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具生产用打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19063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9 08: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模具生产用打磨装置,涉及模具加工技术领域,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顶部设置有调节机构,壳体底部设置有回收机构,壳体中央设置有固定机构,所述调节机构下方固定连接有角度调节装置,所述固定机构一侧设置有清洁装置,所述清洁装置通过管路与所述回收机构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操作简单,安全性好,碎屑灰尘集中收集不易扩散。碎屑灰尘集中收集不易扩散。碎屑灰尘集中收集不易扩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具生产用打磨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模具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模具生产用打磨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模具加工是指成型和制坯工具的加工,模具,工业生产上用以注塑、吹塑、挤出、压铸或锻压成型、冶炼、冲压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的各种模子和工具。简而言之,模具是用来制作成型物品的工具,这种工具由各种零件构成,不同的模具由不同的零件构成。它主要通过所成型材料物理状态的改变来实现物品外形的加工。打磨装置是模具加工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现有的打磨装置结构都较为简单,不方便调节打磨盘与待打磨的模具的夹角,操作过程中容易使操作者受到伤害,同时打磨时产生的碎屑灰尘等都会对操作者的身体造成危害,安全性普遍不高,对此我们提出一种模具生产用打磨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模具生产用打磨装置。
[0004]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0005]一种模具生产用打磨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顶部设置有调节机构,壳体底部设置有回收机构,壳体中央设置有固定机构,所述调节机构下方固定连接有角度调节装置,所述固定机构一侧设置有清洁装置,所述清洁装置通过管路与所述回收机构连通。
[0006]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调节机构包括滑动块、滑杆和螺纹丝杆,所述滑动块上自上而下依次贯穿有滑杆和螺纹丝杆,所述螺纹丝杆一端与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壳体内壁转动连接。所述滑动块底部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角度调节装置,所述角度调节装置底部固定连接有打磨盘。
[0007]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角度调节装置包括调节盒、转动杆和打磨电机,所述调节盒内贯穿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一端与旋转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转动杆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相啮合,第二锥齿轮垂直于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中心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有指针,所述指针处于调节盒外侧,所述调节盒外侧对应指针设置有刻度线,所述转动杆上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支杆,所述支杆另一端与打磨电机固定连接,所述调节盒底部开有供支杆通过的转动槽,所述打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打磨盘。
[0008]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固定机构包括挡板、螺杆、夹块和转动盘,所述转动盘设置在在壳体外壁,转动盘与所述螺杆固定连接,所述螺杆贯穿所述挡板与所述夹块固定连接,所述夹块对称设置有两个。
[0009]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回收机构包括回收箱、回收斗和过滤孔板,所述过滤孔板与壳体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过滤孔板下方固定连接有回收斗,所述回收斗与所述回收箱连通,所述回收箱内设置通过滑槽滑动连接有过滤网,所述清洁装置包
括喷头和水泵,所述水泵设置在回收箱内,所述水泵通过管路与所述喷头连通,所述喷头设置在挡板上方。
[001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调节机构调节打磨盘自身的位置,通过角度调节装置调节打磨盘与待打磨的模具之间的夹角,通过固定机构固定待打磨的模具,通过清洁装置喷射冷却水对模具表面进行降温、清洁,通过回收机构回收打磨产生的碎屑、污水等;调节机构通过螺纹丝杆带动滑动块跟随运动,滑杆限制滑动块运动,滑动块仅能沿滑动杆轴向方向运动,滑动块底部固定连接的电动推杆用来调节角度调节机构和打磨盘的高度有利于改变打磨盘与待打磨的模具之间距离;角度调节装置通过调节盒来容纳转动杆,转动杆受旋转电机驱动,转动杆转动带动支杆进而带动打磨电机和打磨盘改变与待打磨的模具之间的夹角,转动杆带动第一锥齿轮转动带动第二锥齿轮转动,第二锥齿轮转动带动指针转动,便于工作人员根据调节盒外侧的刻度线判断打磨盘的倾斜角度;固定机构通过挡板对螺杆起承托和限位的作用,转动盘驱动螺杆转动进而驱动夹块移动将待打磨的模具夹紧,通过螺杆调节便于控制;回收机构通过过滤孔板对碎屑进行初步过滤,通过过滤网将污水与碎屑分离,清洁装置通过水泵将水重新利用,喷头将水喷洒在待打磨的模具表面进行降温、清洁。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2]图中:1、壳体,2、调节机构,21、滑动块,22、滑杆,23、螺纹丝杆,24、驱动电机,25、电动推杆,3、角度调节装置,31、调节盒,32、转动杆,33、打磨电机,34、旋转电机,35、第一锥齿轮,36、第二锥齿轮,37、指针,38、支杆,4、固定机构,41、挡板,42、螺杆,43、夹块,44、转动盘,5、回收机构,51、回收箱,52、回收斗,53、过滤孔板,54、滑槽,55、过滤网,6、清洁装置,61、喷头,62、水泵,7、打磨盘。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为了使本
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最佳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4]如图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模具生产用打磨装置,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内顶部设置有调节机构2,壳体1底部设置有回收机构5,壳体1中央设置有固定机构4,所述调节机构2下方固定连接有角度调节装置3,所述固定机构4一侧设置有清洁装置6,所述清洁装置6通过管路与所述回收机构5连通。
[0015]所述调节机构2包括滑动块21、滑杆22和螺纹丝杆23,所述滑动块21上自上而下依次贯穿有滑杆22和螺纹丝杆23,所述螺纹丝杆23一端与驱动电机24的输出端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壳体1内壁转动连接。所述滑动块21底部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25,所述电动推杆25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角度调节装置3,所述角度调节装置3底部固定连接有打磨盘7。所述角度调节装置3包括调节盒31、转动杆32和打磨电机33,所述调节盒31内贯穿有转动杆32,所述转动杆32一端与旋转电机34的输出端固定连接,转动杆32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35,
所述第一锥齿轮35与第二锥齿轮36相啮合,第二锥齿轮36垂直于第一锥齿轮35,所述第二锥齿轮36中心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有指针37,所述指针37处于调节盒31外侧,所述调节盒31外侧对应指针37设置有刻度线,所述转动杆32上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支杆38,所述支杆38另一端与打磨电机33固定连接,所述调节盒31底部开有供支杆38通过的转动槽,所述打磨电机3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打磨盘7。
[0016]进一步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固定机构4包括挡板41、螺杆42、夹块43和转动盘44,所述转动盘44设置在在壳体1外壁,转动盘44与所述螺杆42固定连接,所述螺杆42贯穿所述挡板41与所述夹块43固定连接,所述夹块43对称设置有两个。
[0017]进一步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回收机构5包括回收箱51、回收斗52和过滤孔板53,所述过滤孔板53与壳体1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过滤孔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具生产用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内顶部设置有调节机构(2),壳体(1)底部设置有回收机构(5),壳体(1)中央设置有固定机构(4),所述调节机构(2)下方固定连接有角度调节装置(3),所述固定机构(4)一侧设置有清洁装置(6),所述清洁装置(6)通过管路与所述回收机构(5)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具生产用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2)包括滑动块(21)、滑杆(22)和螺纹丝杆(23),所述滑动块(21)上自上而下依次贯穿有滑杆(22)和螺纹丝杆(23),所述螺纹丝杆(23)一端与驱动电机(24)的输出端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壳体(1)内壁转动连接,所述滑动块(21)底部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25),所述电动推杆(25)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角度调节装置(3),所述角度调节装置(3)底部固定连接有打磨盘(7)。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具生产用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调节装置(3)包括调节盒(31)、转动杆(32)和打磨电机(33),所述调节盒(31)内贯穿有转动杆(32),所述转动杆(32)一端与旋转电机(34)的输出端固定连接,转动杆(32)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35),所述第一锥齿轮(35)与第二锥齿轮(36)相啮合,第二锥齿轮(36)垂直于第一锥齿轮(35),所述第二锥齿轮(36)中心通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美荣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源桐鼎盛模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