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震效果好的轮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84836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0 13: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减震效果好的轮毂,涉及轮毂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的轮毂抗震能力较弱,长时间使用后,轮毂容易受震动影响导致结构损坏的问题。所述轮辋内部的前端设置有轮辐,所述轮辐的内部设置有第一通槽和第二通槽,所述第一通槽和第二通槽均设置有六个,且六个第一通槽和第二通槽依次邻接,所述第二通槽的内部安装有减震件,所述轮辐的后方安装有缓冲件,所述缓冲件安装有六个,且六个缓冲件依次分布,所述轮辐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轮轴毂,所述减震件包括减震套、第一减震支柱、第二减震支柱、固定板和减震弹簧。固定板和减震弹簧。固定板和减震弹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减震效果好的轮毂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轮毂
,具体为一种减震效果好的轮毂。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汽车已经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代步工具了。而轮毂是汽车上非常重要的部件之一。轮毂是轮胎内廓轮钢通过立柱连接的轮芯旋转部分,即支撑轮胎的中心装在轴上的金属部件。又叫轮圈、钢圈、轱辘、胎铃。轮毂根据直径、宽度、成型方式、材料不同种类繁多。现如今应用较多地是铝合金轮毂,其制造方法有重力铸造、锻造以及低压精密铸造三种。
[0003]但是,现有的轮毂抗震能力较弱,长时间使用后,轮毂容易受震动影响导致结构损坏,因此不满足现有的需求,对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减震效果好的轮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震效果好的轮毂,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轮毂抗震能力较弱,长时间使用后,轮毂容易受震动影响导致结构损坏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减震效果好的轮毂,包括轮辋,所述轮辋内部的前端设置有轮辐,所述轮辐的内部设置有第一通槽和第二通槽,所述第一通槽和第二通槽均设置有六个,且六个第一通槽和第二通槽依次邻接,所述第二通槽的内部安装有减震件,所述轮辐的后方安装有缓冲件,所述缓冲件安装有六个,且六个缓冲件依次分布,所述轮辐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轮轴毂。
[0006]优选的,所述减震件包括减震套、第一减震支柱、第二减震支柱、固定板和减震弹簧。
[0007]优选的,所述第一减震支柱设置于减震套的一端,所述第二减震支柱设置于减震套的另一端,所述第一减震支柱和第二减震支柱相邻的一端均延伸至减震套的内部,并与减震套间隙连接,所述第一减震支柱和第二减震支柱相远离的一端与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减震弹簧设置于第一减震支柱和第二减震支柱的外部。
[0008]优选的,所述减震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减震套和固定板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固定板分别与轮辋和轮辐固定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缓冲件包括缓冲弹簧和缓冲托板,所述缓冲托板设置于缓冲弹簧的一端,并与缓冲弹簧固定连接,所述缓冲弹簧的另一端与轮辋固定连接,所述缓冲托板设置为弧形结构。
[0010]优选的,所述第一通槽设置为类三角形结构。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2]1、本专利技术通过第二通槽的内部安装减震件,通过减震件提供辅助支撑,减震件由减震套、第一减震支柱、第二减震支柱、固定板和减震弹簧组成,通过第一减震支柱和第二减震支柱相邻的一端均延伸至减震套的内部,使得减震件在受到震动时可产生轻微移动,
进而使减震弹簧受力变形,通过减震弹簧受力产生反作用力的能力,可消减所受到的震动,达到良好的减震效果,通过轮辐的后方安装六个依次分布的缓冲件,当轮毂与汽车其他部件连接时,六个缓冲托板围成一个圆周包裹在其他部件外侧,缓冲弹簧则起到支撑作用,同时利用缓冲弹簧良好的弹性和恢复变形的能力,也能起到良好的减震、缓冲效果,缓冲件与减震件配合使用能进一步提高轮毂的减震能力,从而提高轮毂的抗震能力,避免长时间使用后,轮毂容易受震动影响导致结构损坏的情况。
[0013]2、本专利技术通过轮辐的内部设置依次邻接的六个第一通槽和第二通槽,由此可减少轮毂的使用材料,实现轮毂的轻量化,同时第一通槽设置为类三角形结构,该结构结实、牢固、不易变形,可提高轮毂的抗压能力。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主视图;
[0015]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减震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后视图。
[0017]图中:1、轮辋;2、轮辐;3、第一通槽;4、第二通槽;5、减震件;51、减震套;52、第一减震支柱;53、第二减震支柱;54、固定板;55、减震弹簧;6、缓冲件;61、缓冲弹簧;62、缓冲托板;7、轮轴毂。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19]请参阅图1

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减震效果好的轮毂,包括轮辋1,轮辋1内部的前端设置有轮辐2,轮辐2的内部设置有第一通槽3和第二通槽4,第一通槽3和第二通槽4均设置有六个,且六个第一通槽3和第二通槽4依次邻接,第二通槽4的内部安装有减震件5,轮辐2的后方安装有缓冲件6,缓冲件6安装有六个,且六个缓冲件6依次分布,轮辐2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轮轴毂7,通过轮轴毂7实现与汽车其他部件连接。
[0020]进一步,减震件5包括减震套51、第一减震支柱52、第二减震支柱53、固定板54和减震弹簧55,结构简单,减震效果好。
[0021]进一步,第一减震支柱52设置于减震套51的一端,第二减震支柱53设置于减震套51的另一端,第一减震支柱52和第二减震支柱53相邻的一端均延伸至减震套51的内部,并与减震套51间隙连接,第一减震支柱52和第二减震支柱53相远离的一端与固定板54固定连接,减震弹簧55设置于第一减震支柱52和第二减震支柱53的外部,通过利用减震弹簧55能起到良好的减震缓冲效果。
[0022]进一步,减震弹簧55的两端分别与减震套51和固定板54固定连接,两个固定板54分别与轮辋1和轮辐2固定连接,连接牢固,固定可靠。
[0023]进一步,缓冲件6包括缓冲弹簧61和缓冲托板62,缓冲托板62设置于缓冲弹簧61的一端,并与缓冲弹簧61固定连接,通过利用缓冲弹簧61能起到良好的减震缓冲效果,同时能使缓冲托板62和汽车其他部件紧密连接,缓冲弹簧61的另一端与轮辋1固定连接,缓冲托板62设置为弧形结构,六个缓冲托板62围成一个圆周,便于和汽车其他部件贴合。
[0024]进一步,第一通槽3设置为类三角形结构,该结构结实、牢固、不易变形,可提高轮毂的抗压能力。
[0025]工作原理:使用时,通过轮轴毂7实现与汽车的连接,汽车的部件延伸至六个缓冲件6围成的圆周内侧,六个缓冲托板62依次与汽车部件的外壁贴合,缓冲弹簧61受力产生轻微变形,与此同时产生反作用力,为缓冲托板62提供推力,使缓冲托板62与汽车部件紧密贴合。轮毂受到震动时,减震件5和缓冲件6共同作用。第一减震支柱52和第二减震支柱53相邻的一端向减震套51的内部延伸,第一减震支柱52和第二减震支柱53外部安装的减震弹簧55产生压缩,与此同时减震弹簧55就会为恢复变形产生反正作用力,进而在这个过程中消减所受到的力,起到良好的减震、缓冲效果,缓冲弹簧61与减震弹簧55同理,起到良好的减震、缓冲效果。从而提高轮毂的抗震能力,避免长时间使用后,轮毂容易受震动影响导致结构损坏的情况。
[0026]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专利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专利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减震效果好的轮毂,包括轮辋(1),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辋(1)内部的前端设置有轮辐(2),所述轮辐(2)的内部设置有第一通槽(3)和第二通槽(4),所述第一通槽(3)和第二通槽(4)均设置有六个,且六个第一通槽(3)和第二通槽(4)依次邻接,所述第二通槽(4)的内部安装有减震件(5),所述轮辐(2)的后方安装有缓冲件(6),所述缓冲件(6)安装有六个,且六个缓冲件(6)依次分布,所述轮辐(2)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轮轴毂(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震效果好的轮毂,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件(5)包括减震套(51)、第一减震支柱(52)、第二减震支柱(53)、固定板(54)和减震弹簧(5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减震效果好的轮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减震支柱(52)设置于减震套(51)的一端,所述第二减震支柱(53)设置于减震套(51)的另一端,所述第一减震支柱(52)和第二减震支柱(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国齐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洲驰车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