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包的安全防护装置及汽车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19688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9 08: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包的安全防护装置及汽车,以实现电池包热失控时的安全防护。该电池包的安全防护装置,包括:电池包;车载结构,所述车载结构朝向车头和车尾的两侧端面分别开口并连通形成容纳所述电池包的容置腔;用于装配到车身上的电池包推出机构,其设置在所述车载结构朝向车头的一侧,所述电池包推出机构用于在整车控制器检测出所述电池包出现热失控时,将所述电池包从所述车载结构中推出。载结构中推出。载结构中推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池包的安全防护装置及汽车


[0001]本技术涉及动力电池安全防护
,具体为一种电池包的安全防护装置及汽车。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电动汽车具有低污染、低噪声、使用新能源等优点,已成为城市交通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现在使用的情况来看,电动汽车拥有广阔的前景。但是,现在的电动汽车还存在一些不足:例如电动汽车主要的动力来源动力电池,它在使用中由于电滥用、热滥用、机械滥用或由于动力电池自身质量问题,使用中出现电池自产热甚至自燃。以三元电池523体系为例,当电池自身温度超过本身的热失控温度T2后,接下来30秒之内,电池温度可迅速升高至1100℃,而一块电池温度上升可以通过导热、热对流、辐射等方式将热量传递给周围电池,使得最终整个电池包起火,最终造成整车燃烧。当动力电池温度超过热失控起始温度后,有温升速率快、燃烧温度高且剧烈、不易扑灭等特点,如果没有相应的安全防护设备,电动汽车行驶过程中动力电池一旦发生热安全问题,将对电动车驾驶人员及乘客带来危险,给我们人身财产安全造成威胁。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包的安全防护装置及汽车,以实现电池包热失控时的安全防护。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5]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包的安全防护装置,包括:
[0006]电池包;
[0007]车载结构,所述车载结构朝向车头和车尾的两侧端面分别开口并连通形成容纳所述电池包的容置腔;
[0008]用于装配到车身上的电池包推出机构,其设置在所述车载结构朝向车头的一侧,所述电池包推出机构用于在整车控制器检测出所述电池包出现热失控时,将所述电池包从所述车载结构中推出。
[0009]优选地,还包括:
[0010]安装在所述车载结构朝向车尾的一侧的电池包限位机构,所述电池包限位机构用于在整车控制器确定所述电池包未出现热失控时,阻挡所述电池包从所述容置腔中脱出;以及用于在整车控制器确定所述电池包出现热失控时,解除对所述电池包的限制,使所述电池包被所述电池包推出机构推出。
[0011]优选地,所述电池包推出机构包括:
[0012]车身连接支架,所述车身连接支架朝向所述电池包的一侧布置有用于与车身上布置的第一磁力锁相吸合的第二磁力锁;
[0013]一端安装在所述车身连接支架上的推杆;所述推杆的另一端装配有推杆支架、挡
板以及布置在所述推杆支架和所述挡板之间的第一弹簧;所述推杆支架与所述车载结构固定连接;
[0014]其中,所述第二磁力锁与所述第一磁力锁相吸时,所述挡板与所述电池包接触,所述第一弹簧处于压缩状态;所述第二磁力锁与所述第二磁力锁处于自由状态时,所述推杆在所述第一弹簧的反弹力下推动所述电池包从所述车载结构中脱出。
[0015]优选地,所述电池包限位机构包括:
[0016]连接在所述车载结构朝向车尾的一侧端面上的侧耳;
[0017]沿车辆的宽度方向设置的限位杆,所述限位杆通过所述侧耳固定在所述车载结构上;
[0018]连接在所述限位杆的一端且用于驱动所述限位杆转动的伺服电机;
[0019]套设在所述限位杆上的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设置在所述伺服电机和所述侧耳之间;
[0020]所述限位杆的另一端上突出有限位凸筋,所述侧耳上布置有供所述限位凸筋穿过的过孔;
[0021]通过所述伺服电机驱动所述限位杆转动,使所述限位凸筋从所述过孔中进行通过或被所述侧耳阻挡。
[0022]优选地,还包括:
[0023]冷却管道,所述冷却管道通过所述电池包朝向车头的一侧插入至所述电池包的内部,再从所述电池包朝向车尾的一侧穿出;
[0024]其中,所述冷却管道伸出在所述电池包朝向车头的一侧外部的部分以及所述冷却管道伸出在所述电池包朝向车尾的一侧外部的部分采用脆性材料制成。
[0025]优选地,所述冷却管道伸出在所述电池包朝向车头的一侧外部的一端与第一电动阀连接;
[0026]所述冷却管道伸出在所述电池包朝向车尾的一侧外部的一端与第二电动阀连接;
[0027]所述第一电动阀和所述第二电动阀之间还通过另一根管道连接。
[0028]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整车控制器以及上述的安全防护装置,其中,所述整车控制器与驱动限位杆转动的伺服电机电连接;
[0029]所述整车控制器还与车身上装配的第一磁力锁电连接。
[003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31]1、电池安全防护方面,传统方式致力于对电池单体做隔热防护,对于电池本体的结构以及防护材料的隔热属性有着很高的要求,本方法不需要改变电池的结构、添加隔热材料。
[0032]2、传统方式在电池发生安全问题时,要求短时间内车内乘客迅速离开问题车辆,对于乘客的行为反应速度有着较高的要求,本方法是将发生安全问题的电池包脱离车体,乘客不需要离开车辆就能自动脱离危险源。
[0033]3、此安全防护装置不仅对于路上行驶的电动车起到保护作用,对于车内无人的静止车辆,依然能起到保护车内财物不受损毁的作用。
附图说明
[0034]图1是本技术所述的安全防护装置在车体上装配的示意图;
[0035]图2是本技术所述电池包限位机构示意图;
[0036]图3是本技术所述电池包推出机构示意图;
[0037]图4是本技术所述电池包推出机构示意图;
[0038]图5是本技术所述水冷系统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9]参照图1至图5,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包的安全防护装置,包括:
[0040]一个气密性良好且带有防爆阀的电池包6,其外壳为坚固的金属材料制成的电池包箱体,电池包箱体的强度需保证电池包在车身跌落过程中,不会造成电池包内放置的电池芯体出现明显破损。
[0041]电池包6置于车载结构3中,车载结构3为金属,通过焊接方式置于车身底部。此车载结构3为四周封闭,在朝向车头1和车尾2的两侧端面分别进行开口再连通形成装配上述的电池包的容置腔。在该车载结构3朝向车尾2的一侧设置电池包限位机构5保证电池包6在车载结构3中不会移动。在该车载结构3朝向车头1的一侧设置电池包推出机构4负责在出现电池安全问题的时候将电池包6从容置腔中推出。
[0042]如图2所示,上述的电池包限位机构5设置在车载结构3朝向车尾2的一侧,起具体包括:侧耳、伺服电机53、限位杆52、第二弹簧54。其中,侧耳为两个,具体为第一侧耳511和第二侧耳512,第一侧耳511和第二侧耳512沿车辆的宽度方向固定在该车载结构3朝向车尾2的一侧端面上。该限位杆52通过穿过第一侧耳511和第二侧耳512,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对电池包6进行限位,防止电池包6在正常使用状态下从容置腔内脱出。为了防止限位杆52从第一侧耳511和第二侧耳512中随意脱出,在限位杆52的外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包的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包(6);车载结构(3),所述车载结构朝向车头(1)和车尾(2)的两侧端面分别开口并连通形成容纳所述电池包(6)的容置腔;用于装配到车身上的电池包推出机构(4),其设置在所述车载结构(3)朝向车头(1)的一侧,所述电池包推出机构(4)用于在整车控制器检测出所述电池包(6)出现热失控时,将所述电池包(6)从所述车载结构(3)中推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的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在所述车载结构(3)朝向车尾(2)的一侧的电池包限位机构(5),所述电池包限位机构(5)用于在整车控制器确定所述电池包(6)未出现热失控时,阻挡所述电池包(6)从所述容置腔中脱出;以及用于在整车控制器确定所述电池包(6)出现热失控时,解除对所述电池包(6)的限制,使所述电池包(6)被所述电池包推出机构(4)推出。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的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推出机构(4)包括:车身连接支架(41),所述车身连接支架(41)朝向所述电池包(6)的一侧布置有用于与车身上布置的第一磁力锁相吸合的第二磁力锁;一端安装在所述车身连接支架(41)上的推杆(42);所述推杆(42)的另一端装配有推杆支架(43)、挡板(44)以及布置在所述推杆支架(43)和所述挡板(44)之间的第一弹簧(45);所述推杆支架(43)与所述车载结构(3)固定连接;其中,所述第二磁力锁与所述第一磁力锁相吸时,所述挡板(44)与所述电池包(6)接触,所述第一弹簧(45)处于压缩状态;所述第二磁力锁与所述第二磁力锁处于自由状态时,所述推杆(42)在所述第一弹簧(45)的反弹力下推动所述电池包(6)从所述车载结构(3)中脱出。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包的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那琦王涛喻成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长安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