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重载耐压的工程机械钢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191301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9 08: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机械钢圈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重载耐压的工程机械钢圈,包括第一钢圈,所述第一钢圈的中部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侧壁上开设有环形槽,所述第一通孔内活动设置有第二钢圈,所述第二钢圈的中部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钢圈的外侧嵌装于环形槽内,所述环形槽的内侧开设有若干个容腔,每个所述容腔内均固定设置有连接座,每个所述连接座的顶端均开设有连接口,每个所述连接口内均活动设置有缓冲机构,所述第二钢圈上开设有若干个固定孔。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缓冲机构缓解第一钢圈和第二钢圈之间的压力,从而避免第一钢圈和第二钢圈之间受到损坏,延长第一钢圈和第二钢圈的使用寿命,并且使钢圈的支持力更大。并且使钢圈的支持力更大。并且使钢圈的支持力更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重载耐压的工程机械钢圈


[0001]本技术涉及机械钢圈
,具体为一种重载耐压的工程机械钢圈。

技术介绍

[0002]由于重载耐压型的工程机械车工作环境较为恶劣,所要承受的运输重量、机械冲击和震动大,这也对工程机械钢圈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常见的工程机械钢圈与车轴完成固定安装后,往往会因为配合问题或是使用磨损等原因,容易造成轮辐与车轴之间存在过大的活动空隙,紧固效果差,产生晃动偏移,从而影响其使用稳定性,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重载耐压的工程机械钢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重载耐压的工程机械钢圈,具备重载耐压更高、不易损坏等优点,解决了重载耐压低、容易损坏的问题。
[0005](二)技术方案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重载耐压的工程机械钢圈,包括第一钢圈,所述第一钢圈的中部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侧壁上开设有环形槽,所述第一通孔内活动设置有第二钢圈,所述第二钢圈的中部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钢圈的外侧嵌装于环形槽内,所述环形槽的内侧开设有若干个容腔,每个所述容腔内均固定设置有连接座,每个所述连接座的顶端均开设有连接口,每个所述连接口内均活动设置有缓冲机构,所述第二钢圈上开设有若干个固定孔。
[0007]优选的,所述环形槽的外侧固定设置有防护圈,所述第二钢圈的外侧固定设置有限位圈。
[0008]优选的,所述缓冲机构包括位于连接口内的底座,所述底座的顶端开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内活动设置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一端固定设置有按压块,所述按压块的一侧与第二钢圈的外侧固定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连接口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底座的底端两侧均固定设置有第一滑条,所述第一滑条的尾端嵌装于第一滑槽内,所述底座的底端固定设置有缓冲弹簧。
[0010]优选的,所述连接槽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活动杆底端的两侧均固定设置有第二滑条,所述第二滑条的尾端嵌装于第二滑槽内。
[0011]优选的,所述活动杆上套设有位于按压块与底座之间的回复弹簧。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重载耐压的工程机械钢圈,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3]本技术通过第一钢圈和第二钢圈的配合提高重载耐压的效果,通过缓冲机构缓解第一钢圈和第二钢圈之间的压力,从而避免第一钢圈和第二钢圈之间受到损坏,延长
第一钢圈和第二钢圈的使用寿命,并且使钢圈的支持力更大。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所述第二钢圈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所述第一钢圈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所述缓冲机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8]其中:1、第一钢圈;2、第一通孔;21、环形槽;211、防护圈;22、容腔;23、连接座;24、连接口;241、第一滑槽;3、第二钢圈;31、第二通孔;32、固定孔;33、限位圈;4、缓冲机构;41、底座;411、第一滑条;412、缓冲弹簧;42、连接槽;421、第二滑槽;43、活动杆;431、第二滑条;432、回复弹簧;44、按压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请参阅图1

4,一种重载耐压的工程机械钢圈,包括第一钢圈1,第一钢圈1的中部开设有第一通孔2,第一通孔2的侧壁上开设有环形槽21,第一通孔2内活动设置有第二钢圈3,第二钢圈3的中部开设有第二通孔31,第二钢圈3的外侧嵌装于环形槽21内,环形槽21的内侧开设有若干个容腔22,每个容腔22内均固定设置有连接座23,每个连接座23的顶端均开设有连接口24,每个连接口24内均活动设置有缓冲机构4,第二钢圈3上开设有若干个固定孔32。通过第一钢圈1和第二钢圈3的配合提高重载耐压的效果,通过缓冲机构4缓解第一钢圈1和第二钢圈3之间的压力,从而避免第一钢圈1和第二钢圈3之间受到损坏。
[0021]环形槽21的外侧固定设置有防护圈211,第二钢圈3的外侧固定设置有限位圈33。通过防护圈211与限位圈33之间的配合使第一钢圈1与第二钢圈3不会脱离。
[0022]缓冲机构4包括位于连接口24内的底座41,底座41的顶端开设有连接槽42,连接槽42内活动设置有活动杆43,活动杆43的一端固定设置有按压块44,按压块44的一侧与第二钢圈3的外侧固定连接。通过活动杆43与底座41之间的活动缓解第一钢圈1与第二钢圈3之间的压力。
[0023]连接口24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一滑槽241,底座41的底端两侧均固定设置有第一滑条411,第一滑条411的尾端嵌装于第一滑槽241内,底座41的底端固定设置有缓冲弹簧412。通过第一滑槽241与第一滑条411之间的配合使底座41活动更加流畅。
[0024]连接槽42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二滑槽421,活动杆43底端的两侧均固定设置有第二滑条431,第二滑条431的尾端嵌装于第二滑槽421内。通过第二滑条431与第二滑槽421之间的配合使活动杆43与连接槽42之间的活动更加流畅,并且使活动杆43与连接槽42之间不会脱离。
[0025]活动杆43上套设有位于按压块44与底座41之间的回复弹簧432。回复弹簧432起到减震和缓解压力的效果。
[0026]在使用时,将车轴固定在第二通孔31内,通过第一钢圈1和第二钢圈3的配合提高重载耐压的效果,通过缓冲机构4缓解第一钢圈1和第二钢圈3之间的压力,从而避免第一钢圈1和第二钢圈3之间受到损坏,缓冲机构4通过活动杆43与底座41之间的活动缓解第一钢圈1与第二钢圈3之间的压力,并且缓冲弹簧412和回复弹簧432能够起到减震和缓解压力的效果。
[0027]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重载耐压的工程机械钢圈,包括第一钢圈(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钢圈(1)的中部开设有第一通孔(2),所述第一通孔(2)的侧壁上开设有环形槽(21),所述第一通孔(2)内活动设置有第二钢圈(3),所述第二钢圈(3)的中部开设有第二通孔(31),所述第二钢圈(3)的外侧嵌装于环形槽(21)内,所述环形槽(21)的内侧开设有若干个容腔(22),每个所述容腔(22)内均固定设置有连接座(23),每个所述连接座(23)的顶端均开设有连接口(24),每个所述连接口(24)内均活动设置有缓冲机构(4),所述第二钢圈(3)上开设有若干个固定孔(3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载耐压的工程机械钢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槽(21)的外侧固定设置有防护圈(211),所述第二钢圈(3)的外侧固定设置有限位圈(3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载耐压的工程机械钢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机构(4)包括位于连接口(24)内的底座(41),所述底座(4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敏
申请(专利权)人:盐城乔木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