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两轮摩托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196039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9 08: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摩托车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两轮摩托车,包括车架、前叉,还包括悬架控制器、加速传感器、磁流变阻尼器,所述悬架控制器与摩托车的电池电连接,所述悬架控制器与所述加速传感器通过数据线进行通信连接,所述悬架控制器与所述磁流变阻尼器进行电连接,所述悬架控制器与车架或前叉固定连接,所述加速传感器设置在摩托车前轮的上方,所述磁流变阻尼器固定安装在摩托车的前轮车轴和前叉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悬架控制器、加速传感器、磁流变阻尼器的组合设置,克服了原专利申请技术方案的车身前部不能根据不同的路面状况和行驶速度调整磁流变阻尼器的刚度和阻尼系数的缺陷,从而使车身前部也具有良好的减震避震效果。而使车身前部也具有良好的减震避震效果。而使车身前部也具有良好的减震避震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两轮摩托车


[0001]本技术属于摩托车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两轮摩托车。

技术介绍

[0002]在2020年4月6日,申请人长沙远康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提出了一件申请号为202020485135.2的技术专利申请。
[0003]该专利申请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主要内容为:

一种两轮摩托车,包括:悬架控制器、角度传感器、空气弹簧减振器、气泵、电磁气阀,所述悬架控制器与所述角度传感器通过数据线连接,所述悬架控制器与所述空气弹簧减振器、气泵、电磁气阀电连接,所述悬架控制器、气泵、电磁气阀固定在车架上;所述角度传感器的一端安装在车架上,另一端与后平叉固定连接;所述空气弹簧减振器的两端分别与车架、后平叉固定连接;空气弹簧减振器与气泵、电磁气阀通过气管连接,悬架控制器与所述两轮摩托车的电池电连接。

,使用该技术方案的两轮摩托车能够最大程度的降低搭载重量对摩托车后部车身的影响,使后部车身维持在设定的水平高度附近,并且能够根据不同的路面状况和行驶速度调整磁流变阻尼器的刚度和阻尼系数,实现良好的减震避震效果。
[0004]但是,该专利申请保护的技术方案保护范围不够全面、技术方案不够完备,仍然需要进行完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对上述专利申请的技术方案作出进一步变形和改进,以使得保护范围能够更加全面和完备,本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6]一种两轮摩托车,包括车架、前叉,还包括悬架控制器、加速传感器、磁流变阻尼器,所述悬架控制器与摩托车的电池电连接,所述悬架控制器与所述加速传感器通过数据线进行通信连接,所述悬架控制器与所述磁流变阻尼器进行电连接,所述悬架控制器与车架或前叉固定连接,所述加速传感器设置在摩托车前轮的上方,所述磁流变阻尼器固定安装在摩托车的前轮车轴和前叉之间。
[0007]进一步地,所述磁流变阻尼器包括阻尼筒、上端固定盖、磁流变液、阻尼杆、活塞,阻尼筒内装有磁流变液;所述阻尼杆穿过上端固定盖并与上端固定盖密封固定连接,阻尼杆为内部设有导线的中空杆且与活塞固定连接,所述导线与悬架控制器连接,导线与活塞内的线圈连接,活塞上设置有可供所述磁流变液流过的通孔,活塞嵌套在阻尼筒内且可沿阻尼筒上下移动。
[0008]进一步地,所述悬架控制器设置在两轮摩托车后轮上方的车架上。
[0009]进一步地,所述加速传感器集成在悬架控制器内部,所述悬架控制器与前叉固定连接。
[0010]进一步地,所述前叉包括上联板和下联板,所述悬架控制器、加速传感器均设置在摩托车前叉的上联板或下联板处。
[0011]进一步地,所述磁流变阻尼器为2个,分布在两轮摩托车前轮的两侧。
[0012]进一步地,所述磁流变阻尼器为1个,设置在两轮摩托车前轮的一侧。
[0013]本技术具有下述有益效果:
[0014]本技术通过悬架控制器、加速传感器、磁流变阻尼器的组合设置,克服了原专利申请技术方案的车身前部不能根据不同的路面状况和行驶速度调整磁流变阻尼器的刚度和阻尼系数的缺陷,从而使车身前部也具有良好的减震避震效果。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局部位置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局部位置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的磁流变阻尼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的阻尼杆与活塞固定连接后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的阻尼杆与活塞固定连接后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以下通过一个实施例,并结合附图1至附图5,对本技术的内容作进一步说明和解释。
[0020]一种两轮摩托车,包括车架1、前叉2,还包括悬架控制器3、加速传感器4、磁流变阻尼器5,所述悬架控制器3与摩托车的电池电连接,所述悬架控制器3与所述加速传感器4通过数据线(图中未标示)进行通信连接,所述悬架控制器3与所述磁流变阻尼器5进行电连接,所述前叉2包括上联板(图中未标示)和下联板(图中未标示),所述加速传感器4集成在悬架控制器3内部,所述悬架控制器3与前叉2固定连接,所述磁流变阻尼器5为2个,对称分布在两轮摩托车前轮的两侧,并固定安装在摩托车的前轮车轴6和前叉2之间。
[0021]所述磁流变阻尼器5包括阻尼筒501、上端固定盖502、磁流变液503、阻尼杆504、活塞505,阻尼筒501内装有磁流变液503(在本实施例中,磁流变液503是由微米尺寸的磁极化颗粒分散于非磁极性液体中形成的悬浮液,非磁极性液体由棉油和桐油按3比1的比例混合而成);所述阻尼杆504穿过上端固定盖502并与上端固定盖502密封固定连接,阻尼杆504为内部设有导线506的中空杆且与活塞505固定连接,所述导线506与悬架控制器3连接,导线506与活塞505内的线圈(图中未标示)连接,活塞505上设置有可供所述磁流变液503流过的通孔507,活塞505嵌套在阻尼筒501内且可沿阻尼筒501上下移动。
[0022]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悬架控制器3包括电源电路、信号调理电路、主控电路、功率驱动电路、接插件、控制器壳体、线束,主控电路通过线束(数据线(图中未标示))分别与信号调理电路、功率驱动电路连接,所述电源电路分别与信号调理电路、主控电路、功率驱动电路电连接。电源电路中设有电压转换器,所述电压转换器能够将摩托车的蓄电池输出的60v直流电转换为高质量稳定的12v直流电为悬架控制器3的各个电路供电,信号调理电路采集加速度信号等信号进行调理并传输给主控电路,主控电路处理所述信号后向功率驱动电路发送指令,功率驱动电路对磁流变阻尼器5、加速传感器4进行驱动。
[0023]本实施例中,当两轮摩托车行驶时,加速传感器4实时检测着磁流变阻尼器5上端的振动加速度(需要说明的是,加速传感器4并非检测两轮摩托车行驶方向的速度,现有摩
托车均安装有速度表,摩托车行驶方向的速度信息可由现有技术中的摩托车控制器采集和提供),并将该振动加速度信号传递给悬架控制器3,悬架控制器3根据获得的振动加速度信号对磁流变阻尼器5的阻尼实施实时调整,主要为:当两轮摩托车行驶的路况较差,颠簸较大时,加速传感器4实时检测到磁流变阻尼器5上端的振动加速度较大,此时悬架控制器3采集到该信息,悬架控制器3中的功率驱动电路就减小磁流变阻尼器5的活塞505中的电流,电流减小使活塞505对磁流变液503中的磁性微粒的吸附力减弱使得活塞505中的通孔507被磁性微粒堵塞程度减小,从而使磁流变阻尼器5的阻尼系数降低,使两轮摩托车前部车身变得柔软舒适;当两轮摩托车行驶的路况较好,颠簸不大时,加速传感器4实时检测到磁流变阻尼器5上端的振动加速度较小,此时悬架控制器3主要依据摩托车行驶方向的速度信息对磁流变阻尼器5的阻尼实施实时调整。
[0024]悬架控制器3依据摩托车行驶方向的速度信息对磁流变阻尼器5的阻尼实施实时调整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两轮摩托车,包括车架、前叉,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悬架控制器、加速传感器、磁流变阻尼器,所述悬架控制器与摩托车的电池电连接,所述悬架控制器与所述加速传感器通过数据线进行通信连接,所述悬架控制器与所述磁流变阻尼器进行电连接,所述悬架控制器与车架或前叉固定连接,所述加速传感器设置在摩托车前轮的上方,所述磁流变阻尼器固定安装在摩托车的前轮车轴和前叉之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轮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流变阻尼器包括阻尼筒、上端固定盖、磁流变液、阻尼杆、活塞,阻尼筒内装有磁流变液;所述阻尼杆穿过上端固定盖并与上端固定盖密封固定连接,阻尼杆为内部设有导线的中空杆且与活塞固定连接,所述导线与悬架控制器连接,导线与活塞内的线圈连接,活塞上设置有可供所述磁流变液流过的通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旭
申请(专利权)人:长沙远康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