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粒生产线冷却水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191373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9 08: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造粒生产线冷却水槽,包括设在所述水槽底壁内的风道和安装在所述水槽上且与所述风道的进风口相连的管道风机;所述风道的出口连通至外界。本专利能够快速对水槽进行降温处理,能够使得水温保持在较低的区间,保证生产的连续进行。保证生产的连续进行。保证生产的连续进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造粒生产线冷却水槽


[0001]本技术涉及塑胶造粒生产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造粒生产线冷却水槽。

技术介绍

[0002]以往的塑胶造粒生产线中,挤压出的塑胶条需要先后经过水冷系统和风冷系统实施降温干燥处理,而使塑胶条硬化,最终被输送至剪切机被剪切成段状颗粒。塑胶条从挤压机出来后,进入水槽时温度很高,水槽内的水很快便会达到高温状态,而不能继续对塑胶条进行有效的降温处理。以往的处理方式是更换水槽内的水(水槽内的水要求在静止状态下,不能是流动的状态)。存在的问题是严重影响生产的连续性。塑胶条从水槽移出后,承托在于水槽下游端设置的滚柱上,送往风冷处理系统。塑胶条承托在滚柱上时能与滚柱外表形成的环状凹部接触。此外,因塑胶条从水槽中出来后表面携带有大量水,进入风冷系统后会对风冷处理效果造成不利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水槽内水温达到较高值时不能够得到降温处理而影响生产进行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造粒生产线冷却水槽,其能够快速对水槽进行降温处理,能够使得水温保持在较低的区间,保证生产的连续进行。
[0004]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造粒生产线冷却水槽,包括设在所述水槽底壁内的风道和安装在所述水槽上且与所述风道的进风口相连的管道风机。所述风道的出口连通至外界。一种实施方案下,所述风道沿所述水槽的长度方向即塑胶条的输送方向延伸。
[0005]进一步,所述风道内设有延伸方向与送入的冷空气流向一致的多个翅板,该多个翅板相间地平行排列且连接在所述水槽的底壁上。
[0006]进一步,所述水槽承托在底座上,该底座的一侧相间地设有多个转向部,相对的另一侧相间地设有多个连接部。
[0007]所述风道设在所述底座上且管道风机送入的冷空气在风道中形成连续的多段U形循环后方被排放至外界。
[0008]各段U形循环流道包括前段、设在所述转向部内的U形段和换热管,前段处于上方且与所述水槽的底壁接触,换热管相对处于下方且穿过在所述底座下部设置的水箱;所述连接部内设有连通换热管的连接端孔与直接处于该换热管下游的U形循环流道中前段进口的连管。形成的上下循环流动的,而且向上流动送入的气流温度较低能够快速与水槽进行换热,向下流出的气流温度相对较高,在与水箱内的水换热后温度会得到明显降低,而被继续向上送到水槽下对水槽内的水进行降温,依次循环,直至被排出风道。水箱上设有换水的进水口和出水口。
[0009]上述方案下所设风道的前段、换热管的走向可以是与所述水槽的长度方向一致的走向,也可以是与水槽的宽度方向基本一致的走向。
[0010]进一步,所述水箱内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循环泵连接,在所述水箱内的水温达到预设阈值时能够控制所述循环泵运行而对水箱进行换水。
[0011]进一步,所述水槽的下游设有通过转轴设在支架上的滚柱,该滚柱置于水槽外且包括外壳体、设在外壳体两端的端盖及分别与两端盖对应匹配的筒。
[0012]所述外壳体包括一对端部外套体和置于两端部外套体之间的中间外套体。所述端盖分别设在所述端部外套体的外端侧。
[0013]所述端部外套体与所述中间外套体通过套筒连接成整体。
[0014]所述端部外套体的外壁上、所述中间外套体的外壁上均设有环状凹部。
[0015]在所述端部外套体的内腔中、所述中间外套体的内腔中均设有对应在各个环状凹部两侧的环状体,各环状体朝向所述环状凹部的端面外沿处形成有环槽,环槽内设有海绵体且海绵体的外侧面露出至外套体的外部并对应在各环状凹部的两端。所述海绵体朝向所述环状凹部一侧的端面相对所述环状体的端面沿轴向向外突出,而使得所述海绵体在轴向上能够有一定的压缩变形空间。
[0016]所述端部外套体内设有塞块一和塞块二,将其内的两个环状体夹在中间;所述中间外套体内设有两个塞块二,将其内的两个环状体夹在中间;各端部外套体内的塞块二的一侧端面分别对向所述中间外套体内的两个塞块二的一侧端面且能够相接触。
[0017]所述塞块一、所述塞块二顺此地套在同一转轴上,能够使得所述外壳体绕转轴旋转。
[0018]所述端盖上均设有筒,筒的内端能分别压在与之对应的塞块一的外端面上,筒的内端延伸至端盖外并连接驱动单元的连杆。
[0019]所述驱动单元能够间歇地驱使所述筒作同时向左移动后再同时向右移动的一组动作。所述驱动单元驱使所述筒作同时向左移动后再同时向右移动的一组动作时,能够同步地带动各个塞块一和塞块二同时向左、向右移动而使得海绵体受到挤压。
[0020]所述转轴上的轴向上设有轴孔、侧壁上设有相间分布的且均能与所述轴孔连通的多个通孔。
[0021]所述塞块一的端面上、所述塞块二的端面上及所述环状体的端面上均设有槽孔结构,且形成的槽孔结构能够将由海绵体内挤出的水分经所述转轴侧壁上的通孔引流到所述轴孔内。所述轴孔的两端用封板封堵住且设有连通至外界的导水管。
[0022]装配后,两个筒将塞块一、塞块二和环状体夹在中间形成相贴的柱状体。
[0023]进一步,所述驱动单元包括动力机构、U形架、分别连接在所述U形架两臂上的滑杆一和滑杆二,以及连接在所述滑杆一的自由端与同侧筒之间的连杆和连接在所述滑杆二的自由端与同侧筒之间的连杆。所述U形架上设有沿左右方向布置的齿条,该齿条与所述动力机构输出末端的齿轮啮合。
[0024]进一步,所述塞块一与所述环状体相对的端面上形成有轴向延伸的环状凸台一;所述塞块二与所述环状体相对的端面上形成有轴向延伸的环状凸台二;所述环状凸台一与所述环状凸台二的相对端面间、所述环状凸台二的相对端面间均设有轴向的插接结构。如可设置为环状突起与环形槽相插接连接的结构。所述环状体套装在所述环状凸台一或所述环状凸台二上。这样的连接结构能够使得端部外套体内的塞块一、塞块二和环状体彼此连接成一体、使中间外套体内的两个塞块二和环状体彼此连接成一体,有助于保证对同侧海
绵体实施挤压动作的一致性和挤压程度的相近。
[0025]进一步,所述塞块一的一侧端面上,于环状凸台一外围设有环形槽a;靠近所述塞块一的另一侧端面设有由塞块一的轴心孔径向向内延伸的径向流道;在所述塞块一的壁体上设有连通所述环形槽a和所述径向流道的多个通孔a;对应所述径向流道在所述转轴上设置有所述通孔;
[0026]所述塞块二的一侧端面上,于环状凸台二外围设有环形槽b;所述塞块二的另一侧端面上设有处于所述塞块二的轴心孔外围的沉孔;在所述塞块二的壁体上设有连通所述环形槽b和所述沉孔的多个通孔b;对应所述沉孔在所述转轴上设置有所述通孔;
[0027]所述环状体朝向所述环状凹部的端面上设有环形槽c,所述环状体的壁体上设有轴向延伸的多个通孔c;
[0028]装配后,所述通孔c能够连通所述环形槽c与所述环形槽a或能够连通所述环形槽c 与所述环形槽b。
[0029]进一步,所述通孔a于所述环形槽a的底面上围绕轴心分布成多圈,每一圈均含有多个所述通孔a;所述通孔b于所述环形槽b的底面上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造粒生产线冷却水槽,其特征在于:包括设在所述水槽底壁内的风道和安装在所述水槽上且与所述风道的进风口相连的管道风机;所述风道的出口连通至外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造粒生产线冷却水槽,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内设有延伸方向与送入的冷空气流向一致的多个翅板,该多个翅板相间地平行排列且连接在所述水槽的底壁上。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造粒生产线冷却水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槽承托在底座上,该底座的一侧相间地设有多个转向部,相对的另一侧相间地设有多个连接部;所述风道设在所述底座上且管道风机送入的冷空气在风道中形成连续的多段U形循环后方被排放至外界;各段U形循环流道包括前段、设在所述转向部内的U形段和换热管,前段处于上方且与所述水槽的底壁接触,换热管相对处于下方且穿过在所述底座下部设置的水箱;所述连接部内设有连通换热管的连接端孔与直接处于该换热管下游的U形循环流道中前段进口的连管。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造粒生产线冷却水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内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循环泵连接,在所述水箱内的水温达到预设阈值时能够控制所述循环泵运行而对水箱进行换水。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造粒生产线冷却水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槽的下游设有通过转轴设在支架上的滚柱,该滚柱置于水槽外且包括外壳体、设在外壳体两端的端盖及分别与两端盖对应匹配的筒;所述外壳体包括能连成整体的一对端部外套体和置于两端部外套体之间的中间外套体;所述端盖分别设在两个所述端部外套体的外端一侧;所述端部外套体的外壁上、所述中间外套体的外壁上均设有环状凹部;所述端部外套体的内腔中、所述中间外套体的内腔中均设有对应在各个环状凹部两侧的环状体,环状体朝向所述环状凹部的端面的外沿处形成有环槽,环槽内设有海绵体且海绵体的外侧面露出至外套体的外部并对应在各环状凹部的两端;所述海绵体朝向所述环状凹部一侧的端面相对所述环状体的端面沿轴向向外突出,使得所述海绵体在轴向上能够有压缩变形空间;所述端部外套体内设有塞块一和塞块二,将其内的两个环状体夹在中间;所述中间外套体内设有两个塞块二,将其内的两个环状体夹在中间;各端部外套体内的塞块二的一侧端面分别对向所述中间外套体内的两个塞块二的一侧端面且能够相接触;所述筒、所述塞块一、所述塞块二套在同一转轴上,能够使得所述外壳体绕转轴旋转;所述筒穿设在端盖的中心孔内,筒的内端能分别压在与之对应的塞块一的外端面上,筒的内端延伸至端盖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怀森许陆
申请(专利权)人:德州市睿彩塑胶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