机2与单级减速器传动连接,永磁同步电机6通过同步器5与异步电机2传动连接。其中,永磁同步电机6与异步电机2同轴对称设置,永磁同步电机6的输出齿轮8通过同步器5与异步电机2的输出齿轮4连接,同步器5为本领域常用动力中断机构,具体结构在此不做赘述。控制单元通过对同步器5的控制可实现永磁同步电机6的输出齿轮8与异步电机2的输出齿轮4之间扭矩传递的通断,满足各种工况的需求,如在高速工况下异步电机2单独工作、低速工况下永磁同步电机6单独工作、大扭矩需求工况时异步电机2和永磁同步电机6共同工作。
[0022]如图1所示,壳体1包括第一端盖9,异步电机2的电机轴3的一端通过第一固定端轴承10安装于第一端盖9,另一端即连接输出齿轮4的一端通过第一输出端轴承11安装于壳体1。壳体1包括第二端盖12,永磁同步电机6的电机轴7的一端通过第二固定端轴承13安装于第二端盖12,另一端即连接输出齿轮8的一端通过第二输出端轴承14安装于壳体1。
[0023]如图1所示,单级减速器包括中间齿轮轴15,中间齿轮轴15同轴设置有第一中间齿轮16,异步电机2的输出齿轮4与单级减速器的第一中间齿轮16啮合。中间齿轮轴15同轴设置有第二中间齿轮17,单级减速器还包括输出轴19,输出轴19同轴设置有第三中间齿轮18,第二中间齿轮17与第三中间齿轮18啮合。其中,中间齿轮轴15的两端分别通过中间齿轮轴轴承21安装于壳体1,输出轴19的两端分别通过输出轴轴承22安装于壳体1。
[0024]如图1所示,输出轴19的一端伸出壳体1并通过花键与输出法兰20联接固定,电机动力最终通过减速箱输出法兰20传递至整车,可广泛应用于各种车型,适配车辆多。
[0025]本技术的双电机单减动力总成系统通过设置永磁同步电机和异步电机,异步电机与单级减速器传动连接,永磁同步电机通过同步器与异步电机传动连接,可根据不同功率、扭矩需求,通过控制同步器与永磁同步电机的结合与分离,始终保持整套系统运行在最高效率区间。根据整车不同工况需求和发电工况,可结合永磁同步电机,充分吸收制动反馈能量,同时为避免永磁同步电机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电机单减动力总成系统,包括壳体以及安装在所述壳体内的永磁同步电机和异步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异步电机与单级减速器传动连接,所述永磁同步电机通过同步器与所述异步电机传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电机单减动力总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永磁同步电机的输出齿轮通过所述同步器与所述异步电机的输出齿轮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电机单减动力总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永磁同步电机与所述异步电机同轴对称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电机单减动力总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第一端盖,所述异步电机的电机轴的一端通过第一固定端轴承安装于所述第一端盖,另一端通过第一输出端轴承安装于所述壳体。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电机单减动力总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第二端盖,所述永磁同步电机的电机轴的一端通过第二固定端轴承安装于所述第二端盖,另一端通过第二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应红亮孟祥珍刘志龙王春雷柳建新卢威
申请(专利权)人:潍坊佩特来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