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进风口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197438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9 08: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进风口,包括风机机壳,风机机壳的中间设置有风机叶轮,风机叶轮的中间穿设有转轴,所述风机机壳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进风口主体,且进风口主体内设置有导风环,所述导风环为喇叭状结构,且导风环的一端沿口与进风口主体的外壁通过焊接固定,并且导风环的另一端插入风机叶轮的一端,而且导风环靠近风机叶轮的一端设置有围挡。该新型进风口采用导风环的结构设计,在进风口主体与风机叶轮之间的形成导管,并通过围挡对导风环与风机叶轮之间的缝隙遮挡,使得进风口主体与风机叶轮之间的缝隙极大减小,从而可减少进风口主体处气流的泄漏,提高风机性能参数,提高风机效率,而且进风口主体处不锈钢网片的安装更加方便。方便。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进风口


[0001]本技术涉及风机设备
,具体为一种新型进风口。

技术介绍

[0002]KHP系列风机为双进风、后向风机。一般采用高承载能力的窄V带穿传动。是中央空调、净化机组、油烟净化、工业通风设备的理想配套产品。
[0003]KHP后倾离心风机的进风口和叶轮之间存有间隙,导致进风的同时会有气流泄露的情况,降低了风机效率,且风机的进口由于转轴的存在,不易安装防尘滤网,有所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进风口,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进风口,包括风机机壳,风机机壳的中间设置有风机叶轮,风机叶轮的中间穿设有转轴,所述风机机壳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进风口主体,且进风口主体内设置有导风环,所述导风环为喇叭状结构,且导风环的一端沿口与进风口主体的外壁通过焊接固定,并且导风环的另一端插入风机叶轮的一端,而且导风环靠近风机叶轮的一端设置有围挡,围挡的一端套设于风机叶轮的端部。
[0006]优选的,所述导风环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支撑框架和第二支撑框架,第一支撑框架和第二支撑框架均为半圆形结构,且第一支撑框架和第二支撑框架的中间均设置有不锈钢网片。
[0007]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框架和第二支撑框架的上下两侧都分别通过支撑杆连接有支撑筒,支撑筒的中间穿设有螺纹杆,所述进风口主体的上方和下方分别设置有固定螺纹筒,且固定螺纹筒与螺纹杆螺纹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框架和第二支撑框架与支撑杆之间为焊接,且支撑杆与支撑筒之间的连接方式为焊接。
[0009]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框架和第二支撑框架相靠近一侧的中间均设置有半圆形结构,第一支撑框架和第二支撑框架中间的半圆形结构组合构成的圆孔的直径大于转轴的之间。
[0010]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框架靠近第二支撑框架的一侧开设有条形槽,所述条形槽的结构和第二支撑框架靠近第一支撑框架一侧条形凸起的结构相匹配。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新型进风口采用导风环的结构设计,在进风口主体与风机叶轮之间的形成导管,并通过围挡对导风环与风机叶轮之间的缝隙遮挡,使得进风口主体与风机叶轮之间的缝隙极大减小,从而可减少进风口主体处气流的泄漏,提高风机性能参数,提高风机效率,而且通过拼接式的第一支撑框架和第二支撑框架的结构设计,让进风口主体处不锈钢网片的安装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一种新型进风口俯视图;
[0013]图2为本技术一种新型进风口第一支撑框架和第二支撑框架正视图;
[0014]图3为本技术一种新型进风口第一支撑框架和第二支撑框架俯视图。
[0015]图中:1、风机机壳,2、进风口主体,3、转轴,4、风机叶轮,5、第一支撑框架,6、不锈钢网片,7、第二支撑框架,8、导风环,9、固定螺纹筒,10、螺纹杆,11、支撑杆,12、支撑筒,13、围挡。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7]请参阅图1

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型进风口,包括风机机壳1,风机机壳1的中间设置有风机叶轮4,风机叶轮4的中间穿设有转轴3,风机机壳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进风口主体2,且进风口主体2内设置有导风环8,导风环8为喇叭状结构,且导风环8的一端沿口与进风口主体2的外壁通过焊接固定,并且导风环8的另一端插入风机叶轮4的一端,而且导风环8靠近风机叶轮4的一端设置有围挡13,围挡13的一端套设于风机叶轮4的端部,导风环与围挡通过焊接固定,导风环8和围挡13与风机叶轮4相靠近而不接触,导风环8能够在进风口主体2与风机叶轮4之间的形成导管,而围挡13能够对导风环8与风机叶轮4之间的缝隙遮挡,使得进风口主体2与风机叶轮4之间的缝隙极大减小,从而可减少进风口主体2处气流的泄露,提高风机性能参数,提高风机效率,导风环8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支撑框架5和第二支撑框架7,第一支撑框架5和第二支撑框架7均为半圆形结构,且第一支撑框架5和第二支撑框架7的中间均设置有不锈钢网片6,不锈钢网片6与第一支撑框架5和第二支撑框架7均为焊接,该结构能够在导风环8的前侧形成过滤网,防止进风的同时吸入灰尘,而且通过半圆形的结构,使得该装置拆装方便,第一支撑框架5和第二支撑框架7的上下两侧都分别通过支撑杆11连接有支撑筒12,支撑筒12的中间穿设有螺纹杆10,此处两者为螺纹连接,进风口主体2的上方和下方分别设置有固定螺纹筒9,固定螺纹筒9与风机机壳1的外壁焊接,且固定螺纹筒9与螺纹杆10螺纹连接,该结构使得第一支撑框架5和第二支撑框架7能够方便的固定在进风口主体2的前侧,第一支撑框架5和第二支撑框架7与支撑杆11之间为焊接,且支撑杆11与支撑筒12之间的连接方式为焊接,该连接方式更加稳固,第一支撑框架5和第二支撑框架7相靠近一侧的中间均设置有半圆形结构,第一支撑框架5和第二支撑框架7中间的半圆形结构组合构成的圆孔的直径大于转轴3的之间,该结构使得转轴3的运行不受阻碍,第一支撑框架5靠近第二支撑框架7的一侧开设有条形槽,条形槽的结构和第二支撑框架7靠近第一支撑框架5一侧条形凸起的结构相匹配,该结构使得第二支撑框架7和第一支撑框架5相拼接时连接更加紧密,防止泄漏。
[0018]工作原理:在使用该新型进风口时,先检查该装置是否存在零件破损或连接不牢的情况,检查无误后再进行使用,该进风口主体2的中间设置有导风环8,导风环8的一端延伸至转轴3外,从而使得导风环8在进风口主体2与风机叶轮4之间的形成导管效果,而围挡
13能够对导风环8与风机叶轮4之间的缝隙遮挡,让进风口主体2与风机叶轮4之间的缝隙极大减小,从而可减少进风口主体2处气流的泄漏,提高风机性能参数,提高风机效率,而且进风口主体2的前侧通过第一支撑框架5和第二支撑框架7安装有不锈钢网片6,第一支撑框架5和第二支撑框架7中间组合构成的圆孔不会影响转轴3的运行,且第一支撑框架5和第二支撑框架7的拼接式结构拆装更加方便,这就是该新型进风口的工作原理。
[0019]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进风口,包括风机机壳(1),风机机壳(1)的中间设置有风机叶轮(4),风机叶轮(4)的中间穿设有转轴(3),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机壳(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进风口主体(2),且进风口主体(2)内设置有导风环(8),所述导风环(8)为喇叭状结构,且导风环(8)的一端沿口与进风口主体(2)的外壁通过焊接固定,并且导风环(8)的另一端插入风机叶轮(4)的一端,而且导风环(8)靠近风机叶轮(4)的一端设置有围挡(13),围挡(13)的一端套设于风机叶轮(4)的端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进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环(8)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支撑框架(5)和第二支撑框架(7),第一支撑框架(5)和第二支撑框架(7)均为半圆形结构,且第一支撑框架(5)和第二支撑框架(7)的中间均设置有不锈钢网片(6)。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进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框架(5)和第二支撑框架(7)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文华尹祖悦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德鼓风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